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693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1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docx

《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docx

专题4化学实验综述

专题4:

化学实验(非选择)

整理:

西华三高化学组

规范成就梦想       规范铸就辉煌

一、实验操作类规范语言表述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答题模板 

答题关键词:

pH试纸、表面皿、玻璃棒、蘸待测液、比色卡、对照。

四步:

①取放试纸→②蘸待测液→③点滴试纸→④与比色卡对照。

概括为“取、蘸、点、比”。

抓住关键词和四步操作环节,此类问题一定不失分。

2.沉淀洗涤

(1)沉淀洗涤的目的:

除去沉淀表面附着或沉淀中包夹的可溶性离子。

(2)洗涤方法:

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3)误差分析:

若沉淀不洗涤或洗涤不干净,则使沉淀的质量偏高。

若沉淀洗涤次数过多,则会使部分沉淀溶解而使其质量偏低。

(4)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答题模板 

(1)加沉淀剂: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2)加入与沉淀剂反应的试剂:

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注意:

若需称量沉淀的质量而进行有关定量计算时则只能选用方法

(1)。

(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答题模板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洗净

3.容量瓶捡漏操作

答题模板 

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

用食指摁住瓶塞,倒立观察。

然后再将容量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倒立。

若均无水渗出,则容量瓶不漏水。

4.

答题模板 

酸式滴定管:

关闭活塞,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

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塞旋转180°后,重复上述操作。

碱式滴定管:

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

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滴定管检查是否漏水的操作

5.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

答题模板 

酸式滴定管:

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从而使溶液充满尖嘴。

碱式滴定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球,是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气泡。

6.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答题模板 

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微热法——关键词是:

封闭(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微热、气泡、水柱;

液差(封)法——关键词是:

封闭(用止水夹关闭右侧导气管,向××漏斗中加水)、液差(××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停止注水后,水柱不变化)。

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

为使其产生明显的现象,用酒精灯对装置中某个可加热容器微热,观察插入水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也可对整套装置适当分割,分段检查气密性。

7.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焰色反应的操作

先将铂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

然后用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

9.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10.从溶液中结晶实验操作

答题模板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

蒸发→结晶→过滤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二、实验设计类规范语言表述

1.性质实验设计

从实验原理出发(含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顺序来表述答案

答题模板 

操作→现象→结论

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

(1)水蒸气最先检验;

(2)有干扰的气体先检验:

例如,气体甲对气体乙检验有干扰,检验思路:

检验气体甲→除去气体甲→确定气体甲除尽→检验气体乙。

例1.(2011山东10(4))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

答案:

以下方案任选一个。

方案一:

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HS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种溶液的pH。

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

方案二:

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三:

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2.定量实验误差分析

对于定量实验,要采用措施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从以下角度考虑:

(1)装置气密性良好;

(2)排除装置中气体;(3)减少副反应;(4)避免气体带杂质(如测定水的质量,气体必须干燥);(5)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进入装置等。

燃烧法定量测定实验一般设计思路:

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干燥装置→主反应装置→吸收产物

(1)→吸收产物

(2)→干燥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例2:

(2012全国大纲卷,28(5))某混有CuO粉末的金属铜样品,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要测定铜的质量分数,可以把浓硫酸稀释,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即可求出铜的质量分数。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将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将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即可。

②CuO+H2SO4=CuSO4+H2O

3.实验现象描述

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全,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板来处理:

例1.(溶液)―→

(1)颜色由……变成……

(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3)溶液变浑浊

(4)生成(产生)……沉淀(5)溶液发生倒吸(6)产生大量气泡

(7)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8)有液体溢出。

例2.(固体)―→

(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2)固体逐渐溶解

(3)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4)颜色由……变成……

例3.(气体)―→

(1)生成……色(味)气体

(2)气体由……色变成……色

(3)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4)色、味。

4.仪器或装置作用

答题模板 

有利于……(这样做的好处),以防止……(这样做的坏处)

尾气吸收:

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例如:

有机实验中玻璃长导管的作用是:

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某瓶的作用:

安全瓶作用,防止……中的液体倒吸进入……中

或者,平衡气压,便于……中的液体顺利进入……中

5.原因、理由类

答题模板 

“有理”——化学原理,“有据”——事实依据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正说”——“直接原因+根本目的”

(2)“反说”——“如果……就……”

6.理论型简答题

答题模板 

……存在……平衡,……(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结论)

三、图表、图象类试题规范语言表述

1.图象题

(1)会识图:

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弄清纵、横坐标的意义,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意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四看量变,五看是否作辅助线。

(2)会分析:

分析图象中隐含的信息,将其加工成化学语言,同时联系化学概念、化学原理,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2.表格数据题

(1)明含义:

理解表格中各个列项中数字的含义,巧妙地将表格语言转换成化学语言。

(2)析数据:

理顺表格中数据间的变化趋势,联系相关的化学知识,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口诀:

图象题要细心,全面观察得高分;曲线题能速答,分析走势好办法;表格题要解好,转化数据离不了。

四、有机化学问题的答题规范

1.有机物中文名称与化学式不能混淆,有机物命名要规范。

2.化学式、键线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不能混同,勿多氢少氢.

3.官能团、取代基及原子间的连接方式要正确。

官能团写在左边时特别要注意。

4.书写有机方程式时,有机物一般要写成结构简式或结构式,不用等号而要用“→”。

有机反应条件要记清。

5.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一定要按照教材要求书写。

高考要想好成绩,规范答题最给力!

1.(2011江苏高考10,15分)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l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9)。

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干燥。

(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10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按图10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

准确称取样品ag(约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mL水溶解。

步骤3:

准确量取40.00mL约0.1mol·L-1H2SO4溶解于锥形瓶中。

步骤4:

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20mL3mol·L-1NaOH溶液。

步骤5:

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

步骤6:

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

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

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

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ml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是(填写步骤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2.(2011北京高考27,15分)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

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___________________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B中现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_____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

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2011福建高考25,16分)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

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

(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

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1天津,1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O的制备原理:

HCOOH

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下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

写出化学方程式:

,。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

C和d中承装的试剂分别是,。

若用以上装置制备H2,气体发生装置中必需的玻璃仪器名称是;在虚线框内画出收集干燥H2的装置图。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饱和Na2SO3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⑤品红溶液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

a.低温、高压、催化剂b.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常温、常压、催化剂d.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剂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

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

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_________,操作1为________,操作2为_______,操作3为_______。

5.(2011新课标全国,15分)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

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

(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

①H2(g)+1/2O2(g)=H2O(l)△H=-285.8kJ·mol-1;

6.(2011海南,9分)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

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钵⑥玻璃棒⑦酒精灯

(2)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

须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

(3)在步骤3中,“一系列

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和过滤;

(4)本实验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

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__,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

7.(2011全国II卷29)(15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1四川,16分)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

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铁含量的测定

步骤一:

称量5.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

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

用0.010mol/L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mol/LKMnO4溶液19.98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称量、_______、转移、洗涤并转移、________摇匀。

2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

3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KMnO4的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__________。

(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2)结晶水的测定

将坩埚洗净,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埚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质量;加热至110℃,恒温一段时间,置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水含量。

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9.[2012·江苏化学卷21B实验化学]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

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在烧瓶中(装置如右图所示)加入一定量

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

至溶液pH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2:

将装置A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

向烧瓶

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

在80~90益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

抽滤。

步骤3:

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

(2)

步骤2中,反应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

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外还有(填化学式)。

(3)

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填仪器名称)。

滤渣的主要成分有、(填化学式)。

(4)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以上发生分解。

步骤3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

10.[2012·海南化学卷17](9分)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

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一l30

9

-1l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11.[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28](14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

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

主反应2Na2CO3(aq)+3H2O2(aq)

2Na2CO3·3H2O2(s)ΔH<0

副反应2H2O2=2H2O+O2↑

滴定反应6KMnO4+5(2Na2CO3·3H2O2)+19H2SO4=

3K2SO4+6MnSO4+10Na2SO4+10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