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652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发布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闻发布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闻发布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闻发布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闻发布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发布会.docx

《新闻发布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发布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发布会.docx

新闻发布会

中国·定西第五届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7月23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中国·定西第五届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邀请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甘肃省工信委副主任马苏平、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晓明、定西市市长常正国、陇西县县长陈彦吉分别介绍情况,并共同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顾克志: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甘肃定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

2011年,定西市被国家工信部列为四个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之一,陇西县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

2012年中国·定西第五届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份在陇西县举办。

为了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此次博览会有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先生、省工信委副主任马苏平先生、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晓明先生、定西市市长常正国先生、陇西县县长陈彦吉先生,分别向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参加发布会的媒体有中央驻甘、境外驻甘、省市50多家的记者朋友。

今天的发布会还将在中国甘肃网、人民微博、新华微博、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网易微博进行现场直播。

  首先,请韩厅长介绍情况。

  韩临广: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传统产业,也是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目前全省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尤其是道地药材品种规模化种植优势明显,在全国的地位更加突出。

全省14个市州的70多个县区有中药材生产,但主要集中在定西、陇南两市。

2011年全省种植中药材255万亩。

产量53万吨,产值34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6%、13%和17%。

其中,定西市种植面积110万亩,产量16.9万吨,产值9.5亿。

  韩临广:

近几年,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200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重点推进。

2009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甘肃省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每年整合5000万元以上资金,从种子种苗繁育、标准化生产示范、质量检测、技术培训、科技攻关、市场建设、加工、贮藏企业标准化认证等环节扶持发展。

经过三年实施,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缓解、产业发展开始提速,对药农增收的作用更加显现。

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韩临广:

一、道地药材原、良种及种苗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加大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良种化率比上年提高十个百分点,总体良种化率达到60%以上。

3年来,在陇西、岷县、渭源、武都、文县、礼县等6县区,累计繁育道地中药材原种932.5亩,产原种2.15万公斤。

在陇西、岷县、渭源、漳县、武都、宕昌、文县、西和、礼县等9个县区,累计繁育良种7.24万亩,产良种340万公斤。

繁育种苗12.26万亩,产优质种苗3480万公斤。

良种普及率由2008年的40%提高到了60%以上。

  韩临广:

二、标准化生产基地正在加快建设。

通过建立百亩以上标准化示范点,安排企业建立示范基地,从基础做起,提升中药材质量水平。

3年来,在陇西等17个3万亩以上的县区,累计建立316个百亩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点,累计完成示范面积8.64万亩。

33家制药、饮片加工企业建立50多处8万多亩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重点示范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和沼渣沼液灌根、高效低毒新生物农药、黑膜覆盖膜侧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10多项提质增产技术,开展了50多项新技术田间试验研究。

  韩临广:

三、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质量检测开始起步。

建设了1个省级中药材质量检测站和陇西、岷县、渭源、武都、宕昌5个10万亩县区的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站),购置质量检测设备288台(套)和数据采集处理设备56台,陇西、岷县检测站已正式开展工作,完成对当归、黄芪、党参、板兰根、甘草、柴胡等16种、316批(次)道地药材的抽样检测。

二是科技攻关取得初步成果。

针对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公开招标,对道地药材品种选育、麻口病综合防治、道地药材保质储藏、药渣的综合利用等14项科研课题进行攻关。

各承担单位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表论文34篇,出版专著和培训教材3部,完成SOP及技术标准9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得1项。

选育出6个新品系,有2个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特别是甘农大研究的采用真空包装替代熏硫保鲜技术研究,已经开始在一些加工企业推广,具有低成本、无污染良好效果。

陇西效灵公司利用药渣生产有机肥项目已经投产,实现了提取有效成分后药渣的综合利用。

三是技术培训普遍展开。

省上邀请国内26位知名专家授课,培训基层农技干部230人(次);组织重点县(区)技术骨干42人(次),先后赴山西大同、四川成都、重庆石柱、湖北恩施、河南温县、安徽亳州和歙县等地学习培训、参观考察药材生产管理;先后在兰州、宕昌、漳县、陇西等地举办现场观摩交流和标准化生产专题研讨培训班6期。

组织专家编辑出版《甘肃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培训教材(含光盘)》2000册(张);印发《甘肃主产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年历》和《甘肃大宗药材病虫害防治挂图》各2万份;拍摄编辑完成当归、党参、黄芪“标准化栽培技术”音像培训教材。

主产县区举办培训班765场(次),培训农民7.46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4.2万份(册),有力地促进了中药材标准化技术推广普及。

  韩临广:

四、加工和经销企业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

近年来,甘肃省中药材加工业有了较快发展。

在主产区还涌现出了一批中药材初加工专业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通过加工,增值增收,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

目前,甘肃药材加工业已由农户分散的清洗、整理、饮片加工为主,向专业加工企业中间物提取、中成药生产以及系列保健、美容化装品开发方向发展。

实行先建后补的奖励政策,启动了陇西中医药产业园和物流园建设,入园企业18家,总投资达25亿多元;形成静态仓贮能力5万多吨。

支持50家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完成GMP认证、25贮藏流通企业完成GSP认证。

全省中药材饮片加工认证企业达到65家,加工能力由2008年的8万吨提高到12万吨,增长50%。

  韩临广:

五、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在中药材优势集中产区,种植药材促进农民增收作用突出,种植中药材收入成为优势集中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10万亩以上的重点县农民种植药材收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

其中,宕昌县为59%、岷县为44%、漳县为44%、陇西县为36%、渭源县为24%、武都区为18%。

在重点产区乡镇,药材种植收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更高,如宕昌的阿坞、理川、哈达铺分别为75%、70%、67%;武都的马营、陇西的首阳、岷县的梅川分别为67%、65%和58%。

  韩临广:

总体来讲,甘肃中药材产业正在向一流生产基地,一流加工物流中心,道地药材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迈进,对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谢谢大家!

  顾克志:

下面,请马主任介绍情况。

  马苏平: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陇药产业是甘肃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省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陇药产业加快发展。

2010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陇药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陇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去年,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十二五”陇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陇药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支持定西市中 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陇药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快陇药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意见》和《关于推进陇药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的意见》,这些政策措施,对进一步强化甘肃道地药材质量安全、扶持定西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两年来,在陇药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市州高度重视,按照各自工作职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推进陇药产业发展的工作任务,推动陇药产业加快发展。

  马苏平:

一、陇药工业发展情况

  目前,全省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166家,拥有20多个剂型、2931个批准文号的药品品种。

现有兰州生物所、兰州兽研所、兰州佛慈、奇正藏药、独一味、陇神戎发、岷海制药、甘肃扶正等42家制剂(原料药)企业和93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

陇药工业已形成了集中药材加工、中成药、生物制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去年,陇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45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9.87亿元,同比增长17.1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20亿元,同比增长34.79%,利税总额11.21亿元,同比增长9.38%。

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与2010年相比,分别提高10.21、5.02和4.11个百分点。

2011年,陇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15家,比上年增加4家;单品种过亿元的产品9个,比上年增加1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7亿元,同比增长25%。

  马苏平:

今年上半年,陇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94亿元,同比增长57.65%;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84亿元,同比增长60.72%,利税总额3.73亿元,同比增长27.87%。

1-6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52%。

从今年上半年统计数据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马苏平:

一是陇药工业呈高速增长态势,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增幅分别达到57.65%和60.72%、27.87%,实现了生产和效益同步高速增长。

二是陇药工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52%。

国药集团、康美药业、重庆太极、神威药业等数十家国内知名企业投资项目落地甘肃,省内制药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进一步加大,推动陇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

三是陇药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虽增长幅度较大,但从总量看依然偏小,工业增加值只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0%,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相差甚远。

陇药工业经济总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龙头企业和强势品牌带动,企业“小、弱、散”依然是制约陇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马苏平: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甘肃省“十二五”陇药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省上近期出台的支持陇药产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企业、培育大品种、支持大项目、打造大品牌”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定西国家中药生产原料供应保障基地”

  建设,建立从中药材种植、初加工、仓储物流、市场交易及中药提取、中成药制造等各环节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中药质量安全可追溯性和更加完善的产供销服务体系,将其建成西部地区大型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中医药产业基地。

  二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积极推动产业整合重组,加强与国内大型制药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利用其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等优势兼并重组我省企业。

支持省内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形式,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培育陇药大企业、大集团。

  马苏平:

三是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加强跨省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谋划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陇药大项目,主动走出去对接引进。

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规划、土地、环评、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要素保障。

  四是强化重大陇药项目推进实施工作。

重点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企业整合重组及扩能改造升级、创新药物研制和陇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中药提取等项目,引导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向产业基地和园区集聚。

  马苏平:

五是加快陇药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强化制药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支持企业针对重大疾病或多发疾病,开展新药创制、国外到期专利药品首仿以及陇药优势品种的二次开发。

鼓励采用合资、合作、参股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从事药物研发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组建高层次的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及药物研发工程技术中心。

  六是加快陇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推进以兰州为中心的医药商贸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以陇西为中心的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发展中药材现货期货交易市场。

帮助引进现代医药供应链管理模式,鼓励企业组建陇药供应链管理公司。

支持优势陇药在国外设立经销店或在国内重点市场设立营销中心及连锁经营店。

  马苏平:

七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省内外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大力宣传陇药产业。

重点抓好宣传组织策划和典型事例报道工作,对我省道地中药材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和重点骨干企业的优势品种加大宣传力度。

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争创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

支持陇药企业产品申报甘肃名牌产品。

组织开展对外品牌推介活动,帮助企业打精品广告,树立陇药品牌形象。

  谢谢大家!

 顾克志:

下面,请王厅长介绍情况。

  王晓明: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甘肃省卫生厅,对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省卫生事业和中医药事业的关心、支持、帮助以及监督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本情我向大家做一简要通报:

  王晓明:

一、全省中医事业发展概况

  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中医机构91所。

其中,中(藏)医医疗机构86所,中(藏)医药科研机构3所,中医院校2所;全省97%以上的综合医院、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中医科,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在各级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了中医科、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设立了中医监督科。

已设置中医病床14750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助理)1.82万人。

中医药院校教育方面,甘肃中医学院设有12个专业,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博士学位创建单位,今年验收;各类在校生7900余人。

甘肃省中医学校现设置普通中专和“3+2”两个层次共8个专业,在校学生4000余人。

陇南、庆阳、甘南等地区卫校也开设了中(藏)医药班。

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医杂志有《西部中医药》、《甘肃中医学院学报》、《中医儿科学》。

  王晓明:

二、甘肃中医药工作的优势

  甘肃在中医药工作方面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一是中医药文化厚重,群众基础好。

甘肃是中医发祥地之一。

8000年前“味百药而制九针”的伏羲是甘肃天水人,中医鼻祖岐伯故里位于甘肃庆城县,晋代针灸大家、《针灸甲乙经》作者皇甫谧故里位于甘肃灵台县朝那镇,武威出土的汉简、敦煌医学都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之一。

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甘肃人民形成了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习惯,这些为甘肃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是中医药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甘肃有1600多个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达260多万亩,常年人工栽培的有350余种,大宗道地药材有30多种,其中,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甘草等主要产品占全国产量的70%至95%。

中药材资源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四位。

近年来,我省不断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向产业化转化。

目前,兰州、定西等地的中药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此外,著名的拉卜楞寺等藏传佛教寺院及民间,存有大量藏医药经典著作,为发展壮大民族医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王晓明:

三、甘肃推进中医药工作的主要做法

  深化医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后,甘肃省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充分结合全省经济总量小、自然条件差、财政收入少、农村人口多、医疗服务能力弱的工作实际,坚持以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本的问题,用较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探索了一整套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甘肃医改工作经验,得到了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肯定。

出台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省级卫生、发改、财政、人社、食药监管部门联合出台了《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办法(试行)》,提出四大优惠政策:

1.在城镇医保中对中医医院起付线降低一个档次,报销比例提高10%。

在新农合中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提高20%,起付线降低30%;2.在医疗机构补偿中,各级财政要提高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床位补助标准;3.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时,鼓励基层卫生机构提中医服务,对中医药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补偿倾斜;4.调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院内中药制剂在全省范围内使用,适时调整中医药诊疗服务价格。

  王晓明:

二是省政府在《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首次以政府名义强调了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西学中活动、建设中医特色卫生院等中医工作,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普遍将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的补助标准提高到同级综合医床位补助的1.5倍。

  三是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运用中材和中适宜技术诊疗疾病工作的通知》,对群众使用符合条件的中成、中药饮片、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为目的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新农合全额报销,医保推行理。

同时,文件还要求各市州建立市级培训基地,组织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就如何应用中药材和中医适宜技术诊治疾病进行培训,保证乡村和社区卫生机构至少有1名中医全科医师参加培训。

2012年7月23日15:

42:

27

  王晓明:

四是省卫生厅联合食药监部门,通过各地推荐和专家论证,为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200种院内中药制剂颁发了“通行证”,允许目录中的院内中药制剂在全省范围内调剂使用,同时将这批院内中药制剂已经全部增补到全省新农合基本用目录当中。

另外,在增补甘肃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时,增补了86个中成药品目。

五是经商省财政厅同意,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将中医治未病内容纳入甘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在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的过程中,针对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向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证居民健康档案的中医药内容不少于20%,健康教育的中医药内容不少于30%,明确了甘肃省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的的中医内容和经费来源。

  王晓明:

六是协调省食安办、省林业厅、农牧厅组织甘肃省药用木本植理环境、气候特征、环境资源等因素,制订了《甘肃省药用木本植物种植指导目录》、《甘肃省中药材分布区域与生产指导目录》和《甘肃道地大宗中药材优势区域布局目录》,下发了《关于加强药用木本植物种植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强化中药材种植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养殖业中充分发挥中草药防病治病作用的通知》要求各地林业、农(牧)业和卫生部门联合制定种植规划,合力推进中药种植工作,进一步提升中药产业附加值,推进中医中药同步协调发展。

七是联合省旅游局、农牧厅、林业厅、商务厅、文化厅等六部门制定下发了《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甘肃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资源丰富、品质高端的优势,挖掘、整理和传承甘肃的岐伯、皇甫谧等古代名医和敦煌医学、武威汉简医学的中医药优秀文化,打造并形成甘肃省中医药优秀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结合,提高和增强甘肃中医养生旅游产业的特色和品质,促进中医药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

现在,庆阳岐伯圣景、平凉灵台皇甫谧文化园已初具规模,开始发挥宣传和示范作用。

  王晓明:

八是联合省商务厅、旅游局、食药监局出台了《关于加强药膳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征集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的通知》,目的是通过药膳的推广应用和养生保健旅游产品的开发,进一步弘扬中医食疗和养生保健文化,增强人民群众养生保健理念,为中医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中医药更好地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总体来讲,我们在近几年发展中医药事业中有三点深刻体会:

第一,领导重视。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中医药工作,对一些战略性问题多次作出了重要批示。

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常务会在审议基层医改的指导意见时,专题讨论了如何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措施。

省政府为了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省的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建设方案》,正式启动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建设工作。

截止目前,已有13个县区被批准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县区建设单位,24个县、市、区正申请创建。

第二,上下联动。

对于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发展中医药的各项决定,市、县两级政府能够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很快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

目前,大部分市县出台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了中医药管理体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增加了对中医药的投入,落实了省上发展中医药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三,合力发展。

各级党委和政府确定了发展中医药的战略任务后,同级政府各部门能够快速反应,及时行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研究并制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政策连续性强的具体政策措施,并积极指导相关职能部门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合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

  王晓明: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甘肃中医药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尤其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关于支持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并和省政府签署了共建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的协议。

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关心和重视中医药发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给予了更多的厚望和热情,这些都为中医药事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经过广大卫生和中医药人员的不懈努力,甘肃中医药事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顾克志:

下面,请常市长介绍情况。

  常正国: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定西市委、市政府,向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和中国·定西第五届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大会的筹备情况。

  常正国: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辖安定区、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1区6县,常住人口270万人。

全市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高寒阴湿两个自然类型区,海拔1420-3941米,年降水量35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7℃,无霜期140天。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入手,狠抓扶贫攻坚,全市于1999年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

进入新世纪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自然条件严酷地区扶贫开发的新路子,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201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87.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81.7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7.7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财政支出11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74元。

今年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63.41亿元,同比增长14.2%。

规上工业增加值8.47亿元,增长28%,位居全省第一。

大口径财政收入12.5亿元,增长33.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4亿元,增长34.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2.7亿元,增长33.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亿元,同比增长17.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现金收入分别为6849.3元、2025元,均增长16.4%。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出全省平均增速,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转型跨越之势正在形成。

  常正国:

定西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是中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

全市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各类中药材品种439种。

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占37.2%;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就有97种,占75%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