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817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教案.docx

《中班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科学教案.docx

中班科学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中班科学教案目录

三月份

主题活动:

我长大了

科学领域

1、谁能吹出泡泡

2、泡泡都是圆的

3、捕光捉影

四月份

主题活动:

我爱运动

1、风中的彩带

2、滚动的快慢

3、播种啦

五月份

主题活动:

我爱大自然

1、我和小鸟做朋友

2、蝌蚪变青蛙

3、有趣的颜色

六月份

主题活动:

快乐的节日

1、有趣的蛋宝宝

2、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3、奇妙的盐

七月份

主题活动:

炎热的夏天

有趣的叶子

 

中班科学教案(共13篇)

三月份:

我长大了

活动名称:

谁能吹出泡泡

活动目标:

1、尝试找出能吹出泡泡的材料。

2、培养幼儿做实验记录的能力。

3、体验实验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木质积木、筷子、笔管、纱网、纸杯、吸管,已调好的肥皂水。

2、记录表一张,记号笔一支。

红色即时贴圆点若干。

歌曲《吹泡泡》。

经验准备:

幼儿有用吸管吹泡泡的经验。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律动《吹泡泡》导入教学

进行部分:

一、教师出示各种材料,引起幼儿的兴趣,师幼讨论:

哪些材料能吹出泡泡?

教师:

小朋友,我们已经尝试过用吸管吹泡泡。

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些材料来吹泡泡。

看,这是什么?

(幼儿依次说出各种材料的名称)

教师:

这些材料中,有的能吹出泡泡,有的不能吹出泡泡,你觉得哪些材料能吹出泡泡呢?

一会我们一起来做实验。

二、幼儿实验并做记录。

1、引导幼儿认识记录表

教师:

这张表我们把每一种材料都画下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幼儿一起再认识一遍实验材料)

教师:

请小朋友把每一种材料都试一试去吹泡泡,如果能吹出泡泡,就用一个小红点贴在对应的材料下面,如果不能吹出泡泡,就不用贴小红点。

2、幼儿开始实验并做记录。

三、师幼再次讨论并明确什么样的材料能吹出泡泡。

1、分析幼儿记录表,师幼一起找出吹泡泡的材料的共同特点,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小结:

物品中间有洞,(或者说中间是通的),这样的物体能吹出泡泡。

3、找出能吹出泡泡的材料,进行吹泡泡比赛。

看谁吹得泡泡大,飞的高。

活动结束:

教师:

小朋友表现的真棒,刚才有个泡泡说,教室里太小了,我们想去外面看一看,现在我们带上吹泡泡的材料去外面吹一吹吧!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

泡泡都是圆的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吹泡泡,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幼儿能参与讨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红色圆点的贴纸若干,记录表每组一张,记号笔每组1支。

2、实验材料:

用铁丝圈成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泡泡器各5个,圆形的泡泡器每人一个。

经验准备:

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利用儿歌《吹泡泡》引课

进行部分:

一、教师用圆形泡泡器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

1、教师:

看看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吧!

它像什么?

(幼儿描述)

2、讨论:

用不同形状的泡泡器,能吹出怎样的泡泡?

3、教师:

我们吹出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

如果我们用三角形、正方形的器具吹泡泡,泡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幼儿操作。

1、认识记录表

教师:

这张表格上把我们要用的吹泡泡器都画了下来,请你把猜想的结果画在相应的泡泡器下面。

(幼儿猜想并做记录)

2、幼儿分组实验

教师:

请小朋友们用每一种泡泡器吹一吹,如果吹出的泡泡是圆的就用一个小圆点贴在相应泡泡器下面的空格里。

教师:

如果吹不出圆的泡泡就不用贴了。

三、师幼讨论

1、幼儿分组汇报实验记录结果

2、分析幼儿记录表

教师:

什么样的材料能吹出圆泡泡?

(找出能吹出泡泡材料的特点)

小结:

无论用什么形状的泡泡器,都能吹出圆形的泡泡。

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你们吹出的泡泡格外漂亮,我们去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吹一吹,让他们也看看吧!

活动反思:

另附:

儿歌:

《吹泡泡》

呼。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气球

像太阳,像脸蛋

还像乌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

还能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呢......

吹泡泡器

三角形的

长方形的

正方形的

圆形的

活动名称:

《捕光捉影》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也能反射光。

2、尝试改变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3、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现,体验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每人一面平面镜(大小形状各异)。

    

2、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

不锈钢拉链、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

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

书、粗糙的石头、衣服等。

    

3、用即时贴剪出飞机、花、小鸟等镂空图案,并贴到部分镜面上;水彩笔等。

        

经验准备:

幼儿已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请配班老师持镜子从户外反射阳光到室内,鼓励幼儿寻找亮光,引出活动主题。

    

2、教师:

亮光是从哪儿来的?

它是怎么进来的?

(亮光是从外面来的,是镜子反射的太阳光)

进行部分:

    

一、引导幼儿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

    

1、请幼儿手持镜子到户外,自由探索如何将光反射进活动室。

    

2、引导幼儿交流讨论:

你是怎样将太阳光反射到活动室的?

并做一做。

请没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并找出不成功的原因。

    

小结:

只有镜面对着阳光才会反光,没有阳光照在镜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师幼探讨:

在反射光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如反射进活动室的光是怎样的?

它会不会移动?

是怎样移动的?

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吗?

你是怎样做的?

    

小结:

反射的光大小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镜子的角度,光会来回移动,它的方向也变了。

    

4、请幼儿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经验。

    

二、引导幼儿探索还有哪些东西能反射光?

    

1、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像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能反射光?

    

2、请幼儿选择提供的其它材料,自由探索哪些东西也能反射光?

    

3、鼓励幼儿探索这些反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小结:

能反射光的东西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见人;亮度强的物体,反射的光的亮度也强;小的东西反射出的光也小;不锈钢茶杯、脸盆反射的光是一圈一圈的;有图案或文字的镜子反射出的光也有图案或文字……

结束部分:

    

玩游戏“捕光捉影”。

    

1、出示帖有飞机镂空图案的镜子,让幼儿猜猜会反射出什么。

    

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两人一组,一幼儿手持飞机镂空图案的镜子,用镜子反射到墙面上的光追逐、“轰炸”另一幼儿用平面镜反射到墙面上的光,覆盖一次得1分,几分钟后幼儿互换镜子,游戏继续进行,覆盖次数多的为胜。

    

3、师幼一起玩游戏“捕光捉影”。

    

活动延伸:

   

1、将手电筒、各种镜子投放到发现区,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光的反射现象。

 

2、家长、教师等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收集其他可以反射光的物品,了解生活中或自然界里光的反射现象。

    

活动反思:

    

 

四月份:

我爱运动

活动名称:

《风中的彩带》

活动目标:

1、感知风的存在,了解风是有方向的。

2、初步了解风力有大小之分,风力大小与人们的关系。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收集和制作一些风中的玩具,如风车、滚筒、彩带等、彩色纸张、益风和害风的图片

经验准备:

幼儿感受过风,并有过观察记录,提供产生风的有关操作材料,风与人们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

前几天,我们到户外去寻找风娃娃,并画了观察记录。

请你轻轻地告诉旁边的朋友,你在哪里找到风娃娃?

张贴个别幼儿的观察记录,请幼儿说出记录的内容。

 小结:

当我们看到树叶摇、红旗飘的时候就知道风吹来了,还可以听到“呼呼”的声音,风吹到我们的身上感觉是凉凉的。

进行部分:

一、探索感受风的产生。

1、出示静止的纸条和风车,引导幼儿思考

教师:

怎样才能使纸条、风车动起来呢?

你有什么办法变出风娃娃来呢?

2、介绍各种操作材料,提出要求

教师:

小朋友可以用老师给的各种材料和用具去试试,能不能变出风娃娃?

看谁想的办法最多。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

你用什么办法让这些纸条、布条、风车动起来呢?

除了老师给的这些用具,你还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些东西动起来?

(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的结果)

2、比较风的大小:

教师用扇子扇动风车,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

为什么风车有时候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因为扇子轻轻地扇,产生的风力小,风车转得慢;要是用力地扇扇子,产生的风力大,风车也转得快。

小结:

用扇子、纸板扇的时候,空气流动了,变出了风娃娃:

用口吹的时候,也吹出了空气,变成了风;跑动的时候,也产生了风。

风是有大有小的,适当的风力可以利用来为人们做事,是有益的,风力太大,产生危害,是有害的风。

结束部分:

1、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哪些风是有害的?

哪些风是有益的?

2、去外面和风做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

《滚动的快慢》

活动目标:

1、发现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物体滚动的快慢程度。

2、培养幼儿动手制作实验材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实物:

三棱柱体、圆柱体、长方体的积木,橡皮泥,圆柱形的拓印模,长25厘米宽8厘米的卡纸,透明胶,三个斜坡。

小组实验记录表l,小组实验记录表2,水彩笔

经验准备:

知道圆形物体可以滚动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给每个小组:

三角形、圆柱体、长方体的积木各一个和斜坡三个)教师:

小朋友,如果我们让这三块不同形状的积木同时在斜坡上滚下来,猜猜看是哪块积木滚动的最快?

进行部分:

一、幼儿进行猜想并记录。

教师:

小朋友看这张实验记录表,根据自己小组的猜测,在滚动最快的积木下面画“○”

1、小组实验记录表1:

材料

长方体

圆柱体

三棱拄

猜想

实验结果

2、幼儿动手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

3、小组展示记录表,介绍实验过程及结果

4、师生共同小结:

圆柱体的积木在斜坡上滚动的最快

二、制作滚动实验:

1、教师出示圆柱体积木、橡皮泥、圆柱形的拓印膜、卡纸、透明胶,引导幼儿参与实验材料的制作。

教师:

这个积木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你能变个魔术,把橡皮泥和卡纸也变成圆柱体吗?

2、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材料,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1)提出假设:

教师:

用橡皮泥和卡纸做出来的圆柱体,也能像木头做的圆柱体一样滚动得那么快吗?

(2)鼓励幼儿大胆地猜想,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师:

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哪种材质的圆柱体滚动的最快,用你喜欢的符号在记录表中标出来

小组试验记录表2:

材料

木头

橡皮泥

卡纸

猜想

实验结果

3、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4、对比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看看是否一致。

结束部分:

你们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最后证实是哪种材料的圆柱体滚动得最快?

活动延伸:

1、探索圆柱体在不同平面上滚动时的速度快慢。

2、探索新问题:

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

材料有什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