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31.33KB ,
资源ID:102305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305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1、部编版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5.大禹治水主备人:高卫淑 修改人:教学要求: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准备:课件,大禹治水的相关图片、文字,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自主识字,能正确书写课后汉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理清课文脉络。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叫“禹”。(板书)2禹是谁,干什么的?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课件示:随板“大”)3讲大禹什么事情?(板书:治水)领读课题后提问:治的什么水?(洪水)4指导认识、书写“洪”:观察字形,口头组词。5“洪水”是怎样的呢,它的危害性有多大,我们见识一下。(课件)“洪水”多么可怕啊,洪水带给人们的是恐惧和不幸。面对洪水,大禹毫不畏惧,与它展开了较量。他是怎样跟洪水进行不掘不挠的较量呢?让我们坐上时光穿梭机,

3、穿越时空一同去感受英雄的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4千多年前发生的一个故事。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大禹的英雄事迹,还得靠这些生字朋友的帮助。(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交流识字方法。(2)生字进词,认读词语。(3)分组出示词语并认读。第一组:洪水 毒蛇 猛兽 伤害 灾难 痛苦极了(说一说读词时的感受)第二组:继续 退去 被动 耕种 恢复 安居乐业(说读词的心情)第一组描述了洪水带给人们的恐惧和伤害,第二组告诉我们洪水退却后人们生活的变化。这一变化归功于谁?因为有了大禹治水,人们才能从“痛苦极了”走向“安居乐业”。三、

4、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导学生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左右结构:洪:左窄右宽,第二笔点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竖在竖中线上。难:左窄右宽,第四笔在竖中线上,第二横在横中线上。认:左右高低相等,左窄右宽,提和撇要注意穿插,捺要舒畅。被:左右高低均等,左窄右宽,竖撇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捺要舒展。上下结构“灾”: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撇从竖中线上起笔。半包围“道”: 第五笔竖在竖中线上,横折从横中线上起笔,辶的最后一笔要舒畅。独体字“业”: 两个竖在竖中线的左右两边。独体字“产”: 点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二横在横中线上。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

5、左右结构的字“难、被”的书写要领。4指导学生描红、临写。5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四、课堂练习。书写生字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大禹治水 治水前 洪水泛滥治水中 艰辛 治水后 安居乐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教学难点: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朗读课文。用“洪水 淹没 毒

6、蛇猛兽 恢复 安居乐业”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 精读感悟,体会“泛滥、安居乐业”等词语。(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1洪水有多大?百姓有多苦?(图片展示)说说感受。2出示第一段:齐读。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很久很久以前)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洪水的凶猛?(泛滥、淹没、冲毁)3联系上下文理解“泛滥”。4师生合作朗读句子。师描述洪水泛滥,生边听边想象,并读句子。洪水泛滥,恐怖极了。这洪水,一路咆哮,它来到田野,(生接读)大水淹没了田地。它来到村庄,(生)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生)伤害百姓和牲畜。大地成了一片汪洋,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的生活(生)痛苦极

7、了。(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上古时期,尧是那时候的部落联盟首领,舜是他的继承者。他们在位期间,看到洪水泛滥,族人痛苦,就分别派鲧和禹去治水。2找出文中鲧的治水方法。3读句子,说一说鲧的治水方法是什么结果。(三)学习三、四自然段1交流体会大禹一心为民的精神:禹治水13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有一个。(1)通过“十三年”“三次”的对比,感受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高贵品质。(治水决心)(2)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同父亲的治水方法比,他用了13年,而且成功了。理解“疏导”,感受大禹的聪明与治水的科学。(治水艰辛)禹的父亲鲧,9年治水,用的是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

8、功。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这种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叫疏,治水最后取得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3)通过“千千万万”“开通了很多河道”,想象遇到的困难,体会治水的不易与艰辛。 (4)老百姓们有屋可住,有田可种,就叫做“安居乐业”。2 有感情地朗读第24自然段。三、复述故事,感受英雄。1引导学生梳理本文的写作顺序,按照提示,指导学生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提示:(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2)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3)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4)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方法提示:按照提供的顺序,抓住关键词把每一个部分讲清

9、楚。)指名分别抓住关键词说出每个部分的大致情节。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连起来讲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评价。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四、总结深化1读完这个故事,你对大禹有了怎样的了解?(聪明,富有智慧能想出科学的治水方法;大公无私,一心为民三过家门而不入;不畏艰险带领千千万万百姓开通河道,历经13年)2文中都是称“禹”,课题为什么称“大禹”?(老百姓对禹的感激和爱戴。)3为了纪念他,人们还为他塑了像,你能代表当时的百姓表达一下对大禹的感激之情吗?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像大禹这样的伟大英雄很多: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尝药的神农,射日的后羿课后,我们多读读这些故事,不知不觉,我们身上也会感染他们的优秀品质

10、,也许有一天,你的名字也将代代相传。选学小古文大禹治水:大禹(y)治水选自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尧舜(yo shn)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n)治水,鲧用壅(yn)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i)九泽,度(du)九山。书童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板书设计:大禹治水洪水泛滥必须治好鲧筑坝挡水不成功十三年 三过家门不入一心为民吸取教训 疏导艰辛16.朱德的扁担主备人:高卫淑 修改人: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朱、攻、守”等1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难”,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

11、袖不畏艰险、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 品质。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教学准备:课件,人物资料,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学习本课15个汉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8个汉字。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教学难点: 自主识字写字。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你们知识他是谁吗?认识“朱德”两个字。朱德爷爷与

12、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朱德同志”。学习书写“志”:红军战士心连心,大家互相称同志。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板书:朱德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出示:扁担图片)认识这是什么吗?(板书:扁担)指名读(1)“担”在这里是轻声(板书dan)谁来准确地读一读?(2)人们常常用扁担来干什么?对,人们用扁担挑水、挑粮食,所以可以说挑“一担粮食” “一担水”。(3)(出示朱德挑粮的图片)人们可以把很多的,很重的东西装在箩筐或桶里,挂在扁担的两头,把扁担的中间

13、挑在肩上,这样行走起来就比较方便这根扁担可不是普通的扁担,现在珍藏在军事博物馆里呢。为什么呢?仔细看看,上面写了什么?(朱德的扁担)。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1自读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2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好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讲了朱德的什么事情?2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3请四小组学生读课文,每组读一个自然段,三组读到爬山,四组读完。边读边思考,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1这个故事发生在江西的“井冈山”。(课件出示地图,认识

14、地理位置)井冈山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合了。看,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了,战士们是多么高兴啊,他们跳啊,叫啊多么兴奋!(课件出示会师图)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哪个词语?(“会师”)指导读好会师。(革命的力量壮大了,大家多么高兴啊!)2指导看图:现在这儿这儿有了两支部队,人数增多了;力量更强大了;大家心情怎么心情怎么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大家多开心啊!让我们也高兴地读出这句话。(出示,指导读好)“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会师后

15、不久就把这两支队伍整编成立了“红军”,朱德任红军最高指挥官军长。3引读第一自然段第二句。此时,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敌人离我们这么近,他们想干什么呀?想攻打我们。敌人可狡猾了,他们分布在山下的好几个地方把红军团团围住,这就叫“围攻”(板书)。(出示词语,指导读好)敌人要围攻,红军就要“守”住井冈山,而且要牢牢地守住,这就叫“巩固根据地”(板书)。(出示词语,指导读好。)敌人把我们红军紧紧围住,就想把我军困死,饿死,冻死。红军要坚守根据地,就必须有粮食。读好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指名读,

16、齐读)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来说说这句话。4当时,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所以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那么,红军战士在挑粮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四、指导写字,课堂作业,巩固学习成果1出示本课生字,分类重点指导2重点学写“志”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教师范写,强调上面是“士”。这个字真有趣,红军战士心连心,大家互相称同志。3学生在习字册上把本节课学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板书设计:朱德的扁担挑粮藏扁担不好意思藏第二课时教学要求: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17、。教学重点: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革命领导以身作则、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民谣导入:1出示歌谣(范读,指名读,齐读)在当年的井冈山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朱德挑谷上山,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知道这首民谣是讲什么吗?(朱德挑粮)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二、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描写朱德挑粮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出示: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图片认识“斗笠”。指导读

18、好这句话。2当时井冈山上缺粮,朱德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多好啊!可是,战士们为什么要藏他的扁担呢?认真读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原因,用波浪线画下来。(1)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要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当时朱德是一位军长,猜一猜,他要忙些什么?你觉得朱德怎么样?作为军长,朱德比战士们更辛苦,他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尽管这样忙,他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朱德翻山越岭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五六十里:我们步行一小时大约可以走10里,五六十里要走五个多个小时!何况挑着一担粮食,真远哪。读好这个词语这么远的路,而朱德走的是我们这样的平路吗?

19、那是什么路?(山高路陡)(板书)什么是“山高路陡”?指导读好这个词就是因为路太远了,所以每次挑粮战士们都要起早赶路,摸黑回家,多么辛苦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要是遇到刮风下雨,(那就更艰难,常常走一步,滑两步,)但是朱德同志还要去挑粮。这时你觉得朱德同志怎么样?离敌人这么近,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偷袭,随时有生命危险,尽管如此,朱德同志还要去挑粮。你觉得此时的朱德同志又怎么样?(3)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呢。看到朱德同志这么辛苦,难怪战士们要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呢

20、。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3过渡:战士们认为只要朱德同志没有扁担了,就不能再挑粮食了,让红军战士们没有料到的是,朱德同志连夜在赶做扁担,夜那么深了,可他还在煤油灯下用力的劈,认真的削,仔细的磨,花了很多精力,做了整整一个晚上,赶做了这样一根扁担,当第二天早晨,他拿着扁担走出来时,战士们还忍心再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吗?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

21、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 因为大家知道,他们藏了,朱德还会再做,这样只会让他更累,战士们不忍心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齐读)不料,朱德五个字。所以大家见了(引读)越发敬爱他的扁担了。因为大家知道,他就是一个和战士们(板书)同甘共苦的人,他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和战士们一块儿苦,一块儿乐!三、拓展延伸,感悟深情1(课件出示图片),这是1958年,72岁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看到此情此

22、景,你想对朱德同志说些什么?2是啊,千言万语就在胸口,让我们在一起深情地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提高读写能力推荐阅读开国元帅的故事朱德的故事板书设计:朱德的扁担战士们藏扁担朱德找扁担以身作则,同甘共苦17.难忘的泼水节主备人:高卫淑 修改人:教学要求: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l2个词语。2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

23、节的情景。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2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教学准备:课件,泼水节资料,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这就是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居住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认识:族

24、)。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每年清明节前后,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图片出示“凤凰花”)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背起象脚鼓,敲着锣,打着鼓,唱着歌,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2(板书:泼水节)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3泼水节的图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中寻找答

25、案。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2)出示生字。各自拼读。注意:前鼻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多音字“铺、盛”。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3)识记生字。加一加:“泼”、“炮”。换一换:“席度”、“空穿”。减一减:“响向”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4)认读长句。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5)让我们

26、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开火车读,互相评价。3整体感知内容。(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本文讲了()和()一起过()的事。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提醒注意关键笔画。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龙、令”并讲述:“忘”:上下右结构,下面稍微宽一点,注意字的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 “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为“发”,不要写成“友”多一点。 “龙”独体字结构,最易写错,别忘了第四笔撇,不能写成“尤”。 “令”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27、提醒写字姿势。)(3)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四、总结交流。板书设计:难忘的泼水节西双版纳 傣族 周总理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悟。(一)学习第1、2自然段。1自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1)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

28、度”。(2)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2指名读第2 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1)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是为什么。(2)“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放到句中说一说(非常、十分。)(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1)句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展示象脚鼓图片,并介绍。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指导朗读。(2)句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抓住“地毯”,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情

29、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这是比喻,生动形象,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抓住“一条条、一串串”,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介绍资料: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多重要的事情,工作非常繁忙。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过渡: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到了傣

30、族人民身边,人们怎能不欢呼呢?(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表演读。(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1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品读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1)图文对照,说说周总理的打扮(尊重民族习惯)。用一个词说说周总理脸上的表情。(周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民是一样的;周总理和蔼可亲、笑容满面。)(2)指导朗读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高兴,他是怎么做的?(1)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语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2)指导朗读,指名读,表演朗读。(四)朗读第五、六自然段,感受热闹场面,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1读第五自然段,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用“”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