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553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docx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docx

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四步法政工研讨文章

政工研讨文章:

做好基层文化工作“四步法”

  

  军队文化工作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是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加强和改进基层文化工作,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强化革命军人精神支柱物现实需要,是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积极对策,是全面提高官兵素质的有效途径,是稳定官兵思想的重要环节,是增强部队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文化工作不是中心工作,中心工作离不开文化工作”。

搞好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应注意把握四个问题。

  一、把握一个方向

  军营文化建设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把握军营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必须以培养“四有”军人为目标,在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上狠下功夫,把加强军营文化建设与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牢牢把握一个方向:

“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一)要充分认清把握好军营文化建设政治方向的重要意义。

首先,把握好军营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证官兵政治上“不变色”。

军营文化建设如不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培养“四有”军人上下功夫,就等于把军队的思想文化阵地拱手相让,一些不健康的甚至反动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

正如江主席指出的: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防止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侵蚀,如果不能在新形势下做到拒腐蚀、永不沾,我们这支军队就有改变性质的危险,就会失去战斗力”。

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占领意识、阵地意识和争夺意识,从保持我军性质、保证官兵政治上“不变色”的高度,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其次,把握好军营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证官兵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当前,有的战士文化爱好格调不高,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就可能充塞一些庸俗的、腐朽的、落后的精神垃圾。

我们各级领导和政治机关,必须了解掌握官兵精神生活的现状。

一方面尽量满足他们的健康文化生活的需求,一方面努力提高军营文化活动的格调和品位,增强军营文化的导向性和凝聚力,着力培养官兵纯洁的思想道德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打牢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思想基础。

再次,把握好军营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才能实现部队全面建设、整体提高的目标。

军营文化建设既是部队全面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全面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服务保证作用。

大抓军营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官兵的精神文化素质,陶冶官兵情操,鼓舞部队士气,促进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实践证明,官兵广泛参与健康有益的军营文化活动,部队就会出现朝气蓬勃、争先创优的风气,好人好事就多,坏人坏事就少,进而有力地促进部队全面建设。

 

(二)注重发挥军营文化的特殊教育功能,在培养造就“四有”军人上下功夫。

首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就是要不断打牢官兵的理想信念根基。

军营文化必须贯穿和体现我军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鲜明的理想追求,引导官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些年来,少数官兵因为放松理论学习,导致理想信念模糊、淡化乃至动摇,个别人不信马列信宗教,不信科学信迷信。

这就充分说明,必须加大军营文化建设中的理论武装力度,坚持以科学的理论坚定官兵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

要在官兵中大力加强唯物论、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坚决反对和破除一切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激浊扬清,强根固本。

其次,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是要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上级指示精神统一官兵的思想和行动。

抓好正确舆论引导,是军营文化宣传教育群众的重要手段。

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

要抓好“三个半小时”的落实,领导干部要定期作时事形势报告,积极宣传中心、宣传大局。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橱窗、板报、墙报等宣传工具,使广大官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思想熏陶。

对那些宣扬反动政治观点、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和腐朽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的东西,要旗帜鲜明地坚决抵制,绝不容许在部队蔓延滋长。

第三,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具体到军营文化建设,就是要弘扬主旋律、体现高格调。

我党我军历来是高尚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64字”创业精神等,都是我党我军培育的高尚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们要引导官兵继承我军光荣传统,发挥富有本单位特色的传统精神,通过进行军史、旅史、营连史的教育,增强官兵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要积极发现和培养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引导官兵学先进,赶先进,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

第四,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就是要使官兵在健康有益的文艺欣赏中汲取精神营养。

优秀的电影、戏剧、书籍,能够使人明正理、走正道,获取精神力量。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影响、读书活动对官兵立身做人的导向作用,多向基层配发和推荐优秀作品,严防非法出版物进入军营,坚决堵塞腐朽文化的源流,创造纯洁的军营文化环境。

  (三)、把握好军营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切实负起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把抓好军营文化建设,作为对部队实施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重要职责,真正把军营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工作与其它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的关系,坚持文化工作服务于部队中心工作,把文化工作纳入到按纲建连工作计划之中,统筹协调安排,妥善解决时间、人员、活动场地等方面的矛盾,保证文化工作顺利开展。

要像重视改善官兵物质生活那样重视军营文化建设,舍得向军营文化建设投入,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各级干部尤其是营连干部,对连队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要加强具体的组织和指导,还要带头踊跃参加,做到官兵同乐,使军营文化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强化二支队伍

  基层文化骨干队伍是支撑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铁骨脊梁”,失去了他们,基层军营文化建设就会象被抽去了脊骨精髓的人一样,非得瘫痪不可。

所以,要加强新时期基层军营文化建设,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设。

根据当前部队兵役制度的改革情况,为了保持军队文化工作的健康长期持续发展,应牢牢抓住干部和士官队伍,充分调动起两支队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搞好文化骨干人才的培训、使用和保留。

  

(一)调动干部队伍

  一是干部是文化工作的组织者;干部一般是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指挥员,担负着组织领导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关键部分。

营政治教导员领导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基本职责是:

根据旅、团年度文化建设计划,指导各连政治指导员抓好落实;负责传达上级对文化建设的指示和安排,对全营的文化活动进行组织协调;组织干部、战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好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工作;指导连队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经常分析全营文化建设情况,及时向上级党委和政治机关汇报。

连政治指导员领导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基本职责是:

根据旅、团年度文化建设计划,制定连队月文化工作计划;安排周间活动项目;指导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建立健全文化活动组织和文化建设制度;办好俱乐部,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干部战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好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工作;重视培养和保留战士文体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军队文化工作的健康持续开展,离不开干部的支持和组织和实施。

二是干部是文化工作的主力军;干部大多经过正规院校培训,在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特长。

应充分发挥干部的文化特长,搞好骨干培训,提高活动档次。

各级干部骨干,是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龙头”。

实践证明,哪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对基层军营文化建设比较重视,有一定文体特长,亲自组织,带头参与,哪个单位的文化活动就能坚持经常,生动活泼。

因此,营、连领导干部特别是分管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领导干部,必须从军队“三化”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领导。

三是干部是文化工作的传播者;干部在部队的时间较长,少则七八年,多则几十年,工作一般变动不大。

一次培训,一劳永逸。

不管干部走到那里,都会给那里的文化工作带来生机。

  

(二)抓住士官队伍

  目前我们部队,士官队伍比重较大,约占60%以上,是军队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是营、连各种文化活动队(组)的骨干成员。

他们生活在基层,担负着直接参与组织基层军营文化活动和管理文化设施器材的重任,是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

面对基层军营文化建设任务重,工作标准高的实际情况,基层士官文化骨干的作用日益突出。

离开他们,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无法落实。

因此,各级领导和机关业务部门,应充分相信和依靠基层士官文化骨干,促进基层军营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三、抓住三个环节

  军队文化工作看似复杂,实则有规律,只要抓好了人才培养、器材建设和活动开展三个环节,就能抓好军队文化工作。

  一抓人才培养

  军队文化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自然需要人去做工作,这是军队文化工作的关键环节。

抓住了人才培养,也就搞活了文化工作。

  1、加强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应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官兵结合。

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要实行军官文化骨干和士兵文化骨干相结合,并以军官文化骨干为主力。

一方面,基层军官绝大部分毕业于军队院校,具有较高的文化专业知识和组织领导能力,是基层全面建设的带头人,理应成为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另一方面,基层军营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就决定了其骨干队伍不仅要有基层军官,而且必须有更多的士兵。

如果只有基层军官文化骨干,而没有士兵文化骨干,基层军营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群众性的特色,其任务也无法落实。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选拔和培养基层军官文化骨干,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善于发现和使用士兵文化骨干,发挥其主力作用。

 第二,特长互补。

特长互补是指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中,各骨干之间在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特殊能力的相互补充。

文化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基层军营文化建设要求其骨干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特长。

从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现状来看,就单个文化骨干而言,具备一二项文化特长是可能的,若要他们具备全部文化特长则不大可能。

但是,在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中,各骨干之间通过特长互补,就能形成一个特长齐全的群体。

所以,各单位在选配文化骨干时,一定要考虑其特长因素,有利于相互补充,增强基层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整体功能。

 第三,新老搭配。

新老搭配,一是指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中既要有年龄较大、军龄较长的老文化骨干,又要有年龄较轻、军龄较短的新文化骨干,做到新老结合;二是指在组织基层官兵开展文化活动时,既要充分发挥老文化骨干的作用,又要尽量让新文化骨干参与组织,做到以老带新。

搞好新老文化骨干的搭配,不仅能使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形成梯次,充满活力,而且有利于新老文化骨干在实践中相互学习,更快提高。

只有注重新老文化骨干的合理搭配,才能确保新老文化骨干顺利交替,保持骨干队伍的连续性,防止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第四,相对稳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军队成员流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基层军营文化骨干的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由于基层官兵的提升、调动、转业、退伍等因素,加上每年新兵的补入,致使基层官兵的岗位不断发生变化,文化骨干队伍只能在一定的时空内保持稳定。

文化骨干工作岗位的经常变动,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经常波动,影响整个队伍的稳定。

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尽量排除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要善于适应变化,及时地对基层文化骨干队伍进行调整、替换、保留、补充。

使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保持相对稳定。

  2、优化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应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精心选拔。

精心选拔基层文化骨干,是优化文化骨干队伍结构的根本途径。

选拔基层文化骨干主要在连一级进行,旅、团可在本部队范围选拔尖子人才组成文化骨干队伍。

选拔骨干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通过多种渠道进行。

一是在新兵补入时选拔。

新兵补入连队后,要通过查阅档案、填写文化特长调查表、找“知情者”了解等方式,物色和发现文体骨干,及时把他们吸收到文化骨干队伍中来,在此基础上健全连队文化活动组织。

干部文化骨干调动后,也应该及时挑选合适的干部补充到骨干队伍中来。

二是在文化活动中选拔。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最能造就人才,会使一些原本并无文体特长的干部、战士脱颖而出,自然而然地成为各种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

要善于在文化活动中发现并及时吸收那些已有一定特长、会示教、能组织的干部、战士加入骨干队伍,优化组织,弥补空缺。

 第二,合理调配。

合理调配基层文化骨干,是优化队伍结构的有效措施。

由于自然兵源中文化骨干的数量与质量状况极不稳定,单靠连一级一次性选拔文化骨干是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

因此,还必须采取其它办法,以保证本单位对文化骨干的要求。

一是主动“要”。

对于同一部队系统新近分配或调入的文化人才,应主动向上级机关申请要过来。

二是争取“援”。

文化骨干较缺乏的单位应与文化骨干较集中的兄弟单位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关系,争取外单位文化骨干的援助。

三是适时“调”。

团要考虑文化骨干的分布情况,照顾各单位之间的平衡。

根据文化骨干的素质和文化活动项目,适时进行必要调整,做到合理分布,梯次配备,形成网络。

 第三,择优保留。

择优保留基层文化骨干,是优化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结构的重要环节。

各级领导干部要从部队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着想,对基层文化骨干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需要,每年应留出一定的指标,让基层战士文化骨干提干或升任士官。

老兵退伍时,要适当地把一些有文体特长的老兵骨干留下来。

要特别注意选准配强团俱乐部主任。

由于基层职能权力所限,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着“想保愁没路,想留留不住”的困难。

这就要多与上级机关联系,求得理解和支持,改善和拓宽保留文化骨干的途径。

争取达到每个连队有教歌、演唱、美术、文艺创作、裁判、体育运动等骨干各2—3名。

  3、要充分发挥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作用,是加强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关键。

文化骨干既是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又是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台柱子”。

他们的结构和素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仍然不能实现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因此,怎样在基层军营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骨干队伍的作用,是各级领导需要经常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要明确职责,交待任务

 文化管理学研究认为,文化骨干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越明确,行动越自觉,积极性越高。

据此,各单位应根据基层军营文化建设和基层文化骨干角色的需要,给基层文化骨干队伍的主要成员制定工作职责,适时交待任务,提出具体要求,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勇于负责,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改革创新精神。

 各类文化骨干要在党委、支部和首长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搞好军营文化建设。

除了给团专(兼)职文化干事、俱乐部主任、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和连队俱乐部主任规定明确的职责以外,还要给文体活动的队(组)长规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做到职责分明,各显其能,真正把基层军营文化建设带动起来。

 经常给基层文化建设骨干交待任务,是激励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各级领导干部要依据基层文化建设各类骨干的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地向骨干交任务,提要求,压担子,使他们产生出一种紧迫感和驱动力。

年初,布置工作时,要向文化骨干讲清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使他们胸中有数,自觉履行职责。

月初或开展文体活动前,要向文化骨干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他干”为“他要干”。

 二要充分信任,善于使用

 俗话说,“疑者不用,用者不疑”。

在基层军营文化建设中,充分信任文化骨干,善于使用文化骨干,是凝聚人心和团结奋进的动力;而相互猜忌,用人生疑,使用不当,则是导致矛盾和消沉的患源。

基层领导者在使用文化骨干之前,应该对他们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以便量才使用。

而一旦决定使用,就应该打消一切疑虑和担心,大胆使用,合理使用,使他们在干中磨练,在练中成熟。

 在使用文化骨干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让文化骨干各尽其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二者总是相互交织,彼此伴生。

每个文化骨干都有其所长和所短,在使用文化骨干时,要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各尽其才。

二是给文化骨干一定实权。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同时也体现出领导的信任,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授予文化骨干一定的职权。

如文化活动的安排权,文化器材的管理权,文化经费的使用权,活动人员的调配权,批评表扬的建议权,等等。

在其责权范围内,只要没有违规行为,领导干部一般不要越权干涉。

真正使他们有职有权,积极开展工作。

三是为文化骨干压阵撑腰。

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做文化骨干的后盾,为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压阵撑腰,铺路搭台。

做到“三到场”,即本级重大文体活动要到场,参加上级组织的文体活动要到场,布置文化建设任务和进行小结要到场。

要提倡各级领导干部在文体活动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当好“三员”,即文艺演出时当演员,体育活动时当运动员,观赏文体竞赛时当鼓动员。

四是帮文化骨干排扰解难。

基层军营文化活动骨干绝大多数是战士,他们年龄小、经验少,又是士兵身份,组织基层官兵进行文化活动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文化骨干在工作中偶尔出现失误时要给予必要的理解,要诚恳帮助,总结经验教训,鼓励他们继续大胆工作不要过分责怪,以偏概全;文化骨干做出突出成绩或学有所长时,要及时表扬和奖励,关心他们成长进步;文化骨干在活动经费和器材上遇到困难时,要力所能及地给予调剂解决,千方百计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三要定期考核,及时激励

 考核是基层军营文化骨干队伍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励每一名文化骨干奋进的重要措施。

定期考核,可以对基层军营文化骨干队伍起到制约和导向作用,促进基层文化骨干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考核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军营文化骨干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工作,认真做好。

 考核在基层文化骨干队伍管理中可以形成一种约束机制,对文化骨干的行为起导向作用。

考核的内容可以列出很多项,归纳起来是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其中,绩是德、能、勤的综合体现和客观记录,因此,考核应以考绩为重点。

考核的功能最终体现在对基层文化骨干的激励上。

  二抓器材建设

  军队文化工作器材建设,是文化工作的硬指标。

近年来,兰州军区实施了“文化工程”,确立了“双十一”标准。

今年总政也把文化器材列装管理。

这些都反应了上级对基层文化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归纳起来,器材建设主要有上级配发、友邻赠送、单位自购、官兵捐建四个途径。

  基层军营文化器材建设,包括资金保障和设施器材建设。

新时期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离不开这些物质保障。

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

近几年,我团的文化器材已有很大改善,但不少单位的文化建设与官兵的期望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物质保障不能满足文化建设的需要,总是反映少经费、没设施、缺器材。

这是新时期基层军营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只有加大基层军营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才能满足基层文体活动的实际需要,才能消除基层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反差,才能搞好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拓宽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2、拓宽基层军营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途径

 一是依靠军委、总部逐步加大专项拨款,各大单位不断增加经费补贴。

 二是基层部队要努力增强自筹能力。

基层部队在文化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等、靠、要没有出路,与地方攀比更不现实。

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自筹部分资金,为基层军营文化建设增加财力物力。

(1)发展农副业生产,增加补助。

发展农副业生产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许多单位坚持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积极创收,大大改善了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

有的单位在开荒种菜时,专门划出一块地种“文化菜”,将省下的钱用来购买文化器材;有的单位靠官兵自愿捐款,把经费补充到文化经费之中。

(2)发动群众自制自建,节省资金。

对一些常用文体器材,要坚持能自己制作的不花钱买,能利用的不买新的,能修理的器材不轻意废弃。

(3)利用住地优势,争取支援。

可以通过与地方开展共建活动,争取得到一些经费和实物的支援。

 3、科学使用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经费

 ⑴专款专管,严格把关

 连队俱乐部活动费是单独列项的。

为了管好用好这笔经费,各级必须按规定标准如数下发基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截留。

基层各单位对于上级下拨的基层军营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管,专人负责,严格把关,专款专用,不得挪为它用。

 ⑵统筹规划,精确预算

 常言道:

“不怕不够用,就怕不预算。

”文化经费不论多少,盲目乱花不行,零打碎敲也不是办法。

应根据基层军营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和现有资金数量,认真细致、精确合理地做好年度文化经费的框架预算。

要“算了干”,而不要“干了算”。

在预算时,既要着眼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既要计算精确,又要留有余地。

做好预算后,要依据预算组织实施,一项一项抓好基层军营文化建设。

每个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树立整体观念,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⑶勤俭节约,合理用款

 基层文化经费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专项经费。

各单位靠上级专项文化经费拔款,这是主要来源。

但专项经费的标准很低,远远不能满足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

二是其它补贴。

在上级拔入的文化专项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各单位采取从家底中拿一点、从生产收益中补一点、从有偿服务中增加点等措施,自筹资金,加大投入。

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经费来之不易。

各级干部要格外珍惜,增强“慎重决策,有效投入”意识,发动官兵开展“自己动手,丰富文化生活”活动。

使用文化经费应本着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讲求效益的原则,力求把有限的经费用好用活,为官兵办好事、办实事。

要量入而出,把钱真正用在“刀刃”上,杜绝讲排场、贪大求洋、铺张浪费等现象。

 ⑷搞好审计,加强监督

 各级要结合财经工作检查和审计,对所属单位文化经费使用情况,做到季度有检查,年终有审计,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各级干部要带头遵守财经纪律,自觉接受组织的审计和群众的监督。

俱乐部主任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大胆地参与监督本单位文化经费的使用。

 4、加快基层军营文化设施器材的建设

 文化设施器材是基层军营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它的发展规模和程度是基层军营文化建设水平的显著标志。

随着新时期基层部队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基层军营文化建设对文化设施器材的依托性越来越大,对广大官兵的文化需求起着不可忽视的规范和制约作用。

因此,加强新时期基层军营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加强文化设施器材建设。

基层军营文化设施器材包括两种类型:

一种是固定性或长久性的文化设施器材,如场地、馆室、乐器、电器设备、图书等;一种是消耗性或短期性的文化设施器材,如各种球类、球拍、球网、棋、扑克、笔、墨、纸、颜料、报刊杂志等。

重点是前一种类型的文化设施器材。

具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建好活动场地

 文化活动场地是官兵开展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各单位要切实搞好连队俱乐部的场地建设。

 重视俱乐部建设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明确规定:

驻地集中的旅、团要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连队要“建设好俱乐部”。

现在,全军已基本形成了旅、团文化活动中心与连队俱乐部相联系的业余文化阵地。

我们从调查中看到,旅、团文化活动中心和连队俱乐部的文体活动场地和设施多数是基本配套的。

连队俱乐部普遍有了电视机、放像机、收录机、卡拉OK机,连队都有VCD影碟机,有篮球、排球、台球、乒乓球、棋牌室和图书阅览室等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