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740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

《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

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认识除法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信息窗3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

2.经历除法产生的过程,体会除法和平均分的联系;

3.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情境对学生渗透团结互助的教育。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

体会除法和平均分的联系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卡纸、大小形状相同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

一次大雨过后,森林里的小动物被困在了一个小岛上,其他小动物都慌了,有一只小熊沉着冷静,在打电话报警,同学们请看:

(出示信息窗3)

1.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小岛上有15只小鹿,8只小熊;有10只狮子警员,警长把他们分成5组;每条船最多能救3只小鹿或2只小熊。

2.根据了解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①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②救小熊需要几条船?

③每组几只狮子?

过渡:

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先来解决“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解决“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的问题——“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体会除法的意义

1.整理题目。

提问:

你能把信息和问题整理一下吗?

预设:

小岛上有15只小鹿,每条船最多能救3只小鹿,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2.(课件出示)探究提示:

▲仔细观察,跟我们学过的知识有联系吗?

▲想一想,根据平均分的方法,你打算怎么办?

▲列算式我们能解决吗?

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并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同时了解、发现有代表性的不同的做法,以待全班汇报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过渡:

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汇报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1.全班展示、交流。

预设:

▲方法1:

摆一摆

生1:

用15个小方块,表示15只小鹿;3个小方块一组,表示3只小鹿一条船;15个小方块可以分成5组,那么15只小鹿就需要5条小船。

▲方法2:

画一画,圈一圈

生2:

用15个图形,表示15只小鹿;3个图形圈一组,表示3只小鹿一条船;15个图形可以圈成这样的5组,表示15只小鹿需要5条船。

……

教师质疑:

大家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或圈一圈这样“平均分”的方法,找到了救小鹿需要的船数。

不论哪种方法,它们都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点呢?

预设:

求需要几条船,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

2.用除法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和结果。

(1)介绍除法算式。

“求15里面有几个3”,我们可以用算式来表示。

15÷3﹦5(板书)

“÷”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横线要平直,表示平均分;再上下各点一个小圆点,两点要对齐。

算式读作:

15除以3等于5(板书)

(2)介绍算式的意义。

“15”表示有15只小鹿,“÷”表示平均分,3表示3只小鹿一条船,15里面有5个3,就需要5条船。

(同桌互相说一说。

3.拓展。

谈话:

刚才我们说“÷”叫除号,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4.及时应用。

提问:

你能列除法算式解决“救小熊需要几条船?

”问题吗?

学生自主解答,然后全班交流算式及算式的意义。

5.继续探究。

解决“平均每组几只狮子?

”的问题——“按份数进行平均分”,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提问:

要求“每组几只狮子?

”,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预设:

有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狮子?

(1)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适时提醒学生:

可以用小棒代替狮子,动手摆一摆、分一分。

(2)小组汇报,班内交流。

预设:

①摆一摆、分一分。

用10根小棒表示10只狮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得2根小棒,所以每组有2只狮子。

学生汇报后,教师再次用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②想一想。

这个问题和问题①②有什么不同。

(指出这是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按份数进行平均分”)

生汇报全班交流。

小结:

求每组几只狮子,就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③算式及意义。

这个过程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想一想可以怎么列?

生说师板书:

10÷5=2(只)(读一读这个算式)

提问:

结合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你能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预设:

10表示10只狮子,除号表示平均分,5表示分成5组,2表示每组有2只狮子。

也就是:

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

④教学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除法。

知道了当把把一个数“按每份的个数进行平均分,求分得几份”或“按份数进行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时就用除法来计算,初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揭示并板书课题:

除法的意义);同时,还掌握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并会读、会写除法算式。

在写除法算式时,总数要写在除号的前面,份数或每份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后面,分得的结果写在等号的后面。

关于除法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还要接着研究。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

(1)认真读题,独立完成。

教师提醒:

要分的总数是多少?

要分的份数或每份是多少?

写算式时总数、份数或每份是几分别写在什么位置?

(2)汇报交流。

交流时重点说说算式的意义,也就是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评议。

交流时,让学生重点说出每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4.自主练习第4题。

(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每道题目的意思。

教师引领分析:

(1)题知道什么?

求什么?

(2)、(3)题知道什么?

求什么?

分别用什么方法解决?

(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交流时这种每道题列式依据。

教师最后强调:

像第

(1)题,知道每盒数和盒数,求一共多少时,用乘法计算;像第

(2)、(3)题,知道一共多少和每盒数,求盒数或知道一共多少和盒数,求每盒个数时,用除法计算。

5.拓展应用

(1)看懂图意,自编故事,然后小组交流故事。

(2)全班交流。

(3)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除法问题,再共同解决。

2.

6.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除法的意义

15÷3﹦5读作:

15除以3等于5

除号

10÷5=2读作:

15除以3等于5

¦¦¦

被除数除数商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注重知识的迁移,激发孩子主动探究新知识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孩子已经有两种平均分方法的经验,教学时,我大胆放手,给学生探究新知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孩子已有经验的迁移,主动利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2)注重探究过程,培养孩子思维灵活性。

本课的教学,先让孩子利用已有经验,自主尝试,步步深入,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兴致勃勃的投入学习中,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共享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练习设计有层次,注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习题设计有层次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重实践,充分提供生活化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找出做题的方法和思路,还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体会到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

2.使用建议:

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让孩子在活动中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语言表达出来,由于二年级孩子语言表达不是太好,有些地方需要老师帮助。

3.需破解的问题:

部分孩子在探究过程中会混淆两种平均分所表达的意义,由原来的填空变成问题有些不好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