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771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docx

《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docx

数学知识点湘教版思品九年《发展科技振兴教育》word教案总结

第三单元发展科技振兴教育教案

单元设计理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时刻影响着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人类只有掌握好科技、运用好科技,才能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

科技早已深深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科技正在不断加速行进,不知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微软有句名言:

微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这个世界也是这样。

现在,我国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技和教育,是大家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内容。

说熟悉,是因为它与大家密切相关。

说它陌生,是因为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似乎离大家又有很大一段距离。

在前言中,提到科技时,是从白炽灯、水蒸汽、与亲人之间的电话问候这些平常得不能在平常的事情写起,而非一开始就提到“科技”,在心理上给学生造成一种居高临下、遥不可及的感觉。

从身边非常熟悉的东西展开视角,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

生活处处皆学问,现代生活处处有科技。

在第三节,最后又回归到:

面对我国在科技和教育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处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该怎样做呢?

教材从两个方面作了阐述:

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和坚持学习不止。

具体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

教育方面的差距,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科技教育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力,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是迎接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让学生在了解我国教育、科技成就的基础上,看到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的一面,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认识到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体会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在具体把握上,要注意三点。

一是充分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要充分认识到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是经过感受、体验,认识到创新特别是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

在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必须创新;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

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是要注重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第一节、科技改变生活

第一课时科技发展的足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

2、文字的出现为科技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3、了解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048上的材料,说一说:

如果完全失去了现代科技,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讲授新课。

【师】展示两组材料:

第一组:

名人名言:

1、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却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2、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

(恩格斯)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第二组:

材料:

据说,人类迄今为止拥有的核武器的梯恩梯当量,足以将自己毁灭22次以上!

核威胁的论调,已不是一朝一夕了。

再往前看,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一次比一次死亡人数更多的世界性战争,至今回忆起来,仍叫人毛骨悚然。

试想,没有现代高科技在其中发挥作用,其杀伤力会如此巨大吗?

思考:

这两组材料说明什么?

【生】明确:

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说明每一次科技革命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负作用。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高度概括了科技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科技发展的足迹吧!

【生】阅读教材049上文字

【师】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请同学们想一想:

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用什么方式来记事?

你知道哪几种古代文字?

【生】明确:

象形文字、甲骨文、楔形文字等。

【师】每天我们都要和汉字打交道,那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演变来的吗?

它们又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例:

“弓”中为何多道弯

现代的“弓”字是个象形字。

在商代甲骨文,已有“弓”字。

为什么“弓”字多曲折,而不是一段圆弧形呢?

前者比起后者,在中间多了一道弯,非常有讲究,可以说,它是古代制弓技术的一大进步,是一个有标志性的进步。

弓的中间为什么要弯一下?

由现代力学知识知道,一根直的竹材可以想象是由许多薄竹片一层层粘在一起的。

当竹子弯成弧形,外层竹片受拉力,内层竹片受压力。

如果拉弓的劲越大,竹材弯的越厉害,当力达到不能承受的时候,就会出现裂纹甚至折断。

为了让竹材承受较大的弯力,而外层不致裂开,于是古人想到,将竹材向相反的方向预先弯一下,使外层先受些压力,内层先受些拉力。

等到使用弓的时候,外层受拉,内层受压,便可从内部先抵消一些力,而使弓承受的力增大,这样,“弓”的样子就形成了。

先向反方向弯一下,用现代的工程术语叫做“加预应力”。

【师】讲一讲古代科技:

例:

近代科技的纪念碑——埃及金字塔

在古埃及的尼罗河畔,耸立着4800年前建造的金字塔,它可称为是古代建筑的奇迹。

而在开罗西郊的胡夫金字塔则是金字塔群中的佼佼者。

它建于古埃及第四王朝,由23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两吨半的巨石砌成,高148米,底边长232米,四个底边之差不超过20厘米。

在胡夫金字塔中隐藏着许多奇异的奥秘。

金字塔塔高乘上10亿,恰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即149504000公里;用塔高乘以周长,再除塔底面积,正好等于圆周率π。

尤为奇异的是,穿过塔的子午线,刚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两半,塔高的重心恰好座落在大陆引力中心。

人们对距今4800年精湛的科学技术不能不击节赞叹!

那么,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用了那些技术呢?

可惜的是,有关当年建造金字塔的资料都已散失。

目前考古学家也只能凭只

首先在测量学和数学上,古埃及人已能利用几何和三角的知识,估计已对圆周率作过初步计算。

在机械上,已经能用轮子来制造各种轮盘,如车轮等,以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另外,也已能制作斜面、滑轮等省力的机械装置,使巨大原石块得以运输和堆积。

鳞片爪的东西进行推算和估计。

古埃及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创造了世界奇迹--金字塔,为古代科技竖立了丰碑。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049~050文字,完成下面表格。

开始

时间又名标志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三、总结:

第二课时感受科技的魅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引导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通过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及学生们根据相关问题查找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相互启发、讨论中了解科技革命给世界和中国带来的利弊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的相互争论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

思想觉悟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科技革命的作用,确立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教学方法:

以辩论、讨论、启发为主,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拓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

二、讲授讲课。

【师】日新月异的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科技的魅力吧!

【出示】1、汽车发展史:

汽车的诞生,汽车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

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

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

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

汽车不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写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创业史。

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1)宝马汽车发展史

“宝马”对一些车坛老大哥如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福特、梅塞德斯•奔驰、标致、雷诺、劳斯莱斯等相比下她就显得是一间很年青的车厂,他们令人联想到捷豹(Jaguar),因为大家都有很多相近的历史背景和气质;然而近百年沧桑的BMW车厂却又比更年青的日本车厂显得成熟稳重,故事更动人和激动。

BMW的前身,刚才己提过是一家飞机工厂,他们在1916年3月7日成立,最初以制造流线型的双翼侦察机闻名于世,至于这家公司的名字叫BFW(Bayerische

FlugZeug-Worke),“巴伐尼亚飞机制造厂”,公司始创人名吉斯坦•奥托(Gustan

Otto),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四冲程内燃机的发明家。

吉斯坦在航空的高度成就,使他怀着很大的野心制造汽车,他后来这一决定,为汽车历史写下其中光荣的一页,那就是受到今天万千车迷爱戴的德国BMW车厂了。

(2)劳斯莱斯汽车发展史

“世界汽车中可称为贵族的,惟有劳斯莱斯。

”劳斯莱斯成为英国王室专用车已有数十年历史,爱德华八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玛格丽特公主、肯特公爵等众多英王室成员的座驾都是劳斯莱斯。

沙特国王、日本王子都对劳斯莱斯情有独钟。

劳斯莱斯名车系列:

  1907:

第一代名车“银魅”问世

  1936:

第一辆12缸发动机、时速100英里的“幻影Ⅲ”问世

  1955:

一代名车“银云”面世

  1971:

第一部敞篷跑车Corniche面世

 1980:

加长轴距的“银驹”面世

  1998:

颇具现代气息的“银天使”面世

  2000:

推出豪华旅行房车“ParkWard”

2、透过照片看科技•中国交通变化:

(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讲解)

武汉长江大桥远眺(2004年7月27日摄)。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交通资源不仅稀缺,而且非常单一且缓慢。

现在,中国铁路进行了5次大提速,直达列车已可在两个遥远的城市间实现夕发朝至。

随着供选择的交通方式的增加,中国人的足迹和视野亦日益拓展。

这是第一列客车在群众欢呼声中,驶进了青海民和车站(1959年8月4日摄)。

新华社发

汽车行驶在清镇高速公路上(2004年9月14日摄)。

有“贵州第一路”之称的清镇(清镇至镇宁)高速公路将于9月29日建成通车,该公路全长89.625公里,路基宽28米,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

新华社发

这是在湖北汉口至长江埠段通车典礼上,第一列彩车在群众的欢呼声中由汉口开出。

【师】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世界到浩翰的宇宙空间,从信息技术到纳米技术,科技无处不在地散发着它无穷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创造着人们的生活。

你能列举出一些事例吗?

【生】相互讨论,回答。

【生】说一说:

教材051中的图片。

【师】引导学生阅读051“信息平台”

【生】想一想:

1、大胆设想,人类可能居住的第二、第三个星球是什么?

2、你知道全世界现今被克隆的动物除了羊之外,还有哪些吗?

3、在你身边还有哪些“数字化”产品?

4、你知道1纳米是多长吗?

三、总结:

第三课时直面成就与差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我国的现状,找出差距与不足。

2、了解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本原则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3、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找出根源和解决措施。

4、知道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发展科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找出根源和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在世界科技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曾经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世界瞩目。

曾几何时,由于中国的闭关自守,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经济、科技落后,在殖民者的铁蹄下惨遭蹂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了科技领域的一个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上的奇迹。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史册上继续书写着辉煌。

但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中国从古至今科技发展的历史,找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早日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我国古代科技

(1)阅读053上材料,回答:

你知道在李约瑟这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到的26项发明是哪些吗?

(2)写一写:

教材053中间

(3)你还知道中国古代科技中还有哪些成就吗?

2、了解中国建国以来在科技上取得的成就

(1)教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了科技领域的一个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上的奇迹。

(2)引导学生阅读053“信息平台”,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

(3)说一说:

你知道“杂交水稻之父”吗?

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给我国及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什么?

(4)教师: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史册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继续书写着辉煌,科技成果已从量的积累互质的飞跃,开始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5)引导学生阅读054中红色方框的文字,了解现代科技。

3、了解差距,制定措施

(1)教师:

我国科技虽然发展迅速,成就瞩目,但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例1:

2000年中国与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000年中国与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表现为:

人口发展指标比较,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的实现程度为0.55;经济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26;社会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的实现程度为0.40;生活质量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59;教育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29;科技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25;信息化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04;生态化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49。

例2:

、专家:

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主要是人才

2004年5月9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称,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

中共中科院党组中心组九日下午举行学习讲座,路甬祥在阐述和剖析该院提出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内涵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中科院“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当中,“以人为本”一是指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二是指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为民。

路甬祥提出,中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方面体现在人才上的差距,应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队伍结构和梯队,通过分类管理,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他表示,中科院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人才队伍上要以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为重点,以营造环境和文化为手段,使各种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制度建设上,要建立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队伍动态更新机制,建立科技布局动态调整与敏捷反应机制,不断加强创新发展的资源基础,积极探索有利于出重大创新成果、有利于加强综合交叉的组织模式。

中科院新的科技发展观是国家层面科学发展观在科技工作中的体现,前者将为后者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

路甬祥认为,“创新跨越”对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例3: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日前在此间说,目前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石定寰在8月12日—13日于长春市召开的“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作上述表示。

  2003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已

经跃居世界第5位,来自内地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首次超过来自海外的申请,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的报告显示,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传统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人力资源及其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测算,中国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在7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5位。

  石定寰说,现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

  目前,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

  据统计,目前,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有20个左右国家,它们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都在2%以上,技术对外依存度都在30%以下,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占世界总量的99%。

石定寰说,今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把技术创新真正置于优先地位。

(2)制定措施

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发展科技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3)阅读054下材料,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史,找出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定了相关的措施。

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长大为祖国的发展和强大作出贡献。

四、作业:

第二节教育振兴民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的基础地位;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教育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能力:

通过分析教育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探究我国教育的现状,学会分析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地区间的差距。

3、知识:

了解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差距;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教育是一种力量;认识到我国教育的严峻形势;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

难点:

面对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优势压力,如何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落实到实际行动。

第一课时教育是一种力量

一、导入:

1、介绍“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案例:

再累也要读书,再忙也要读书,再穷也要买书••••••

2、同时结合教材引言部分材料: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的题目。

问:

(1)为什么台湾新读书主义如此倡导?

总统如是说?

(2)知识和书籍带给我们什么?

通过共同的探讨,引出话题:

知识是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知识的获得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我们生活、振兴民族的伟大力量。

二、新课学习:

教育是一种力量。

(一)你说我说:

请同学们说说从过去到现在,你所感受到的、或听到的、或看到的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

(比如衣、食、住、行、用等等)

鼓励学生主动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知识改变生活”的材料,并作简单分析。

(二)我来思考

为什么生活中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教师(归纳):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生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科技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教育是基础,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一种力量。

(三)七嘴八舌

出示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阅读教材P56阅读空间狮子和羚羊要竞争必须“学会奔跑”寓意深刻,对人而言,教育更是一种力量。

同时举例说明(见附录2)。

(四)畅所欲言

教育往往还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引用身边的事例及教材事例来说明。

设想:

一个人不接受教育将会是怎样的?

(五)澄清误解

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出质疑:

比尔*盖茨不是大学多没毕业吗?

指出接受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

从比尔*盖茨引出“知识经济“。

(六)释疑解惑

教师问:

现在社会上常流行一个词“知识经济”,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同时通过教材“日本重视教育”和师生共同补充相关例子(如袁隆平与中国威胁论)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知识对创造价值的作用,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

(七)信息平台

问: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确保竞争的成功?

转入下文:

教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出示各国重视义务教育的举措,特别是我国义务教育状况。

(关于我国的义务教育状况,这部分内容与下一目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建议放到下节课学习,这里只简单地了解即可。

(八)社会调查

请教你的长辈,了解他们对知识更新有什么实际的感受,以及知识更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你的父母、亲友是否还在学习,采用什么学习方式。

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本内容在第五单元中还会涉及,这里不必细说,可以放到课后完成,让学生明白以下道理即可:

因为信息时代的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所以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

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

……每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

三、备课反思:

关于“终身学习”,本人认为,根据教材P59周宁爸爸的材料,更加能引伸到学习的话题,但在第五单元中还将专门设计“活到老,学到老。

”的话题,在此我只点到为止,没有深入,不知这里有没有必要细说,与各位探讨。

四、巩固练习:

1、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2、辨析:

国家再穷不能“穷”教育,老百姓再富不能“富”孩子。

第二课时我国的教育现状

一、导入:

等式填写,人口-教育=?

人口+教育=?

在师生共解的基础上,再次懂得:

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我国在教育上有些怎样的举措呢?

转入新课:

我国教育的现状。

二、新课学习:

(一)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

展示材料:

义务教育法第5、11条规定,教育法内容,教材P59资料,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1、我国义务教育状况:

教育部负责人答:

九十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0余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