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15.04KB ,
资源ID:100417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0417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莆田六中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莆田六中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1、福建省莆田六中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福建省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1.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 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 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 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 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答案】D【解析】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1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

2、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这份报告指出了“冷战”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故“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选D。AB在题干中体现不出,C项表述错误。【考点定位】美苏冷战2.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抛出马歇尔计划C.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 在越南发动“特种战

3、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杜鲁门主义提出的时间是1947年,抛出马歇尔计划的时间是1947年,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都与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不符,不选ABD。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美国领导的北约与之对抗,故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3.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A. 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 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C. 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 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答案】B【解析】【详解】不结盟运动是广大亚非拉国家团结起来、相互支持的产物,不

4、是建立在区域合作基础上。且广大亚非拉国家位置分散,与区域合作无涉,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将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因此推动了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 不结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但没有动摇美苏的霸权地位,故C项错误。 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到现在仍是可望不可即的目标,故D项错误。【点睛】4.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你住在玻璃房子里,就不要朝别人扔石头。”当今,各国好比住进了“玻璃房”,国际关系不再是“你死我活”、“此消彼长”的关系,对话与合作是大势所

5、趋。材料现象说明A. 国际间的各国矛盾正在消除B.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分歧消失C. 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的利益联系D. 多极化格局促进了国际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当今对话与合作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方式这说明国家间通过经贸往来增多,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的利益联系,故选C;国家之间的利益不同,所以国际间的各国矛盾正在消除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A;尽管冷战结束了,但意识形态分歧并没有消失,排除B;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尚未定格,只是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排除D。5.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 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 促成了“一超多强”国际格局C. 确立了不

6、结盟运动领袖地位D. 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些都体现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故A项正确;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于两极格局结束后,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故C项错误;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会议,故D项错误。故选A。6.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已经形成

7、了单极化格局B. 当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 “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世界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D. 鉴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答案】C【解析】【详解】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故A、B项错误。当今世界上,除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C项正确。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但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问题,美国也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故D项错误。7.国际关系的三

8、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D. 苏联解体【答案】D【解析】【详解】“二战后国际关系”是指总体的国际关系格局。第一个阶段“界线分明”指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时期;第二阶段“世界变平”应指两极格局结束,“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事件显然是苏联解体,故D项正确。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不属于二战后总体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排除A;B项也不属于总体的国际关系格局

9、,C项体现经济全球化,故排除。8.2019年是我国干支纪年体系中的猪年,为了迎接猪年的到来,人们创作了很多跟猪年有关的艺术字。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纪年方法根源于A. 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B. 西方文化的传入C.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D. 农耕文明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干支纪年方法中的十二生肖多以农耕、农家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家畜为原型,是农耕文明在传统文化中的积淀的体现,故选D。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并非是猪,排除A。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排除B;干支纪年方法中的十二生肖多以农耕、农家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家畜为原型,与神话传说无关,排除D。9.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

10、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 “人定胜天”的思想B. “靠天吃饭”的观念C. “不误农时”的思想D. “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精耕细作,故正确答案为D。A、B、C从题中无法体现。10.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 分封制的瓦解B. 封建王权强化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 上层建筑的变化【答案】A【解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指奴隶社会时期的井田制,全国的土地都归天子

11、所有。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直接反映了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故答案为A。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1.宋会要辑稿食货营田杂录载:“人户交易田土,投买契书,及争讼界至,无日无之。”朱熹说:“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这两段材料说明宋代A. 社会混乱,争讼不断B. 土地买卖盛行,土地流转频繁C. 法律意识浓厚,以法维权D. 宋代贫富分化严重【答案】B【解析】【详解】“人户交易田土争讼界至,无日无之”材料说明的是交易田产和划界纠纷每日不断,“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材料说的是田产几年就更换

12、主人,说明当时土地买卖盛行,土地流转频繁,故选B;两段材料均描述的是土地买卖现象,不能以此断定整个社会秩序混乱,也不能说明贫富分化的程度,故AD错误;仅从政府主持土地交易和解决划界一事上,不能得出法律意识浓厚的结论,排除C 。12.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 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 陶玉身份官营手工业者C. 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 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答案】D【解析】根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景德镇”,可见景德镇一词是在宋朝出现,排除A;根据“镇民

13、陶玉者”,可见陶玉身份不是官营手工业者,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该产品闻名海外,排除C;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因此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宋景德中始置镇”“镇民陶玉者” “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等,依据材料信息判断选项正确。13.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 商品经济繁荣 B. 长途贩运发达C. 区域经济发展 D. 抑商政策改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属

14、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文字描述的是清代关东地区与上海之间的频繁贸易往来,这既能表明明清以来的长途贩运发达,也能反映出区域经济的特色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A B C三项均符合材料,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直至清末(甲午战后)统治者才被迫放弃抑商政策,显然与材料中时间特征“乾隆以后”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 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 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 促进城市的商业

15、活动【答案】C【解析】阅读材料从材料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是在宋代,B材料中没有涉及,题中材料限制了城市商业活动,D也应排除。【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商业。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 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 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 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散诸近而取

16、诸远则商贾流通矣”提出了促进商业流通的办法,而“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是材料的落脚点,即商业流通了,国家就会有求必得,所以答案为B。【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主旨,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6.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 百姓皆重商轻农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答案】D【解析】据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

17、时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与社会实际情况相违背,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倾向,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百姓抑商的信息,故A项错误;“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当时百姓皆重商轻农,故C项错误。故选D。17.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 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 商品经济活跃C.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解析】材料从商品种类和交通运输两个方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活跃。但是不存在与其他地区的比

18、较,也没有雇佣关系。18.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对以下图文中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A. 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工业用品B.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C. 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D. 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和图片信息可以判断出欧洲运入中国白银数量呈现相对增长态势,说明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故B项正确,A项错

19、误;“中国在整个世界贸易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说明C项错误;材料“14001800年”说明D项错误。19.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A. 经济模式与政治决择密不可分B. 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C. 海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D. 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答案】A【解析】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造就了统治者的固有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故选A;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严重偏离材料主旨,故选B;海禁令主要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必然的产物,当然外部的殖民威胁加剧了这一政策的出台,故C

20、错误; 西方入侵并没有明确表述,故D错误。20.“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B. 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C. 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D.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西欧社会发展即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是历史潮流。15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

21、关系的萌芽己经产生并初步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西欧人走向海洋,寻找财富。新航路的开辟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殖民扩张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故D选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达伽马发现了到达好望角的航线,选项A不符合史实;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新航路的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各地区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增多。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这是近代以来西方经济领先的历史根源。故C项错误。21.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

22、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 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 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17世纪上半叶”,排除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是在18世纪;C说法错误,正是由于欧洲殖民扩张促使中国实行“海禁”“闭关”政策;D说法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符合题意,17世纪时期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22.全球通史中写道

23、:“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 工业革命的需求C. 中西交流的加强D. 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l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是因为此时工业革命已经在西方开展尤其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从全世界获取廉价的工业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所以答案选D,A B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C项此时世界市场尚未形成。考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23.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

24、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 缩小城乡差距 B.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 推动城市化进程 D.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是指大量民众被火车带进城市,这将极大地推进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答案选C,A B两项与早期城市化进程作用相反,D项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不会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24.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

25、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主要是因为A. 美洲的发现B. 商业贸易范围空前扩大C. 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D. 殖民扩张的开始【答案】C【解析】【详解】1500年前后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孤立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故选A;AB是具体表现,D是手段,排除。25.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技术革新的开始领域不同B.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C. 动力机器的发展阶段不同D. 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无

26、论是“蒸汽时代”还是“电气时代”它划分的依据都是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的,所以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的动力是蒸汽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电力。ABD三项依据都不是主要的。考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二.非选择题(12+14+24=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据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 当

27、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三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后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

28、可能是很危险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是指哪一个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3)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出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苏联 “冷战”政策(2)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动摇。(3)“冷战”政策导致中美两国的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缓和,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既有合作,也有摩擦。【解析】(1)杜鲁门口中的那个霸道的国家,“把其意志和生

29、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指的当然是它的老对手苏联。在这一时期美国采取的政策有很多包括政治、经济各个方面,我们总结起来就是“冷战”政策。(2)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体现出这一时期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战略收缩下美国采取政策的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美国内部经济问题,也有外部西欧、日本的崛起、苏联转守为攻等因素。(3)美国的对外政策直接影响到了中美关系,最开始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70年代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90年代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既有合作,又有摩擦,都是随着自身需求来调整的。27.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

30、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天仙配选段歌词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称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材料三:“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请回答:

31、(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生产经营方式?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答案】(1)生产经营方式: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特点: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2)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因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3)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缺乏资本积累;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不足;国家政策不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理解。(1)由“夫妇耕共劳”可知生产经营方式为小农经济;由“儿孙饥对泣”“赋税重复急”等可分析其特点。(2)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根据材料即可得知。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材料已经有了详细的讲述,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