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80.75KB ,
资源ID:101698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698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技术考试Excel操作题相关函数用法.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技术考试Excel操作题相关函数用法.docx

1、教育技术考试Excel操作题相关函数用法教育技术考试Excel-操作题相关函数用法Excel 操作题相关函数用法用EXCEL分析学生成绩及调查问卷处理 Excel考试大纲1、总分(求和)SUM方法1:选中求和的数据/方法2:把鼠标选中某个求和的位置/ fx /SUM/选中该位置求和的所有数据/方法3:求某几个数据之和,用公式 =A+B +CEnter求和函数SUM语法:SUM(number1,number2,)。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数值(包括逻辑值和文本表达式)、区域或引用,各参数之间必须用逗号加以分隔。注意:参数中的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可以参与计算,其中

2、逻辑值被转换为1,文本则被转换为数字。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参与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或错误值则被忽略。应用实例一:SUM函数中的加减混合运算财务统计需要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例如扣除现金流量表中的若干支出项目。按照规定,工作表中的这些项目没有输入负号。这时可以构造“=SUM(B2:B6,C2:C9,-D2,-E2)”这样的公式。其中B2:B6,C2:C9引用是收入,而D2、E2为支出。由于Excel不允许在单元格引用前面加负号,所以应在表示支出的单元格前加负号,这样即可计算出正确结果。即使支出数据所在的单元格连续,也必须用逗号将它们逐个隔开,写成“=SUM(B

3、2:B6,C2:C9,-D2,-D3,D4)”这样的形式。应用实例二:及格人数统计假如B1:B50区域存放学生性别,C1:C50单元格存放某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想统计考试成绩及格的女生人数。可以使用公式“=SUM(IF(B1:B50=女,IF(C1:C50=60,1,0)”,由于它是一个数组公式,输入结束后必须按住Ctrl+Shift键回车。公式两边会自动添加上大括号,在编辑栏显示为“=SUM(IF(B1:B50=女,IF(C1:C50=60,1,0)”,这是使用数组公式必不可少的步骤。 2、平均分(AVERAGE)/把鼠标选中某个求平均分的位置/fx/ AVERAGE /选中该位置求平均分的

4、所有的数据/OK(其中某个小数的改变:对着该小数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数据/数值/改变小数位数)纵向或者横向求平均/ 使用AVERAGE或者用公式 =总分/数字Enter平均值函数AVERAGE语法:AVERAGE(number1,number2,)。参数:number1、number2是需要计算平均值的130个参数。注意:参数可以是数字、包含数字的名称、数组或引用。数组或单元格引用中的文字、逻辑值或空白单元格将被忽略,但单元格中的零则参与计算。如果需要将参数中的零排除在外,则要使用特殊设计的公式,下面的介绍。应用实例一:跨表计算平均值标签名为“一班”、“二班”和“三班”的工作表存放各班学生的

5、成绩,则它们的总平均分计算公式为“=AVERAGE(一班!C1:C36,三班!C1:C32,三班!C1:C45)”。式中的引用输入方法与SUM跨表求和时相同。应用实例二:忽略零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假设A1:A200随机存放包括零在内的48个数值,在AVERAGE参数中去掉零引用很麻烦,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公式“=AVERAGE(IF(A1:A2000, A1:A200,)”。公式输入结束后按住Ctrl+Shift回车,即可对A1:A200中的数值(不包括零)计算平均值。3、名次排列:函数:RANK(),或排序排序方法:/全部选中排序的行/数据/排序/按照关键字的增减排序/ 排名方法:/把鼠标放在要排名

6、列的位置/ fx /RANK()/在nuber点该列一个数据/在ref选全部需要排名的所有数据,并且在数据符号中,分别加$/在order输入0/确定/比如:RANK(E2,$E$2:$E$8,0) =RANK(E3,$E$3:$E$6,0)4、求学科平均分:纵向求平均5、图表制作、柱形图的插入/选中显示在图表上的内容/插入图表/选中与样张相同的图表类型/按下一步直至完成/(如何编辑图表:用右键选中或左键双击那些多余的内容/删除;用右键选中或左键双击那些变形的内容/坐标轴格式:色彩、位置)图表的插入/ 插入图表6、设置单元格格式:格式设置(如合并单元格、保留小数位数)、小数位1位设置(有必要可以

7、参考自动套用格式):/对需要设置的单元格/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7、行和列数据的插入/在下一行或列/右键/插入/行或列、行的合并 8、字体、字号、颜色、字型(如加粗、倾斜、加下划线等)9、工作表的重命名/文件/另存为/改名 (也可以:右击工作表名重命名)10、序列的填充(如学号:10236894011023689412)/ 编辑填充 或 “+”/(其他:或#)11.行的底纹颜色设置/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图案/12、数据的筛选/条件格式/选中相关的所有的数据/格式/条件格式/设置满足要求的格式13、逻辑函数IF(说明,2007年下半年海口市中小学数学学科就考过,前几年也经常有简单的IF考试)语

8、法:MAX(number1,number2,),MIN(number1,number2,)。参数:number1,number2是需要找出最大值(最小值)的1至30个数值、数组或引用。注意:函数中的参数可以是数字、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或数字的文本形式,如果参数是不能转换为数字的内容将导致错误。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则只有数组或引用中的数字参与计算,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或文本则被忽略。应用实例:查询最高分(最低分)假如C1:G42存放着42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则选中一个空白单元格,在编辑栏输入公式“=MAX(C1:C42)”,回车后即可计算出其中的最高分是多少。如果将上述公式中的函数名改为MIN,其他

9、不变,就可以计算出C1:G42区域中的最低分。注意:1、进入该类题,计算机会自动启动应用程序。2、打开修改素材文件时,一般只要单“打开”按钮即可看到所需要的文件。3、操作时有样张提供,可参照。4、答题中应随时保存文件,保存答题结果。5、答题结束后,要先保存操作结果,然后直接进入下一题或交卷。案例1:Excel 排名:例题:请你打开“索材”文件来中一个名为“学生成绩统计表.xls”的电子表格文档,参照样张,按下列要求完成操作,最后将结果以原名保存在“索材”文件夹中。.(4)利用rank函数求出学号为2学生的名次,并将结果添加到指定的单元格中。大家知道,随着教育的管理发展,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管理能

10、力,教师总免不了要给学生排名次。比如如图1所示成绩表,如果需要保持原表的姓名顺序不变并给所有学生排定名次的话,那么以往的一个可行做法是:先利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 然后点击菜单命令“数据排序”,打开“排序”对话框,“主要关键字”选择“总分”,并选中右侧的“降序”单选项。点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实现将所有人的成绩按总分以降序排列了。 之后要做的就是在名次列中手工依次输入每名学生的成绩。如果数据量比较大时,可以先输入1、2、3后,选中这三个单元格,然后把鼠标移到单元格右下角的小方块上,待鼠标变成十字形后向下拖动,自动产生数字。最后,点击菜单命令“数据排序”,打开“排序”对话框。

11、这次以“编号”为主要关键字,并选中右侧的“升序”单选项。此时才出现我们想要的结果。不过,这个办法还是有些麻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完成全部的排序工作要分别以“总分”和“编号”为关键字进行两次排序。如果不幸在数据表中忘记设置“编号”列,那么第一次排序之后,想再回到原来的序列顺序麻烦就大了(呵呵,您也甭笑,当初我就多次遇到过这种事,可谓前车之鉴)。2. 最麻烦的是排名次。以总分为关键字排好序后,需要人工填入名次,这当然会很麻烦。虽然,您可以使用填充柄自动输入数列的功能完成快速输入,但这也会带来另外一个麻烦,那就是如果总分相同,按通常的情况,他们的名次应该是相同的,不过,自动填充功能是不会做到

12、这一点的。所以还需要手工修改有关的名次。如果有成百上千的数据,岂不会弄得头都大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更快、更好地排出这个无规律的数列。1. 在“总分”列的F2单元格输入“=SUM(C2:E2)”,然后按下回车键,第一个学生的总分就会计算出来了。2. 在“名次”列的“G2”单元格输入“=RANK(F2,$F$2:$F$7)”,然后按下回车键,第一位学生的名次也就出来了。怎么,名次不对?不要紧,往后看。对了,还要说一句,那就是上面公式中那个“$F$7”是“总分”栏中的最后一个数据的位置,实际中可以根据表格中的实际情况来填写。3. 选中F2和G2单元格,然后拖动填充柄向下至最后一个单元格,看到了吗

13、?所有人的总分和名次都在瞬间完成了(如图2)。而且更妙的是,按照这种方法,如果总分相同,名次也是相同的。数据越多,这种方法就越能体现出它的优势。试试看吧!最后要提醒的是,在用于排名次的“=RANK(F2,$F$2:$F$7)”公式中,可千万不要忽略了符号“$”呀!名次到底能不能排得准确无误,它可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呢。案例2:Excel 函数If 的使用例题:为了在成绩单里体现每个同学的追赶成功与否,要把同学本人的成绩与被追赶同学的成绩加以比较,再返回Yes或No。可是用手工一个个向单元格里制造函数太累了,谁能帮我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增加K列,显示追赶成功与否的结果,在K4中输入公式: =IF

14、(ISNA(MATCH(J4,$B$4:$B$9,0),IF(H4INDEX($B$4:$H$9,MATCH(J4,$B$4:$B$9,0),7),NO,Yes) 1、确定要统计的数据区域。这里只是统计第4行到第九行的数据。如果你们班同学的数据到了第40行,就把公式中相应的$B$9、$H$9改成$B$40、$H$40,即: =IF(ISNA(MATCH(J4,$B$4:$B$40,0),IF(H4INDEX($B$4:$H$40,MATCH(J4,$B$4:$B$40,0),7),NO,Yes) 2、把此公式一直向下复制到列表最后。即达到你要的结果。 3、关于该公式的解释:根据某同学的追逐目标

15、,在“姓名”里找到目标同学的姓名,MATCH(J4,$B$4:$B$40,0),7);再找到目标同学对应的总分成绩INDEX($B$4:$H$40,MATCH(J4,$B$4:$B$40,0),7);判断,如果该同学总分小于目标同学总分,显示NO,否则,显示Yes,IF(H4=60)/COUNTA(C1:C42)”回车,即可计算出该列成绩的及格率(即分数为60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3条件求和函数SUMIF语法: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参数:range是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是由数字、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sum_ran

16、ge为需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或引用。应用实例:及格平均分统计假如A1:A36单元格存放某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若要计算及格学生的平均分,可以使用公式“=SUMIF(A1:A36,=60,A1:A36)/COUNTIF(A1:A36,=60)。公式中的“=SUMIF(A1:A36,=60,A1:A36)”计算及格学生的总分,式中的“A1:A36”为提供逻辑判断依据的单元格引用,“=60”为判断条件,不符合条件的数据不参与求和,A1:A36则是逻辑判断和求和的对象。公式中的COUNTIF(A1:A36,=60)用来统计及格学生的人数。4贷款偿还计算函数PMT语法:PMT(rate,nper,pv,fv

17、,type).参数:如今贷款买房子或车子的人越来越多,计算某一贷款的月偿还金额是考虑贷款的重要依据,Excel XP提供的PMT函数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好工具。语法中的rate是贷款利率;nper为贷款偿还期限;pv是贷款本金;fv为最后一次付款后剩余的贷款金额,如果省略fv,则认为它的值为零;type为0或1,用来指定付款时间是在月初还是月末。如果省略type,则假设其值为零。应用实例:购房还款金额假如你为购房贷款十万元,如果年利率为7%,每月末还款。采用十年还清方式时,月还款额计算公式为“=PMT(7%/12,120,-100000)”。其结果为¥-1,161.08,就是你每月须偿还贷款116

18、1.08元。5样本的标准偏差函数STDEV语法:STDEV(number1,number2,)。参数:number1,number2,为对应于总体样本的1到30个参数,它们可以是数值、引用或数组。注意:STDEV函数的参数是总体中的样本,并忽略参数中的逻辑值(true或false)和文本。如果需要用全部数据计算标准偏差,则应使用STDEVP函数。如果参数中的逻辑值和文本不能忽略,请使用STDEVA函数。应用实例一:成绩离散度估计假设某班共有36名学生参加考试,随机抽取的五个分数为A1=78、A2=45、A3=90、A4=12和A5=85。如果要估算本次考试成绩相对平均分的离散程度,即学生的考试

19、成绩偏离平均分的多少,可以使用公式“=STDEV(A1:A5)”。其计算结果为33.00757489,标准偏差的数值越大成绩越分散。应用实例二:质量波动估计质量控制等场合也能用到STDEV函数,如从一批钢丝绳中随机抽出若干进行试验,分别测出它们的抗拉强度。根据STDEV函数的计算结果即可判断钢丝绳的抗拉强度是否分散,如果计算的标准偏差比较小,说明抗拉强度的一致性好,质量比较稳定。反之说明钢丝绳的质量波动较大,抗拉强度不够一致。6排序函数RANK语法:RANK(number,ref,order)。参数:number是需要计算其排位的一个数字;ref是包含一组数字的数组或引用(其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

20、被忽略);order是用来说明排序方式的数字(如果order为零或省略,则以降序方式给出结果,反之按升序方式)。应用实例:产值排序假如图1中的E2、E3、E4单元格存放一季度的总产值。(图1)计算各车间产值排名的方法是:在F2单元格内输入公式“=RANK(E2,$E$2:$E$4)”,敲回车即可计算出铸造车间的产值排名是2。再将F2中的公式复制到剪贴板,选中F3、F4单元格按Ctrl+V,就能计算出其余两个车间的产值排名3和1。如果B1单元格中输入的公式为“=RANK(E2,$E$2:$E$4,1)”,则计算出的序数按升序方式排列,即2、1和3。需要注意的是:相同数值用RANK函数计算得到的序

21、数(名次)相同,但会导致后续数字的序数空缺。假如上例中F2单元格存放的数值与F3相同,则按本法计算出的排名分别是3、3和1(降序时)。即176.7出现两次时,铸造和维修车间的产值排名均为3,后续金工车间的排名就是1(没有2)。 7四舍五入函数语法:ROUND(number,num_digits)。参数:number是需要四舍五入的数字;num_digits为指定的位数,number将按此位数进行四舍五入。注意:如果num_digits大于0,则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如果 num_digits 等于 0,则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如果 num_digits 小于 0,则在小数点左侧按指定位数四

22、舍五入。应用实例:消除计算误差假设Excel工作表中有D2=356.68、E2=128.12,需要将D2与E2之和乘以0.1,将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再将这个结果乘以1.36(取两位小数)得到最终结果。一般用户的做法是选中某个单元格(如F2),使用“单元格”命令将它的小数位数设为零,然后在其中输入公式“F2=(D1+E1)*0.1”。再将G2单元格的小数位数设成两位,最后把F2*1.36的结果存入其中就可以了。从表面上看,上述方法没有什么问题。因为(D1+E1)*0.1在F2单元格显示48(注意:是显示48),如果F2单元格的小数位数为零,(D1+E1)*0.1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就是48。接

23、下去却出了问题,因为F2*1.36的计算结果是65.90,根本不是48*1.36的正确结果65.28,其中65.90是(D2+E2)*0.1未经四舍五入直接乘以1.36的结果。以上计算结果说明:“单元格格式”、“数字”选项卡设置的“小数位数”,只能将单元格数值的显示结果进行四舍五入,并不能对所存放的数值进行四舍五入。换句话说,单元格数值的显示结果与实际存放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计算工资等敏感数据就会出现错误。例如在上例中,F2单元格内的数值虽然显示为48,但实际存放的却是48.45,自然得出了48.45*1.36=65.90的结果(按计算要求应为65.28)。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

24、难,你只须在G2单元格内输入公式“=(ROUND(D2+E2)*0.1,0)*1.36”,就可以按要求计算出正确结果65.28。式中的ROUND函数按指定位数对“(D2+E2)*0.1”进行四舍五入,函数中的参数0将“(D2+E2)*0.1”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8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语法:COUNTIF(range,criteria)。参数:range为需要统计的符合条件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为参与计算的单元格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如36、160和男等)。条件中的数字可以直接写入,表达式和文本必须加引号。应用实例:男女职工人数统计假设 A1:A58区域内存放着员工的性别,则公式“=COUNTIF(A1:A58,女)”统计其中的女职工数量,“=COUNTIF(A1:A58,男)”统计其中的男职工数量。COUNTIF函数还可以统计优秀或及格成绩的数量,假如C1:G42存放着42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则公式“=COUNTIF(C2:G2,=85)”可以计算出其中高于等于85分的成绩数目。如将公式改为“=COUNTIF(C2:G2,=60)”,则可以计算出及格分数的个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