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685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docx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docx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五单元《小数除法》、《确定位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概要

一、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掌握保留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保留商的近似值。

   4掌握小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5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感受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7在探究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和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其中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是从整数除法向小数除法的过渡,因为这部分内容和整数除法比,无论从试商方法、除的步骤、书写格式等都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这部分内容又是除数是小数除法的学习基础,因为在计算中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做。

所以,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这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紧接着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编排的,可以看成是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发展,也是学生全面掌握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遵循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教科书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转化过程,这样把新知识同化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学生全面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涉及商的处理问题,可以看成小数除法的深层次的研究,通过对商的处理方法的研究,学生可以更灵活地处理小数除法的商,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增强,为学生用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决问题是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这样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可以强化前面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的掌握,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和小数乘法一样,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去体现新的课程理念:

   

(1)不单独编排小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去理解。

这是由于小数乘除意义的建立,需要时间充分和情境丰富的过程,在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情境获得丰富的经验后,抽象出的小数除法意义才对他们有意义。

所以,教科书在编写时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小数除法的意义,而是通过大量的生活中的小数除法现象让学生去体会其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其意义的理解,并且不将意义作文字上的归纳,也不脱离具体情境来让学生单独说小数除法的意义,这样把意义的理解蕴藏在小数除法的学习过程中,是符合新的课程理念的。

   

(2)强调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科书在编写时并不是沿着笔算小数除法这一条线发展,而是在探讨笔算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穿插安排了小数除法的口算和估算,特别是估算方法,安排了专门的课堂活动来进行探讨,并且在练习中作了相应的要求。

教科书这样编排的目的,一方面是小数除法的口算和估算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运用价值非常大;另一方面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可以从中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考虑到计算器对小数除法学习的影响,教科书把计算器作为学生学习小数除法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计算工具。

教科书不仅在教学内容中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算的例题,还在后面的作业中,也安排了用计算器计算的习题。

用这样的编排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4)关注小数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按照新的课程理念,本单元在选材上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了计算住宿费、学具成本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体验。

   (5)尽可能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整个学习活动,教科书只对重点的地方或关键的问题给予提示,其他的问题都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探讨来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转换。

      3、小数除法的估算方法与小数除法的转换。

   难点: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转换。

   关键:

1、要以整数除法作认知基础,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2、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紧密联系数的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

      3、教学注意加强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比较,使学生在不断比较中辨析与理解。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掌握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四舍五入法等相关知识,但可能仍存在少数学生乘法口诀不会背,或不熟练,口算速度慢,乘、除法的意义不理解从而造成除法试商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所以本单元学习起来有较大难度。

(五)媒体选用

   本单元媒体最好有教学挂图、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教学情景图,这样课堂可能要生动些;还需准备计算器,每个学生应有一个,在“商的近似值”部分,练习十一要求用计算器计算,在“解决问题”部分,例1除数是3位数,也建议用计算器计算,这样也体现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的理念。

当然,计算器只是辅助计算,不能因计算器的出现而忽略了学生的笔算练习。

(六)教学方法建议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教科书的编写特点,教学中建议教师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由于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间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和连续性,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以整数除法作认知基础,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可以适当出一些整数除法的计算题,以唤醒学生对整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积极回忆;然后要加强整数除法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比较,让学生发现两种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再针对不同点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就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联系数概念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问题要涉及数概念的问题,比如在234÷6的计算过程中,在个位上商3后被除数个位上还余5,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54个十分之一,因此商9应该在十分位上,表示9个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算理指导时要紧密联系数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这就要求学习小数除法之前学生要有较为扎实的数概念基础,其次要在除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联系小数的意义来思考,尽可能地用不同的颜色来呈现被除数中不同数位上的数,让学生明白被除数中每个数字在这个数位上表示的意义,并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紧密联系被除数中每个数字的位置值来思考,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掌握小数除法的算理,依靠自己的努力归纳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强调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应用,在应用中提高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计算是在应用中不断提高,形成技能的。

这里说的应用除了简单的计算练习外,还要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创设一些现实情境。

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来设计一些数学问题,把计算方法的探讨与解决问题结合到一起,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作用于计算方法的探讨过程,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另外,一些现实问题还能引发学生一些新的数学思考,比如解决这个问题是用口算好,还是用估算或笔算的方法好?

为什么这儿要取商的近似值?

循环小数在生活中是怎样产生的?

怎样用循环小数来表示商等?

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引发起学生新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七)课时分配

1、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课时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3课时

3、商的近似值:

2课时

4、循环小数:

2课时

5、解决问题:

2课时

6、整理与复习:

2课时

7、综合应用:

家庭用电调查:

2课时

8、机动课时:

2-3课时

(八)单元或章节过关测试题]

本单元可采用单元试卷和练习册上的单元检测题来作为学生的过关测试题。

二、第四单元《确定位置》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由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十五组成。

这些内容属于图形与位置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方向以及能用这些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它的学习内容与第二册中“找座位”的内容非常相似,都是采用学生的座位为情境图进行研究。

教科书这样编排的目的是用这种方式引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积极回忆,使学生能主动地将前面的学习经验作用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教科书通过两个小孩的对话,引导学生找到小红的位置是在第3列第2行。

这里需要学生具有“横行竖列”的生活经验,为什么要把“列”放在前面,“行”放在后面?

主要是为了学生将来学习“图形与坐标”做准备。

学生在找小红的位置时,找位置的方法和第二册“找座位”的方法完全相同,都是看第3列第2行的交点落在小红的位置上。

和第二册不同的是,原来是用“第3组第2排”表示小红的位置,而这里改用“列”和“行”来表示小红的位置。

因此,教科书的重点没有放在怎样找小红位置上面,而是把重点放在怎样用数对来表示小红的位置这个问题的探究上。

教科书对照学生座位的情境图编排方格图,有利于学生对照情境图在方格图上找相应的位置,但明确表示这个位置在方格图上抽象为“点”,这是从具体位置向用数对表示位置进行抽象的关键的一步。

然后把位置抽象到方格上以后,再告之学生小红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2),并说明前一个数表示列,后一个数表示行,完成了学生对数对确定位置的认识。

然后用找小娟的座位和小强的座位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方法的理解。

要注意的是这个单元的方格图非常接近坐标,但还不是一个标准的坐标,因为它的横轴、纵轴没有用箭头指示方向,此外也不是用0作起点。

所以教学中不能给学生提坐标的概念,只能渗透坐标的相关知识。

   例2是在例1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用象棋棋盘的一部分作为方格图来引导学生探讨确定位置的方法,这就把例1的情境图和方格图合二为一了。

也就是说,这里的棋盘既有情境支撑的作用,又有表格抽象的功能,学生可以直接利用棋盘建立坐标进行确定位置的探讨,并且这和中国象棋的走棋方式相吻合,下棋时常说的“马2进3”、“车9平8”都是以棋盘为坐标来表述的,所以如果学生有下棋的经验,就能利用这些经验来进行探讨。

教科书在这个例题的重点仍然放在如何用数对表示棋盘上的棋子上,通过对棋子位置的探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优越性,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水平。

   课堂活动安排的是确定班上学生的座位的位置,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由于不清楚每个班的具体人数,教科书设计了9列9行的方格,这样可供9×9=81(人)确定位置。

活动时不必使用整个方格图,根据班上的情况使用方格图的一部分就行了,方格的位置多于班上的实际位置,这也是学生在确定位置中遇到的一个新的情况。

教科书通过学生在方格图中标位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每个学生都能在方格纸上找到相应的位置,不同的数对能表示不同的位置,这种表示位置的方式简明、清楚、准确,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练习十五由5道习题和1道思考题组成,这些题是按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的。

第1题是告诉学生的位置,让学生在方格图上标点,这是最简单的确定位置的内容,这道题中学生只要理解数对的意思,再结合第二册学习过的找位置的方法,就能找到方格图中相应位置的点了。

这道题把各点顺次连起来是一条小鱼的图案,这样先找点的位置再连线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练习内容生动活泼。

第2题要求学生理解数对表示的意思。

第3题要求学生把生活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并在方格纸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这和例题比较相近,是例题所学知识的直接应用。

第4题的综合性就要大得多,不仅要应用到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还要应用到平移的知识,位置的变化也给学生确定位置带来挑战,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道题还用“举世闻名的兵马俑是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话语渗透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题材。

第5题综合了确定位置和行程问题的相关知识,题中非洲象的奔跑速度是查阅的相关资料,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能增长一些自然知识,同时也能受到环保教育。

   思考题的难度比较大,难就难在回答“下一步白棋该怎样下子”时,学生不但要具备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具备相关的围棋知识。

五年级的有些孩子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能通过对这道题的探究激发起学生对围棋的兴趣,也能体现这道题的一些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物体位置确定的意义和要素,掌握绘制图形的方法,正确应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

应用数对确定位置。

关键:

通过实际操作和运用,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对是第一次接触,但平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如学生在教室坐的位置,在操场做操站的位置和本课的知识联系紧密,所以只要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学生应该是比较感兴趣且比较容易掌握的。

(五)媒体选用:

教学挂图或小黑板。

(六)教学方法建议

1.本单元内容建议用2课时完成。

   2.注意把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之上。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鉴第二册学习的“找座位”的方法,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学习经验找出小红的位置在第3组第2排,然后告诉学生,我们在生活中习惯把竖行(组)看成“列”,把横行(排)看成“行”,再在多媒体上演示什么是行、什么是列,并让学生找一找班上的列和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小红的位置用组、排表示的方式改说成用列、行表示的方式,这样学生很容易确定小红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再通过多媒体演示第3列第2行的交点,证实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

   3.为了缩短现实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距离,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把例1的座位情境图虚化为方格图,并把小红这个人虚化为一个点。

通过多媒体这样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感受方格图与情境图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抽象数学知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由于用数对表示位置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缺乏相关的经验,所以教学中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但是重点要求学生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优越性在于可以简明、清楚、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位置,并且要求学生要理解数对的前一个数表示什么?

后一个数又表示什么?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两个数表示的意义后,学生才会应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5.例1教学完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小结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是:

先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找竖列横行交点的方式找到这个学生所在的位置——再在方格图上用找竖列横行交点的方式找到这个学生在方格图上相应的位置,并描点——用数对标出这个位置。

   6.教学例2时,可以问一问班上哪些同学会下象棋,然后用多媒体出示象棋棋盘(可以在网上的游戏中下载),和学生走几步试一试。

由于学生走棋时不能直观地移动棋子,只能口头说棋子移动的位置,肯定费时又多又说不清楚,这时教师可以趁机提出“怎样才能把棋子移动的位置说清楚”的问题,于是可以建议学生把棋盘放在方格图上来研究。

这样从现实情境中引出研究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把棋盘放在方格纸上研究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获得价值体验。

   7.在例2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说一说书上的棋子各在什么位置以外,还可以让学生按象棋的规则走动这些棋子,让学生说一说棋子走动后的位置;也可以让学生边走棋子,边说移动后棋子的位置。

这样把确定位置的学习与下象棋结合起来,既可以增大练习内容,又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8.在课堂活动中,要确定的学生位置完全由学生自己定,教师不要作强行规定。

这个活动可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全班所有学生的位置都用数对标在方格图上,并且可以把这个位置放在教学过程中,比如“请位置是(3,2)的同学回答这个问题”,通过这样一些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9.教学练习十五第1题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其他有趣的图案让学生描点后,让学生猜想这是什么图案,再顺次连接起来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完成第4题时,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兵马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通过课件介绍“跪俑”和“射俑”,增强学生对这道题题意的直观体验。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对射俑进行平移,让学生验证课件上射俑平移后的位置与自己作业中平移后的位置是否一致。

    10.指导学生完成第5题时,要求学生思考“图中每格的距离代表21km”是什么意思,要求非洲象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让学生把这些问题思考好以后,再要求学生完整地进行解答。

   11.思考题中“白棋该如何下子”的问题答案比较多,根据学生自己的经验,学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

比如白棋的位置选(3,4)(6,2)都可以。

比较好的方案是,白棋下在位置(2,4),因为这样一来就有两个眼位,这个角就是白棋的

(七)课时分配:

2课时

(八)单元或章节过关测试题

本单元内容少,可操作性强,练习主要体现在书上或练习册上,通常都要以图示或方格出现,如果练习不够也可以教师再出一些题进行练习。

三、第五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2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所学的运算律和性质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感受运算律的普遍适用性。

   3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运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分析。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律以及小数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对小数四则运算的复习,也是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进一步巩固,同时,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可以很好地启发引导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2个小节。

第1小节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共安排了3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1个练习;第2小节为“解决问题”,安排了2个例题和1个练习。

本单元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和习题的选取都是学生熟悉的,并且是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计算的事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是关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及生活经验,即将学生已有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知识和其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便于学生自主发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三是将计算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体现在选择实际生活中有计算需要的实际问题引出小数四则运算,而且在习题的安排上也注意体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由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因此还专门安排了“解决问题”专题,以便实现计算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统一。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十分密切。

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构建上。

一方面教师应给学生创设合适情境,以便学生将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产生联系,促使学生自主构建;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空;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等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联系生活经验,促成知识迁移

    实际上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已经有了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如例1中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枝钢笔,还剩多少元?

学生会根据已有购物经验,用20元减去3本笔记本的价钱,再减去1支钢笔的价钱或先把3个笔记本的价钱和1枝笔的价钱加起来,再用20元来减。

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作用应放在点拨学生由生活经验算余额的过程,联想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产生联系,进而促成知识的迁移。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对“解决问题”方面的目标中指出:

“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科书提供的例题几乎都是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同时许多问题又必须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才能得以解决。

如第83页例2,既要用到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又要用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还要用到估算等有关知识。

也就是说,教科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载体,老师们应多考虑如何用好、用活这个载体,并通过它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发展应用意识。

   3提供机会,体会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同一性以及运算律的普遍适用性

   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都是相同的,同时利用整数的运算律可使一些整数、小数的计算简便。

直接告之学生和让学生自主发现则是两种不同教育思想的体现。

教学这部分时,要注意给学生搭建观察、比较、交流等平台,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等能力,还可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能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

3、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难点:

1、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

   2、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三单元已学习了小数乘除法,以前也学过小数加减法,知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减、乘法的各种规律和运算定律,对本单元来说只是一个迁移问题,但学生如果对前面部分知识,特别是简便运算还存在问题,在本单元学习起来可能要吃力,还应作相应复习。

在练习过程中还要注意计算结果的正确率。

(五)媒体选用:

小黑板。

(六)教学方法建议

  本小节内容建议用3课时完成。

   教学例1时,可先将例题中笔记本和钢笔的价格变成整数,如4元和7元。

这时,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

然后创设一个文具店降价促销的情境再把价格变成350元和630元,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与前面所列算式进行比较。

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列出教科书上呈现的两种算式,这时再提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的问题并组织讨论、交流。

最后在比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另外,教师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