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977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政策B.它的制定是当时形势的需要

C.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D.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2、列宁对党的内的同志说: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

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4、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

A.市场繁荣   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 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5、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

其含义是(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6、有的学者认为:

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

就当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跨国企业重新获得了发展的生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7、罗斯福新政最能体现的经济学思想是   (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的境况更趋恶化。

8、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改革   

B.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D.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9、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实行“人民资本主义”,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暂时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定  

B.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巩固社会秩序   

D.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10、俄国前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11、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但仅过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前提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一五”计划的执行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12、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因为(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④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3、1962年 农业产值 粮 棉花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 2200万担,实际达到 比上年增11.6% ,3400亿 2400万担,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文化大革命

14、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以下关键词能正确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联产承包  大跃进  好莱坞大片  依法治国

B.中外合资  互联网  革命委员会  南巡讲话

C.拨乱反正  大包干  经济适用房  三个代表

D.人民公社  个体户  一国两制    村民自治

15、“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16、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1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由政策性调整阶段发展到制度创新阶段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十二大”以后

C.“十三大”以后D.“十四大”以后

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确的表述是(    )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9、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说明( )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经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20、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倾向是()

A.城市区域化倾向B.农民向非农业领域转移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D.小城镇的迅速崛起

21、荀子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

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已的规律

C.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

22、提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话尖刻)”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23、据2001年12月8日《参考消息》报道:

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人,人恒敬之”一语,报道中引用的“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人和人之间应相互友爱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

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24、“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25、有一说法是: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6、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

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

“风催幡动!

”乙徒曰:

“幡何动?

分明是你心动!

心动才有幡动!

”。

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B.确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27、“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明朝一位学者说,“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

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

”下列哪句话能为这位学者提供依据: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D.“致良知”

28、(2008宁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29、《明夷待访录》中载: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30、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

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31、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评述,正确的是:

()

A、造纸术发明于东汉;

B、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作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C、雕版印刷术省时省物,效率很高;

D、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属于木活字。

32、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目,你认为较合适的是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的出现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3、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

A、一管毛笔,一叠纸张B、一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C、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拓本D、一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34、汉字开始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具备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A.对汉末社会危机的反省B.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C.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D.国家统一,王朝鼎盛

35、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有趣

B.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C.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从而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

D.刻画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

36、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此人是()

A.顾恺之B.王羲之C.吴道子D.王夫之

37、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小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明清时期通俗文学蓬勃发展B.作品中商人被作为歌颂对象

C.短篇小说备受冷落D.批判现实小说兴起

38、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

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②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

③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④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巨著

A.

(1)(3)(4)B.

(2)(3)(4)

C.

(1)

(2)(4)D.

(1)

(2)(3)(4)

39、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40、徽班进京被称作是京剧诞生的开始,从目的上分析京剧产生的直接因素是()

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C.经济因素D.满足市民要求

41、我们之所以把希腊的智者学派等称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的主要依据是()

A.开始冲击欧洲中世纪封建神权黑暗统治

B.发现了肯定现世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

C.最早的确立起了人文主义思想体系

D.已逐渐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42、“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句话的作者: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普罗塔哥拉

43、小说《巨人传》描写道:

“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了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这里重新恢复的“真理”是指:

()

A.专制主义B.自由主义C.理性主义D.人文主义

44、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45、加尔文的“先定论”是指:

()

A.人的荣辱富贵都是上帝安排好的,人的意识是无法改变的

B.只要通过个人努力,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C.人能够发财致富主要是依靠他的先天智慧

D.主张等级制度,反对教皇的专制权力

46、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的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专制统治已经陷入了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发生了严重动摇

47、启蒙运动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

A、反对教权和蒙昧主义B、宣传天赋人权

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D、提倡自由平等

48、标志人类科学时代开始的是:

()

A.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B.伽利略“实验事实”及严密逻辑体系的开创

C.牛顿力学的创立D.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49、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影响来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

B.

C.

D.

50、“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类是地球的主人,万物都是为了人类生活这个目的而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上帝被人们从宇宙中彻底驱除出去的事件是:

()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C.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D.1969年美国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51题13分,第52题11分,第53题14分,第54题12分,共计50分)

51、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学展模式也不尽相同。

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4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

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

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5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

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分)

5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

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

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

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

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

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

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60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

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

……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

……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

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中的什么问题?

(3分)

(2)材料二所述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

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

为什么?

(4分)

(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

为什么?

(4分)

5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5年某画家写道:

“许多已将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图一

 

图二图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

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三幅画的作者分别是谁?

作品名称各是什么?

其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9分)

(3)三位艺术大师的取材有何共同之处?

为什么?

(3分)

 

5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摘自现行高中世界史教材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摘自《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回答: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

“理性的阳光”指的是哪两次运动?

(4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

如何评价?

(3分)

 

(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3分)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各侧重于什么?

(2分)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题号

46

47

48

49

5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51题13分,第52题11分,第53题14分,第54题12分,共计50分)

51、

 

52、

 

53、

 

54、

 

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B

D

C

B

C

D

A

C

A

A

C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C

A

C

A

C

B

B

C

C

A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B

A

A

D

C

A

C

D

D

A

B

C

D

B

A

题号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C

C

B

C

51、参考答案:

(13分)  

(1)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2分)苏联: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分)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1分)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个人作风的影响。

(3分)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

(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1分)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1分)

52、

(1)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的高水平、高速度。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没有在所有制上否定前者的成果,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3)基本着眼点: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要以能否发展生产力为准,采取稳妥的方针。

53、答案:

(1)是指希腊雅典的古典文化。

被湮没的原因是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专制统治。

(2)图一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其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善恶。

图二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

其作品以力量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气势。

图三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他以擅长画圣母像而著称,他笔下的圣母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一位普通的母亲,不像以前的圣像那样神情呆滞,不可亲近。

(3)共同点:

取材大多来自《圣经》。

原因:

由于当时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