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9729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docx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docx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0

第10章脉冲基础知识和反相器

教学重点

1.了解脉冲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参数。

2.理解微分电路、积分电路、脉冲分压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微、积分电路工作条件和作用。

3.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及其应用。

4.理解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1.RC电路的过渡过程。

2.三极管开关作用。

3.MOS管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学时

1

10.1脉冲基础知识

3

2

10.2晶体管开关特性

1

3

10.3反相器

1.5

4

本章小结与习题

0.5

5

本章总学时

6

10.1脉冲基础知识

图10.1.1常见脉冲波形

10.1.1脉冲的概念及其波形

1.脉冲的概念

脉冲技术是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广泛。

动画脉冲的概念

脉冲:

含有瞬间突然变化、作用时间极短的电压或电流称为脉冲信号,简称为脉冲。

2.常见的几种脉冲波形如图10.1.1所示。

10.1.2矩形脉冲波

1.矩形脉冲波的主要参数

脉冲技术最常用的波形是矩形波、方波。

理想的矩形波如图10.1.2所示:

上升沿、下降沿陡直;顶部平坦。

图10.1.4三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合成

图10.1.2理想的矩形波波形图10.1.3实际的矩形波波形

实际的矩形波波形如图10.1.3所示。

主要参数:

(1)幅度Vm——脉冲电压变化的最大值。

(2)上升时间tr——脉冲从幅度的10%处上升到幅度的90%处所需时间。

(3)下降时间tf——脉冲从幅度的90%处下降到幅度的10%处所需的时间。

(4)脉冲宽度tp——定义为前沿和后沿幅度为50%处的宽度。

(5)脉冲周期T——对周期性脉冲,相邻两脉冲波对应点间相隔的时间。

周期的倒数为脉冲的频率f,即

2.矩形波的分解

如图10.1.4所示。

矩形波可由基波和多次谐波叠加而成。

基波的频率与矩形波相同,谐波的频率为基波的整数倍。

矩形波的数学表达式为

10.1.3RC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一、RC电路的过渡过程

1.RC电路:

电阻R和电容器C构成的简单电路。

是脉冲电路的基础。

2.特点:

由于C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在充、放电时必须经历一个过渡过程。

3.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

动画RC充放电

4.结论

(1)充放电时电容两端电压、电流呈指数规律变化。

(2)充放电的速度与时间常数τ有关,τ=R⨯C,单位为s。

τ越大,充放电越慢;越小,充放电越快。

实验证明:

当t=0.7τ时,充电电压为VG的一半;放电电压为电容器两端电压VC的一半;

当t=(3~5)时,充放电过程基本结束(如图10.1.5所示)。

(a)充电电压波形式(b)放电电压波形

图10.1.5电容器充放电波形

5.RC电路的主要应用:

波形变换。

常用电路有微分电路、积分电路。

二、RC微分电路

1.电路组成如图10.1.6所示。

2.电路特点

图10.1.6RC微分电路

(1)输出信号取自RC电路中的电阻R两端。

即vO=vR;

(2)时间常数τ<

tp;

3.工作原理

动画RC微分电路

4.电路功能

将矩形波变换成尖峰波,检出电路的变化量。

如图10.1.7所示。

图10.1.7微分电路波形图图10.1.8RC积分电路

三、RC积分电路

1.电路组成如图10.1.8所示

2.电路特点

(1)vO取自RC电路的电容C两端。

即vO=vC;

(2)τ>>tp,通常τ≥3tp;

3.工作原理

t≥t1,vI=Vm,C充电,vO=vC以指数规律缓慢(τ>>tp)上升;

t≥t2,vI=0,C放电,vO=vC以指数规律下降;

4.功能:

将矩形波转换成锯齿波(三角波)。

5.应用

(1)应用“积分延时”现象,把跳变电压“延缓”;

(2)从宽窄不同的脉冲串中,把宽脉冲选出来。

图10.1.11寄生电容Co使

输出脉冲失真

[例10.1.1]RC电路中,R=20k,C=200pF,若输入f=10kHz的连续方波,问此RC电路是微分电路,还是一般阻容耦合电路?

(1)求电路时间常数

τ=RC=20⨯103⨯200⨯1012s=4⨯106s=4µs

(2)求方波的脉冲宽度

图10.1.12脉冲分压器

(3)结论:

,所以是微分电路。

[例10.1.2]RC电路中,若C=0.1F,输入脉冲宽度tp=0.5ms,要构成积分电路,电阻R至少应为多少?

解构成积分电路必须=RC≥3tp

即R≥15k

所以R值至少为15k。

10.1.4RC脉冲分压器

1.问题的提出

在低频放大器中,信号的衰减常用电阻分压器来实现;在脉冲电路中,若采用电阻分压器,由于存在分布电容和负载电容(统称寄生电容C0),传输脉冲信号就会产生失真。

如图10.1.11所示。

2.解决办法——采用脉冲分压器

(1)电路如图10.1.12所示。

(2)特点:

R1两端并联一补偿电容C1。

C1最佳值为

(3)结论

C1要适当:

过小,欠补偿;过大,过补偿。

补偿电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如图10.1.13所示。

图10.1.13补偿电容对输出脉冲波形的影响

10.2晶体管开关特性

在脉冲电路中,二极管和三极管通常作为“开关”使用。

10.2.1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一、二极管的开关作用

二极管的开关作用如图10.2.1所示。

(a)正偏时相当于开关闭合

(b)反偏时相当于开关断开

图10.2.1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1.正向偏置时,

,相当于开关闭合。

2.反向偏置时,I=0,VR=0,相当于开关断开。

图10.2.2二极管的开关时间

二、二极管的开关时间

二极管的开关时间如图10.2.2所示。

1.反向恢复时间tre——二极管反偏时,从原来稳定的导通状态转换为稳定的截止状态所需的时间。

例如2CK系列硅二极管tre=5ns

2AK系列锗二极管tre=150ns

2.正向开通时间ton——二极管正偏时,从原来稳定的截止状态转换为稳定的导通状态所需的时间。

实验证明二极管正向开通时间远小于反向恢复时间,通常因为它对二极管开关速度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二极管的开关速度主要由反向恢复时间决定。

10.2.2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一、三极管开关作用

动画三极管开关作用

结论:

三极管相当于一个由基极电流控制的无触点开关。

截止时,相当于开关“断开”;等效电路:

如图10.2.3(a)所示。

饱和时,相当于开关“闭合”。

等效电路:

如图10.2.3(b)所示。

图10.2.3三极管的开关作用

图10.2.3三极管的开关作用

二.饱和状态的估算

1.电路如图10.2.4(a)所示。

2.定义

IBS——基极临界饱和电流;

ICS——集电极饱和电流,ICS=IBS;

VCES——集射极饱和管压降。

图10.2.4三极管的开关工作状态

3.判断三极管状态的条件

若IB>IBS,饱和;

若0

若IB≤0,截止。

三、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见表10.2.1)

表10.2.1三极管截止、放大、饱和工作状态特点

工作状态

截止

放大

饱和

条件

iB≈0

工作特点

偏置情况

发射结和集电结

均为反偏

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

集电极电流

iC≈0

iC≈iB

且不随iB增加而增加

管压降

VCEO≈VG

VCE=VG-iCRc

VCES≈0.3V(硅管)

VCES≈0.1V(锗管)

c、e间等效电阻

很大,约为数百千欧,

相当于开关断开

可变

很小,约为数百欧姆,

相当于开关闭合

图10.2.5三极管开关电路的波形

四、三极管开关时间

1.开关时间:

三极管在截止状态和饱和状态之间转换所需的时间(如图10.2.5所示)。

包括:

(1)开通时间ton——从三极管输入开通信号瞬间开始至iC上升到0.9ICS所需的时间。

(2)关闭时间toff——从三极管输入关闭信号瞬间开始至iC降低到0.1ICS所需的时间。

2.减少三极管开关时间的办法:

接加速电容。

10.2.3加速电容的作用

1.电路

图10.2.6加速电容的作用

如图10.2.6所示,CS——加速电容。

2.原理

(1)vI时,CS视作短路,可提供一个很大的正向基极电流iB,使V迅速进入饱和状态。

随着CS的充电,iB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由vI、-VGB、及R1、R2决定),此时CS相当于开路。

(2)vI时,vI与发射极E相连,vCS反向加至发射结,由于CS的放电作用,形成很大的反向基极电流,使V迅速截止。

可见,由于CS的存在,加快了晶体管的开关速度。

10.3反相器

10.3.1晶体管反相器

图10.3.1晶体管反相器

1.电路(图10.3.1)

-VGB——基极电源(可省);

V——开关三极管;

Rk,Rb——基极偏置电阻;

Rc——集电极负载电阻;

+VG——集电极电源

2.工作原理

动画晶体管反相器

3.功能

vI

反相器

vO

低电平

高电平

高电平

低电平

图10.3.2MOS反相器

10.3.2MOS反相器

一、简单的MOS反相器

1.电路如图10.3.2所示。

V为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VT=4V。

2.工作原理

vI=0时,vGS

vI=20V时,vGS>vT,V导通,vO=vDD-iDRD=0.2V,为低电平。

3.功能:

反相器

vI

vO

4.缺点

图10.3.3用场效应管作负载的反相器

为满足vO为低电平,当VDD、ID一定时,由VO=VD,IDRD,RD大些好;但当VO恢复为高电平时,由于寄生电容CL的存在,充电时间常数τ=RDCL就很大,波形失真且影响工作速度。

解决办法——采用MOS管作负载。

二、用MOS管作负载的MOS反相器

1.电路

V1————驱动管,作开关用,跨导较大;

V2————负载管,作负载用,始终工作在饱和区,跨导较小。

2.工作原理

VI=VGS>VT1时,V1导通,VO为低电平;

图10.3.4CMOS反相器

VI=VGS

3.缺点:

V2始终导通,功耗大,不利于集成,解决办法——CMOS反相器。

三、CMOS反相器

1.电路如图10.3.4所示。

用N沟道和P沟道MOS管联合组成反相器。

2.特点

(1)V1——N沟道MOS管,作驱动管。

V2——P沟道MOS管,作负载管。

(2)栅极相连接输入,漏极相连接输出。

(3)

3.工作原理

(1)vI=0(低电平),vGS1|vTP|,V2导通,vO为高电平。

(2)vI=1(高电平),vGS1>vTN,V1导通;但|vGS2|<|vTP|,V2截止,vO为低电平。

4.功能:

反相器

vI

vO

0

1

1

0

 

5.优点

(1)无论输出高、低电平,均有一管导通,充放电时间常数τ小,工作速度快;

(2)V1、V2必有一个截止,功耗低。

本章小结

本章开始讨论脉冲数字电路,脉冲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主要区别参见下表: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对比表

内容

处理对象

典型信号

任务

分析方法

器件工作的

区域

基本电路

模拟电路

模拟信号

正弦波

不失真

地放大

图解法、

微变等效电路

放大区

电压放大

功率放大

数字电路

数字信号

矩形波

逻辑实现功能

逻辑代数

截止区

饱和区

组合电路

时序电路

一、基本概念

1.脉冲信号:

瞬间变化的作用时间极短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最常用的脉冲波形为矩形波

2.脉冲的主要参数:

①脉冲幅度;②上升时间;③下降时间;④脉冲宽度;⑤脉冲周期和频率。

二、RC电路

1.为脉冲电路的基础,利用其过渡过程可实现脉冲波形变换;最常用的RC电路为微分和积分电路。

2.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的比较

RC电路

电路

特点

条件

输出

功能

RC微分电路

vO从R输出

τ<

(τ≤0.2tp)

尖脉冲

突出变化量,压低

恒定量

RC积分电路

vO从C输出

τ>>tp

(τ≥3tp)

三角波

突出恒定量,压低

变化量

3.脉冲分压器

电路需加补偿电容,以补偿电路寄生电容引起的失真,其最佳值

三、晶体管开关特性

1.在脉冲数字电路中,晶体二、三极管作开关使用。

2.二极管开关速度主要取决于反向恢复时间。

3.三极管作开关使用存在着开通时间和关闭时间,为提高开关速度,可接加速电容。

四、反相器

1.地位:

为脉冲数字电路的基本部件。

2.功能:

vI为低,vO为高;vI为高,vO为低;其真值表:

vI

vO

0

1

1

0

 

3.种类

(1)晶体管反相器

判断三极管工作状态的条件NPN管

截止

放大

饱和

电流条件

IB≤0

0

IB>IBS=ICS/

偏置条件

VBE<0VBC<0

VBE>VTVBC<0

VBE>0.7V(Si)VBC>0

VBE>0.3V(Ge)

(2)MOS反相器

①简单反相器

②用MOS管作负载的反相器

③CMOS反相器

几种反相器比较

反相器

电路特点

优点

缺点

晶体管反相器

为分立元件反相器,提

高输入端抗干扰能力,

基极需另接电源

电路简单,可靠

体积大,功耗大

MOS反相器

MOS管为驱动器,

负载电阻较大

耗电比晶体管反相器省

速度低

MOS管作负载

负载为MOS管,跨导较小

速度较高

负载管一直导通,

功耗较大

CMOS反相器

NMOS管与PMOS管互补

速度快,功耗低,易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