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试题.docx
《高二地理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试题
高二年级考试
地理
—、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5年02月18日20:
00时,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的羊年春节联欢晚会
对全球直播。
读图1,回答1〜2题。
1.居住在英国伦敦的华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A.17日2时B.18日8时C.17曰10时D.18日12时
2.节年畚节联欢晚会直播时,太阳直射点位丁.图1中的大致位罝是
A.①B.②C.③D.④
图2为“某住宅建筑冬至曰、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
读图,四答3~4题。
3.该建筑所在地的纬度位于
A.北回归线至北极脚之间B.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C'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4.下列关于图中太阳光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成节气力冬至,乙为夏至
B.甲节气时该地昼长比乙节气时短
C.从甲到乙,射入屋内的光照而积增大
D.从乙到甲,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图3为‘‘甲河流域(局部)地质剖面及植被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出该地发生过的内力作用是
①地壳运动②流水作用③岩浆活动④风力堆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2013年与1980年相比,甲河
A.河流校流总量明显减少B.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变小
C.河流含沙量增大D.河流结冰期延长
图4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
读阁,回答7〜8题。
7.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
甲〉乙〉丁〉丙
B.海拔:
丙〉丁>甲>乙
C.密度:
乙〉甲〉丁〉内
D.气压:
甲〉乙〉丙>丁
8.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图5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
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四答9〜10题。
9.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⑥
10.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B.乙C.内D.丁
图b为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可能导致接异致
A.①增加B.②增加
C.③不变D.④减少
12.能增加该流域年降水量的人类活动主要有
A.毁林开荒
B.平整土
地
C.修建水库
D.修建梯田
图7为“部分大陆周围洋流分布读图,回答13〜14题
13.关子图屮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都是寒流
B.乙.、丙都是暖流
C.甲、丙都是寒流
D.甲、闪都是暖流
14.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乙洋流形成受极地东风的影响
B.丙、乙洋流的交汇处形成世界火渔场
C.丙洋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D.该大陆西岸的荒漠环境与洋流甲有关
读北冰
洋冰雪范M变化趁势预
测示意图(图8),回答15〜16题。
15.北冰洋冰霄范围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A.冰雪范围逐渐扩大
B.冰雪范围逐渐缩小
C.加拿大附近冰雪范围没有变化
D.2050年前后北极冰霄缩小到800N以内
16.图8中冰雪范围的变化将会带来的影响是
A.北冰洋沿岸地区人们地域联系将更加便捷
B.全球各地海平面上升,降水增加
C.极光发生频宇.增加
D.陆地淡水资源显著增加
完整森林生态系统指未受到人吳活动显著影响的,面枳较大的,较为完整的森林区域
。
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森林覆盖率18.21%,完整森林仅占森林面枳的4.9%。
读图9,回答17〜18题。
17.我国完整森林分布而
枳最广的地区是
A.东南地区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18.我国完整森林面积所占比例较小,且有进一步减少趋势,这对屮态带来的影响是
A.优质木材资源减少B.土地沙漠化而积减小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河口三角洲面枳缩小
图10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读图,四答19〜20题。
19.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B.②
C.③D.④
20.如果乙地区人门数量的变化只受內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时人口数M达最大值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①时人口
数最比③时多D.④时人口数最比⑤时少
图11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萨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四答21〜22题。
21.图中甲、乙、内、丁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B.乙一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C.丙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D.丁一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22.关于欠发达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村人口逐渐减小B.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C.城市人口逐渐增加D.环境优美,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图11为“某平原地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随着城市高速铁路通车,汽车长途客运站拟搬迁至M地。
读图12,回答23〜24题。
23.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
A.多核心模式B.同心圆模式C.扇形模式D.田园城市模式
24.该城市将汽车长途客运站拟搬迁至M地的主要原因是
①分散城市过多的人口②密切铁路弓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乐力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读某地农业生态模式图13,完成25〜26题。
25.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乳奋业
26.关于该地农业生产榄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B.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C.优化了农业结构D.适合在全国范囤推广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开通运营,该线全长861.7公里,遂道总长度456.02公里,桥梁210公里,桥遂660多公里。
读“贵广高铁示意图”(图14),回答27〜28题。
27.贵广高铁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影响,说法错误是
A.扩大沿线城市的服务的范围B.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C.大大缩短各城市间的时空距离D.加快沿线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
28.为了快速获取贵广高铁沿线桥梁和隧道分布信息,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GISC.RSD. BDS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
永续发展。
”据此完成29〜30题。
29.“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持持续发展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D.文化可持续发展
30.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关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r)T发展骷耍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而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锗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请将叙述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
本大题共10小题,毎题1分,共10分)。
31.人类活动最生耍的能量来源是太阳活动
32.岩石圈物质循环伲进了四大圈层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33.水循环是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耍力量,其能最主耍来自太阳福射
34.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对煤炭、水、汽油等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35.有些自然火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监测预报是唯一的减
灾措施
36.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是造成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7.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企业一般应接近市场。
38.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常会引起沿线地区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兴衰
39.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特征
40.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水土保持
三、综合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4
1.读“2015年1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15),回答下列各题。
(7分)
(1)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甲、丙两处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2)乙处此时风向是▲,与丁处相比风速较大的是▲。
(3)北京、哈尔滨和石家庄三城市屮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是▲。
(4)关于石家庄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描述正确的娃(▲)
4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7分)
材料一:
页岩气是一种游离或吸附状
态藏身于页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
材料二:
图16为“页老气
地下分布围”;图17为“2005〜2012年我国天然气供需和对
外依存度情况示意图”。
1规规伴生气和常规非伴生气所处的地质
构造是▲.从成因上看,储存页岩气的岩石类型主要石▲__。
⑵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可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3)若我国大规模开采页岩气,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
43.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图18)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分布图”(图19)回答下列问题。
(8分)
2影响美国乳畜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⑵美国中部地区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同属于▲,其生产的特点有▲。
(3)我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有▲。
(4)美国东北部“钢都”匹兹堡成功转型为科技新城对我国东北工业发展有何启示?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8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图20)。
图20
(1)陆上“丝稠之路”中从西安到霍尔果斯地表景观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
(2)比较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上.海和雅典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成因。
(3)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宗物资最重耍的运输方式是与海上“丝绸之路”运输方式相比的优点品▲。
(4)简析“丝稠之路”建设对我国工业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