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873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6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概述

1、项目名称:

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冶炼项目

2、承办单位:

XXXX化工有限公司

3、法定代表人:

4、建设性质:

新建

1.2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1)《XXXX统计年鉴》2011;

(2)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X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铅锌行业准入条件》;

(7)《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

(8)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9)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11)《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

(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JJ36-79);

(1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1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JJ34-79);

(15)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

1.2.2编制范围

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建设的意义和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初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

其主要内容如下:

(1)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2)市场分析与项目建设规模

(3)建设条件与选址

(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经济效益分析

(6)项目的结论及建议

1.3项目基本情况

1.3.1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为进一步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实施清洁生产,XXXX化工有限公司计划在XXXX有色金属再生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年产10万吨再生精铅及合金铅冶炼项目”。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生产车间11200平方米,仓库用房1400平方米,科研用房8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800平方米。

购置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拆解、脱硫、粗炼、精炼等工艺先进的成套生产设备,并配套建设道路、停车场、围墙、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环保等公用辅助工程。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10万吨再生精铅生产能力。

1.3.2项目选址

本项目建设选址在XXXX有色金属再生循环经济示范园。

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交通便利。

1.3.3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971.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34.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737.1万元。

所需资金全部由项目业主单位自筹。

1.4项目建设的背景

1.4.1地域背景

XXXX位于XXXX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XXXX、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XXXX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大京九铁路穿越该县四个乡镇,并且在该县三堂镇建有火车站,105国道与308省道贯穿全境,水运也比较发达,该县距XXXX飞机场只有三十多公里。

XXXX肖口镇地区有较为悠久的铅冶炼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已逐渐形成了原料收购、生产、销售的网络,是我国重要的再生铅生产基地之一。

XXXX有色金属再生循环经济示范园座落于XXXX肖口镇辖区,本园区是全省仅有的能够从事重金属铅业生产的两园区之一,XXXX市十一五规划之中,XXXX三大工业园区之一,肖口镇支柱产业。

占地面积1000亩。

规化南区有色金属精加工区,北区有色金属粗加工区。

该循环经济园区从规划、建设到安装、生产由合肥工业大学跟踪指导,完全走“产、学、研一体化”科学发展之路。

该园区周围有从事废旧物资(蓄电池)收购商1万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

各种有色金属(铅)推销商几百人常驻全国各大中型企业、商行。

已行成网络全国的废旧有色金属交易市场。

其交易额占全国废电瓶、有色金属(铅)交易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1.4.2政策背景

1、近年来,发达国家十分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并将其发展成一个集“回收”与“再制造”为一体的独立产业——资源再生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资源紧缺压力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紧迫任务。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而发展再生铅工业可充分利用铅废料.减少原生铅矿石的开采,延长其开采期限,并减少铅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使铅金属进入生产-消费-再生的良性循环,是我国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根据《“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提出: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利用、重点突破、全面推广”的方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综合利用宏观管理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目标,到2010年,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到65%,再生铜、铝、铅占产量的比重分别达35%、25%、30%。

加快再生金属产业化建设项目,促进资源化利用上规模、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

建设若干30万吨以上的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示范企业。

1.4.3 再生铅工业的现状

 铅作为主要的金属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中国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铅生产和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但增长的部分几乎都是原生铅,而再生铅产量增长的速度却很慢。

虽然我国铅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但过度开采及勘查的滞后,铅矿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资源的安全保障问题已成为一个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通讯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再生铅工业有了更多的原料来源,我国再生铅工业正处于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期。

我国再生铅工业近10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初步形成独立产业,但从总体水平看,全国有近300家废铅蓄电池再生铅厂,生产能力从几十吨到上千吨不等,万吨以上的屈指可数,工艺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小反射炉、鼓风炉和冲天炉等熔炼工艺,板栅和铅泥一起混炼,基本上未经预处理工艺;一些小企业、个体户甚至采用原始的土窑土炉冶炼;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耗能高、污染严重、工业技术落后、金属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

铅回收率低:

国内大多生产厂回收率一般为80%~85%(国外一般水平95%);

综合利用率低:

由于无分选处理,板栅金属和铅膏混炼,合金成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能耗高:

国内一般水平为500~600公斤标煤/吨铅,而国外一般水平是150~200公斤标煤/吨铅;

环境严重污染:

由于技术落后,熔炼过程中排放的铅蒸汽、铅尘、二氧化硫严重超标,达到国家标准的几十倍。

1.4.4项目产品技术现状

本项目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科学规划生产工艺布局,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生产工艺,改变传统的燃煤法,采用热煤气转化、直接加热和低温熔炼的方法,新生产线从废铅蓄电池破碎-分选-转化到精铅生产,整个过程均处于密闭负压状态,综合回收率大大提高,不但解决了废铅蓄电池的回收问题,而且避免了传统工艺带来的严重污染。

据估算,项目建成运营后,企业生产能力将达到年产精铅10万吨。

年可综合利用废铅蓄电池15.95万吨,铅的总回收率达到99%以上,冶炼弃渣中铅含量小于1%,生产废水经严格的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年可实现节水1.7万m3。

通过采用热煤气转化、直接加热和低温熔炼的先进生产工艺,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将由原来的600千克标准煤/吨铅降低到130千克标准煤/吨铅,年可实现节能4.7万吨标准煤。

1.5项目建设意义及必要性

1、是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再生金属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原生矿产资源,还可大大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一个国家再生资源的利用水平,标志着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

在我国有色金属总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所占比重有了较快增长,企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结构也有了较大改善。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分析统计,2006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总产量达到453万吨,比2005年增长21%。

其中再生铅39万吨,比2005年增长39%。

随着我国汽车、通讯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铅的需求量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铅的年需求量达到40多万吨,其中蓄电池行业需要30多万吨。

这样一来既扩大了再生铅的消费市场,又因为蓄电池消费量的增大而导致废蓄电池的增多,使再生铅工业有了更多的原料来源。

再生铅生产已成为我国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回收再生铅可充分利用再生铅废料,减少原生铅矿厂的开采量,延长其开采期限。

其次,回收再生铅可节约能源。

生产再生铅能耗仅用原生铅的25.1%—31.4%,生产再生铅只须从铅废料中直接回收,不需要生产原生铅那样经过采矿、选矿等工序,因而生产成本较低。

本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将形成年产精铅10万吨的生产能力,年可综合利用废铅蓄电池15.95万吨,铅的总回收率达到97%以上,对于进一步加大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是进一步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实现节能和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

当前,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综合利用与再生铅生产行业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再生铅生产企业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主要采用传统的小反射炉、鼓风炉和冲天炉等熔炼工艺,由于熔炼技术和设备落后,极板和浆料全部混炼,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

铅回收率低;综合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等。

为了切实规范行业管理,提高我国再生铅生产行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实现节能与环境保护目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3月发布了《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对于再生铅加工行业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

通过本项目建设,该企业将按照生产工艺改进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要求科学设计生产布局,并引进先进的生产线,采用热煤气转化、直接加热和低温熔炼的先进工艺,并形成年加工精铅10万吨的生产能力,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将由原来的600千克标准煤/吨铅降低到130千克标准煤/吨铅,年可实现节能4.7万吨标准煤,生产废水经严格的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年可实现节水1.7万m3。

而且治理后的各项污染指标均可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将极大地推进该公司废铅酸蓄电池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再生铅工业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和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为促进再生铅行业技术升级提供典范。

3、是开发项目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是指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广大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加快发展那些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和产品。

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和必然选择,。

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个发展时期,总有一些产业受需求拉动,增长速度快一些,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和新的增长点。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要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二要与市场需求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相一致,需求量大;三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关联度高可促进较多的相关产业发展;四要投资收效快,能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对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必将成为项目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能耗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实现节能与环境保护目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项目的提出与实施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实施后,年冶炼10万吨再生精铅,可实现销售收入210000.0万元。

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7438.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06%;项目投资利润率24.80%。

第二章  产品市场分析

2.1全球铅市场

06年全球铅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精铅产量所占全球的比例还在增加。

2006年全球精铅产量在8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4%,增产主要来自中国,西方世界精铅产量只是略有增长。

预计2006年中国精铅产量在268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4.5%,所占全球的比例从2005年的31%增加到34%。

2、全球铅精矿产量增加,加工费仍维持较低水平。

2006年全球铅精矿产量在357万吨左右,同比增加4.7%。

尽管精矿产量有所增加,但16万吨的增量还是无法满足全球精铅41万吨的增加量,毕竟这些主要来自以原生铅为主的中国。

在这种局面下,2006年铅精矿加工费无太大变化,甚至还有所下降。

2006年西方铅精矿长期合同加工费在145美元/吨左右(基价为750美元),较2005年下降了4美元。

2006年中国进口铅精矿的合同加工费基本维持在90美元/吨的水平。

3、仅靠中国拉动的精铅消费无法跟上精铅产量增速,铅市场供应缺口进一步缩小。

2006年全球精铅消费量在805万吨,同比增长3.7%。

和精铅产量类似,全球精铅消费的增加量几乎都集中在中国,而西方世界消费量几乎没有变化。

安泰科预计2006年中国精铅消费量为218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4.1%。

在精铅产量增速快于消费增速的情况下,2006年全球铅市场供应缺口进一步缩小,从2005年的12.3万吨下降为2.6万吨。

2.2中国铅市场

 1、原料争夺依旧激烈。

我国精铅产量主要是原生铅,再生铅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因此冶炼企业精矿供应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近两年我国新增产能较多,原料争夺变得激烈。

2005年和2006年新增加产能近50万吨,但其中只有18万吨的产能精矿供应保证程度较高。

2006年我国60%品位铅精矿平均价在9417元/吨左右,同比上涨27.7%。

海关总署统计,2006年我国进口铅精矿119万吨,较2005年增加16万吨。

安泰科预计2006年我国铅精矿产量125万吨左右,自产精矿满足冶炼需求程度为64.8%。

2、精铅生产集中度下降。

2006年,在我国产量居前20位的精铅生产企业中,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28.8万吨的产量继续位居第一位,产量变化较大的是云南省昭通市铅锌矿,该矿之前并不生产精铅,是在2006年100%控股云南立鑫有色金属公司后拥有6万吨粗铅和10万吨电铅的生产能力。

总量上看,前20位企业所占铅总量的比例从2005年的57.7%下降到53.4%,无矿山的大型冶炼厂减产和铅价大幅上涨刺激小企业普遍扩产,是造成生产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3、主要领域铅消费势头旺盛。

我国铅消费主要集中在铅酸蓄电池领域。

2006年我国铅酸蓄电池耗铅所占铅消费总量的比例在72%左右,接下来是氧化铅、铅合金及铅材,所占比例分别是15%和7%。

铅酸蓄电池最终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汽车领域(不包括农用车、军用车等)、电动车领域和铅酸蓄电池的出口。

安泰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这三方面所占蓄电池耗铅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5%、24%和16%。

4、中国净出口量增加。

1999年以来我国精铅净出口量基本保持在40万吨左右,2006年我国精铅净出口量达到50万吨,同比增长了19%。

这得益于上半年海外需求的增加,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并没有对出口造成太大影响。

2.3中国的再生铅产量随着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发展迅速提高。

我国的再生铅工业始于50年代,多年来产量一直在千吨左右徘徊,直到1990年才达到2.82万吨。

1994年我国再生铅业发展迅速,当年产量达到9.50万吨,1997年达12.37万吨,是1990年的4.4倍,年均增长达20.3%。

我国每年有大约5000万只废蓄电池产生,含铅金属量约为30多万吨。

目前,我国的再生铅原料85%以上来自废畜电池,而蓄电池行业消耗的铅中又有50%为再生铅。

因此,从废蓄电池中回收铅在我国铅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电源”,具有电压平衡、安全可靠、价格低廉、适应范围广、原材料丰富和回收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体系,“八五”计划后,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稳定,产品档次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产量有了进一步发展。

进入“九五”计划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能源、交通和通讯等支柱产业飞速发展机遇,中国铅酸蓄电池的需求以每年15%~40%的速度增长,产量连续多年超过3000万KW.h以上。

呈快速上升趋势。

铅酸蓄电池产量越高,报废的铅酸蓄电池就越多,而再生铅原料85%以上来自废蓄电池,这样,就形成了铅酸蓄电池的良性循环。

此外,随着中国大型再生铅集团的崛起,2012年,中国的再生铅产量将由现在的近30万吨提高到近50万吨。

由此可见,本项目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第三章建设条件和场址选择

3.1建设条件

3.1.1社会经济概况

XXXX位于XXXX省西北部。

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人,辖31个乡镇。

XXXX坚持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富县”战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2006年,XXXX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236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53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542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2408万元,实现财政收入235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2元。

太和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并素有“椿樱之乡”之美誉,传统的农业大县正在加速向现代化农业强县转变。

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畜牧、水产、林业、药材五大支柱产业,并形成了8个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2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XXXX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人发、纺织、食品、塑料、木材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的工业体系,XXXX工业园区运行取得显著成效,以医药、纺织工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同时对本县的化工、造船、纺织、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木装饰板材、马尾人发、红芋三粉、中药材、肉制品等特色加工业,从而形成了多业并举、多元支撑的发展格局。

XXXX医药经销闻名全国,以医药经济为龙头,带动交通运输、金融电信、餐饮、宾馆服务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个体商业、私营商业较为发达,已形成了国有、个体、私营商业等各种商业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大流通”格局。

市场建设力度加大,城乡商贸流通活跃。

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同时,三产内部房产、信息管理等现代化服务业出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3.1.2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XXXX位于XXXX省西北部,北邻亳州市,南连颍泉区,东靠利辛、涡阳县,西接界首市,西北与河南省郸城县相连。

地处东径115゜25′~115゜55′,北纬33゜04~33゜35ˊ之间。

南北长约53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面积1822平方公里。

2、气象: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太阳辐射总量年均124.7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年均2377.4小时,年均气温14.6℃,大于0℃的活动积温年均5363.9℃,大于10℃的活动各积温年均4801.1℃。

年无霜期平均215天,降雨年均823.7毫米,但时间分布不均。

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年极端最高气温40.6℃,极风向为东南风,次之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3.1.3工程地质

1、地质与岩性

地质构成为第四纪近代冲积岩层,土质以粉砂土为主,部分粘土,地基承载力为8-20吨/平方米,大部分地区为12-15吨/平方米。

2、地形地貌

XXXX位于淮北平原西南部,境内全是平原坡地,河间地貌较低洼,全县西北略高,东南略低,海拔最高处为36.5米,海拔最低为30.5米,自然坡降1:

7000到1:

10000。

3.1.4水文地质

该地区为松散岩系孔隙水分布区,含水层颗粒较细,厚度较大,坡度平缓,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

水资源每年可利用量6.2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可利用量3.6亿立方米,主要以大气降雨补充,地表水可利用量3.6亿立方米,主要有太和原墙闸调节库容,地下水水质较好,矿化较小,一般每升0.4-0.6克,盐度每升小于10毫克当量,碱度每升小于4毫克当量,适于农灌、饮用。

城区地下水较丰富,水质良好。

最高水位3.5米,最低水位5.5米,静止水位1.4米。

全县地下水浅水层开采量为15-20立方米/平方公里•年。

地表水:

颍河自北向南绕城蜿蜒而过,河床最宽处550米,最窄处350米,河底标高22-23.5米,最高洪水位(郑渡口)34.77米,最低水位25.09米,正常水深15米,最大流量3240立方米/秒,水利部门规划在上游建耿楼闸,此闸距旧县镇4公里,调节库容为4810万立方米。

城区东北15公里处有茨河,流量为400立方米/秒,其上游张册店闸调节库容为530万立方米,下游原墙闸调节库容为1350万立方米。

3.1.5地震

太和位于术和——五河断裂、明龙大断裂。

亳州淮滨断裂、老人集断裂以及阜颍断裂的中间地带。

国家地矿部划定该地区属于地震烈度6度,因此建筑须按7度设防。

3.1.6原辅材料供应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动力消耗汇总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废铅蓄电池

159532

t/a

2

烧碱

2000

t/a

95%固碱

3

碳酸钠

2800

t/a

4

硝酸钠

1250

t/a

5

红磷

150

t/a

6

氢氧化钠

16318

t/a

7

铁屑

8000

t/a

8

14826

t/a

9

12870

m3/a

10

300

×104kWh/a

1、XXXX有色金属再生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周围有从事废旧物资(蓄电池)收购商1万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

各种有色金属(铅)推销商几百人常驻全国各大中型企业、商行。

已行成网络全国的废旧有色金属交易市场。

其交易额占全国废电瓶、有色金属(铅)交易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项目原料市场有保障。

2、项目区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良好供应有充分保障。

3.2场址选择

项目拟选址于XXXX肖口镇工业区,该工业园区是XXXX重点规划的XXXX有色金属再生循环经济示范园。

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厂址周围及附近地区无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及其他环境敏感点。

符合项目选址要求。

第四章工艺、设备及工程方案

一方面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对企业当前的生产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与总结,找出差距并提出综合利用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方案。

另一方面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理念,对项目生产过程中各用能和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