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924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教案.docx

《中班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科学教案.docx

中班科学教案

小蜗牛

活动目的: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围绕情节,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感受努力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懂得坚持的重要。

2、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以境激情,引发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课前使幼儿了解蜗牛,知道蜗牛的一些基本特征;

2、课件:

《小蜗牛》

活动过程:

一、点击课件,出现小蜗牛,谈话引出主题

师:

你们瞧,这是谁啊?

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它为什么不开心呢?

(幼儿猜想)

那到底是为什么?

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讲述

1、第一次观看前半段,“从蜗牛艰难地攀爬到被螳螂从树上打落”

引发情感体验:

小朋友,你看懂了吗?

看了这个片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幼儿讲述)

噢!

你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很难过!

是什么事让你们觉得很难过呢?

(幼儿讨论)

那还有些什么事让我们觉得难过呢?

让我们再来看一次!

2、第二次观看前半段,(幼儿边看,教师边讲述重点段)

(1)自主讨论:

蜗牛想做一件什么事?

它为什么想要爬上大树?

(爬上高高的大树,看地更远!

一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遇到了哪些困难?

根据幼儿回答逐一打出相关图片,并提问讲述。

小动物超过它(为什么它总是被小动物超过呢?

小蜗牛是怎么爬的,我们来学一学吧!

(幼儿与教师表演爬得很慢、感觉很累)它的速度这么慢,想要爬上那么高的一棵大树,容易吗?

那它有没有停下来呢?

(虽然它总是被小动物超过,可它还是继续爬)

喝露珠(它为什么只喝一点露珠?

)小蜗牛连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有,多可怜呀!

写信(小蜗牛在给谁写信?

它会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

你们在难过、伤心、一个人很孤单的时候,最想告诉谁?

怎么说?

用树叶当被子(小蜗牛连被子都没有,可怜吗?

被螳螂打落(螳螂看起来是怎么样的?

它把小蜗牛怎么样了?

(2)点击课件,同时出现五幅图片,引发幼儿情感体验:

师:

小蜗牛想为梦想努力,可是却碰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最后还被螳螂一掌打了下来,这时候,它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3)激发讨论:

那它会继续下去吗?

这样吧,我们和旁边小朋友互相讨论讨论!

(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

师:

讨论得怎么样了?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你认为蜗牛会不会继续努力?

为什么?

3、在幼儿充分辩论的基础上,观看后半段录像

(1)师:

我们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小蜗牛到底继续下去还是放弃了呢?

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2)提问:

小蜗牛被谁救上来了?

小蜘蛛会对它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小蜘蛛,你会对小蜗牛怎么说?

请个别幼儿上来学小蜘蛛,对小蜗牛说一说鼓励的话,

小蜗牛听了小蜘蛛的话,是怎么做的?

(一边唱歌,一边前进)

原来小蜗牛选择了继续努力,最后怎么样了?

(爬上了树顶,成功了!

三、经验迁移,懂得坚持的重要,培养抗挫心理

师:

你们看,小蜗牛遇到了这么多困难,都能坚持下去,那你们以后碰到困难,会怎么做呢?

(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师小结:

对,做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象小蜗牛一样,获得成功!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小蜗牛的成功祝贺,

点击课件,出现小蜗牛的笑脸

师:

你们瞧,小蜗牛现在的心情变得怎么样了?

(变好了!

开心了!

你们的心情呢?

(很高兴!

)那就让我们带着好心情去给小蜗牛祝贺吧!

教学反思:

好喝的牛奶

活动目标:

1、了解牛奶的生产过程。

2、知道牛奶营养丰富。

活动准备:

牛奶广告一个、牛奶生产流程图、各式牛奶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鼓励幼儿喜欢喝牛奶

1、一起来看广告。

2、这是什么广告?

3、学说广告语。

4、喜欢喝牛奶吗?

说理由。

5、你们都喝过什么牛奶?

6、这些牛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牛奶从哪里来

1、牛奶是从哪里来的?

2、出示牛奶生产流程图:

奶牛场奶牛-------擦洗乳头------吸奶管道------牛奶生产厂-------送到超市。

3、幼儿根据流程图简单回忆讨论。

三、游戏:

买牛奶

1、小朋友当顾客,去三家牛奶店买牛奶。

2、买牛奶的时候应该怎么说?

怎么做?

3、游戏开始。

4、和老师分享。

教学反思:

 

我们的树朋友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树木,能用各种方法观察和比较各类树的不同特征。

2、与同伴交流、探讨中,加深对树朋友的亲近感和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事先选择便于幼儿观察的老干部局树林子,测量粗细的标尺。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朋友,感知各类树的不同特征。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树,你能向我们介绍认识的树朋友吗?

(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描述自己知道的树朋友)

2.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隔壁的老干部局,去那里的树林子认识下各种各样的树朋友,让我们出发吧。

3.带领幼儿来到树朋友身边,认识树林子里的树朋友。

(说说树的名字,对于幼儿不认识的树木,教师给予介绍。

二、我们的树朋友

1.引导幼儿用直接接触的方法,集体观察树朋友的特征。

(如用脸颊贴一贴树皮,用手摸一摸树皮,看看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闻一闻树和树叶的气味,等等。

2.重点选取两颗树进行粗细的比较,先引导幼儿进行目测,后教师用标尺进行测量验证。

3.树会呼吸吗?

有心跳吗?

爱吃什么?

4.你还想了解树朋友的什么?

三、夸夸树朋友

1.这里还有许多树朋友,它们都很可爱,请你们每个组找一棵树朋友。

2.幼儿分组寻找自己的树朋友,用各种感官感知树的特征。

3.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和同伴交流树朋友的特征。

4.个别小组比一比,你们的树朋友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5.引导幼儿以夸赞的口吻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树朋友。

(教师小结,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有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减弱噪音等功效)

6.我们怎样和树交朋友?

(带领幼儿用茶杯接水,给树朋友浇水。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与老干部局的护林员结对,开展“护林小卫士”活动,每组认领一棵树进行养护,经常带领孩子们给树浇水,清理树林子里的垃圾等。

教学反思:

 

好玩的沙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沙子的特性,培养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的兴趣。

2、让幼儿在亲身体验、观察、实践中学会比较和判断。

二、活动准备:

沙池;铲子、印模、筛子、漏斗、小喷壶、小水桶等工具。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

教师:

“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工具,我们一起到沙池去玩沙好吗?

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

“不扬沙,不用手揉眼睛。

3、引导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探索沙子的特性:

⑴沙子看上去是什么样的?

(一粒一粒的,细小的)

⑵沙子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用力抓一把,把手打开会怎么样?

(摸起来感觉有的粗粗的,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有的细细的;用力抓会从手指缝里掉下去,打开手沙子就散开。

认识沙子是松散的。

⑶把沙子放在漏斗里、筛子里,有什么发现?

(沙子是松散的,很快漏光了。

⑷水倒在沙子里,怎么不见了?

(水渗透到沙子里了。

4、比较干沙与湿沙的不同:

⑴湿沙摸上去什么感觉?

(软软粘粘的)

⑵抓一把湿沙放在漏斗里,有什么发现?

⑶分别用干沙和湿沙来印模,有什么发现?

(干沙不容易成形,容易塌掉,湿沙容易成形。

⑷讨论为什么湿沙比干沙容易成形。

5、了解沙子的用途:

讨论:

沙子有什么用处?

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沙坑、沙包可以用来给运动员训练;沙漏可以用来计算时间;粗沙和水泥用水搅拌后可以砌房子;可以做沙球当打击乐器;可以制作沙画等。

6、延伸活动:

提供一些工具和辅助材料,让幼儿玩沙,巩固幼儿对沙子特性、用途的了解。

教学反思:

 

颜色变变变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通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3、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展幼儿大小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一瓶黄颜色的水。

每组三个透明的小缸,分别装有红、黄、蓝色三种颜色及棉签等

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涂色纸若干。

3、魔术师帽子。

情境准备:

魔术天堂

经验准备:

认识颜色、熟悉叶子、橘子、茄子的颜色和及气球的画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看看,我是谁啊?

告诉你们,我是一个魔术师。

我会变魔术!

你们相信吗?

“那你们先看看老师这有瓶什么颜色的水?

”(黄色。

“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

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教师摇晃瓶子,变变变,请幼儿观察。

“好了!

我们一起来喊一二三,好不好?

一,二,三,变成什么颜色拉?

”(绿色)

教师揭开谜底,将蓝色和黄色混合就会变成绿色。

“谁看出魔术师是怎样变魔术的呀?

他怎么变?

最后怎样?

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

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

”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你们随便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均,看看,蓝和红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黄和蓝两种颜色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然后把你的操作记录下来。

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好不好?

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

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3、说说颜色的变化.

你们用红和黄两种颜色变出了什么颜色的?

还有哪一组和他们是一样的?

同样的方法:

红和蓝手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

蓝和黄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啦?

幼儿说一种,教师就出示一张调色卡。

红+黄=橘黄

黄+蓝=绿

红+蓝=紫

念儿歌:

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橘黄色画橘子;

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

蓝和红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4、通过涂色游戏,发展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力。

*我们也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变出你喜欢的颜色的气球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最后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在主题墙“我变的颜色”。

会变的颜色

颜色+颜色  我的猜想  探索结果

教学反思:

 

小瓢虫

活动目标:

1、感知瓢虫的外形特征,了解瓢虫有益虫也有害虫。

2、学会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捉小瓢虫,为瓢虫拍照片,作为幼儿观察的材料。

2、PPT课件,教师与幼儿一起准备“瓢虫的家”纸筒、瓶子、塑料袋放大镜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瓢虫的外形:

1、演示课件《小瓢虫》,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身体的形状、头、身体、腿

教师和幼儿小结瓢虫的外形:

身体的形状是半球形的,有一个黑色的头,六条腿。

2、把捉到的瓢虫分别放入透明的瓶子里,让幼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师:

请你看一看捉到的瓢虫长得和图片上的瓢虫一样吗?

哪些地方一样?

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与幼儿个别交流。

师:

你看到的瓢虫有几颗星?

头部的颜色与身体的颜色一样吗?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同伴交流。

师:

数一数,瓢虫身上圆点的数量各是多少?

3、师:

找一找瓢虫的硬壳下面有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瓢虫的翅膀,并数数看有几对。

4、师:

找找瓢虫的腿在哪,看有几对?

用不同方法发现瓢虫有六条腿。

5、课件二,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瓢虫。

二、看画册进一步丰富瓢虫的知识

介绍画页中的瓢虫,

三、讨论益虫与害虫的区别

引导幼儿从外形和食物上区别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老师小结

四、在自然角饲养一些昆虫,搜集有关昆虫的知识,或布置一面昆虫墙饰。

五、课外延伸:

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查找有关昆虫的照片。

带孩子去大自然中找昆虫、捉昆虫。

教学反思:

 

美丽的菊花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护花卉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了解菊花的特征及用途。

活动准备:

各种菊花的图片资料。

菊花盆载等。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菊花展或图片展。

这是什么花?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

引导幼儿从花、颈、叶上观察花的特征。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闻闻、说说菊花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

3、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的季节及与人们的关系。

育&婴……会

菊花在什么季节开放?

在那里能看见菊花?

人们为什么要种这么多的菊花?

4、教师教育幼儿爱护花草。

5、延伸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画菊花。

贴、画、捏“菊花”用不同粗细的毛线,剪刀,橡皮泥,卡纸等。

教学反思:

 

豆宝宝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豆,知道其生长过程

2、了解豆类食品,知道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3、激发幼儿对豆宝宝的兴趣,产生种植的欲望。

4、运用各种感知觉,培养幼儿对豆宝宝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豆,知道它们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及不同之处。

2、了解豆类食品,知道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活动准备

课件;

各种豆:

蚕豆、黄豆、绿豆、赤豆;

一株实物黄豆,4只小布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豆,了解各种豆的生长过程。

1、边看课件边讨论黄豆的生长过程。

(1)师: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可爱的朋友,看看是谁呢?

(2)教师出示一棵实物黄豆带领观察

2、观看课件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认识绿豆、蚕豆、赤豆。

提问:

它是谁呀?

是什么样子的?

3、、游戏“请你站起来”,巩固对豆的认识。

二、运用感知觉,了解豆的不同之处。

通过玩一玩、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感知豆的不同。

提问:

1、刚才小朋友们玩了这些豆豆有什么发现(硬硬的,滑滑的,会滚动)

2、你最喜欢哪种豆?

为什么?

三、介绍豆类食品,知道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1、提问:

你们平时都吃过哪些用豆做出来的东西?

2、欣赏课件:

豆制品(教师带领幼儿边看边讲)

3、简单介绍其他豆类。

4、、幼儿品尝各种豆制品。

四、活动延伸:

种植豆宝宝。

师:

你们想不想自己来种豆呀?

现在正是种植蚕豆的好季节,那我们一起去种植园种豆吧!

教学反思:

 

丰收的果实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果实的奥秘的兴趣、知道水果长在藤上或是树上

2.幼儿能通过操作区分鲜果和干果

3.了解秋季是果实丰收的季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幼儿用准确的汉语来表达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记录卡

活动准备

1.一种水果的大头饰,水果篮若干

2.魔法袋,秋季水果(苹果、葡萄、梨子…)干果(巴旦木、核桃、葡萄干)

3.电子琴、水果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

“头戴一个水果挂饰,让幼儿猜猜今天班里来了一位朋友是谁?

小朋友猜到后,和水果小朋友握手,欢迎新来的朋友。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和小朋友相互认识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许多礼物,但要求小朋友用魔法袋自己摸而且要猜是什么?

2、老师叫小朋友一个一个上来把手伸进魔法袋里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

小朋友猜到是核桃、杏干、红枣等

3、教师问小朋友这些干果长在什么地方?

并出示一些幻灯片,让小朋友看看图片,小朋友可以眼见为实

4、老师带来自己在农民伯伯家摘来的水果让小朋友品尝,吃完还要告诉老师水果的味道是酸的还是甜的?

活动延伸:

教师把水果和干果混合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并给每位幼儿发一张记录卡,往水果超市送水果,每一送一种水果在记录卡上做一次记录。

(三)结束部分

带小朋友到水果全家福去参观水果,并用汉语说出水果的名称

教学反思

 

捡干果

活动目标:

1.通过看、摸、说等感知活动,激发幼儿为水果干果分类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和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能区分并分类。

活动准备:

果实图片(人手一份)、篮子、实物果实、水果和干果盒各6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篮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

"大家好!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篮子,想知道是什么吗?

让我们一起来倒数5个数吧!

"5.4.3.2.1哇!

有好多好吃的果实呢!

谁来说说都有什么?

有葡萄、苹果、开心果、橘子、核桃、花生……真多呀!

(二)展开:

1.调动生活经验,了解主要特征。

提问:

在生活中你们吃过这些果实吗?

谁来说一说苹果吃起来有什么感受?

摸起来又是什么感觉呢?

请你来摸一摸。

教师出示核桃,谁来说说核桃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呢?

他的壳怎么样?

吃起来像苹果一样有很多果汁吗?

小朋友谁来说一说,果篮中的果实,哪些像苹果一样吃起来味道甜美,有很多的果汁呢!

(葡萄、橘子)哪些像核桃一样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呢?

(开心果、花生)总结:

像这些皮很薄、吃起来有很多果汁的,它们是水果。

像核桃、花生、开心果,它们的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这些都是干果,我们一般吃它的种子。

(1)第一次用实物分类。

指导语:

"篮子里的果实也放乱了,你们能帮忙分类吗?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总结:

今天小朋友不但认识了干果和水果,而且能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的都很准确。

老师发现每一位小朋友都表现得非常棒!

2.出示加工而成干果食品--葡萄干、红枣,引导幼儿知道这也是干果,是叔叔阿姨经过加工而成的。

瞧!

这是什么呀?

(葡萄干、红枣!

)老师不知道把它放在水果篮里,还是放在干果篮里呢?

它们是水果还是干果,为什么?

小结:

葡萄干和红枣它们都属于干果,是人们用晒干、烘干等方法把它变成干果。

所以他们都属干果,我们要把它放在干果的盘里。

4.画册:

《捡干果》

让幼儿做画册找出干果。

三、介绍干过的营养,教育幼儿多吃干果。

四、小结

教学反思:

 

需要什么车

活动目标:

1、了解马路上常见车的名称和用途,尝试分类和归类。

2、认识各种特殊功能的车,能记住特种车的求救号码。

3、在游戏中遵守交通规则,争做文明的小司机。

活动准备:

汽车图书、停车场、小车子、统计表。

活动提示:

一、大图书--各种各样的车子(价值分析:

通过出示大图书,在情境中使幼儿猜猜各种各样的车子,并且以游戏的形式,待幼儿全部猜出后,把大图书送给他们。

1、出示一本大图书:

师:

这里有一本有关汽车的书,想送给大家。

但是必须回答我的问题才能赢得大图书。

2、创设情景,请孩子们根据情景说说什么车子来了,答对了,教师就向前跨一步,直至走到小椅子。

(1)卡车:

秋天到,秋天到,果园果子成熟了,什么车子来帮忙?

(2)大巴士:

秋天到了,小朋友们打算去世纪公园秋游,到底乘什么车子去公园呢?

请选择:

1、大巴士;2、小轿车;3、卡车

(3)出租车:

先观看车子的局部,这是什么车子?

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它?

(4)120救护车:

在十字路口,小明看到了红灯停下来,可是,这时候一辆车子没有停下来,穿过红灯向前开了?

这是为什么?

…………

3、幼儿答对了,教师将大图书送给小朋友,把它放在教室的资料区,大家一起来收集车子的资料。

二、停车场(价值分析:

创设停车场的情境,结合统计,请幼儿对停车场上的车子进行分类和归类。

)1、这是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观察停车场的标志P)2、介绍停车场:

在停车场里有许多车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辆车子?

3、停车场里的车子有什么不一样?

请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发现,做画册把停车场里的车子开到适当的位置。

小结:

停车场里有各式各样的车子,有公交车、警车、救护车、出租车、邮政车、卡车等等,它们都是有用的车子,帮助我们做各种事情。

三、我是小司机(价值分析:

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请幼儿来做小司机,在游戏中体验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小司机的乐趣,在最后按照车牌来停车。

)1、小朋友做小司机,每个小朋友选择一辆车子,听着音乐在马路上行驶,教师扮演交通警察。

2、提醒幼儿根据信号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开车。

3、问题讨论:

当红灯时,发现有几辆车子没有停下来,这是怎么回事?

(消防车、警车、救护车等它们有特殊的任务,看到红灯可以不用停。

)4、时间不早了,小司机要下班了,大家看看车子后面的牌照,按照自己的车牌号码来停车,在椅子背上寻找相应的号码把车子停在停车场。

小结:

小司机们辛苦了,大家都是文明的小司机。

四、课外延伸

让家长带孩子玩碰碰车,感受玩碰碰车的乐趣。

教学反思:

 

收红薯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红薯生长在土里,是块状根。

2、了解红薯的多个品种以及不同的食用方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观看挖红薯,引导幼儿感知红薯,工具:

铲子、铁锹等。

2、课件《收红薯》,红薯若干。

3、幼儿画册

二、活动过程

1、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吃的东西,它是长在地底下的,它会是什么呢?

请大家猜一猜。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加深“红薯是长在地底下的”印象。

2、出示红薯,了解红薯。

师:

你见过红薯吗?

(见过)

你见过的红薯和老师的一样吗?

(一样或不一样)

你见过哪些不一样的红薯?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表述)

老师小结:

红薯是长在地底下的块根,它的蔓又细又长,叶片为绿色,带锯齿,叶脉紫色,红薯有许多的品种,有红心红薯、紫薯、白薯。

3、师:

红薯是长在地底下的块根,它是怎样长大?

又是怎样把他挖出来的呢?

观看课件《收红薯》,帮助幼儿了解红薯的种植、生长、收获。

观察红薯的蔓等。

4、幼儿讨论红薯的外貌特征和组成部分。

5、幼儿选择各种红薯看看外衣是什么颜色?

幼儿回答

然后切开红薯看看是什么样色?

总结出红薯的种类:

红心薯、紫薯、白薯。

6、说一说红薯的吃法:

师:

红薯除了蒸熟吃还有什么吃法?

(幼儿自由表达)

教师小结:

7、红薯的用途:

看画册

师:

红薯除了蒸着吃还能加工成什么?

(自由回答)

师:

红薯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自由讨论后师幼小结。

三、课外延伸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用红薯制作食品,体验其中的快乐。

教学反思:

动物怎样过冬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重点了解冬眠和换毛这两种过冬方式,并知道这两种过冬方式的代表性动物。

2、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自主探索的方式,初步了解动物们过冬方式的原因。

3、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热爱大自然和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跳舞的音乐一个。

2、自制小刺猬的家、小青蛙的家

3、ppt:

小刺猬睡觉、小青蛙、小博士、小兔子、迁徙和储存粮食

4、两个房子的大挂图:

其中一个贴上刺猬和青蛙。

5、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蛇、蝙蝠、刺猬、蜗牛、蚯蚓、乌龟、狮子、狐狸、狗、羊、鸡、鸭、兔)

6、小动物的图片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老师作小白兔的动作,提问幼儿:

你喜欢什么小动物?

2、在音乐中,跳一段动物舞蹈。

二、重点掌握冬眠和换毛的过冬方式:

1、出示下雪天的ppt,“哇,下雪啦!

动物宝宝们,我们可以出去堆雪人啦!

我们到小刺猬家叫小刺猬出来玩吧!

教师做敲门动作:

“咚咚咚,请问小刺猬在家吗?

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再次出示小刺猬睡觉的ppt,录音“嘘,别吵,小刺猬在睡觉呢,他不吃不喝,一直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儿呢!

2、“哎,算了,小刺猬在睡觉呢,我们还是去小青蛙的家找小青蛙玩儿吧!

”教师敲小青蛙的门:

“咚咚咚,请问小青蛙在家吗?

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出示小青蛙的ppt:

“谁啊,别吵,我在睡觉呢,我要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呢!

”。

3、“哎呀,怎么回事啊?

怎么都要睡觉啊?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教师抛出问题,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4、“哦,原来他们是在冬眠啊!

那他们为什么要冬眠呢?

”请孩子说一说。

a、白天他们睡觉吗?

b、他们在睡觉的时候吃东西啊?

c、他们要睡多长时间呢?

5、出示ppt,解释什么是冬眠。

老师:

“那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冬眠?

”放ppt

小博士:

“大家好,我是小博士皮皮,你们知道吗?

小刺猬和青蛙都是冷血动物,天气越冷,他们的体温也就不断地下降。

有的动物体温只有几度,甚至0度。

为了自己不被冻死,像青蛙、刺猬这样的冷血动物就钻进泥土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