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黄山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山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黄山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7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泾渭分明了。
许多地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后来,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品都名正言顺地有了它的商业属性。
这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改革开放给文化领域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域呈现出的繁荣景象。
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有度,这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只是本世纪以来,随着文化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过度商业化”愈演愈烈,与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许多人精神空虚,偏爱感官剌激。
“过度商业化”就是迎合了人性中的这些欲望,把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糟粕汇于一笼,打着“怎么都行”的旗号,颠覆一切权威,否定一切传统,主张玩世不恭,恶搞一切。
各种文化垃圾由此催生,低俗、恶俗充斥文化生活。
以文学论,阿·托尔斯泰说:
“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
”然而,在“过度商业化”的潮流中,文学逐渐迷失方向,主动弃置精神属性,互联网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是必然的。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尚,无视是非,于是,引发社会道德水平大滑坡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众文化领域如此,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
“过度商业化”催生出学术产品低水平重夏甚至剽窃抄袭。
本应属于文化发展高端、起引领作用的学术教育领域被如此侵蚀,后果令人担忧。
“过度商业化”,正使“象牙塔”充满铜臭昧,使耐得住寂寞、潜心守护学问的真学者愈加艰难而使急功近利甚至品行低下者耀武扬威。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
“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
”巴尔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
用笔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呼声,反映大众的疾苦和不幸替他们呐喊;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
我们要避免文化的“过度商业化”,不能让它成为一堆垃圾,空耗了精神,也使观者丧失对文化的信心,珍惜文化的羽毛啊!
(选自2011年11月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化过度商业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过度商业化”指的是人们将文化当作一种产业,利用它为地方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现象。
B.文化应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能在价值失范、信仰崩解等社会不良思潮中随波逐流,否则难免会走向“过度商业化”。
C.改革开放导致了“文化过度商业化”现象的产生,其外在表现为颠覆权威、否定传统、玩世不恭、恶搞一切等。
D.各种文化垃圾大量产生,各种低俗、恶俗的内容充斥文化生活,最终导致所谓“文化过度商业化”现象的出现。
2.根据阿·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的话,下列选项不符合文化应有的“精神属性”的是(3分)()
A.内容上要反映大众的痛苦和不幸,揭示社会的丑恶。
B.思想上要能给人启迪,指引人们走向方向正确、境界崇高的未来。
C.行为上要迎合经济发展,与商业价值结合,实现双赢。
D.情感上要健康、积极向上,有激励人心的作用。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内容的—项是(3分)()
A.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导致人们“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尚,无视是非”,于是引发社会道德水平大滑坡。
B.大众文化领域存在的“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道德水平的大滑坡,值得我们深思。
C.学术教育领域的“过度商业化”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做学问越来越艰难,这无疑会带来学术产品数量少、水平低的令人担忧的后果。
D.文化中提出“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这样的观点,是为了强调“真善美”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唯一标准。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万石君罗文①传
苏轼
罗文,歙人也。
资质温润,缜密可喜,隐居自晦,有终焉之意。
里人石工猎龙尾山,因窟入见,文块然居其间,熟视之,笑曰:
“此所谓邦之彦也,岂得自弃於岩穴耶?
”乃相与定交,磨砻成就之,使从诸生学,因得与士大夫游,见者咸爱重焉。
武帝方向学,喜文翰,得毛颖②之后毛纯为中书舍人,纯一日奏曰:
“臣幸得收录以备任使,然以臣之愚,不能独大用,今臣同事皆小器顽滑,不足以置左右,愿得召臣友人罗文以相助。
”诏使随计吏入贡。
蒙召见文德殿,上望见,异焉。
使待诏中书,久之,拜舍人。
是时,墨卿、楮先生③,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
时人以为文苑四贵。
上尝叹曰:
“是四人者,皆国宝也。
”然厚重坚贞,行无瑕玷,自二千石至百石吏,皆无如文者。
上得群才用之,诏书符檄礼文之事,皆文等预焉。
上思其功,以歙之祈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
文为人有廉隅,不可犯,然搏击非其任。
喜与老成知书者游,常曰:
“吾与儿辈处,每虑有玷缺之患。
”其自爱如此,以是小人多轻疾之,或谗于上曰:
“文性贪墨,无洁白称。
”上曰:
“吾用文掌书翰,取其便事耳,虽贪墨,吾固知,不如是亦何以见其才。
”自是,左右不敢复言。
元狩中,诏举贤良方正,淮南王安举端紫④,以对策高第,待诏翰林,超拜尚书仆射,与文并用事。
紫虽乏文采,而令色可喜,以故常在左右,文浸不用。
上幸甘泉,祠河东,巡朔方,紫常扈从,而文留守长安禁中。
上还,见文尘垢面目,颇怜之。
文因进曰:
“陛下用人,诚如汲黯之言,后来者居上耳。
”上曰:
“吾非不念尔,以尔年老,不能无少圆缺故也。
”左右闻之,以为上意不悦,因不复顾省。
文乞骸骨,伏地,上诏使驸马都尉金日磾翼起之。
日磾,胡人,初不知书,素恶文所为,因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
上悯之,令宦者瘗⑤於南山下。
(选自《苏轼文集·三十九卷》,中华书局版)
[注]①罗文:
假托人名。
有一种歙砚也名为罗文,产于婺源龙尾山。
②毛颖:
笔的别称,古时笔以兔毫制成,有锋颖,因此借作姓名为毛颖。
韩愈有《毛颖传》。
③墨卿、楮先生:
墨与纸的别称。
④端紫:
指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
⑤瘗(yì):
埋葬。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者咸爱重焉重:
敬重
B.以是小人多轻疾之疾:
嫉恨
C.不如是亦何以见其才见:
看见
D.因是挤之殿下挤:
推挤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隐居自晦,有终焉之意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以臣之愚,不能独大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因窟入见,文块然居其间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因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纯向武帝举荐罗文,是觉得自己“小器顽滑”,难当大用。
B.汉武帝用人的原则是后来者居上。
罗文不被重用,因为他有贪墨的缺点。
C.罗文、毛纯、墨卿、楮先生同心同德,友爱互助。
武帝称此四人为“文苑四贵”。
D.驸马都尉金日磾一向不喜欢罗文的作为,搀扶罗文时,故意致罗文跌倒而死。
7.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蒙召见文德殿,上望见,异焉。
(3分)
(2)然厚重坚贞,行无瑕玷,自二千石至百石吏,皆无如文者。
(4分)
(3)左右闻之,以为上意不悦,因不复顾省。
(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8~9题。
(8分)
塞下曲
(明)苏佑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①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注】①觱篥(bìlì):
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
8.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边将形象?
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分)
9.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说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2)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3),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5)予谓菊,;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7)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塑像与目光
张鲜明
①那种眼光,那种洞穿曲折回环的文明的眼光,高高悬在历史的上空。
②在黄河岸边,在邙山脚下,在蓝天白云之间,突然就看到了那两尊巨型塑像,炎黄二帝的塑像。
不,不是“看见”,而是炎黄二帝铺天盖地而来,覆盖了我的整个眼睛。
占据了我整个心灵!
一座山,整整一座山啊,嶙峋地站着,峥嵘地站着,站成两个活生生的头颅,山人合一,在无垠的苍穹之下,以浩瀚无际的目光,与太阳和月亮一起,与波光粼粼的黄河一起,照耀着我们,沐浴着我们,谁能不为之深深地震撼?
③这震撼,来自灵魂和血脉的渴望。
多少年,多少代,多少灵魂在追寻:
我是谁?
我们的血脉在不停地叩问:
我从哪里来?
爷爷奶奶说,咱们是炎黄子孙;父亲母亲说,咱们的血脉像黄河、长江一样悠长,而这血脉的源头,来自炎帝部落、黄帝部落。
可是,可是,炎帝是什么模样?
黄帝是什么模样?
到哪里去祭奠他们?
我们千百次追问着。
我们只能把炎黄二帝的祭坛设在心里,想象他们筚路蓝缕的身影,想象他们开疆拓土的豪壮,想象他们仰观天象的智慧,想象他们俯察万物的艰辛……就像回味着《史记》里那一页页像风一样飘渺的传说。
④终于,一群中原儿女,再也按捺不住对于炎黄二帝的渴念,在古老的黄河岸边,以一座高山的挺拔和巍峨,去复原和描摹他们灵魂深处对于人文始祖的想象。
这是一场伟大的接力。
开始是几个人,在黄河岸边,在邙山脚下,悄悄地创意和谋划;后来是几十个人在一起规划和行动;再后来是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几万万人……从百姓到官员,从海内到海外,所有炎黄子孙都投入和关注着这个伟大的工程。
他们规划设计,他们捐款筹款,他们宣传发动,他们风雨无阻地投入建设。
从一九八七年到二零零七年,整整二十个年头,无数中华儿女,用双手,用双肩,用心血,用汗水,用整个心灵,测量着天地的高度、日月的光亮,并用这一切雕塑着人文始祖的高大和辉煌。
⑤终于,炎黄二帝回来了,回到了他们创业和出发的地方。
他们以山的姿态,站在黄土高原的终点,站在地上悬河的起点,站在苍茫的天地之间。
他们比肩而立,一个凤目龙准,英姿勃发,气宇轩昂;一个广额厚唇,智慧深邃,宽厚仁爱。
他们在凝望,西望雄关,北眺太行,东览华北大平原。
不,是在凝望整个华夏大地!
看啊,炎黄二帝,在深情地看着我们,在天地之间凝视着他们的子孙!
我的眼睛,化作趋光的蝴蝶,与香烛一样燃烧着的黄河一起,沿着巍然屹立的邙山,袅袅上升,袅袅上升,去承接那天光一般清澈、深邃的目光。
那目光,像时空隧道一样深远。
与之对接的一刹那,天啊,五千年的岁月,带着披荆斩棘的意象,带着星河流转的沧桑,带着奋发和创造的力量,像滔滔黄河一样滚滚而来,把我深深地裹挟,把我高高地托举。
⑥面对这目光,弯曲的腰板必定挺直;面对这目光,疲软的心灵必定坚挺、坚毅、坚强。
也许,我们也有软弱的时候,也有懈怠的时光,那么,让我们来到黄河岸边,来到邙山脚下,来接受那伟大目光的洗礼吧,它将告诉你:
大地在下,苍天在上,人是万物的灵长,创造是我们的宿命,奋进是我们的方向,开拓是我们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凭仗!
(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3期)
11.给炎黄二帝塑像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述。
(6分)
12.怎样理解第②段中“炎黄二帝铺天盖地而来,覆盖了我的整个眼睛。
占据了我整个心灵”这句话?
(5分)
1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何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6分)
14.给炎黄二帝塑像,有人认为此举意义重大,很有必要;有人认为劳民伤财,实属多余。
请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面词语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门槛kǎn葳蕤wěiruí璞玉浑金pú南辕北辙zhé
B.弘扬hóng题纲tí群雄角逐jué怏怏不乐yāng
C.框架kuāng贫瘠jí纵横俾阖bǎi徇私舞弊xùn
D.冗长rǒng荧幕yín是非曲直qū管窥蠡测lǐ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全球创业峰会上,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功,不能简单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
B.网络文学在百花园开放,丰富多彩,它开放而包容自由而多元,正因为如此,难免鱼目混珠。
C.《纽约时报》女记者梅纳德曾预言:
“到2010年,美国三大汽车厂之一将不能以现在的的规模存在。
”现在看来,这简直是一语成谶。
是什么使通用从世界最大的汽车厂一步步走向了破产的结局?
D.从”梁林(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强拆的命运我们不难看出,用道德标准衡量市场价值,用文化尊严制约人性欲望,其约束力不足挂齿的。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张维为通过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
①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复兴
②以国际关系学学者的学术修养
③其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
④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
⑤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⑥以全球视野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涵义
A.②⑥④⑤①③B.②⑥④①⑤③C.④①⑤③②⑥D.④①⑤②⑥③
18.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由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4分)
①《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开发机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②自中美建交33年来,已从昔日几乎彼此隔绝走到今天相互交往日益密切、利益交汇日益加深,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具潜力的双边关系之一。
③这次邂逅重逢,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彼此,我们已经告别了纯真的青年时代,不再是二十年强懵懂莽撞的少年了。
④我们已经渐渐步入贫富悬殊的社会阶段了,我并不怀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先见之明,但是面对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我们的政府有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
⑤对于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点是否加收门票,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经在记者招待会上明确予以否认。
序号
修改
19.下面一则短信虽然表达了祝福之意,但读了实在感觉别扭。
请你在保留原意、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基础上,重拟一则短信,使语句得体。
(4分)
“祝你烦恼像上帝一样扎不见,快乐像洪水一样滔滔不绝,朋友像流行病一样越来越多,成绩像地震一样给大家震撼。
”
答:
20.仔细观赏下面漫画,请简要概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6分)
内容:
(3分)
寓意:
(3分)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这是一只突然被幸运女神关照的老鼠。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
这个意外让老鼠喜出望外。
它先是警惕地环顾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后倒头便睡。
一觉醒来,老鼠也曾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考虑自己是否要跳出米缸,但白花花的大米的诱惑胜过了它的顾虑。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小日子过得极为滋润而舒坦。
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想跳出去重新觅食的时候,它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跳出米缸的了。
要求:
1.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2.文体自选,除诗歌外;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黄山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1.B.(A偷换概念,本项说的是文化的商业化,不是“过度商业化”。
C前半句判断错误,人类放纵的欲望才是导致“文化过度商业化”的真正原因。
D因果颠倒,是由于“文化过度商业化”,才会有各种文化垃圾大量产生,文化生活充斥着低俗、恶俗的内容的现象。
)
2.C(这是作者的观点,不能从阿·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的话中推出。
)
3.B(A“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不会导致人们“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注意文中的“但是”;C文章中没有提到“学术产品数量少”,这样的推导没有根据;D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是为了说明“文化过度商业化”已经突破了“真善美”的底线,无关“衡量人的品行”。
)
二、
4.C(见:
通“现”,显现。
)
5.A(兼词,在这里。
B,介词,凭;介词,因为。
C,助词,形容词词尾;连词,表转折。
D,介词,趁机;介词,通过。
)
6.D(A项,“小器顽滑”,毛纯是评价身边同僚的话。
B项,“后来者居上”是螺纹抱怨的话,汉武帝不用罗文,是因为他年纪大,不能稍有变通。
C项,“文苑四贵”是当时人们的评价。
武帝称四人为“国宝”。
)
7.
(1)罗文在文德殿被汉武帝召见,皇上看着罗文,大为惊奇。
(蒙:
受,1分;异:
意动用法,认为与……不同,1分;句意1分,共3分)
(2)然而持重敦厚、节操坚定、品行高洁,(本朝)从二千石到百石的官吏中,都没有比得上罗文的。
(瑕玷:
喻指缺点或过失,1分;无如:
比不上,1分;句意2分,共4分)
(3)左右侍从听了汉武帝的话,以为皇上心里不再喜欢(罗文),于是不再顾念省视罗文了。
(以为:
认为,1分;因:
于是,1分;句意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罗文,歙县人。
性情温润如玉,心思细密令人喜爱,(他)隐居韬晦,有终老山野之意。
同乡石工到龙尾山采石,在山洞里发现了罗文,罗文孤独地坐在山洞里,石工仔细地审视他,笑着说: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国家的俊才啊,(你)怎能把自己抛弃在山野呢?
”于是与他结交为友,(石工与他)切磋探讨促使罗文成才,(随后)让他跟从一些读书人学习,(罗文)趁此得以和士大夫交游,见到罗文的人都很喜爱并且敬重他。
汉武帝正有志于求学,热衷于书札、笔墨之事,用毛颖的后人毛纯做中书舍人。
一天毛纯启奏说:
“我有幸被您录用得以供您的驱使。
然而依我的愚钝,不能独自担当重任。
如今我的同僚们,不仅才能都不高,度量都不大,又都愚妄奸猾,不足以侍奉在您的身边,希望能够征召我的朋友罗文来帮助你。
”汉武帝诏令罗文随计吏荐举入朝。
在文德殿被汉武帝召见,皇上看着罗文,大为惊奇。
让罗文在中书省待命。
不久授予罗文中书舍人的职位。
此时,墨卿、楮先生,都因为擅长文墨而被宠幸,四人同心同德,意趣相投,相处非常愉快。
当时人们称他们为文苑四贵。
皇上曾慨叹喟叹说:
“这四个人,都是国宝啊。
”然而(罗文在四人中尤其显得)持重敦厚、节操坚定、品行高洁,(本朝)从二千石到百石的官吏中,都没有比得上罗文的。
汉武帝拥有各色人才并任用他们,各种书札公文笔墨之事,都有罗文等人参与。
皇上考虑到他的功劳,就把歙县祁门的三百户分封给罗文,号称万石君。
罗文为人方正,不可侵犯,然而与人争斗不是罗文所擅长的,(罗文)喜欢与老成持重知书达礼的人交往,(他)常常说:
“我与年轻后生相处,往往担心有被污损的危险。
”他自爱不苟且到这般境地,因此小人们大多对他怀有轻蔑痛恨之情。
有人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说:
“罗文天性贪墨,没有廉洁的美誉。
”汉武帝说:
“我用罗文掌管书札翰墨,图的是利于治国罢了。
罗文虽然贪墨,我原本是了解的,但不这样又如何显现他的才能呢?
”从此左右的人不敢再说什么了。
元狩年中,汉武帝诏令天下举荐贤良方正之人。
淮南王刘安推荐端紫,与罗文一起掌管文墨履行职责。
端紫虽然缺乏文才,但善谄媚特别讨人喜欢,因此常常伴随在汉武帝的左右,罗文渐渐不被重用。
皇上幸临甘泉,(到)河东祭祀,巡视朔方,端紫往往随奉左右,而罗文留守在长安的宫中。
汉武帝出巡归来,见罗文蒙尘垢面,颇怜惜他。
罗文借此进言道:
“陛下用人,确实如汲黯所说,后来者居上啊。
”皇上说:
“我并非不挂念你,因为你年纪大,不能稍有变通的缘故啊。
”左右侍从听了汉武帝的话,以为皇上心里不再喜欢(罗文),于是不再顾恤省视罗文了。
罗文伏地叩拜恳请告老还乡,皇上命令驸马都尉金日磾从旁搀扶起罗文。
金日磾,是胡人,起初不通文墨,一向憎恨罗文的作为,趁此(将罗文)挤摔在大殿的地上,(罗文)跌倒在地而亡。
皇上深为罗文而忧伤,令宦官将罗文安葬在南山下。
8.塑造了一位刀枪在手、巍然挺立(忠于职守)的边将形象(2分),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不畏艰苦,保家卫国(戍边卫国)的精神的赞扬(2分)。
9.(特点2分,简析2分。
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
动静结合。
明月高悬,清辉洒边关,此为静。
西风劲吹,战袍随风拂起,此为动。
二相结合,再现边地旷远,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情景。
示例二:
融情于景。
塞外明月悬,突显塞外风光的壮阔。
寒夜西风吹,战袍猎猎作响,则是再现戍边将士的生活艰辛。
更传达出诗人对戍边生活的复杂心态。
既有钦佩赞叹之情,亦有同情慨叹之感。
示例三:
视听结合。
月洒清辉遍军营,风吹战袍猎猎声。
一视一听,形象再现边关特有的自然风光、军营情境。
10.
(1)齐彭殇为妄作
(2)长使英雄泪满襟(3)别有幽愁暗恨生(4)芙蓉泣露香兰笑(5)画质隐逸者也(6)一蓑烟雨任平生(7)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身世浮沉雨打萍
三、
11.
(1)炎黄二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
(2)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无限崇敬;(3)激励我们开拓、创造和进取。
(每点2分,共6分)
12.
(1)炎黄二帝塑像的高大雄伟,作者感到“覆盖了整个眼睛”(从视觉、形象而言)(2分);
(2)炎黄二帝的灵魂、血脉、精神博大,使作者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因而占据了“整个心灵”。
(3分)
13.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2分)。
描写了炎帝的眼睛、鼻梁、气度以及黄帝的额头、嘴唇和性格,展现了他们的外部神态和内在神韵(4分)。
(修辞手法答比喻或比较,可得1分)
14.(有观点2分,结合文本合理阐述6分,共8分;脱离文本任意发挥不得分)
答案示例一:
可定、赞成或欣赏。
(1)可表达我们对炎黄二帝的思慕、敬仰和缅怀之情;
(2)可激励我们去创造、开拓和进取;(3)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影响力。
答案示例二:
否定、反对或鄙弃。
(1)建造塑像、举办祭祀,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2)形式主义,流于作秀。
祭坛应“设在心里”,崇拜应体现在为祖国昌盛、统一和民族团结、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中;(3)推动图腾崇拜的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滋生、助长封建迷信思想。
四、
15.A(B提纲—题纲,怏yàng;C框kuàng,俾阖—捭阖;D银幕—荧幕,蠡lǐ测)
16.C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就是“不幸而言中”(不吉利的事情,诅咒别人似的)。
(A应为“一蹴而就”: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挥而就:
一动笔就写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