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5.49KB ,
资源ID:102528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528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积累作文素材深挖宋词背后的秘密.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积累作文素材深挖宋词背后的秘密.docx

1、积累作文素材深挖宋词背后的秘密原创积累作文素材,深挖宋词背后的秘密作者:微芸原创文章,XX,XX部分内容摘自宋词背后的秘密作文,对于学生党来说,这两字仿佛重逾千斤,而积累素材更是一件刻不容缓又必须持之以恒的事。有新意的素材,往往是一篇作文取胜的关键。作家斋藤孝在他的作品深阅读中,多次强调了阅读深度的重要性,他把深度阅读比喻为寻找精神底层流淌着的清流。那么,作为课业负担繁重的学生党,如何有效的进行深度阅读呢?斋藤孝提出两个办法:暂且放下原书或译本,先从针对其价值或当代意义的解读书籍开始阅读;选择质量精良的白话译本。宋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闪闪发光的明珠,那么我们如何运用深阅读的方法挖掘宋词背后的“秘

2、密”,转化为可利用的作文素材呢?宋词类作文素材法宝一:苏轼关键词:坎坷、挫折、豪放、旷达素材精选:欧阳修为何在科考时把苏轼从第一变第二?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兼工作诗、作词,是知名词人,和他的老师晏殊一样,都曾做到很高的官,也都非常会写词。欧阳修是一个很提携后进的人,在认识苏轼之后,非常欣赏他,也不怕苏轼将来会给他造成威胁,因而传成佳话。只不过,这段佳话中还有个有趣的波折。北宋嘉祐二年,苏轼二十二岁,参加进士考试,欧阳修刚好是当时的主考官。苏轼写了一篇应试文章叫刑赏忠厚论,欧阳修大为赞赏,想要拔为第一。但那场考试中,欧阳修的门生曾巩也有参加,只是进士考试时,用

3、的是糊名制度,考生的姓名等个人资料都是保密的,主考官看不到(就像现代考大考时,阅卷老师也不会知道考生姓名一样)。欧阳修怀疑这篇可能是曾巩写的,怕人家说闲话,认为他偏心自己的学生,另外,他看到这卷子上引用了一段典故,自己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却不记得看过这典故,怕是考生写错了,于是就把这篇文章从第一变成第二,另一篇也写得不错的,则置为第一。没想到,发榜以后,得第一名的居然是曾巩,而那篇本来该得第一的文章,原来是苏轼所写。欧阳修一方面替自己的门生高兴,一方面却又觉得苏轼有些可惜。照当时的习惯,发榜后,考生要寄信给主考官表明感谢,并拜见主考官,苏轼也不例外,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完之后,便对

4、别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思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这老人该早点退位,留位置给这个年轻人出人头地。当苏轼与欧阳修见面时,欧阳修问他卷子里那段典故的出处为何,结果苏轼说,那个典故是他根据史书记载推敲当时情况,认为这是“想当然耳”。欧阳修听了,非常佩服,认为他不是读死书之人,也善于运用资料,还对自己的儿子说:“三十年后,不会再有人提起我的名字,但大家都会知道苏轼。”可见欧阳修对苏轼的欣赏,确实不在话下。欧阳修在仕途中提携了苏轼这颗超级新星,同样地,他的词风也影响了苏轼。清末冯煦的蒿庵论词说欧阳修的词是“疏隽开子瞻(苏轼)”。意思是说,欧阳修虽然曾位高一时,但也有被贬谪的时候,当他被贬时,虽然觉

5、得愁苦、不如意,但他仍想办法去排解、转念,让自己保持豁达的心情,有时他会借由游山玩水来排遣,再写到词作里面,也就是冯煦所讲的“疏隽”。这点影响了苏轼,苏词中也有许多借着接触自然来排解失意的特点。性格豁达的苏轼,也会有想逃避人世的时候吗?综观苏轼的一生,实在是起起伏伏,而他人生第一次重大的转折,也是第一次最大的挫折,就是乌台诗案所导致的贬谪。但是他生性豁达,也总是在寻找排解不顺的方法,所以多次的人生挫折,他不仅挺过来了,还不断地从这些逆境之中,转换心情与人生观。在乌台诗案之后,他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且“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这只是空有头衔的官职,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甚至还是被看管的犯官。

6、对于有理想抱负又有自尊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折磨。但是生活还是要过,所以尽管当时经济不佳,又处于罪人这种不安的状态下,苏轼还是尽力地去适应。在黄州待了三年左右,元丰六年时的一天,苏轼和朋友喝酒,并把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写成一首词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皋是指黄州的临皋亭,也是他当时的住所,旁有长江,所以此词是写他和朋友在东坡喝酒,醒了又醉,醉了又醒,以及回家后又遇到的事情。词一开始就说他夜晚喝酒,回到家时都已经三更天,非常晚了,所以家中的僮仆也已睡下,且鼾声如雷

7、鸣,任凭苏轼怎么敲门,都无人应,因此他只好与朋友一起,拄着手杖,听着江声。然而,夜深人静,听着江水不断流逝的声音,难免会使人想起许多事情来,所以苏轼开始感慨了。他说“长恨此身非我有”,这出自于庄子知北游,在这里形容的是人被外界所拘束,身不由己的感受。而“营营”,也是出自庄子庚桑楚,此处是自问到底何时才能忘却汲汲营营。连用两个庄子的典故,可知他此时有一种想要忘却名利的心情。所以接下来,他才会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希望从此能乘着小舟,往那江海去寄托余生,再不管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当然,从词的末两句看,人们难免会以为这是他一时的感慨,消极地想逃避人世和社会。但若了解苏轼的性格,会发现这其实也不

8、能算是逃避,因为在不得志的状况下,无法改变外界,就只好改变自己,所以苏轼转而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理想、自由的人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就是这种向往自由的呈现。因此,苏轼对于自己的人生,其实不是放弃,而是潇洒以对。不过,这首词后来闹出了一个笑话,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苏轼作了此词后,与朋友大唱了几遍就散会了。结果隔天一早,大家开始盛传苏轼晚上作了此词后,就真的驾船长啸而去了。当时的郡守徐君猷知道后,吓了一大跳,因为丢失犯官可是大罪,连忙派人去找,最后却发现苏轼正在家中睡觉,鼾声如雷,真是虚惊一场。宋词类作文素材法宝二:唐宋八大家关键词:文人之交、友谊、知己素材精选:唐宋八大家的恩怨情仇明代文选

9、家茅坤曾编辑了一本唐宋八大家文钞,里面收录了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及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共八人的文章,“唐宋八大家”也因此得名。这八位文人,其实彼此间都有着深厚或复杂的关系,像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他们在创作散文这方面,有共同的理念,虽然经常分隔两地,却一直有书信来往,维系了一辈子的友谊。而宋代的六大家,关系就比较复杂了。三苏是父子关系,苏轼、曾巩与欧阳修的关系前面也已说明,但其实欧阳修除了赏识苏轼之外,对苏洵也是赞誉有加的。苏洵年轻的时候不用功,一直到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嘉祐元年时,他带苏轼、苏辙两兄弟上京,先去拜谒欧阳修,同时把自己所写的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一看惊

10、为天人,激赏不已。再加上后来苏轼、苏辙同时考上进士,所以苏氏父子因为欧阳修的关系,在当时曾名噪一时。而大器晚成的父亲能培养出年少有成的孩子,也说明了这三人都是天资相当聪颖的。不过,另一个文人王安石,和他们的关系可就没有这么好了。王安石推行新法,激起朝廷中的反对声浪,文武百官分裂成新党、旧党两大派,新党以王安石为首,旧党则以司马光为首。欧阳修、三苏等人是亲旧党的,像苏轼就曾因看出弊端而反对新法中的许多条款,与王安石也常因政治理念不合而唇枪舌战,而苏洵也写过文章暗骂王安石。但政治归政治,文学归文学,有时还是能看到王安石与苏轼互相称赞对方的作品。后来两人也和解了。如果没有政治的纷扰,只谈文学与学识,

11、或许他们会成为知己吧!宋词类作文素材法宝三:李清照关键词:女词人、生活坎坷、宋朝战乱素材精选:堪称“词中之后”的人是谁?词帝或许可以有不同的人选,但词后就绝对只有李清照一人。李清照,北宋神宗元丰七年生,齐州历下人,自号易安居士。她出身书香世家,十八岁时,嫁给二十一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两人十分恩爱。更难得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例如都很喜欢看书、藏书,也很喜欢画,因此虽然经济不是很富裕,但只要有一点闲钱,就会用来收藏书、画等文物。赵明诚是金石学家,喜欢研究古代钟鼎器物上的铭刻、碑文墓志之类的石刻等,两人还曾合力完成金石录,是研究金石学的重要资料。他们的兴趣相投,自然就有不少夫妻间的生活情趣。

12、例如,李清照是个记忆力很好的人,每次吃完饭,他们都会泡茶来喝,但喝茶以前,一定要先互相考考对方,某个典故是出自哪一本书?第几行第几页?赢了才可以先喝茶。但因为赢的人最后都会很开心,大笑到把茶都泼到身上,反而不能喝了,可是他们还是对这种“赌书泼茶”的风雅情趣,感到乐此不疲。还有,据说有次李清照写了一首醉花阴,里面有千古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因相思而憔悴消瘦,表现出赵明诚不在身边时的想念之情,并把此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自叹不如,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了三天,写了五十首词,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也混在里面,请朋友陆德夫观看,结果陆德夫赞不绝口的还是李清照那三句词。但,好景不常。靖康

13、之难发生后,他们当时所住的青州又发生兵变,两人往南迁移到了江宁,生活也陷入困难。没多久后,赵明诚在建康病逝,而以往所钟爱的珍藏又在搬家、战乱、劫掠等情况下几乎全部遗失。约三年后,她再嫁张汝舟,这在宋朝是常见之事,但婚后她发现被欺骗,便在结婚三个月后,对丈夫提出诉讼。但按照宋代法律,妻子对丈夫提告,就算成功,妻子也要受罚。幸好有朝中亲戚相救,她告赢后只坐了九天的牢。但在历经这么多变故后,又失去寄托慰藉的方式,使得李清照痛苦不堪,她的词作因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往她的生活幸福美满,只是有时会与赵明诚分隔两地,因此她的词作过去多以爱情、相思为主。南渡、丧夫以后,她的词作多为悼亡伤痛、孤苦无依之感的抒发

14、,情感也就更沉痛深刻了。除了写词,李清照也用心于词的创作理论。她写了一篇词论,认为词必须合于音律,词语的运用不可过于粗俗等。所以她批评苏轼的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又往往不协音律”,又批评柳永“词语尘下”,然后强调词不可失了它本身的传统,也不可与诗混为一谈,因为词“别是一家”。但因为词论中批评了不少词人,所以后来有些人不能认同李清照。可是重视词的本色这一点,对后来词的发展影响很大,且女性写文章阐述创作理论的,她大概是第一人。加上她的词作中,有不少经典之句,如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等,所以也有人说她“词超绝古今”,一点都不

15、输男性词人。她在词的创作与发展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宋词类作文素材法宝四:辛弃疾关键词:弃文从武、爱国、壮志难酬、英雄相惜素材精选:最智勇双全的词人是谁?词,本来就是文人才会去创作的,我们很难想象会有武将也是个词人,连到过边塞主持对抗西夏事业的范仲淹,也是文人,不是武将。但是,就是有一个智勇双全的词人,他能写出动人的词篇,也能上战场英勇杀敌,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辛弃疾。辛弃疾在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当时已是靖康之难过后,宋的政权迁移到南方,山东则是由金所统治,汉人的日子很不好过。而辛弃疾的祖父辛赞,虽然在金朝任官,却常常带着年幼的辛弃疾登高游览,指着远方的故土山

16、河,告诉他,莫忘这个国仇大恨。在耳濡目染之下,辛弃疾便立志走向抗金之路。绍兴三十一年,金朝君主完颜亮起兵侵宋。这时有许多不堪被金人统治的汉人,决心起义反抗。其中,由一位农民耿京所带领的义军很有实力,辛弃疾也号召人马加入,想要在山东起事。他并亲自南下,上表给宋高宗,希望能联手抗金。谁知,耿京有个部下叫张安国,背叛他们,投靠于金,还杀害了耿京。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领兵五十骑,杀入金营。当时金营中,差不多有五万大军,而张安国正在里面与金人喝酒庆功,辛弃疾竟能以寡击众,生擒张安国,再把他押回南宋处决。此一壮举立刻轰动了南宋上下,辛弃疾也从此打响了他的名号。后来,辛弃疾于南宋任官,且仍积极主张北伐

17、。可是,自从宋朝重文轻武、常吃败仗以来,朝廷上下都弥漫着一种得过且过、偷安一时的风气,遇到战争失败,就一味求和了事,所以他的理想很不好实现。有一年,他任湖南安抚使,在那里筹备组织“湖南飞虎军”,招兵买马、建造军营。由于这些需要很多经费,引起朝野议论,说他用钱过度,宋孝宗知道后,就下了金牌命他停止。但辛弃疾收到金牌后,竟藏了起来,加紧赶工建造军营。中间遇到瓦片不够的问题,辛弃疾还下令,要民众将自家、水沟的瓦捐两片出来。等飞虎营完成了,他再对孝宗报告:虽然金牌收到了,但飞虎营也建好了。而且,飞虎营之后还成为了军事重地,再次证明他非常有勇有谋。可惜,他的理念一直与主和派不同,加上他是从北方过来的,南

18、宋有许多朝臣,一直对这样的人有偏见,导致他仕途不顺,常遭排挤中伤,最后甚至还被罢官。赋闲的时间,前后加起来大约有二十年。因此,他经常在词作中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对国事的热切关怀。在作品数量上,他现存约有六百二十六首词,是目前所知作品最多的词人,可见他有多专注于写词。同时,他也和苏轼并称“苏辛”,因为他们都经常将自己的抱负、心志写于词中,被归类为“豪放派”词,尤其在辛词中,辛弃疾关心国家、积极欲有所作为的理想表露无遗。此外,辛弃疾还擅用典故,所以读他的词,初看会比较困难,因为要把他用的典故都弄懂了,才能了解词意。他还擅于把文章中的句法、对话、议论、直描等方式融入词中,创造出“以文为词”的特色。这

19、些写作手法,也开创出一个更新的作词方向。 英雄心目中的英雄又是谁?辛弃疾曾在他的几首词作中提到汉代的李广,以及三国的孙权,他认为这两人都是英雄。李广是西汉著名的武将,曾数次与匈奴交战。他善于射箭,有一次出去狩猎,把草丛中的石头误认成老虎,一箭射出,箭竟然没入石头之中。匈奴多畏惧他,称他为“飞将军”。辛弃疾在卜算子千古李将军中,赞扬了李广的神武,并自比为李广,说明他和李广一样,一直等待机会被重用;而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中,则用了许多关于李广的典故,然后感叹李广晚年不得志的命运。由于辛弃疾也是不得志的,大概是如此,才会对遭遇相似的李广“心有戚戚焉”吧!而提到孙权的词,则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及南乡子

20、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认为,孙权能率领东吴与北方的曹操抗衡,这点令人佩服;同时,这段历史也和南宋与金的南北对抗有相似之处,所以辛弃疾一方面在这两首词中称赞孙权,一方面也是希望朝廷能具有像孙权一样的雄心,不要只是苟安一方。我们常说“英雄所见略同”,辛弃疾与李广、孙权虽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可能因为背景、遭遇相似,所以让辛弃疾对他们产生了共鸣。如果李广、孙权地下有知,在过了一千年后,居然还有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粉丝”,应该也会感到十分欣慰吧!宋词类作文素材法宝四:常见意象关键词:意向、象征、月、水素材精选:宋词中常见的自然意象有哪些?意象,其实是将自然界或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透过作者主观对它们的感受

21、,或对这个东西本身的特性延伸出来的联想,而赋予这个东西额外的象征意义。这样多半能将较为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同时,意象常见于古典诗词中,因毕竟诗词是感性的,要将客观的事物染上主观的情感,才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意象又可以初步分成自然的与人造的,自然界的部分,举凡日、月、星辰、山、水、季节、鸟、兽、虫、花、柳等都是;而人造的部分,则城市、建筑、器物、衣饰等,也都能够被赋予某些特殊的意义,或代表某些情感。以下,我们便先从自然界的“月”开始,介绍月在宋词中的象征。首先,词的风格一开始是较为软媚的,因此具有阴柔感的月,自然较为常见,而其所牵涉的象征意义,也多和“思念”或“阴冷”的情感有关。以“思念”来说,就

22、有思乡、思念亲友和恋人等,所以月经常会出现在这类作品中。以思乡来说,最有名的例子是唐诗中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月来表示思乡之情,是古典诗词中非常常见的方式,所以宋词中也有,如范仲淹的苏幕遮中的“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正是以月来诉说乡情。除了思乡,也可以是对亲友的怀念,如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借由月来表达思念兄弟之情,而希望和他分隔两地的苏辙,也能共赏美丽的明月。再者,苏轼也写过哀悼原配王弗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则是以月作为思念妻子的象征;又或者像张先的南乡

23、子:“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亦是以月象征对恋人的相思。然而,为何月常用来象征思念呢?因为古时候的通讯,不像今天这么发达,一旦分隔两地,要互通音信就不是那么容易,只能靠着双方都能看见、又能长久凝视的月亮,来作为一种“此刻对方也在望着月亮思念着我吧”的安慰。再来,就像苏轼说的“月有阴晴圆缺”,满月时可以让人联想到圆满、团圆,但缺月时,也就容易令人想到不圆满与分离了,所以一旦分离,满月看起来便令人触景伤情。如晏殊鹊踏枝说的“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缺月则令人更加凄凉悲哀;像柳永的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周邦彦浪淘沙慢中的“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翠尊未竭

24、。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等,也都是以残缺之月象征离别的寂寞。缺月也可以象征凄凉、寂寞之情,如苏轼卜算子中的“缺月挂疏桐”,就以缺月象征自己被贬黄州的凄凉,也更加深了词人在心情、处境上的阴冷感。此外,月也可以象征美人,在热切的爱情中,月也会出现,作为圆满、美好的象征。月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正是因为它可以有诸多意义的缘故。这也说明了意象的象征意义是不断流动、变化的,进而使作品的情感更加具体、丰富地呈现出来。宋词中“水”的意象词人写水的时候,经常就河流、江水这样恒常而又流动的特征,来代表某些情感或道理。最有名的例子大概是李后主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源源不绝的水流

25、,作为“无止尽”的象征。所以柳永八声甘州“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也正是这样的意思,借由不断流去的水,具体化了自己的哀愁也是无止尽的。水既然是无止尽地流去,自然也让人联想到一去不复返的概念,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水东流是恒常不变的,也像时间、历史一样不可回头,所以多少英雄豪杰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这里象征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同时,也作为人生短暂与江河长久不衰的对比,使读者更具体感受到历史洪流的巨大。此外,水也可以作为一种“阻碍”,像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句,借银河作为牛郎、织女间情感的阻碍。这样的概念后来也化用在词中,例如利登风流子中“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就是以云、水的遥远,作为现实与情感上的双重阻碍。像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插曲由琼瑶作词的山水迢迢,其中“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水迢迢路遥遥”一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