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1.23KB ,
资源ID:100717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0717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乱曰的乐舞功能与诗文艺术特征.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乱曰的乐舞功能与诗文艺术特征.docx

1、乱曰的乐舞功能与诗文艺术特征“乱曰”的乐舞功能与诗文艺术特征 在古代文献中,常会出现“对曰”、“倡曰”、“或曰”、“词曰”、“辞曰”、“训曰”、“谇曰”、“讯曰”、“乱曰”等语言形式,有的已为我们熟知,如“对曰”、“或曰”等,但也有的如“乱曰”,其含义一直弄不明白。虽经前人时贤反复求解,略有进展,但仍似不得其解,未能贯通。我们通过对先秦两汉关于“乱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研究,发现“乱曰”与“讯曰”在诗经时代是声乐与舞容配合的相关表达记录,相当于换场,起到结构照应、变化调节的作用。在楚辞中保存了这样的意义,但均固定放在末尾。至汉代,乐府承诗经传统,而骚体的韵文辞赋中,“乱曰”虽未完全

2、脱离本义,但更多的是作为固定的语言结构形式而全部放在末尾。以后渐渐虚化,有场景转换、换句话说、评论推理、总结全文等多重含义与作用。 一 过去,对“乱曰”的解释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总结全篇、古字通假、音乐节理等三种意见。最早从终篇提要的角度对“乱曰”进行解释的是王逸。他在楚辞章句中认为:“乱,理也。所以发理词指,总撮其要也。屈原舒肆愤懑,极意陈词,或去或留,文采纷华,然后总括一言,以明所趣之意也。”认为“乱曰”是总结提要,放在全文最后概括文章大意。他没有说明理由,主要是根据楚辞中“乱曰”前后文字的含义关系作出的推断。洪兴祖也赞同这种观点。洪兴祖说:“国语云其辑之乱。辑,成也。凡作篇章既成,撮

3、其大要以为乱辞也。离骚有乱有重,乱者,总理一赋之终;重者,情志未申,更作赋也。”韦昭开始对“乱”的含义从字面上进行分析,与王逸的意见异曲同工。王泗原认为“乱即终篇,今语所谓结语”,重申了上述意见。但是洪兴祖把韦昭“所以节舞者也”删掉,就偏离原意了。这些解释主要是着眼于楚辞作品与屈原的身世感情,因为楚辞“乱曰”的位置都在末尾,一定程度上确实有提要的性质,因此作如是说,大致可以理解,但不是正解。检诗经商颂那云: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

4、,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那诗是商汤后代祭祀怀念先祖的作品。按国语鲁语说:“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其辑之乱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先圣王之传恭,犹不敢专,称曰自古,古曰在昔,昔曰先民”根据诗歌我们看出,在那诗中,这四句并不是在末尾,而在中间,并且也没有起到总结全篇的作用。“自古在昔”前面讲祭祀的场面和步骤,而后面则讲述对祖先的恭顺与奉献,并无总结全篇之意。故放在末尾说、总揽全篇说不能概全,不是诗经的实际情况。 郭沫若在屈原的艺术与思想一文中说: 乱字,事实上本就是辞字,是汉朝的人读错了的。古金文中凡有司徒、司马、司空的司字都作“”,从文字的构成

5、上看来,即是治丝之意,故而为司,训为治,并引申为辞。被汉朝的人弄错了,“”字失传,“乱”字弄反,古书中每每有训乱为治的地方,后人莫名其妙,竟生出“相反为训”之例,其实是以讹传讹罢了。楚辞各篇,落尾处多有“乱曰”(即“辞曰”),正是楚辞的命名之所由来。又贾谊的吊屈原赋的落尾作“讯曰”,其实也是“词曰”的错误。 他认为“乱”是通假性质的错字,但就先秦文献看,不存在通假的可能,如果以“辞曰”来释楚辞,大致能顺,但核之其他文献则明显不当。其原因与王逸解释当相似,着眼于字面含义和楚辞文本本身,把“曰”当成是“说”的意思,而不是当成一种声乐舞的混合记录方式。因此,虽简单明了,但未得其中。所以只有对现存的关

6、于“乱曰”的文献全面深入把握,才有可能获得比较正确的解释。 把“乱曰”从诗乐舞角度进行考察的是朱熹,他在楚辞集注中说:“乱者,乐节之名。”吴仁杰、蒋骥、桂馥等也从诗乐舞角度对“乱曰”进行阐释。吴仁杰认为:“诗者,歌也,所以节舞者。曲终乃更变章乱节,故谓之乱。按乐记言,大武之舞,复乱以饬归,正义曰:乱,治也;复,谓武曲终,舞者复其行位而整治。盖舞者,其初纷纶赴节,不依行位;比曲终,则复整治焉。故谓之乱。今舞者尚如此。诗乐所以节舞者也,故其诗辞之终,商颂辑之乱是已;乐曲之终,关雎之乱是已。离骚有乱辞,实本之诗乐。”吴仁杰说的“辑”与“辞”有关是对的,诗经中的板诗确实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

7、,民之莫矣”的文字,用“辑”来表现“辞”的状态。他能够从后代保存的舞蹈形式与语言中认定“复”就是舞蹈的复位,“乱”就是换成新的表演表达形式,显得非常客观。蒋骥说:“余意乱者,盖乐之将终,众音毕会,而诗歌之节亦与相赴,繁音促节,交错纷乱,故有是名耳。孔子曰洋洋盈耳,大旨可见。”蒋骥解释“乱”是纷乱,他自己也说那是推测,自然不可相信,但因为是名家,所以影响很大。桂馥说:“馥谓乱则行列不必正,进退不必齐;案骚赋之末,烦音促节,其句调韵脚与前文各异,亦失行列进退之意。”像这样的议论实际上不清楚“乱曰”是什么,完全脱离了“乱曰”的本意。 朱熹的学术视野与研究途径是正确的,但他以引史记曰“关雎之乱,以为风

8、始,礼曰既奏以文,又乱以武”来其为乐节之名,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诗经大都是单独的乐章,关雎既是风之始,关雎之乱,怎么会是风之始呢?又何以如孔子所言盈耳呢?“文”与“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他就无法解释了。至于曲终乃更变章乱节,吴仁杰扣住“曲终”二字,就是仍没有摆脱楚辞的结构特征,只是他对宋代乐舞表现的推测,比较客观。而蒋骥只是会意,并未深究。考礼记乐记云: 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子夏对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君子于是语,于是道古。修身及家,

9、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犹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文侯曰:“敢问何如?”子夏对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灾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于文王,其德靡悔。即受帝祉,施与孙子。此之谓也。”11 陈澔注云:“文谓鼓也,武谓金铙也,乐之始奏先击鼓,故云始奏以文。”他认为

10、“文”和“武”是用两种不同的乐器演奏的,那么,其音乐肯定也是不同的。陈澔没有注意到“讯疾以雅”。实际上,文、武、雅是三个乐舞的不同阶段。文谓鼓也,武谓金铙也,乐之始奏先击鼓,故云“始奏以文”是对的。因此,“乱”表示乐舞的改变,“复乱以武”指从所演奏的乐器由文转到了武,由鼓换成金铙,而舞蹈、舞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班固白虎通礼乐说:“以文得之先以文,谓持羽毛舞也。以武得之先以武,谓持干戚舞也。”12这是就舞蹈配合器物表演时的舞容。当然内容上也就相应有变化与转换,音乐当随之变化。故在这里“乱”是指换场,调整进行新的形态表演的意思,针对音乐、舞容、含义几个方面,而不是单一。礼记还有比附文王、武王盛世之

11、意,但于资料看并不明朗。而“武”以后是“雅”,名为“讯”,主要是迅疾的速度与高度体现,应该是完美的高潮部分。屈原思美人说:“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讯高而难当。”13“讯高”乃是当时的情景。那么“讯”就有快与高的特点了。到了汉代初年,贾谊吊屈原赋的末尾说:“迅曰:已矣,国无人莫我知矣,独壹郁其谁语!”14这是仿照离骚结尾的写法,但与“乱曰”在结构上的含义一致。只是“迅曰”的例子少,后来逐渐消失,而“乱曰”的例子比较多,一直不断,而彼此的关系及其意义在礼记中也有说明。考礼记乐记云: 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毛,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

12、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XX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

13、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15 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古代的礼乐表现关系十分清楚。自然的天籁与金石丝竹发出的声音表现的是气象,文字表述的是内容,歌声节奏表达的是声态,舞蹈表现的是舞容。也就是说诗是舞,是文字,是音乐,是歌唱,属于综合的情志艺术表现;几种形式可以单独表达,也可在大型的活动中配合表演。正如墨子公孟中所云的“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16。而其运作时有具体的安排与结构,先是击鼓,持羽毛舞,然后是声乐歌唱,然后是舞蹈表达

14、,调动安排,彼此有序,全面深刻地表现其道德情志。“复乱以饬归”就是国语在阐释那诗时解释的,由赞美先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调整到纪念的主题上来。那么这些音乐、歌唱、舞蹈的调整变化、调动提示性的语言就是“乱曰”,“乱”就是记录音乐舞蹈调整的,加在文字中,也可以不加,并不固定。但是这种声辞配合的记录符号作为固定的文字放在文章中,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和作用了,成为一种符号。这样就引起了学者的考量。因为楚辞中都放在末尾,后人往往从文字上去猜测,以为是、终篇等等。 二 音乐本来都有自己的主题与专门的背景文化,但欣赏运用时,则未必是本意,听众有自己的理解,为了统一,就必须教习训练。论语八佾云:“子谓韶,尽

15、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7按孔子的理解,武应该是以尽美为特色,就是不同的节次场景也是围绕武的尽美主题进行。而韶不是像武那样,仅仅是对战争胜利的歌颂与表现,而是尽善又尽美。尽善与尽美,有可能是配合的,而更多的音乐语言应该是通过不同的节次与场景表现,在观赏上通过象,在听觉上通过比喻与想象,在感受上通过回忆与融合进行至完成,节次场景的表现在声乐、舞容上形成转换,因此,也构成了含义的变化与丰富。诗经国风关雎末章说:“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8按周礼春官宗伯下云:“龙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磐之舞,于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则

16、人鬼可得而礼矣王大餐,三宥,皆令奏钟鼓。”19“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荠,车亦如之,环拜以钟鼓为节。”20显然,“琴瑟友之”是先民认为的夫妻感情最理想的状态,而“钟鼓乐之”又是在宗庙等重要的场合演奏的礼乐形式。至于因此按照周礼的规范和标准,“乱”在以钟鼓为节的节制把握之意义上,当然又体现了后妃之德。班固白虎通礼乐说:“故乐者,所以宠和顺,比物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干戚,习俯抑曲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21这是更全面的阐释,把诗歌与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比喻为道德和生活状态。所以,孔子

17、说:“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22“关雎之乱”应该是指师挚奏到关雎这一篇章的“乱”以后孔子的感受,“洋洋盈耳”是指孔子对于周礼的推崇与肯定,在这里,“乱”是指乐章和舞容的转换与状态,而不是指音乐演奏的终结。论语阳货云:“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23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原意是说乐不仅仅指钟鼓,但钟鼓毕竟是乐的代表形式之一,所以,关雎“钟鼓乐之”符合当时的礼乐风度。 从上文的叙述可以看出,“乱曰”是指音乐歌舞换场时的记录,在文中起到类似于划分提示说明的作用。 三 楚辞当中的“乱曰”,共有七处,并且均

18、放在末尾。“乱曰”后面的文字的意义也不相同,仔细阅读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回归本旨。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乱曰”说:“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24离骚是长篇,相对而言,“乱曰”很短,但在含义上,突破了前面的怀念故乡与故土难离、飞天远去而不能的状态,在时空上面向未来,意思上正好相对,回归到“离骚”二字上,因此可以说是回归本旨。 (二)重申前志。涉江“乱曰”说:“鸾鸟凤皇,日亦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25“乱曰”以凤凰乌鸦、香草腥臊、阴阳易位三个对

19、立的现实判断,说明“忽乎吾将行兮”,与前面的自己与日月争光,重昏终身形成对比,表达对现实的批判与理想实现的愿望,起到内容上相对、时间上推进、感情上对立、结构上调整的作用,重申前志。悲回风没有“乱曰”,只有“曰”说:“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26重申了发愤抒情、感物赋诗的诗学精神,表示要浪迹五湖,独善其身,很大程度上有反思人生的倾向。而“曰”则评价进退,重申愿望。因此,这里的“曰”就是“乱曰”,“乱”为脱字,类型如怀沙 (三)长言咏叹。哀郢叙述诗人在放流时期的生活情感,其“乱曰”说:“曼余目以流观

20、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27面对艰难的现实处境,展示内心的忧愁情怀,以长言咏叹。 (四)总理全篇。怀沙“乱曰”说:“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28怀沙是少数被司马迁在史记中引用的屈原作品。写楚怀王死后对朝政与人生的绝望悲愤心情。前面是具体的诉说,而“乱曰”则是总理全篇。 (五)延伸抒情。招魂“乱曰”说:“献岁发春兮,汩

21、吾南征。绿蘋齐叶兮,白芷生。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倚沼畦瀛兮,遥望博。青骊结驷兮,齐千乘。悬火延起兮,玄颜烝。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抑骛若通兮,引车右还。与王趋梦兮,课后先。君王亲发兮,惮青兕。朱明承夜兮,时不可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29招魂通过四方不可居住停留的呼喊,将灵魂引进坟墓。然后详细地描绘了坟墓中的祭奠情景。而“乱曰”则将时间引向开春,显然转换场景,仪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不妨称为延伸抒情。 抽思的结构比较复杂,分为开始的“文辞”与“少歌”、“唱曰”、“乱曰”四个部分,首章的文辞叙述自己咏叹忧思及其原因,其“少歌”曰:“与

22、美人之抽怨兮,并日夜而无正;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30写与美人抽思而不能。至“唱曰”说:“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既茕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余心同!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31托媒抽思而不通。最后“乱曰”说:“长濑湍流,泝江潭兮。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轸石崴嵬,蹇吾愿兮。超回志度,行隐进兮。低回夷犹,宿北姑兮。烦寃瞀容,实沛徂兮。愁叹苦神,灵

23、遥思兮。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32“乱曰”写自救抽思,其层次结构进行了四次变化转换,几种“曰”都是表演角色与场次的标志。就“乱曰”看,很像离骚的“乱曰”。 楚辞中,屈原的作品二十五篇,为什么只有七篇有“乱曰”,里边还有一篇是“曰”,那就是说,“乱曰”可以标出来,也可以不写出来。王逸楚辞章句在言及九歌的时候,明确指出,这是民间祭神的歌舞作品,屈原重新填词,一是民间性,结构简单;二是屈原填词,民间是否采用我们不能知道,所以,九歌虽然与诗经一样,乐、舞、文字一体,但是不用“乱曰”。而其他作品,在结构含义上构成明显转换的一般都有“乱曰”。有时结构板块明显,

24、还用“唱曰”与“少歌”区别,可见形式比较多样。由此看出,诗经与楚辞的“乱曰”意义相同,表示乐舞的功能品格,而楚辞表现方式还要丰富一些。楚辞的“乱曰”表明,楚辞的作品很多还是配乐的歌诗,即舞蹈的楚辞、文字的楚辞、音乐的楚辞、赋诵的楚辞,而我们过去对此常常不能肯定。 四 “乱曰”的乐舞功能,到了汉代,虽然得以延续,但是发生了明显变化。“乱曰”在汉代乐府诗歌中凡两见。妇病行云: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笡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

25、,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33 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乱曰”前写病妻和丈夫的对话,“乱曰”后写妻子死后丈夫给孩子买食物和孩子找妈妈的场景,“乱曰”的位置在诗歌的中间。因此,“乱曰”在这里起到提示诗歌的场景转换和主体变化的作用,表示不同的时空场景,是事件的两个阶段的区分标志。另一首孤儿行云: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

26、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与校计。乱曰:里中一何!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34 在这首汉乐府中,“乱曰”前强调孤儿的遭遇与控诉,“乱曰”后则带有议论总结与长言咏叹的意味。“乱曰”的位置在诗歌的结尾。从文法结构上看,在叙事与议论之间;从状态上看,在虚与实的区分线上。根据汉代乐府的“乱曰”情况可以看出,汉代乐府诗歌的“乱曰”继承了诗经“乱曰”的形

27、式特点,因此是具有乐舞功能的符号,只有结构、文体、艺术价值,而没有文学意义。 汉赋中也出现了“乱曰”,现存汉赋中共有十二处。为什么赋中有“乱曰”,而诸子以来的散文中都没有“乱曰”,显然在于诗与赋的文学渊源与品格。汉赋的“乱曰”一定程度上说是沿袭楚辞中的语言形式而来,因此,也都放在末尾。但同时,“乱曰”还未完全脱离它的本义,也有提示等结构功能与语法意义,显示诗、辞、赋具有密切的关系,并成就了汉赋的性格特征。 还在诗经时代,赋就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35这与“诗言志”的原则一致。到了后来,赋成为独立的文体,兴盛于汉代。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

28、,古诗之流也。”就是说赋出自韵文,关系紧密。究竟如何密切?班固汉书艺文志解释说:“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才智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36“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讽,咸有恻隐古诗之义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37周礼中赋为乐语之一,左传中有关重耳赋的记载,就是诵诗,也是徒歌。毛诗正义称登高能赋就是能诗。国语周语说列士献诗,瞍赋,

29、所以刘勰说赋自诗出。文心雕龙诠赋指出:“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38就“灵均唱骚,始广声貌”而言,证明楚辞可以歌唱表演。但诗还是周代的文献,周道浸坏,以后就没有诗了,屈原创作的叫“辞”,也称“赋”,荀子也写赋。但是,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有很大的区别。而在体制上,汉赋更多是采用了楚辞的形式,并拓展开来。因此,人们在作赋的时候,还会受到诗经、楚辞的影响,应该说“乱曰”就是这样。西京杂记卷二有云:“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

30、复与外事相关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以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39这段话,有人怀疑不是司马相如言语,但对赋的认识符合事实。只是赋是否与音乐有关,“一经一纬,一宫一商”,好像还难以认定指音乐,因为我们很少关注赋的音乐状况。但是到了东汉,情况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辞、赋渐渐分工。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诗人之兴,感物而作,故奚斯颂僖歌。其路寝而功绩存乎辞,德音昭乎声。物以赋显,事以颂宣,匪赋匪颂,将何述焉。”40明确了文体的具体分工。 汉赋中的“乱曰”最早见于汉武帝李夫人赋:“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嫉妒阘茸,将安程兮。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唏,夸沫怅兮。悲愁于邑,喧不可止兮。响不应嘘,亦云己兮。娇妍太急,叹稚子兮既下新宫,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41“乱曰”显然押韵,与全赋同一,中间还有换韵。赋既然押韵,在今天看不出与诗辞有什么区别,大概当体现在音乐舞蹈上,而从文字上已难以查考,所以,就诗、赋的区别看,我们今天用的是并不清晰的古人标准。如先秦汉魏两晋南北朝诗就没有收入韵文赋作为诗歌。目前我们看到的汉赋,有的押韵,有的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