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9248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docx

《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docx

净化空调安装工艺secret

山东省建筑安装规范

(净化空调系统部分)

8 净化空调系统安装

8.1 一般规定 

     8.1.1 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工业洁净室和一般生物洁净室的施工。

不适应于对有生物学安全要求的特殊生物洁净室的施工。

    8.1.2 净化空调系统的一般要求和风管部件的具体制作验评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和《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相关章节中的有关规定。

    8.1.3 净化空调系统的施工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施工,工程所有材料、设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过期或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严禁使用。

    8.1.4 净化空调施工过程中应在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进行中间验评,并记录备案,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8.2 施工准备

    8.2.1 施工图纸技术文件齐全,并且经过会审,技术、安全交底,所有施工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了图纸内容及相关施工规范要求。

    8.2.2 施工现场经过验收具备了安装净化空调系统的条件。

    8.2.3 材料、设备经过验收达到合格,并且有相应质量证明文件,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要求,检查方法如下:

    对照图纸要求,核实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外观有无变形、损坏,需要进行检测的材料必须及时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

经过检查、检测认定合格后,建设、监理、施工三方做好记录,签字后即可准备施工。

    8.2.4 施工的设备、机具全部到齐,并且就位牢固,调试合格。

    8.2.5 施工机具

    施工机具包括剪板机、平咬口机、联合角咬口机、电焊机、电动砂轮机、台钻、电动套丝机、手电钻、电锤、电动剪、电动拉铆枪、砂轮切割机、水平尺、手锤、热球式风速仪、翼形风速仪、倾斜式微压计、毕托管、水银温度计、光散射式粒子计数器、倒链、钢丝绳等。

8.3 施工试验计划

    8.3.2 净化空调系统试验项目计划如下:

    1.空气过滤器泄漏测试。

    2.风量或风速的检测。

    3.静压差检测。

    4.单向流(层流)洁净室截面平均风速、速度不均匀度的检测。

    5.室内洁净度的检测。

    6.室内浮游菌、沉降菌的检测。

    7.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

    8.室内噪声的检测。

8.4 施工工艺

    8.4.1 工艺流程 

    

 

    8.4.2 风管材料的选择与表面处理

    1.净化空调工程要求风管材料不能产生尘埃和积聚尘埃,因此材料表面应化学性能稳定、不氧化、不脱落、光滑、无麻点、不起皮,如设计无特殊要求,通常应优先采用优质的镀锌钢板。

    2.镀锌钢板在下料前应做清洁预处理,可用清洁的白布擦去表面的尘埃和油膜,下料和咬口成型应在上述清洁后即刻进行,管段单片咬缝成型后应进行认真的清洁处理。

清除镀锌钢板表面的油膜可用无腐蚀性的中性清洁液浸洗,用清水漂洗后擦干水分,在确认干燥和清洁后即可进行管段成型。

如镀锌钢板表面起泡或脱掉,须刷磷化底漆及锌黄底漆各一道,调和漆两遍。

    3.为了保证质量,在高效过滤器后的送风管内表面还需涂刷磷化底漆一道、锌黄醇酸底漆二道再刷磁漆或调和漆二道。

如采用普通钢板则应在全部的送、回风管的内外表面进行涂刷处理。

    8.4.3 制作工艺要求

    1.风管制作应在厂房内进行,以免长途运输使风管不易保洁。

    2.风管制作需一个洁净的施工场地,如在厂房内制作,需门窗及地面防水,地面混凝土完工后进行制作加工。

    3.风管安装用支吊架、打孔和预留洞修整应在风管运入安装现场前进行。

    4.制作场地应洁净,垃圾经常清扫,制作时手套上不许有油污,镀锌板、风管不许在地面上拖行,不准穿鞋踏上已清扫干净的镀锌板面。

    5.制作法兰、吊架、风机座时,切割、除锈、焊接场地应和风管制作场地隔开,铁件刷油干燥后才能进行装配、安装。

    6.风管在制作工艺中应有防漏措施,具体如下:

    

(1)管段在下料时注意不得有横向拼接缝,尽量减少纵向拼接缝,矩形管道底边宽度不大于800mm时不允许有纵向拼接缝。

拼接缝可采用单咬口;不管是平咬口还是联合角咬口咬合时均要有密封措施。

平咬口咬合时用压筋机压平咬口缝。

    

(2)联合角咬口翻边垫槽钢打平咬口,使咬口均匀、严密、美观。

    (3)插条连接、立咬口连接的缝隙均要涂密封胶。

    (4)风管在法兰上翻边后,将法兰四角和翻边开裂处用密封胶涂堵。

铆法兰时铆钉处应有密封措施。

    (5)空气洁净度等级为1~5级的净化空调系统风管不得采用按扣式咬口。

    7.风管、弯头、三通等内表面必须平整无障碍物,不得在其内表面设加固框或加固筋。

    8.柔性短管应选用表面光滑、不产尘、不透气、不产生静电的材料制作,内表面为光面,接缝处应涂密封胶,长度在150~250mm范围内。

    9.小风管合管后需用塑料布封住两端,码放在清洁的场地,安装时运入现场后再拆封口。

    8.4.4 风管安装

    1.风管和管配件的封口启封后应检查是否清洁,如不洁应处理好后方可连接。

角钢法兰的铆钉孔间距及螺栓孔间距均不得大于100mm,矩形法兰四角必须有螺栓孔。

所用的铆钉、螺栓、螺母一律做镀锌处理,不得采用拉铆钉,上螺栓时拧紧力矩要大小一致,避免松紧不均现象,防止漏风。

    2.调节阀、静压箱、消声器、防火阀等配件在安装前必须做好清洁处理,除去油污和灰尘。

    3.进入风管内施工,必须有干净的工作服、工作手套、工作帽,不准穿脏底鞋。

最后出来时要顺路擦净风管内部。

    4.风管系统安装后应进行漏风和漏光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保温处理。

    8.4.5 空气处理设备应按装箱单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无缺件,表面无损坏和锈蚀等情况。

    2.内部各部分连接牢固。

    8.4.6 设备安装应在建筑内部装饰和净化空调系统施工安装完成,并进行全面清扫、擦拭干净之后进行,但与洁净室维护结构相连的设备、排风、排水管道等必须与维护结构同时施工安装时,与维护结构连接的接缝应采取密封措施,做到严密而清洁,设备或其他管道的送、回、排风(水)口应暂时封闭,每台设备安装完毕后,洁净室投入运行前均应将设备的送、回、排风口封闭。

    8.4.7 设备要按照出厂标志方向进行装车、放置,运输过程应防止碰撞,安装就位后保持纵轴垂直,横轴水平,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4.7的要求。

    表8.4.7

空气处理设备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测方法

1

垂直度

1‰

经纬仪、水平尺、水准仪

2

水平度

±1‰

水准仪、水平尺

    8.4.8 带风机的气闸室或空气处理设备与地面之间应垫隔振层。

隔振层压缩量应均匀一致,偏差小于2mm。

    8.4.9 凡有风机的设备,安装完毕后风机应进行试运转,试运转时间按设备的技术文件要求确定,当无规定时则不小于4h。

    8.4.10 机械式余压阀的安装,阀体、阀板的转轴均应水平,允许偏差为2‰,余压阀安装位置应在室内系统的下风侧,并不应在工作面高度范围内。

    8.4.11 传递窗的安装应牢固、垂直,与墙体的连接处应密封。

    8.4.12 装配式洁净室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洁净室的顶板与壁板(包括夹芯材料)须为不燃烧材料。

    2.洁净室地面应平整、干燥,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

    3.壁板的构配件和辅助材料的开箱应在清洁的室内进行。

安装前应严格检查其规格和质量。

壁板应垂直安装,底部宜

采用圆弧或钝角交接。

安装后的壁板之间、壁板与顶板间的拼缝应平整严密。

墙板的垂直允许偏差为2‰。

顶板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与每个房间的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均为2‰。

    4.洁净室吊顶在受荷载后保持平直,压条全部紧贴洁净室。

壁板若为上下槽形板时,其接头应平整严密。

组装完毕的洁净室所有拼接缝,包括与建筑的接缝,均应采取密封措施,做到不脱落、密封良好。

 

    8.4.13 洁净层流罩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独立的吊杆,并有防晃动的固定措施。

    2.层流罩安装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高度的允许偏差为±1mm。

    3.层流罩安装在吊顶上,其四周与顶板之间设有密封及隔振措施。

    8.4.14 高效过滤器安装

    1.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对洁净室进行全面清扫、擦净。

净化空调系统内部如有积尘,应再次清扫、擦净,达到清洁要求。

如在技术夹层或吊顶安装高效过滤器,则技术夹层或吊顶内也应进行全面清扫擦净。

    2.洁净高效净化空调系统达到洁净要求后,净化空调必须试运转,连续运转18h以上再次清扫,洁净之后立即安装高效过滤器。

    3.高效过滤器一般和粗、中效过滤器串联使用。

安装在系统末端通风口前。

为了不影响正常施工,可用一段尺寸相同的风管代替高效过滤器将风管接好,防止施工时污染过滤器。

    4.高效过滤器的运输和存放应按照生产厂家的标志方向搁置。

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振动和碰撞。

    5.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在安装现场拆开包装进行外观检查。

内容包括:

滤纸、密封胶和框架有无破坏、边长和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合格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进行检漏。

经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安装,安装时应根据各台过滤器的阻力大小进行合理调配,对于单向定向风口或送风面上的各过滤器之间的每台额定和各台平均阻力相差不应大于5%。

    6.安装高效过滤器一般用压紧法。

安装时将高效过滤器用压紧的帆板压紧,安装在框架上。

可以水平、垂直安装,安装高效过滤器的框架应平整,每个高效过滤器的安装框架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mm。

    7.高效过滤器安装时外框架上的箭头应和系统方向一致。

过滤器与框架之间的密封采用密封垫、不干胶、负压密封、液槽密封和双环密封等方法时都必须把填料表面、过滤器框架表面及液槽表面擦拭干净。

    8.采用密封垫时,垫厚度不宜超过8mm,压缩率为25%~30%,其接头形式应为梯形或榫形。

采用液槽密封时,液槽

内的液面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槽深的2/3,密封液的熔点宜高于50℃。

框架和接缝处不应有渗漏现象。

采用双环密封条、粘接密封条时不要把环腔上的孔眼堵住,双环密封和负压密封都必须保持负压管道畅通。

8.5 洁净系统测试

    8.5.1 测试准备

    1.净化空调系统的检测和调整应在系统进行全面清扫,且已定位24h以上达到稳定后进行。

室内洁净度检测,人员不宜多于3个,且必须穿与洁净室洁净度等级相适应的洁净工作服。

    2.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和规定。

    3.系统调试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参与和配合。

    4.系统调试前,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调试方案,报经监理单位批准,并且备好相应调试记录资料。

    8.5.2 风量或风速的检测

    1.对于单向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送风量。

离高效过滤器0.3m,垂直于气流的截面作为采样测试截面,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宜大于0.6m,测点数不少于5个,以所有测点风速度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2.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采用风口法或风管法确定送风量,做法如下:

    

(1)风口法是在安装有高效过滤器的风口处,根据风口形状连接辅助风管进行测量。

即用镀锌钢板或其他不产尘材料做成与风口形状及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长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风口外部。

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小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使用热球式风速仪测定各测点之风速。

然后,以求取的风口截面平均风速乘以风口净截面积求取测定风量。

    

(2)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钻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

测量断面应位于大于或等于局部阻力件前3倍管径或边长,局部阻力件后5倍管径或边长的部位。

    (3)对于矩形风管,是将测定截面分割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

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应大于200mm,测点应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的测点数不宜小于3个。

    (4)对于圆形风管,应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测4点。

根据管径确定圆环数量,不宜少于3个。

    8.5.3 静压差的检测

    1.静压差的测定应在所有的门关闭的条件下,由高压向低压,由平面布置上与外界最远的里间房间开始,依次向外测定。

    2.采用的微差压力计,其灵敏度不应小于2.0Pa。

    3.有孔洞相通的不同等级相邻的洁净室,其洞口处应由合理的气流流向。

洞口的平均风速大于等于0.2m/s时,可用

热球风速仪检测。

    8.5.4 空气过滤器泄漏测试

    1.高效过滤器的检测,应采用采样速度大于1L/min的光学粒子计数器。

D类高效过滤器宜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或凝结核计数器。

    2.采用粒子计数器检漏高效过滤器,其上风侧应引入均匀浓度的大气尘或含其他气溶胶尘的空气。

对于大于等于0.5μm尘粒,浓度应大于或等于3.5×

pc/

;或大于或等于0.1μm尘粒,浓度应大于或等于3.5×

pc/

;若检测D类高效过滤器,对大于或等于0.1μm尘粒,浓度应大于或等于3.5×

pc/

    3.高效过滤器的检测采用扫描法,即在过滤器下风侧用粒子计数器的等动力采样头,放在距离被检测部位表面20~

30mm处,以5~10mm/s的速度,对过滤器的表面、边框和封头胶处进行移动扫描检查。

 

    4.泄漏率的检测应在接近设计风速的条件下进行。

将受检高效过滤器下风侧测得的泄漏浓度换算成透过率,高效过滤器不得大于出厂合格透过率的2倍;D类高效过滤器不得大于出厂合格透过率的3倍。

    5.在移动扫描检测工程中,应对计数突然递增的部位进行定点检测。

    8.5.5 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

    1.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应在设计指定的占用状态(空态、静态、动态)下进行。

    2.在检测仪器的选用上,应使用采样速率大于1L/min的光学粒子计数器,在仪器选用时应考虑粒径鉴别能力,粒子浓度适用范围和计数效率。

仪表应有有效的标定合格证书。

    3.采样点的规定

    

(1)最低限度的样点数NL,见表8.5.5.3。

    表8.5.5.3

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NL表

测点数

2

3

4

5

6

7

8

9

10

洁净区面积

2.1~6.0

6.1~12.0

12.1~20.0

20.1~30.0

30.1~42.0

42.1~56.0

56.1~72.0

72.1~90.0

90.1~110.0

  注:

①在水平单向流时,面积A为与气流方向呈垂直的流动空气截面的面积。

     ②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NL=

计算(四舍五入)取整数。

    

(2)采样点应均匀分布于整个面积内,并应与工作区的高度一致(距地坪0.8m的水平面),或设计单位、业主特指的位置。

    4.采样量的确定

    

(1)每次采样的最少采样量见表8.5.5.4。

    表8.5.5.4

每次采样的最少采样量VS(L)表

洁净度等级

粒径(μm)

0.1

0.2

0.3

0.5

1.0

5.0

1

2000

8400

2

200

840

1960

5680

3

20

84

196

568

2400

4

2

8

20

57

240

5

2

2

2

6

24

680

6

2

2

2

2

2

68

7

2

2

7

8

2

2

2

9

2

2

2

    

(2)每个采样点的最少采样时间为1min,采样量至少为2L。

    (3)每个洁净室(区)最少采样次数为3次。

当洁净区仅有一个采样点时,则在该点至少采样3次。

 

    (4)对预期空气洁净度等级达到4级或更洁净的环境,采样量很大,可采用ISO14644—1附录F规定的顺序采样法。

    5.检测采样的规定

    

(1)采样时采样口处的气流速度,应尽可能接近室内的设计气流速度。

    

(2)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其粒子计数器的采样管口应迎着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采样管口宜向上。

    (3)采样管必须干净,连接处不得有渗漏。

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允许长度确定,如果无规定时,不宜大于1.5m。

    (4)室内的测定人员必须穿洁净工作服,且不宜超过3名,并应远离或位于采样点的下风侧静止不动或微动。

    6.记录数据评价

    空气洁净度测试中,当全室(区)测点为2~9点时,必须计算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Ci值、全部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N及其标准差,导出95%置信上限值;采样点超过9个时,可采用算术平均值N作为置信上限值。

    

(1)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Ci应小于或等于洁净度等级规定的限值,见表8.5.5.6.

(1)。

    表8.5.5.6.(1)

洁净度等级及悬浮粒子浓度限值

洁净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表中粒径D的最大浓度Cn(

0.1μm

0.2μm

0.3μm

0.5μm

1.0μm

5.0μm

1

10

2

2

100

24

10

4

3

1000

237

102

35

8

4

10000

2370

1020

352

83

5

100000

23700

10200

3520

832

29

6

1000000

237000

102000

35200

8320

293

7

352000

83200

2930

8

3520000

832000

29300

9

35200000

8320000

293000

  注:

①本表仅表示了整数值的洁净度等级(N)悬浮粒子最大浓度的限值。

     ②对于非整数洁净度等级,其对应粒子粒径D(μm)的最大浓度限值(C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求取。

     ③洁净度等级定级的粒径范围为0.1~5.0μm,用于定级的粒径数不应大于3个,且其粒径的顺序级差不应小于1.5倍。

    

(2)全部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N的95%置信上限值,应小于或等于洁净度等级规定的限值。

即:

(N+t×

)≤级别规定的限值

    式中 N——室内各测点平均含尘浓度,N=ΣCi/n;

        n——测点数;

        s——室内各测点平均含尘浓度N的标准差;

        t——置信度上限为95%时,单侧t分布的系数,见表8.5.5.6.

(2)。

    表8.5.5.6.

(2)

t系数

点数

2

3

4

5

6

7~9

t

6.3

2.9

2.4

2.1

2.0

1.9

    7.每次测试应做记录,并提交性能合格或不合格的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测试机构的名称、地址。

    

(2)测试日期和测试者签名。

    (3)执行标准的编号及标准实施日期。

    (4)被测试的洁净区或洁净区的地址、采样点的特定编号及坐标图。

    (5)被测洁净室或洁净区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被测粒径(或沉降菌、浮游菌)、被测洁净室所处的状态、气流流型和静压差。

    (6)测量用的仪器的编号和标定证书;测试方法细则及测试中的特殊情况。

    (7)测试结果包括在全部采样点坐标图上注明所测的粒子浓度(沉降菌、浮游菌的菌落数)。

    (8)对异常测试值进行说明及数据处理。

    8.5.6 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检测

    1.微生物检测方法有空气悬浮微生物法和沉降微生物法两种,采样后的基片(或平皿)经过恒温箱内37℃、48h的培养生成菌落后进行计数。

使用的采样器皿和培养液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采样点可均匀布置或取代表性的地域布置。

    2.悬浮微生物法应采用离心式、夹缝式和针孔式等碰击式采样器,采样时间应根据空气中微生物浓度来决定,采样点数可与测定空气洁净度测点数相同。

各种采样器皿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使用。

沉降微生物法,应采用直径为90mm培养皿,在采样点上沉降30min后进行采样,培养皿最少采样数应符合表8.5.6.2的规定。

    表8.5.6.2

最少培养皿数

空气洁净度级别

培养皿数

<5

44

5

14

6

5

≥7

2

    3.制药厂洁净室(包括生物洁净室)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测试,也可采用按协议确定的采样方案。

    4.用培养皿测定沉降菌,用碰撞式采样器或过滤采样器测定浮游菌,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样装置采样前的准备及采样后的处理,均应在设有高效空气过滤器排风的负压实验室进行操作,该实验室的温度为(22±2)℃;相对湿度应为(50±10)%。

    

(2)采样仪器应消毒灭菌。

    (3)采样器选择应审核其精度和效率,并有合格证书。

    (4)采样装置的排气不应污染洁净室。

    (5)沉降皿个数及采样点、培养基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

    (6)浮游菌采样器的采样率宜大于100L/min。

    (7)碰撞培养基的空气速度应小于20m/s。

    8.5.7 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

    1.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波动的范围,应选择相应的具有足够精度的仪表进行测定。

每次测定间隔不应大于30min。

    2.室内测点布置

    

(1)送回风口处。

    

(2)恒温工作区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如沿着工艺设备周围布置或等距离布置)。

    (3)没有恒温要求的洁净室中心。

    (4)测点一般布置在距外墙表面大于0.5m,离地面0.8m的同一高度上;也可以根据恒温区的大小,分别布置在离地不同高度的几个平面上。

    3.测点数应符合表8.5.7.3的规定。

    表8.5.7.3

温、湿度测点数

波动范围

室面积≤

每增加20~

△t=±0.5~±2℃

5个

增加3~5个

△RH=±5%~±10%

△t≤±0.5℃

点间距不应大于2m,点数不应少于5个

△RH≤±5%

    4.有恒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