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641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docx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docx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

一、选择题:

在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计60分。

1.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

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2.列宁说: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3.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获得“解放”的时候可获得一块份地

C.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控制

4.“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样英勇作战。

但是,(1855年)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总之战争是失败了。

”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B.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

C.俄孤军难以对抗强敌的联合D.俄国军队装备落后

5.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

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6.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进步的,这是因为

①它彻底废除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③它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④它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

“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觉醒”使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D.吏治腐败

9.列宁说:

“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这针对的是

A.农民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赎买部分土地

C.农民不再隶属旧主D.农民隶属村社管理

10.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解放”法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民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全部份地

C.农民为了赎地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D.农民仍然要受村社的束缚

11.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12.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13.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14.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D.鼓励工商贸易

15.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

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

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③④B.②④C.①②D.②③

16.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17.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

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建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

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9.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历史阶段的改革虽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也呈现出相同之处,能够体现商鞅变法与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有

①改革地方行政制度②打破原有的等级制度

③重视发展教育④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

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①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②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③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④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

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2.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

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23.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

”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A.洋务派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D.民主革命派

24.1864年,有人称:

“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

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25.“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③设立京师大学堂④改革科举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6.下列措施,在百日维新中被维新派搁置起来的是()

A.设立议院B.发展工商业

C.改革科举制度D.改革政府机构

27.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

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

28.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A.梁启超B.严复C.康有为D.谭嗣同

29.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30.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B.强学会的成立

C.《中外纪闻》的创办D.“公车上书”

二、材料题:

每小题10分,计40分。

31.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

……俄罗斯人!

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

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5分)

 

32.材料一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本)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

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人跨海而来”指什么事件?

“这把烈火”的含意是什么?

(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是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的?

(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

你认为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3分)

 

33.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

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

材料二右图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概括。

(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

(3分)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知识信息?

(4分)

 

(3)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

你同意哪种观点?

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分)

 

34.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

“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

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

“广兴会议。

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

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

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

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

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二,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3分)

 

(2)材料所反映的三次改革在核心主张、局限性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2分)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七至专题九测试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

从题干提供的信息看,是在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俄、日、中三国分别进行了学习西方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改革。

故正确的论文问题目因该是B.

2.C   解析:

本题考点有两个,一是近代化的概念,二是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

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B,D不符合史实。

A仅仅是从经济一个角度来说。

3.C   解析:

列宁的话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农民人身获得自由的时候得到一块份地但要付出比当时地价还高几倍的“赎金”,农民为了赎地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所以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4.A   解析:

俄国1855年对外战争的失利主要是由于落后的农奴制度的存在,导致俄军经济、军事力量的落后所致。

5.A   解析: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作用主要是扩大了国内市场和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6.A   解析:

本题考查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关知识点。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各项说法正确,选A项。

7.D8.B9.B10.B11.D  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政策,国营企业转让私人,发挥企业的自主独立的积极性。

12.B    13.C    解析:

此题体现19世纪中——20世纪初“日本新词”的变化,由来自中国到影响中国,这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日本自身的发展并为亚洲邻国提供启迪和经验。

参考答案选C。

B呢?

假如中国的洋务运动的成效也很显著,甲午之役,中国并没战败,那么题干材料提供的20世纪初年的这一现象会不会出现呢?

甲午之役是近代中国由学习英德转向学习日本的转折点,这个可从甲午前后中国留学生的流向可以看出。

且20世纪初大量“日本新词”传入中国,主要也是这些留日学生的功劳。

14.D   解析:

测量目标:

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

考试内容:

明治维新。

分析:

民富则国强,要民富就要增加私产,这是题干材料的主旨。

而增加私产的最佳途径就是鼓励民众从事工商贸易。

15.D    解析:

①项说法错误,俄国已在1861年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④项说法错误,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与这场日俄战争无直接关联。

②项日本1868年开始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并很快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③项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一些中国人主张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以摆脱民族危机。

16.C17.C18.C19.D    解析:

重视发展教育是明治维新的特点之一。

商鞅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改革了地方行政制度:

郡县制——废藩置县;都打破了原有的等级制度: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奖励军功——废除等级制度,四民平民;都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奖励军功,战斗力增强——建立近代军队。

20.D     解析: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一番面消除了封建割据,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通过此举也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来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②④的表述错误。

21.C      解析: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派、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分别提出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的主张。

B项是在新文化运动,D项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

A项在甲午战争之前。

22.B      解析:

从题干提供的信息看,是在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俄、日、中三国分别进行了学习西方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改革。

故正确的论文问题目因该是B.

23.B     解析:

阅读材料,号召商战,争夺利权,主张商战,挽回利权的主张是早期郑观应的主张。

24.D      解析:

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有为的文章,排除A,材料中撑西方列强为欧洲诸邦,不是沿袭传统的夷夏观念,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排除C.“变局论”是王韬在1864年《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提出。

主张同外国进行商战,进行变法。

25.B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了戊戌变法教育改革的相关信息,故①与题干要求不符。

26.A      解析:

考查百日维新的内容,BCD在改革措施中都有体现。

27.C28.C29.D30.D

31.

(1)目的:

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

结果:

战败。

影响:

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

推行农奴制改革。

积极作用: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

局限性:

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2.

(1)美国通过黑船事件打开日本门户(1分)。

日本民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境况(1分);强烈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1分)。

(2)“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1分);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1分);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1分);建立新式军队,实施富国强兵(1分)。

  (3)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

(或者是全盘肯定)(1分)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分);必须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学习,不能盲目照搬。

(1分)

33.

(1)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3分)

(2)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救亡图存;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结果失败;戊戌变法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4分)

(3)第一种:

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初衷。

(3分)

第二种: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

(3分) 

34.

(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

(1分)

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

(1分)

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

(1分)

(2)核心主张:

发展资本主义;(1分)    

局限性:

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1分)

因素:

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法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

(答对任3点给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