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3.28KB ,
资源ID:102051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051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药物代谢.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药物代谢.docx

1、药物代谢第二十二章 药物代谢一、 单项选择题 1构成生物膜的脂类中,含量最多的是 A.磷脂 B.糖脂 C.胆固醇 D.胆固醇酯 E以上都不是2以下关于生物膜脂质双分子层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两表层疏水、中间亲水 B.内表层疏水、外表层亲水 C.两表层亲水、中间疏水 D.内表层亲水、外表层疏水E两表层与中间均疏水3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 A. 膜磷脂 B. 膜蛋白 C. 寡糖链 D. 膜胆固醇 E膜胆固醇酯4大部分跨膜蛋白穿过脂质双层方式为 A. 螺旋 B. 折叠 C. 转角 D. 无规卷曲 E线性氨基酸链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膜脂质固定不变 B. 蛋白质均匀分布于脂双层的内侧层C.

2、蛋白质均匀分布于脂双层的外侧层 D. 寡糖类分布在脂双层的内侧层E生物膜脂质、蛋白质都是可流动的6有关相变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脂肪酸链越短,相变温度越高 B. 相变温度越低,膜的流动性越小C. 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越高,相变温度越低 D. 在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能增加膜的流动性E相变温度与膜的流动性无关7磷脂分子在膜上最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A. 侧向运动 B. 旋转运动 C. 弯曲运动 D. 翻转运动 E固定不动8有关Na-K-ATP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外周蛋白 B. Na、K结合位点位于膜外侧 C. K和ATP结合点位于膜内侧 D. Na和ATP结合点位于膜内侧ENa和激素结合位

3、点位于膜外侧9最易通过被动扩散跨过胞膜的物质是 A. 脂溶性的药物 B. 解离状态药物 C. 极性分子D. 蛋白质 E多糖10红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属于 A. 被动扩散 B. 通过通道蛋白的帮助扩散 C. 通过载体蛋白的帮助扩散 D. 主动转运E胞吞11K通过Na-K-ATP酶从胞外转运至胞内属于 A. 被动扩散 B. 通过通道蛋白的帮助扩散 C. 通过载体蛋白的帮助扩散 D. 主动转运E胞吞12有关主动转运说法正确的是 A. 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运,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B. 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运,不需要载体和不消耗能量C. 转运方向不能逆浓度梯度进行,且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D. 从高浓度向

4、低浓度方向转运,不需要载体和不消耗能量E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运,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13以下关于药物生物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多数药物经生物转化后,脂溶性增大而易于排泄B. 生物转化降低了药物毒性或药效C. 生物转化主要在肾脏进行D. 生物转化的酶主要在肝细胞内E加单氧酶系是存在于肺、肾细胞微粒体中最重要的氧化酶14有关加单氧酶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单氧酶系是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B. 加单氧酶系由CytP450、NADPH CytP450还原酶、NADH Cytb5还原酶等成分构成C. 药物或毒物经加单氧酶系作用,毒性一定减弱D. 药物或毒物经加单氧酶系作用,水溶性减弱E加单氧酶系消耗1

5、分子氧,可使药物或毒物等底物加上2个羟基15以下属于生物转化的第二相反应的是 A. 醇、醛氧化反应 B. 羟化反应 C. 还原反应D. 水解反应 E结合反应16苯胺的氧化属于 A. 羟化反应 B. 环氧化反应 C. 脱烷基氧化反应D. 烷基侧链氧化反应 E醇、醛氧化反应17镇痛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氧化属于 A. 羟化反应 B. 环氧化反应 C. 脱烷基氧化反应D. 烷基侧链氧化反应 E醇、醛氧化反应18抗菌药物百浪多息在体内产生有活性的对氨基苯磺酰胺属于( )A. 醇、醛氧化反应 B. 羟化反应 C. 还原反应D. 水解反应 E结合反应19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失效是因为 A. 醇、醛氧化反应 B.

6、 羟化反应 C. 还原反应D. 水解反应 E结合反应20胆红素进行的第二相反应主要是 A.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B. 与乙酰辅酶A结合 C. 与硫酸盐结合 D. 与谷胱甘肽结合 E与甘氨酸结合 21甲基化结合反应中活性甲基的供体是 A. UDPGA B. PAPS C. MetD. SAM EVit B1222有关生物转化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种药物在体内一般只进行一种反应 B. 一种药物在尿中的排出物一般只有一种C. 药物常需要连续进行多种反应,产生多种产物D. 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毒性消失E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毒性增大23安眠药越服量越大是因为 A. 药物的诱导 B. 药物的

7、抑制C. 药物影响机体营养状态 D. 药物导致肝功能受损E以上都不对二、多项选择题 1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是 A.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 物质转运 C. 信号传导D. 能量转换 E生长和分裂2以下关于生物膜脂质双分子层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 外表层亲水 B. 外表层疏水 C. 内表层亲水 D. 内表层疏水 E中间疏水3有关膜中磷脂说法正确的是 A. 膜磷脂含量最多的是磷脂酰胆碱 B. 磷脂为两性分子,一端为磷酸和醇类化合物相连的部分,构成疏水头部,另一端为两条脂肪酸长链构成的亲水尾C. 磷脂中的脂肪酸常为高级偶数碳脂肪酸 D. 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几乎全为反式E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

8、架4有关膜蛋白说法正确的是 A. 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B. 大部分跨膜蛋白以折叠的方式穿过脂质双层 C. 膜外在蛋白常通过离子键及其他较弱的化学键与膜脂或膜表面的其他蛋白分子相结合 D. 大多数整合蛋白利用盐类破坏离子键即可溶解E要提取膜外在蛋白必须使用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一类的强去垢剂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膜脂双层具有特殊的液晶态结构 B. 相变温度越低,膜的流动性越大C. 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D. 胆固醇含量越多,膜的流动性越大E在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能增加膜的流动性6有关被动扩散说法正确的是 A. 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跨膜转运 B. 需要载体蛋白帮助C. 扩散

9、速度主要取决于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分子大小、电荷性及亲脂性等因素D. 多数解离状态的药物通过被动扩散透过脂双层E大分子物质很难通过被动扩散透过脂双层7有关帮助扩散说法正确的是 A. 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跨膜转运 B. 需要载体蛋白帮助C. 需要消耗能量D. 参与帮助扩散的膜转运蛋白主要有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E红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属于帮助扩散8有关主动转运说法正确的是 A. 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跨膜转运 B. 需要载体蛋白帮助C. 需要消耗能量D. 主动转运方向不能逆浓度梯度进行,且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EK通过Na-K-ATP酶从胞外转运至胞内属于主动转运9以下关于药物的生物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10、A. 大多数药物经生物转化后,水溶性增大而易于排泄B. 生物转化降低了药物毒性C. 主要包括药物分子本身发生的初步化学反应和与特殊的结合剂反应两相D. 生物转化主要在肝细胞内进行E大多数药物经生物转化后活性降低10以下属于加单氧酶系构成成分的是 A. CytP450 B. Cytb560 C. Cytb566D. NADPH CytP450还原酶 ENADH Cytb5还原酶11以下属于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的是 A. 醇、醛氧化反应 B. 羟化反应 C. 还原反应D. 水解反应 E结合反应12有关生物转化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种药物在体内可以进行多种不同反应 B. 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

11、化常需要连续进行多种反应C. 一种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尿中可出现多种转化产物D. 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毒性未必消失E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药效一般下降13影响药物生物转化的因素有 A. 药物的诱导 B. 种属、个体差异 C. 性别D. 年龄 E营养状态 三、填空题 1大多数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各靶组织发挥药理作用后,进入 代谢转化,再经 或随 排出体外。2生物膜脂类主要含有 、 和 等,其中以 含量最多。3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 ,一般根据其与膜脂的结合方式将其分为 和 。4生物膜的液态镶嵌模型最大特点是 和 。5一般说来,脂肪酸链越 ,不饱和程度越 ,卵磷脂和鞘磷脂两者比值越 ,

12、则相变温度越低,膜的流动性越大。6胆固醇在相变温度以上,能 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下,则 膜的流动性。7磷脂在膜中最常见的运动方式是 。8药物通过胞膜的转运主要有 、 、 和 等方式。9尿液pH增高,可 有机酸类药物解离,从而 该类药物的重吸收。10参与帮助扩散的膜转运蛋白主要有 和 。11主动转运与帮助扩散的相似之处是两者都需要 ,差别在于前者是 方向转运,需要 。12加单氧酶系是由 、 、 等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酶系。 13生物转化的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 、 、 和 四种类型。14被称为第一相反应的生物转化反应类型有 、 、 ;第二相反应即 。15与药物起结合反应最常见的结合剂是 ,该结合剂

13、参与的结合反应定位于 。16葡糖醛酸结合剂的活性形式是 ,硫酸盐结合剂的活性形式又是 。17药物生物转化具有 、 、 等特点。18可促进药物代谢酶生物合成的物质称为 ,这些物质是造成 的重要原因。19胎儿、新生儿以及老年人药酶功能 ,因此,他们对药物较为敏感,临床使用剂量要比健康成人 。四、名词解释 1生物膜 2内在蛋白 3外在蛋白 4液态镶嵌模型5相变温度 6被动扩散 7帮助扩散 8主动转运9胞吞 10生物转化 11加单氧酶系 12第一相反应13第二相反应 14药酶的诱导剂五、问答题 1简述药物在体内的过程。2简述生物膜的化学组成。3何谓生物膜的液态镶嵌模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4影响相变温度

14、的因素有哪些?5生物膜中磷脂存在哪些运动方式?6举例说明磷脂、蛋白质和寡糖类在生物膜中不对称分布的特点。7药物的转运方式有哪些?8比较帮助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异同点。9简述Na-K-ATP酶(钠泵)的工作原理。10何谓生物转化?试述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11试述加单氧酶系的组成,简述其催化药物反应的过程。12举例说明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13以葡萄糖醛酸为例,说明结合剂与药物反应的意义。14举例说明药物生物转化的特点。15简述影响药物生物转化的因素。16药物代谢有何意义?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A 5.E 6.C 7.A 8.D 9.A 10.C 11.D 12.E 1

15、3.D 14.B 15.E 16.A 17.C 18.C 19.D 20.A 21.D 22.C 23.A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E 3A、C、E 4A、C 5A、B、C、E 6A、C、E 7A、B、D、E 8B、C、E 9A、C、D、E 10A、D、E 11A、B、C、D 12A、B、C、D、E 13A、B、C、D、E三、填空题 1肝脏 肾脏随尿液排出 随胆汁分泌进入肠道随粪便2磷脂 糖脂 胆固醇 磷脂3膜蛋白 内在蛋白 外在蛋白4膜的流动性 不对称性5短 高 高6降低 增加7侧向运动8被动扩散 帮助扩散 主动转运 胞吞、胞吐9增强 减少10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11载体

16、蛋白 逆浓度差 消耗能量12CytP450 NADPH CytP450还原酶 NADH Cytb5还原酶 13氧化 还原 水解 结合14氧化 还原 水解 结合15葡糖醛酸 肝细胞微粒体16UDP葡糖醛酸(UDPGA)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17反应类型的多样性 反应的连续性 解毒与致毒的两重性18药酶的诱导剂 耐药性19较弱 低四、名词解释 1细胞及各种细胞器表面的膜性结构统称生物膜,具有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物质转运、内外环境的相互联系等重要功能。2也叫整合蛋白,它们全部或部分插入膜内,直接与脂质双层的疏水区发生相互作用。3也叫膜周边蛋白,它们不直接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部分相互

17、连接,常通过离子键及其他较弱的化学键与膜脂或膜表面的其他蛋白分子相结合。4液态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流动的、嵌有蛋白质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其最大特点是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5引起生物膜从液晶态到晶态两相变化的临界温度称为相变温度。6也称简单扩散,是小分子跨过胞膜的最简单方式,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跨膜转运,由小分子的热运动来完成,不需要提供能量,不需要载体蛋白帮助。7也称易化扩散,是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向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降低方向跨膜转运的机制。不需要消耗能量,但需要特异的载体蛋白“协助”转运,特异性强、转运速率快。8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物质运输形式,是逆浓度差,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的转运,需

18、要载体蛋白帮助并消耗ATP供给能量。9一些高分子物质可直接通过膜凹陷、包绕而形成囊泡;或与膜上特异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被胞膜包绕而进入胞内。10药物、毒物以及其他非营养物在体内大多需经化学转变,改变其结构或极性,促使其排出体外,此过程称为生物转化。11是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中最重要的氧化酶,该酶系至少由细胞色素P450、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等成分构成的复合酶系,它可使大多数药物分子加上1个氧原子而发生羟化,进而改变其药效。12氧化、还原、水解仅仅是药物分子本身发生初步的化学反应,不需要与特殊的化合物结合,称为第一相反应。13结合反应需要与特殊的化合物(

19、称结合剂)结合才能真正改变药物的极性,称为第二相反应。14许多物质可促进药物代谢酶的生物合成,称为药酶的诱导剂。药酶的诱导剂是产生药物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五、问答题 1药物经一定的给药途径(消化道、静脉注射、喷雾等)吸收进入血液后,除部分直接在肝脏代谢转化外,大多数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各靶组织发挥药理作用后,进入肝脏代谢转化,再经肾脏随尿液排出,或随胆汁分泌进入肠道,再随粪便排出体外。2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脂类、蛋白质以及少量多糖。膜脂主要含有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中以磷脂含量最多;膜蛋白一般根据与膜脂的结合方式将其分为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膜中的糖类是以寡糖链的形式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形

20、成糖蛋白,也可与脂类结合成糖脂。3液态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流动的、嵌有蛋白质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其主要特点是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膜的流动性是指脂类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在膜上的运动,膜的不对称性是指构成生物膜的磷脂、蛋白质和寡糖类在膜中均呈不对称性分布。4相变温度受肪酸链的长度、不饱和程度、磷脂种类以及胆固醇含量等影响。一般说来,脂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卵磷脂和鞘磷脂两者比值越高,则相变温度越低,膜的流动性越大。5通常磷脂在膜中作侧向运动,速度最快;磷脂还可作旋转运动、弯曲运动及翻转运动,翻转运动速度最慢。6磷脂的不对称性分布:例如红细胞膜中,鞘磷脂和磷脂酰胆碱主要分布在脂双层的外侧层,磷脂

21、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则主要分布在脂双层的内侧层,而存在于内侧层的磷脂酰肌醇则是磷脂酶的底物,可以分解产生IP3和DAG,后两者为第二信使物质。DAG还可分解释出花生四烯酸,形成前列腺素。蛋白质的不对称分布:例如Na-K-ATP酶横跨于胞膜,其分子中的Na和ATP结合点位于膜内侧,K结合位点位于膜外侧;激素受体位于胞膜的外侧,腺苷酸环化酶位于膜内侧等。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分布与它们执行定向性功能有关,如细胞表面膜上的受体接受外界信号、载体蛋白运载物质、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后催化胞质内产生cAMP等,均有一定的方向性。寡糖类:均分布在脂双层的外侧层,许多寡糖链末端均含有唾液酸,使红细胞带负电荷,进而使红

22、细胞分散存在于血液中。寡糖链伸出于膜外侧面,还有利于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传递信息等。7药物通过胞膜的转运主要有被动扩散、帮助扩散、主动转运和胞吞、胞吐等方式。8相同点:两者都需要载体蛋白帮助; 不同点:主动转运是逆浓度差,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运,需要消耗ATP供给能量。9Na-K-ATP具有两种构象,即酶1(E1)和酶2(E2)。E1为脱磷酸化的亲Na型,结合Na部位位于膜内侧;E2为磷酸化的亲K型,结合K部位位于膜外侧面。当E1与胞内 Na结合后,激活E1活性,水解ATP供能,并发生自磷酸化修饰生成磷酸化的酶1(E1P),促使其变构为E2P构象,进而将Na释出胞外;当E2P与胞外K结

23、合后,引起其变构脱去磷酸而转变为E1,并将K释入胞内。脱去磷酸的E1又结合胞内Na。这一过程周而复始进行,以维持细胞内高K、细胞外高Na的离子分布。10药物、毒物以及其他非营养物在体内大多需经化学转变,改变其结构或极性,促使其排出体外,此过程称为生物转化。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少量在肠黏膜、肺、肾脏进行,这是因为生物转化的酶主要在肝细胞内。11加单氧酶系至少由细胞色素P450、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等成分构成的复合酶系。作为底物的药物(RH)首先与氧化型细胞色素P450 (P450-Fe3)结合,形成氧化型细胞色素P450药物复合物(Fe3-P450-R

24、H),又在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催化下,接受NADPH经黄素蛋白传递提供的电子,形成还原型细胞色素P450药物复合物(Fe2-P450-RH),后者进一步与分子氧结合形成含氧复合物(Fe2-P450-RHO2),并将电子转移给氧生成活性氧复合物(Fe3+-P450-RHO2-),继续在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催化下接受由NADH提供的1个电子,使氧转化为氧离子(O2)和生成氧化型细胞色素含氧药物复合物(Fe3+-P450-ROH)。 然后,氧离子(O2)与介质中的2H结合生成H2O,复合物(Fe3+-P450-ROH)释出氧化产物(ROH),至此完成了药物或毒物的羟化作用。12生物

25、转化的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四种类型,其中氧化、还原、水解仅仅是药物分子本身发生初步的化学反应,不需要与特殊的化合物结合,称为第一相反应;结合反应需要与特殊的化合物(称结合剂)结合才能真正改变药物的极性,称为第二相反应。13药物经第一相反应后极性改变不大,在相应的基团转移酶催化下再与结合剂结合,从而使大多数药物的极性增加而易于排出体外。例如胆红素与葡糖醛酸结合成酯,由于葡糖醛酸带有许多羟基,水溶性极强,从而使药物或毒物极性增加,易于排出而解除毒性。14反应类型的多样性,如乙酰水杨酸水解去除乙酰基后生成的水杨酸,既可直接与UDPGA或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结合产物;又可继续羟化成

26、羟基水杨酸,再与UDPGA或甘氨酸结合生成多种结合产物,排出体外。反应的连续性,如乙酰水杨酸先进行水解,然后再进行结合反应,或者水解后发生氧化生成羟基水杨酸,再进行结合反应。所以尿中的排出物可出现多种类型。解毒与致毒的两重性,如烟草中含有的3,4-苯并芘,在体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促进排出体外,但经羟化酶作用生成7,8-二氢二醇-9,10-环氧物却有极强致癌作用。又如苯胺在苯环上羟化可使之毒性减弱,但羟化成N羟氨基苯毒性反而增加。15(1)药物方面的影响:药物的诱导,药物的抑制;(2)种属、个体差异的影响;(3)生理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营养状态;(4)给药途径及病理情况的影响。16(1)清除外来异物,(2)改变药物的活性和毒性,(3)对体内活性物质的灭活作用,(4)对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设计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