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docx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同兴中心小学
备课笔记
班级:
教师:
科目:
班级:
授课教师:
制定时间:
班
级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四年级两个班的孩子,人数并不是很多,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孩子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水平。
但对于美术课程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器材及学生素质的限制,仍然无法很好地开展教学,因此本学期仍要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
材
分
析
教材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5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人文精神,体现人文观念。
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力求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的结合,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多角度体验和尝试。
意学科之间的积累和联系,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使学科之间的综合效应更为融合和连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
学
目
标
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学手段生动有趣,运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
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7、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8、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和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9、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提
高
质
量
的
措
施
1、培优要着眼于长远,要侧重于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拓宽知识面,开发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2、对优等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在挫折面前,不至于难以接受。
3、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必须对其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
4、对于美术方面的差生,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基本动力。
例如一些手工课上,老师可以先做一些精美作品展示给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欣赏课上,尽量搜集更多的作品,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教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第1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2
2.2日上课
2
第2课穿穿编编
2
3
第3课下雨啰
2
4
第4课纸卷魔术
2
5
第5课套色纸版画
2
6
第6课鸟和家禽
2
清明节放假
7
第7课我是一只小小鸟
2
8
第8课鸟的纹样
2
9
第9课水墨画鸟
2
期中考试
10
第10课巧包装
2
劳动节放假
11
第11课对比的艺术
2
12
第12课儿歌与童话
2
13
第13课最快的作品
2
14
第14课听音乐画音乐
2
15
第15课吹气投篮
2
16
第16课变戏法的纸盒
2
端午节放假
17
第17课字的联想
2
18
第18、19课罐和壶
(一)罐和壶
(二)
2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19
第20课土与火的艺术
(二)
2
暑假时间待定
第1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了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对色彩对比与和谐通缉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
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
游戏:
教师取出一种三间色,学生要拿对相对应的两种原色。
给`6种颜色排排队、将红、黄、蓝、橙、绿、紫`6`种颜色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排队。
说一说排序的理由。
教师小结:
靠一起的颜色很相近,很协调,距离较远的颜色反差较大,对比较强.
(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板书归类归纳:
对比色:
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协调色:
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
欣赏多媒体演示的一组图片,谈谈画面的色彩,以及给你的感觉。
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揭示:
红和绿、黄与橙、绿与紫是对比色,对比使画产生很强的活力和跳跃感,给人鲜明、刺激的感觉。
蓝与绿、红与橙、紫与红、黄与绿等是和谐色,给人和谐、愉悦、层次丰富的感觉。
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对比色与和谐色。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用水粉色调配几种对比色和协调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谈一谈对其画面色彩的感受。
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所学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知识。
教师总结:
无论是绘画或设计,对比与协调都不可少。
如果以协调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对比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协调生动,统一中有对立;如果以对比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协调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丰富和谐,对立中有统一。
(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有些是用对比色画出的,有些是用协调色画出的,比较它们不同的色彩感觉。
说说自己对大师的作品的理解,感受色彩的魅力。
小组畅谈感觉并进行探讨归纳:
对比色:
强烈、刺激、跳跃、张扬。
协调色:
温和、含蓄、平静、柔美。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对比色或和谐色作画。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
先设计出画面的内容,再构思安排好画面,确定画面主体,将草图打好后,上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大家共同评议、交流观画感受,分享创作感受。
第2课穿穿编编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
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
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教学思路: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
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
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
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
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
)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
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
同桌讨论:
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
教师演示:
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
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
用纸条上下穿编。
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
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交流与评价:
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为什么?
课后拓展:
回家后寻找一下身边的穿编物。
阅读一本有关穿编的书籍。
上网查询一些有关穿编的资料。
第3课 下雨啰
学习目标:
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大胆、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难点:
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作品、各种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
在网上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彩色笔或油画棒。
学习过程:
感知与体验:
1、音乐导入:
教师播放下雨的音乐时提问:
这几段音乐表现了什么?
学生回忆下雨时情景,回答问题。
2、再次播放下雨的音乐,引导学生用手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3、学生讨论:
(1)说说可以用哪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表现不同的雨?
(2)老师准备一些工具让学生上台,用动作表演人或动物在不同雨中的感受、表现和情绪。
4、情感互动:
分小组表演雨中即景。
创作与表现:
1、欣赏课本中的作品,是怎样表现的,采用什么方法?
2、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喜欢的表现方法画出生活中的雨。
评价与反思:
1、学彼此交流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
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独到之处。
过程中又是如何体现并突出它的特点的。
2、同学之间互评,最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第4课纸剪魔术
教学目标
(1)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
(3)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
学生准备:
制作材料工具。
建议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教学思路:
一、观看碟片:
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
教师播放电脑课件:
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青蛙)
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
(蛇)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
(羊)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
(公鸡)
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二、小组讨论:
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
采用了什么材料?
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
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
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
三、交流与评价:
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四课后拓展:
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第5课套色纸版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的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
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
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
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情感领域:
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
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
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
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
引出课题:
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
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
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拓展学生对绘画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2、根据画稿分色的要求制作“副版和主版”并进行套色练习分印,体验套色纸版画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
3、通过纸版画的教学使学生感受纸版画的特殊美感,并启迪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细致精巧的劳作能力。
学重点:
掌握分版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是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套色拓印是难点。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纸、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欣赏分版画作品,初步了解这种画的特点。
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表欣赏感受:
整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跟上一节课学到的制作方法一样吗?
你知道怎样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二、观察、演示。
电脑演示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构思—制作底版,根据画色的分色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主版——磨印主版。
学生观察体会所做的两个底版与主版与上一节课的底色版印刷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三、实践操作。
以同桌的形式,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
重点先要想好哪一部分做副版和主版?
四、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和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展评。
五、反思、拓展。
课后可参观。
可展示。
也可以上网查一下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它的艺术特色。
第6课鸟和家禽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在《鸟和家禽》之后,两者的教学内容,互为补充延伸,前者突出“平面”的表现方法,而后者更突出了"立体"的表现方法。
用废旧材料和黏土做鸟和家禽,让学生在尝试各种废旧材料和黏土的同时,了解民间工艺、了解自然、爱护生命,更关心地球的未来。
这课可以分两课时来教学,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材料,共同分工合作,共同创作鸟和家禽的形象,用"立体"的方法,把自己创作的鸟和家禽的外形、动作特征表现出来。
本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爱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做鸟和家禽的基本方法。
(2)操作目标:
基本学会把握鸟和家禽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渗透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鸟和家禽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尝试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基本把握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范作、黏土、制作工具等。
学生准备:
黏土、制作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情景与引人:
一次《猫与老鼠》中的笨猫TOM在家睡觉时被鸟叫声或鸡叫声惊醒,你们听出是什么声音吗?
(放动画)你能把这些鸟或鸡画出来给老师看看吗?
学生在纸上画,师请两个学生上黑板表现。
展示其中的部分作品,引导学生注意鸟类的基本形体特征。
师出示鸟类标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乌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长什么样,不清楚的同学还可以上来摸一摸,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其他同学。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既然你们都了解鸟的基本形体特征,那你们想用做陶的方法来表现它吗?
引入新课:
我做的鸟和家禽。
(2)欣赏与交流:
师:
在做陶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祖先和民间陶艺家和我们同龄学生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用陶来表现鸟和家禽的。
多媒体演示鸟和家禽的陶艺作品,其中有陶胚,也有施釉烧制成功的作品。
师:
我们每制作一件陶艺作品,都要先进行构思,之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适,怎样去制作?
现在也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样的鸡和家禽?
怎样做得与众不同,又如何去表现每一部分?
想好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一下看法,在制作时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采取同学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学生交流各自的设想,教师适时点拨。
(3)练习与展示:
师:
既然同学们都已想好,那就开始制作,注意开始要练泥(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推荐优秀做法和讲解注意事项)。
请同学展示作品,并作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参与评议。
(4)总结与延伸:
师:
刚才我们看了同学们的作品,你们做得真好,想像力真丰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根据同学们的创作,你们能推选出今天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吗?
(小组讨论,然后把结果告诉课代表,教师颁发自制鸟和家禽的奖品。
)
师:
其实陶艺本身底蕴深厚,民间陶艺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很多方面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以后认真学习各科知识,认真观察我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
第7课我是一只小小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鸟和家禽》、《鸟的纹样》、《水墨画鸟》、《我做的鸟和家禽》基础上的一堂“综合、探索”课。
前面学生对各种小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是每个孩子的梦想。
本课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引导学生参与到我是小鸟的游戏中去,明确游戏的目标要求,深入体会人与小鸟的故事。
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废弃的材料,从色彩、造型、巧妙的搭配入手,创意性地把自己装扮成一只小小鸟,并通过游戏展示,促进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是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感受人与鸟、与大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进一步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在游戏过程中感受鸟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2、技能目标:
加强对游戏环节的准备、指导和控制,维持好游戏秩序,引导学生能综合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鸟的形象。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鸟类的情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透过游戏与表演,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及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合理选择材料,利用一定的废旧材料大胆制作,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并通过游戏来进行思想情感的表达。
教学难点:
1、能够综合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作,造型美观、别致。
2、游戏环节巧妙抒发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鸟的图片录像短片范作
学生准备:
有关鸟的资料废旧材料(瓶、罐、纸箱、纸板等)。
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订书机、胶棒等)。
各种绘画工具(颜料、画笔、调色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
在前面几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哪些鸟?
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鸟?
(指名学生说)【意图: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复习表现鸟的各种方法】
2、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鸟,引导学生体会,师创设“人变成鸟”的有趣情境,宣布课题。
(二)新授
1、认知:
我们身边有哪些鸟,它们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帮助?
【意图:
深入感受人类与鸟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激发】
2、交流:
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我们与小鸟的故事,交流问题:
我们以前如何和小鸟如何相处?
【意图:
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整合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
3、游戏体会:
教师创设情境,拿出两件道具,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游戏形式展示自己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教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控制好游戏活动,要求学生深入体会小鸟的动作、思想情感等,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对鸟类和大自然的热爱。
】
4、欣赏探究:
教师播放短片《我是一只小小鸟》,引导学生体会其他同学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形式。
观察短片中应用了什么道具,如何来体现的?
(学生分组探究,各组代表回答,教师板书)【意图: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表演小鸟道具的制作方法以及对各种材料的应用】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组织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以鸟为主题的造型作品,并合理应用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来进行制作,创作出各种用于自己表演小鸟的道具。
【意图:
注重对学生选材、制作与创新的指导】
四、游戏表演与评价
教师引导各组学生以教室为舞台,应用自己制作的道具,创设情境,进行小鸟的表演,教师注意纪律的维持以及游戏活动过程的指导。
并鼓励学生深入体会故事的情节,相互评价并总结出人与鸟类的关系,总结我们该如何应用各种方法保护鸟类。
【意图:
教师加强对游戏的指导,并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抒发自己对鸟类的情感】
五、课后拓展
鼓励应用这些道具,向身边的人去宣传一些爱护环境,保护鸟类的知识。
【
第八课鸟的纹样
一、教材分析:
此课是在认识《鸟与家禽》的基础上的一堂图案课,通过夸张、简化、添加、装饰等手段使鸟的形象比现实生活中的鸟更加美丽、可爱,成为学生理想中、想像中的鸟,也通过变化、装饰使学生对鸟的外形特征有更多的了解。
在写生或记忆画上,或夸张鸟的嘴,或简化鸟的羽毛,或变化鸟的外形,或重新用纹样装饰鸟的身体等,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状。
教师在提供多种鸟的图案的欣赏图片下,进行一定的示范引领,使学生学会鸟的图案变化。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图案画的基础知识,并学会装饰、变化鸟的形象。
操作目标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鸟的图案。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现实中的鸟在变化、装饰后的图案美,体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