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的防控_重庆开县畜牧兽医信息网课件.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9853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 页数:191 大小:1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_重庆开县畜牧兽医信息网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_重庆开县畜牧兽医信息网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_重庆开县畜牧兽医信息网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_重庆开县畜牧兽医信息网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_重庆开县畜牧兽医信息网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_重庆开县畜牧兽医信息网课件.ppt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_重庆开县畜牧兽医信息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畜共患病的防控_重庆开县畜牧兽医信息网课件.ppt(1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_重庆开县畜牧兽医信息网课件.ppt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冉宇生2013年7月12日,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人畜共患病概念第三部分相关政策法规第四部分人畜共患病概述第五部分几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目录,进入21世纪以来,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SARS、猪链球菌病2型、布氏杆菌病、结核、乙脑、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不断发生,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据卫生部统计,2011年全国肺结核发病的病人达953275人,死亡2840人;布氏杆菌发病的病人38151人;狂犬病发病人数达1917人,死亡1879人。

据世界科学界公认的数据表明,肺结核病人10%-30%是由牛结核传染给人的,布氏杆菌100%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布氏杆菌人与人之间尚未见相互传染的证据;禽流感、狂犬病100%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而且对人的致死率几乎是100%。

作为一个畜牧兽医工作者,应该知道那些疾病是人畜共患,提高自我保护和对人畜共患病的有效识别能力。

一、引言,二、人畜共患病概念,1、人畜共患传染病:

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血吸虫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九章附则第七十八条六款)。

2、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一种传统的提法,是指人类与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

3、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原生动物和内外寄生虫等,可通过直接接触或节肢动物、啮齿动物为媒介以及病原污染的空气、水等传播,重要者为炭疽、结核病、布鲁菌病、狂犬病、口蹄疫及旋毛虫病等。

名称演变:

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一种传统的提法,但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新出现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EID)和重新出现传染病(re-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R-EID)达到60多种,其中半数以上是人兽共患病,即不仅仅是人类与其饲养的畜禽之间存在共患疾病,而且与野生脊椎动物之间也存在不少共患疾病,后者甚至在猛恶程度上甚于前者。

于是,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人畜共患病”这一概念扩大为“人兽共患病”,即:

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的疾病。

三、相关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4年8月28日第三十六条动物防疫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以及相关信息。

相关政策法规,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主席令第7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7年8月30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1997年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关政策法规,动物防疫法:

第七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动物及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设置的原则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相关政策法规,动物防疫法:

第二十三条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八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与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

第三十七条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疫区易感染的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4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我部会同卫生部组织制定了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二九年一月十九日附件: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

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人畜共患病名录(26种),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4号)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重庆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月6日,重庆市中长期疫病防治规划:

重庆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为加强我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国办发201231号)精神,编制本规划。

防治目标。

到2020年,形成有效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动物疫病防治能力,构建起基础设施和机构队伍健全、法律法规和科技保障体系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稳健、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使我市的动物疫病防治综合能力达到西部领先水平。

优先防治病种达到国家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生猪、家禽、牛、羊、兔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6%、4%、3%、2%以下,动物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

重点防范17种外来动物疫病,有效降低传入和扩散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重庆市中长期疫病防治规划:

重庆市中长期疫病防治规划:

优先防治病种:

人畜共患病重点防治区。

丰都等24个区县(自治县),重点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

荣昌等10个区县重点加强奶牛结核病防治。

全市加强狂犬病防治。

重庆市中长期疫病防治规划:

重庆市人畜共患病重点区域布局:

严格控制主要人畜共患病。

注重源头管理和综合防治,强化易感人群宣传教育等干预措施,加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职业保护,提高人畜共患病防范意识和防治水平,降低疫情发生风险。

建立兽医部门和卫生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合力促进公共卫生安全。

严格市外调入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其他动物调入备案。

对布鲁氏菌病和奶牛结核病,建立牲畜定期检测、移动控制、强制扑杀政策,强化风险评估、动物卫生监督和无害化处理措施,强化奶牛健康管理。

对狂犬病,完善犬只登记管理,实施全面免疫,扑杀病犬。

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治考核标准:

四、人畜共患病概述,人畜共患病由以下三个因素构成:

一、由共同病原体引起。

病原体是指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真菌、病毒、寄生虫(线虫、吸虫、绦虫、原虫)等微生物或寄生虫。

非生命的致病因素不包括在内。

二、在流行病学上,动物是人类疾病发生、传播必不可少的环节,病原突破了人类的种间屏障,动物和人类对病原都具有易感性,是动物源性疾病。

按照疾病传播的生物通道,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1、病原体主要贮存于动物,以动物发病为主,人类偶尔可感染发病,但人与人之间不传播或几乎不传播,即动物人,例如狂犬病、棘球蚴病、炭疽、布病等。

人畜共患病,2、病原体既可以贮存于动物,也可以储存于人类,动物、人类都可以发病和互相感染,即动物人人动物,例如结核病。

3、病原体主要贮存于人类,并引起人的感染,但亦可波及动物,例如疟疾、登革热等虫媒性传染病。

4、病原体为完成生活史,在传播环节任何动物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猪囊虫病、森林脑炎等。

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自然传播是指水平传播,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可以是直接接触(皮肤和黏膜),也可以是通过媒介(生物或机械媒介)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虫媒)。

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250多种,由联合国确定的在公共卫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有90种,其中目前在许多国家流行、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近40种。

人畜共患病的分类

(一)按病原不同可分为:

1、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口蹄疫、流行性感冒、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约50种。

2、由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已知有北亚蜱媒、斑疹热、鹦鹉热、Q热等10种左右。

3、由霉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已知有放线菌病、曲霉菌病、隐球菌病等约10余种。

4、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有炭疽.布鲁氏菌病、鼻疽、结核病、丹毒等约20余种。

人畜共患病的分类5、由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病原种类比较多,按寄生虫的生物属性来分类,尚可分为:

(1)由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裂体吸虫病、枝睾吸虫、并殖吸虫病、姜片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等约10余种。

(2)由绦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棘球蚴病、裂头绦虫膜壳绦虫病等约10余种.(3)由线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蛔虫病、钩虫病、旋毛虫病、幼虫移行症等约20种。

(4)由节肢动物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已知有蝇蛆病、五口虫病(即舌形虫病)、螨病等数种。

(5)由原生动物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有利什曼病、锥虫病、弓形虫病等约10种。

人畜共患病的特点,1、很多人兽共患病既是畜禽的严重疾病,也是人类的烈性传染病,对公共卫生有严重威胁,对其更深入的研究对平战时均有重大意义。

2、它们的病原体宿主谱一般都很宽,许多是自然疫源性疾病,难以控制和消灭。

3、很多人兽共患病为职业性疾病,危害职业人员健康。

4、很多人兽共患病具有食源性疾病特点。

5、是研究人类传染病的良好模型。

人畜共患病的特点,21世纪的人畜共患病呈现两大特点,一是鼠疫、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统人畜共患病死灰复燃;二是病原体变异加速,毒性增强。

生态环境的改变、动物的高密度集约化饲养、贸易的全球化等因素,增大了人畜共患病发生与流行的风险。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金宁一,不仅一些过去已经基本控制的病原性微生物重新抬头,同时新的病原微生物还不断被发现,新的传染病以平均每年一种的速度在增加。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所研究员张习坦,人畜共患病的危害,我国人畜共患病危害大主要是由于我国动物饲养数量多、人口密度大、经济条件局限造成的。

一、危害人体健康据统计,全世界每年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95%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的传染病都是人畜共患病,仅结核病每年造成310万人死亡,25%的人感染弓形虫病,1万多人死于狂犬病。

布病在发展中国家危害十分严重,外蒙古牧民的血清学阳性率在30%左右,感染很高,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我国也是人畜共患病危害很重的国家。

牧区羊的棘球蚴病感染率高达20%-40%,被称为牧民的“癌症”。

奶牛的结核病、布病随着奶业的发展迅速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