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464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docx

《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docx

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

历史真相坦克闪电战,奇袭瓦鲁班(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见面不如闻名,可怜的加拉哈德部队

击溃孟关日军18师团以后,新1军马不停蹄的追击。

孟关战役时,坦克第1营协同步兵1个营突袭日军侧翼,接连占领南姆卡等地,迫使日军狼狈逃窜。

由于丛林阻碍坦克前进速度,加上日军没有死守孟关,坦克第1营毙伤数百日军,却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此刻就不同了。

在史迪威命令下,坦克第1营首当其冲,新38师113团紧跟其后,务必包抄敌人后撤据点瓦鲁班的侧后,尽力全歼18师团残部。

史迪威同时派遣著名的美5307支队提前进入森林,先于日军渗透到瓦鲁班附近。

瓦鲁班是孟关以西,日军在胡康河谷唯一一个大型补给基地,距离孟关大约12公里。

就部署上来说,可以说史迪威没什么失误,甚至很高明。

有意思的是,在日记中,史迪威对国军并不满意,反而对美军极为赞赏。

此次,史迪威将切断瓦鲁班敌人退路这一极为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美国部队。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上文已经说了,美军第5307支队是史迪威组建的一支约3000人规模的纯美军部队,也是大名鼎鼎游骑兵的前身。

美军第5307支队的装备一流,也接受国专门丛林战训练,可惜官兵素质较差,多是从优先的后方,如加勒比地区驻守部队中抽调的。

这些美国大兵多是各部队所厌恶的惹祸精、偏执狂,甚至智力欠佳者,并非精英。

体检时候,美国医生发现他们很多人有慢性病,身体虚弱,甚至还有些人疑似有精神分裂。

其实,美军第5307支队兵员素质差也容易理解。

按照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想法,美军的任何一兵一卒都要投到欧洲和太平洋,根本不应该出现在缅甸。

现在能够抽调2000多人组织丛林特战部队给史迪威,已经算是极给面子,你还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呢。

明知部队兵员素质差,用史迪威的话来说“很多人还是孩子”,他却仍然对部队极为关注。

史迪威日记里面,提到美军第5307支队的部分很多。

诸如2月24日的日记只有一句话,就是:

第5307支队已经出动!

美军第5307支队开始的表现,确实很出色。

他们艰难行军,穿越原始森林,包抄日军瓦鲁班侧后。

行军大体比较顺利,在3月1日孟关还在激战之时,他们已经到达了瓦鲁班的指定位置。

指挥官梅利尔准将以约1000人控制南比河的渡河点,以约1000人切断瓦鲁班附近大道,以约1000人向瓦鲁班附近的一个村子攻击前进。

此时情况是极为乐观的!

日军主力全部在孟关和国军激战,瓦鲁班一线没有正规军驻守,无力抽调大部队进攻第5307支队。

只要第5307支队能够在这里坚守几天,孟关敌人因腹背受敌,必然全线崩溃。

即便日军步兵可以不借助公路撤退,但重型武器和辎重是必须用卡车运输,怕是只能全部丢弃了,日军18师团必遭重创。

孟关战役中,日军6500战斗兵又伤亡了1000多人,士气低落,战斗力剧减。

而第5307支队兵力为2700人左右,虽相对日军较少,理论上依靠现有工事阻挡几天问题不大。

于邦的李克己区区一个营几百人,在这里面对数倍日军坚持了一个多月之久。

在3月3日,史迪威接到第5307支队到达指定地段,并且开始攻击的情报后,极为兴奋。

他在日记中写到:

我欣喜异常!

3月4日,史迪威接到梅利尔准将吹牛的电报后,喜洋洋的写到;梅利尔准将说他已经成功到达指定地点,仅有1人死亡7人受伤,日军伤亡是他的25倍。

只是,史迪威仅仅高兴了几天。

在缅甸第一次战斗的美军第5307支队,大大的露了怯。

美军第5307支队以1000人,向瓦鲁班附近的一个村子攻击前进。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被几十个日军死死拦住,稍后被日军增援部队击溃。

日军《公刊战史》是这么写的:

“3月1日,师团长接到报告,美军一部侵入瓦鲁班。

在该地的辎重兵联队长中正尾五郎中佐只,好用现有兵力约30人进行抵抗中。

这路美军连续进攻,毫无进展,居然啃不动这区区30个日军,没有能够占领这个村子。

另外两路日军也很惨!

日军第56联队第2大队发现南比河渡河点有美军以后,知道情况危急。

这个渡河点在孟关与瓦鲁班之间,18师团如不能趁夜渡过河去,一旦天明,美军的飞机就可以对其集中轰炸扫射。

日军以56联队长久竹郎震惊之下,下令立即“勇敢突进,急袭突破南比河渡河点”。

守备南比河渡河点的美军第5307支队一部1000余人,仅仅坚持几个小时,就放弃渡河点溃败。

要知道,此时第56联队第2大队已被国军多次重创,残部仅有300多人,还不到美军三分之一。

这股美军表现极差,刚一交火,他们就溃不成军。

1000余人丢盔弃甲,扔掉大量辎重立刻向卫树卡后退。

后来赶来救援的孙立人新38师113团一个连,在这里捡到崭新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100多支,还有大量弹药、被服,甚至连电台都扔了。

这种步枪相当先进,有限装备美军,新1军压根就没有得到。

连续击溃第5307支队三支部队的二个以后,日军第2大队继续突进进入瓦鲁班,攻击封锁公路的最后一路美军。

这路美军也是一触即溃,除了丢弃的步枪以外,还有大量各式各样辎重。

用骡马千辛万苦运到这里的大批60毫米迫击炮弹,也成箱丢在地上,甚至没有拆箱。

日军由此打通了退往瓦鲁班的道路,美军仅仅阻挡了18师团几个小时而已。

反而,第5307支队在1天战斗后就全线溃败,没有能够切断日军退路,甚至自身难保,向史迪威多次求救。

无奈之下,史迪威只得命令最近的新38师和坦克第1营去求援。

孙立人派在瓦鲁班东北地区的113团接应他们,掩护美军撤退到卫树卡收容整顿。

而坦克第1营在5日挺进了宁库卡,恰好将日军18师团司令部和第56联队的联系切断。

日军被迫让第56联队暂停进攻,先稳住阵脚再说。

从6日开始,日军逐步减弱了对美军的猛攻,转而对付新1军。

7日,第5307支队完全脱离战斗,逃入113团控制区。

此时美军已经溃不成军,而且高度紧张。

在113团派部队赶来解围之时,由于分不清日本人和中国人面孔的区别,美国大兵对准国军一个班扫射了半个小时之久,造成3人伤亡。

可见,此时美军已经成为惊弓之鸟。

美军没能够完成任务,只能依靠新38师和坦克第1营尽量向后猛冲,拦阻日军撤退了。

孙立人的新38师113团救出美军以后,立即强攻,一举夺回美军放弃的南比河渡河点。

不过,日军主要辎重已经通过这里,向瓦鲁班撤退,只剩下大量步兵还被切断。

日军见113团占领渡口,立即调动曾在这里击溃美军的第56联队第2大队反攻。

此时,他们遇到的是新1军,多次反击全部被击退,这条公路完全被封死。

师团长田中新一无奈,下令立即转移道路撤退。

除了这条简易公路以外,职业军人田中新一还提前修建了2条逃亡路线。

孟关战役开始前几个月,工兵联队深山忠南中佐奉命开辟出了两条秘密道路:

一条自瓦鲁班经过其西方丛林内,远去南方,出至大道;另一条自孟关战场沿大道西方南下,再通过第一条,更向西至大道。

相田55联队等先从第一条道路撤退;长久56联队则留在瓦鲁班断后。

炮兵及其他重装备部队,在此以前,撤出孟关战场时,就被引入第二条秘密小路,没有进入瓦鲁班,一直南进。

-----------------------打仗是做不了假的。

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事实证明,日军比什么美军加拉哈德部队要厉害的多,而新1军比日军厉害的多。

坦克丛林追击战

7日开始,新1军开始全面的追击战。

廖耀湘新22师64团第2营从东南方向正面攻击瓦鲁班,引诱日军主力迎战。

新22师64团和66团各1营,协同坦克第1营,向昆年卡及大班发动攻击,从侧面突袭瓦鲁班。

此时战局很混乱!

国军方面,美军第5307支队已经溃败,没有能够切断日军撤退道路。

新38师在侧面迂回,不过看起来似乎慢敌人一步。

新22师则在正面强攻,因孟关到瓦鲁班的地形复杂,孟关战斗有一定伤亡和补给消耗等原因,攻击势头受到遏制,各团也难以协同一致。

日军方面则更差十倍。

孟关大溃败以后,18师团55联队和56联队奉命迅速撤退。

简易公路被国军空军连续轰炸,日军沿着两条秘密公路撤退。

这两条公路均是战前紧急修建的,路两边的大树树冠都没有砍掉,可以躲避空军的轰炸。

遗憾的是,公路狭窄泥泞,导致撤退非常混乱,各部失去统一指挥,各自向瓦鲁班溃退。

坦克第1营是战役的关键,他们要立即穿越丛林攻击瓦鲁班侧翼,尽量切断日军撤退路线,杀伤日军,同时占领瓦鲁班。

7日坦克第1营接到命令以后,留下坦克第1连协同66团第1营,驻守占据的宁库卡,防止孟关日军乘虚攻击我前线补给中心。

坦克第2连全部17辆坦克,则搭载64团第1营2个步兵连,向昆年卡前进。

昆年卡是那宇河上一个渡河口,可以切断日军撤退路线。

赵振宇营长,则亲自率领坦克第3连的另外17辆坦克。

他在64团第1营余部协同下,攻击另一个重要据点大班。

7日的行军更是艰难!

今天大雨倒是停了,随之而来的是可怕的高温。

瓦鲁班附近丛林中,白天气温高达40度。

由于丛林到处都是日军狙击手,坦克行军只能关闭顶盖。

坦克内密不透风,加上发动力散布高温,当年又没有空调,温度高达50度。

人体能够承受的温度为36度,到了38度就会中暑,40度开始头晕眼花。

42度以上的话,人体的排汗、呼吸、血液循环等一切脏器及代谢系统都可能丧失机能,体质差的人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在这种温度下,坦克手汗流夹背,全身衣服湿透,普遍眩晕、恶心,几乎要昏厥。

每辆坦克中本来有一箱美军K级补给和1桶5加仑的水,都是用于紧急情况,可以食用两天。

但这些补给,平时是绝对不可能动用的,必须由指挥官下令才能用,不然就要上军事法庭。

但到了这种地步,那桶5加仑的水,早就被喝的底朝天了。

坦克所到之处,只要遇到山溪,所有人立即跳出坦克,不顾性命的去大喝一通。

军官对此也不制止,毕竟命更重要。

在这种丛林里面驾驶坦克,如果不能及时降温,被或火热死根本不稀奇。

早在印度蓝姆迦训练的时候,坦克兵们就体验了高温的滋味。

老兵杨源然回忆:

最恼火的是温度,不仅气温高,而且还湿热。

在蓝姆迦时,每天训练结束,能从衣服上刮下一层白色汗晶。

一次,因为高温炙烤,我住进了医院。

有战友因为(忍受不了)高温,中暑死了。

鉴于这种情况,坦克手们只能冒着巨大危险,将顶盖打开行军。

就算被日军狙击手打死,也比活活热死在坦克里面好。

行军艰难,好在战果辉煌。

孟关战役,日军建立完整的防线,拥有几十门47毫米反坦克炮和20毫米速射机关炮,对坦克第1营造成较大危险。

瓦鲁班战役就不同,日军大体出于部分溃逃,部分坚守殿后的地步,抵抗相比孟关要低得多。

当天下午3点,坦克第2连冲破可怕的森林,杀入昆年卡。

昆年卡在那宇河边,有比较坚固的步兵防御工事,可以坚守几天。

驻守日军一个步兵中队,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在坦克第2连冲击下溃不成军。

坦克第2连詹连长回忆:

我们冲上昆年卡附近的公路,立即发现公路上一群目瞪口呆的日本兵。

这些日本兵见到我们的坦克后,根本不敢抵抗,丢弃马匹、给养,向丛林里面钻去。

我们尾随追击,毙伤日军甚多。

日军逃窜的极为慌忙,路边丢下的行军锅里面还有满满的大米饭,刚刚煮熟,还没有来得及盛出。

坦克第2连沿着公路疯狂追击几公里,冲入河边的昆年卡。

日军驻守中队不能抵抗,很快溃散。

日军遇到坦克就非常惊慌,一些新兵干脆躲入散兵坑。

17辆坦克仅仅在公路上,就击毙碾压死日军100多人,轻松占领昆年卡。

战后打扫战场,发现日军在附近遗留尸体200多具,其中一具佩戴大尉军衔。

根据这个大尉随身的文件,知道他叫做木村,是辎重兵中队的中队长。

昆年卡此处是日军的一个仓库,驻守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辎重兵中队!

国军占领这里,缴获炮弹100多箱和可以提供新22师全师三天使用的粮食,另外还有崭新的100多挺轻机枪,应该是补充到部队还没有来得及下发。

国军坦克兵对日军仓库中的众多食品,极有兴趣!

相比白人口味的英美军粮,日本军粮更符合中国人的胃口。

仓库中的大米、日本风味牛肉罐头、咸菜、肉干,甚至大桶的酱油,都让中国坦克兵垂涎不知。

不过坦克第1营赵振宇营长下令,目前口粮足够,无需使用缴获物资,况且不知道日军是否撤退前对食物下毒,一律不允许食用。

国军坦克兵们,只能咽下唾沫,啃K级口粮的饼干奶酪去了!

占领昆年卡毫发无伤,没想到当天最后一个小战斗却吃了亏。

昆年卡在那宇河边,本来有一座比较坚固的水泥大桥,通往瓦鲁班。

坦克第2连詹海蟾连长驾驶坦克,在傍晚赶到大桥边,发现日军早已将部分桥墩进行了爆破,桥面似乎还完好。

詹海蟾连长从观察镜里面仔细对河对岸进行观察,并没有发现日军的痕迹。

如果坦克第2连能够通过这座大桥,就可以立即攻击瓦鲁班侧翼,对日军造成极大威胁。

詹海蟾连长鉴于战况紧急,决定冒险试试看,坦克是否能通过这座水泥大桥。

他亲自驾驶坦克,冲上大桥,行驶还不到50米,剩余桥墩轰然倒塌,坦坠入河中。

由于高处坠落,坦克深深陷入淤泥,无论如何发动都无法移动。

此时,在河对岸隐藏的日军火力点,纷纷向这辆坦克开枪开炮。

詹海蟾连长一边拼命发动坦克,一边指挥射手用机枪还击。

遗憾的是,黑夜很快降临,而对岸日军组织了多个反坦克小组,偷偷接近河中坦克,投掷燃烧瓶。

詹海蟾连长他们4个人,连续击毙七八名日军,但坦克也被几个燃烧瓶投中,燃起大火,将驾驶员王英华腰部严重灼伤。

无奈之下,詹海蟾连长只能下令放弃坦克。

他们3个人背着受伤的驾驶员,同时用冲锋枪手榴弹击退靠近的日军步兵。

黑夜中,他们3人为躲避日军一发迫击炮弹,扑倒在河中。

驾驶员王英华因受伤,不能控制身体,被河水冲走。

战友们连续几次没有抓到他,眼见他漂到对岸去了。

日军发现有个国军坦克兵漂过来,立即组织几个人想活捉他。

王英华上士受伤很重,几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

眼见日军靠近,王英华不愿意被俘,拔出手枪对准太阳穴就是一枪,自杀殉国。

日军目睹王英华上士的壮举,认为这个中国人是一个了不起的武士,非常感动。

他们将王英华安葬,还在墓前竖立一个竹筒,以便于国军发现。

虽损失了1辆坦克,牺牲了1个驾驶员,却发现对岸日军部署情况,利于第二天的进攻作战。

在坦克第1营营长赵振宇看来,这种损失还是值得的。

有意思的是,美国装甲指挥官布朗上校却不这么认为,两人为此发生了争吵。

当天晚上,布朗上校找到赵振宇营长,要求立即撤换詹海蟾连长!

赵振宇营长不服,回答:

那宇河地形险要,损失坦克的事情,不能责怪詹海蟾连长。

他冒险进行火力侦察,发现对岸日军防御阵地,是有功劳的。

而且白天坦克2连大败日军,击毙日军数百人,立下头功,怎么能因为损失1辆坦克就撤换连长呢?

布朗上校回答:

你误解了我的意思。

对我们美国军人来说,损失1辆坦克根本不算什么。

1辆坦克,无非是在流水线上花费几个小时制造一下。

撤换他不是因为损失坦克,而是他做事激进,擅自驾驶坦克冲上大桥,导致战友王英华牺牲。

这对于我们美国军人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犯罪!

赵振宇营长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呢,牺牲一个驾驶员是多大的事情?

况且战况紧急,哪有什么时间按部就班的派步兵侦查大桥,然后再用火炮掩护,最后派坦克占领。

在赵振宇营长看来,詹海蟾连长敢于亲自驾驶坦克冒险冲桥,恰恰是他英雄的一面。

其实,这就是美国军人和中国军人观念上的冲突。

中国军人认为士兵个人无足轻重,为了国家,为了胜利,人可以随时牺牲。

美国军人则不是这样,他们虽然也强调胜利,但却从不蛮干,要尽量保住士兵军官的生命,尤其不能因失误或者冲动牺牲战友的生命。

两人争吵一通,最终布朗上校让步了,他同意让詹海蟾连长戴罪立功,暂不处理。

当天除了坦克2连作战顺利以外,坦克3连也获得很大成功。

他们沿途击溃日军小股部队阻击,顺利占领大班据点。

遭日军多在撤退,见到第3连坦克基本就一哄而散,根本没有激烈抵抗,是第3连单方面的追杀而已。

-------------------18师团装备大量反坦克武器,包括47毫米反坦克炮、20毫米机关炮、反坦克步兵等等。

其实如果日军使用得法,区区一个坦克第1营几十辆坦克,还不够日军反坦克部队打的。

胡康河谷会战中,18师团长田中新一压根就没想到国军可能使用坦克,因为这里丛林压根通过不了坦克,结果吃了大亏。

上图,是国军M3轻型坦克在车身上布置了铁丝网,这是用来防止当时日本士兵的磁性炸药与“肉弹”。

下图则是为了防止雨水,将坦克上的机枪用布包裹起来!

美军坦克兵的待遇很高,吃的都是美军军粮,只是非常吃不惯就是了。

当年的中国人,没有几个吃得惯饼干果酱奶酪之内!

奇袭瓦鲁班,闪电战获胜

第二天攻击,就困难很多了。

前一晚,赵振宇营长和布朗上校一起赶到那宇河观察,发现困难重重。

河对岸就是瓦鲁班,只要能够渡河成功,再突破4里左右的日军纵深阵地,就可以杀入瓦鲁班核心阵地。

遗憾的是,这极为困难。

瓦鲁班的三面都是那宇河,另一面是沼泽,相对比较容易突破的北面和西面,必须先渡河。

西面唯一的通道,就是詹海蟾连长试图经过的水泥大桥,已经被破坏。

那么,目前最适合突破的就是北面。

日军对于北面防御非常厉害。

花费了1年多时间,日军修筑了沿岸的防御阵地,部署了大量机枪和火炮,以及数量不明的反坦克炮。

那宇河水流湍急,不清楚河底是否为流沙,无法判断能否通过坦克凫渡。

即便能够强行渡河,坦克行动速度必然极为缓慢,成为对岸火炮的靶子。

更惨的是,就算能够突破沿岸工事,从河岸到瓦鲁班核心阵地还有长达4里距离,完全是日军的纵深防御体系。

这里是丛林边缘,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可以通行。

根据空中侦察,日军在这里设有大量防御工事和隐蔽火力点,并且将路边的大树砍倒,横在路中形成无数障碍物。

很多大树直径高达2米以上,坦克根本就无法通过。

赵振宇营长和布朗上校再三商讨,认为从北面突破,成功可能性不大,看来要出奇兵。

本来有座大桥,西面就是最适合突破的方向,现在没有大桥,就变成最不适合的方向。

况且前一晚,刚有一辆坦克翻入西面河内被日军摧毁,照常理来说,国军不会笨到继续在同一个坑跌倒两次。

赵振宇和布朗认为,就要从日本人认为最不可能的西面突破,这样才可能胜利。

他们决定,集中2个坦克连从北面佯攻,以吸引日军的视线;赵振宇营长亲自率领坦克第3连,从西面突破,出奇兵发动攻击。

根据情报,瓦鲁班至少有日军1个联队,有大量反坦克武器,此次进攻务必要步兵和坦克配合。

当晚,赵振宇营长与李平团长召集该团连长及坦克车长以上干部,达成步战协定如后:

a.以步兵第1连先行渡河,开设渡河点,并掩护坦克渡河之安全。

b.步兵请求坦克制压目标之信号,以曳光弹指示之。

c.步兵须紧随坦克攻击前进,防敌攀登坦克,并须迅速固守坦克所得战果。

d.坦克应行逐段跃进,并以猛烈火力,在100码短距离内,消灭公路两侧之敌。

让新1军没有想到的是,7日下午,如惊弓之鸟的18师团长田中新一发现新1军坦克参战,立即就下达了:

所有部队撤退,全力退出瓦鲁班。

不过,田中新一仍然命令残破的56联队负责殿后,防止全军被新1军追击崩溃。

于是,7日当晚,日军主力从瓦鲁班全面后撤。

8日,经过一个上午的准备,中午1点,坦克1连和坦克2连的34辆坦克,从北面对瓦鲁班发起佯攻。

见新1军集中如此众多的坦克,瓦鲁班日军56联队急忙将反坦克武器向北集中,主力也向北开进,两军隔着那宇河猛烈炮战!

中午1点30,赵振宇营长亲自率领坦克3连,突然从西面向瓦鲁班发动冲击。

第一步,就是要渡河。

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具有很强的凫渡能力,可以度过深达0.9米的河流,渡河是它的特长。

在前一天晚上,工兵部队已经冒着巨大危险多次潜入河底,勘察那宇河这一段的河底地形。

万幸的是,那宇河的河底土质比较坚硬,坦克是可以通过的。

如果河底是大量淤泥或者流沙,那么神仙也没有办法,只能依靠工兵搭建浮桥了,这不是1到2天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不过,那宇河也有不利因素。

两边河岸较高,坦克不能直接开入河内,不然很容易进水沉没。

下午1点50,坦克3连17辆坦克对准对面日军火力点,猛烈开炮。

同时,工兵部队用炸药爆破河岸,然后用推土机开了一条过河的道路。

期间,对岸日军火力点顽强射击,试图阻拦国军工兵,工兵多人中弹。

可惜,日军将所有反坦克武器都放到北面,这里只有机枪和掷弹筒,无法对坦克造成威胁。

在17门37毫米坦克炮的打击下,日军火力点纷纷被击毁,最终完全停止开火。

工兵花费1个小时时间,修好了通道,坦克3连全部17辆坦克顺利渡过那宇河。

上岸以后,跟随坦克的步兵检查了日军河岸火力点,发现都被彻底摧毁。

37毫米火炮威力并不小,火力点的日军很多被炸成碎片,机枪也被炸成零件状态。

渡河成功以后,赵振宇营长立即命令坦克3连在步兵掩护下,向瓦鲁班突进。

此时正在北面和2个坦克连激战的日军,猛然发现西面被突破,仓皇之下,急忙调转枪口迎击。

日军步兵拖拽着几门47毫米反坦克炮,疯狂填补西面的防御漏洞。

坦克3连沿着羊肠小道,艰难向瓦鲁班前进。

战斗前,赵振宇营长一再联络步兵,强调步兵必须掩护坦克,可实战中却出了很多问题。

步坦协同,不是上几堂课就可以搞定的,需要多次实战的锻炼。

再次进入丛林以后,坦克3连同掩护的步兵一会靠拢,一会分散,有时候完全找不到步兵在哪里。

好在日军步兵,也没有多少反坦克经验。

下午4连,坦克第3连在丛林中发现数百增援日军,立即猛烈开炮开枪。

日军措手不及,丢失几十具尸体,仓皇逃入丛林深处。

坦克沿途追击,用机枪连续扫射,打的日军步兵抱头鼠窜。

坦克3连顺利推进2000多米,逼近瓦鲁班核心阵地。

3连第1排5号坦克在最前面,连续击毙20多个日军。

前进期间,坦克兵突然听到近距离砰的一声巨响,坦克装甲被轰出一个洞,油箱破裂。

车长立即观察,发现在路边丛林距离坦克仅有20米的地方,一门日军47毫米反坦克炮正在装弹。

5号坦克冒着已经燃起的大火,紧急调转炮塔,3挺机枪对准反坦克炮猛烈扫射。

日军反坦克炮兵顿时死伤多人,没死的丢下火炮,狂奔逃命。

在5号坦克燃起大火之时,12号坦克突然压向了一枚磁性反坦克地雷,炸断了履带。

5号坦克怕阻挡住后面的战友,咬牙将坦克驶离公路。

赵振宇见连续2辆坦克损坏,立即下令各部高速突进,同时枪炮齐鸣,对敌人做压制性攻击。

2号坦克从后面越过5号坦克,向前面突进。

此时,2号坦克突然发现80多米外,日军一门47毫米反坦克炮缓慢转动,正向它瞄准。

2号坦克当机立断,装上榴散弹,对准敌人就开炮。

榴散弹在这种距离,威力极大,一炮就将这个反坦克炮班全部干掉,其中一个炮兵还被炸成两断。

2号坦克后的3号坦克,在越过5号坦克时,冲入了傍边的丛林,同1门反坦克炮在5米内突然遭遇。

这么近的距离,坦克和反坦克炮都无法开火。

在这关键时候,3号坦克的车长反应很快。

他果断打开顶盖,朝日军扔出多个手雷。

日军措手不及,被炸死炸伤一半,余者丢下火炮逃走。

3号坦克立即加速开上去,将这门火炮压碎。

日军反坦克炮数量本来只有6门,连续干掉3门,剩下的灰溜溜的逃走了。

此时64团第1营步兵,也终于赶了过来,给予坦克必要的保护。

日军无奈,转而用75毫米山炮和150毫米重炮,向坦克第3连猛烈炮击,尽力拦阻。

炮击中,第三连连长孙明学的坦克履带被反坦克炮炸断,暴露在日军步兵面前不能移动,炮塔也转动不了。

第1营营长赵振宇通过无线电知道,孙连长坦克被炸伤,急忙亲自驾驶坦克去救援,结果又被一发野炮炮弹击中。

好在这是一枚榴弹,仅仅炸伤了几个负重轮,轻伤而已。

傍边一辆坦克也被弹片击中,履带轻微受损。

见营长坦克被炸伤,傍边的国军步兵立即靠拢,试图保护坦克。

赵振宇营长见步兵就在傍边,认为比较安全,打开顶盖去检查坦克毁坏情况。

没想到,傍边一棵树上,就有日军一个狙击手。

赵振宇营长刚刚爬出来,日军狙击手呯就是一枪。

日军狙击手在200米内基本做到百发百中,赵营长看来难逃一死了。

万幸的是,到处都是炮弹爆炸,地面晃动,大树也在晃动,严重影响日军狙击手的射击精度。

这发子弹,擦这赵振宇营长额头飞过,把一缕头发都打掉了。

傍边的国军步兵反应很快,拿起冲锋枪对准树上就是一梭子。

啪的一声,日军狙击手的狙击枪落在地上,几秒钟后,狙击手的尸体也滚落下来。

赵振宇营长被狙击后,立即钻入坦克,用力关上顶盖。

由于比较慌乱,左手大拇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