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尝附子的体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396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尝附子的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尝附子的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尝附子的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口尝附子的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口尝附子的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尝附子的体会.docx

《口尝附子的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尝附子的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尝附子的体会.docx

口尝附子的体会

口尝附子的体会(2009-04-0712:

42:

08)

杂谈 

 昨天由于早上匆忙,没有尝附子。

下午XX了一下“口尝附子”,还真有位仁兄发了长长的一篇尝附子的体会,原文抄录于下:

试服不同附子的经历

 

   先来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及试用附子的原因。

我的母亲自小体弱多病,抵抗力一直很差,并有多年的哮喘病。

平时一有伤风感冒不出二、三天就发展成肺炎,每年都有三、四次因大病要上医院挂盐水。

每次医药费少则三、四百,多则近千元,而且治疗时间长,恢复速度慢,每次生病总要一个月左右才能恢复,还无法根治。

多年来一直在冬季服用人参,虫草等补品,花钱不少效果还不好。

根据母亲平时身寒肢冷,面色白,舌胖有齿痕,舌苔薄白、水滑,脉沉细等症状。

为母亲处方附子理中汤,每味药量15克。

当时从药店买来的是黑附子,口尝后几乎无麻感。

我自己先试服了一剂没感觉,就把三剂合成一剂服用,服后感觉胸口有股热流,象有一团火在胸口。

给母亲用后,她也有同感,并有轻度腹泻的排病反应,但服用一周后,除大便增加到每天两次外,就没别的感觉了。

后改用四逆汤增加附子量至60克,服后感觉还是如此。

不过自服药两周后,舌象脉象都有所改善。

考虑到病重药轻,为加重附子药力,我托四川江油的朋友邮购了一些黑顺片,口尝后麻舌感明显。

开始不知药力,不敢多用,从10克起逐增到70克,直至服后舌尖有麻感。

依据不同的配伍,多时用至100克,慢慢地母亲感到手足不怎么怕冷了。

自去年十月托朋友购得10公斤黑顺片至今,母亲交替服用过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白通汤、真武汤等。

一年多来,虽也有四次着凉感冒,但两三天就自己好了,也不用吃别的药,更不用上医院了。

更令人高兴的是,原来频繁发作并一直依靠激素才能缓解的哮喘也不怎么发了。

   每当看到母亲红润的面色时,我对医圣神奇的方药、对火神派独到的见解、敬佩不已!

今年十月10公斤黑顺片用完,又托朋友买了10公斤黑顺片和5公斤生附子。

购买时朋友说这次的黑顺片药力很强,要减量使用。

拿到后,口尝了一下,除了麻舌感比以前一批强些外,还有一点点的咸味。

另外前一批尝后过半分钟才有麻舌感,这次的则很快就有了。

有了一年的用药经验,也没有再去亲自试药。

刚巧母亲那段时间在用真武汤,就抓了20克入药。

没想到当晚10点钟母亲服药后,半小时左右就开始出现舌头发麻、头晕,然后是手足麻木,眼前发白,母亲说就像喝醉酒一样,接着开始呕吐,在呕吐时还因头晕而不甚摔倒了。

半夜1点左右吐渐止,但整个胃部胀满不适,直到下午4时许才渐渐恢复,早上5时至8时还腹泻了2次。

因我不在,母亲又忘了我交代过蜂蜜可以解毒,中毒期间也未服用别的解毒药。

虽然经吐泄等的中毒反应,但人并未感到虚弱无力。

第二天胃部不适恢复后,附片减至10克继续服用,也没有不良反应了。

  看来这批附片的药力确实很强,我决定亲身试药,也顺便了解一下生附子的药力。

  先试用黑顺片,这次的附片略有咸味,比盐附子淡很多,但药力却接近于盐附子。

抓15克入真武汤,其余的药用古本伤寒论记载的剂量。

先用凉水浸药1小时,再煎三次以充分提取有效成份,每次煮沸12分钟。

三次药汁合在一起,分2次服。

前一次服下半小时后,舌尖开始发麻,同时后背发酥,头有点晕,真有点喝醉酒的感觉。

慢慢地有些想吐,但不强烈,最后手臂也有些酥软。

服后3小时药力过去,恢复如前。

下午又喝了剩下的半碗,感觉相同。

整个过程象酒醉了一样,我觉得叫它附子不如叫它醉果贴切。

除了略有些想吐的不适外,其它感觉还是很舒服的,正如医书上所说的,附子能通行十二经。

  接下来,试用古本四逆汤。

淡附片仍用15克,煎法一样,服后没感觉。

应该是四逆汤中的干姜解了附片之毒,甘草延缓了附片的药力。

加大淡附片的量至25克,服后45分钟左右开始舌尖发麻,后背发酥,同时胃部有热感,头也晕,和上一次的真武汤感觉一样。

只是时间延长了,自服下4小时后药力才过去。

    三次的用药比较,充分证明了干姜能解附子毒,甘草能延缓附子药力的理论。

对先辈和高人的用药经验更是深信不疑,对于各种炮制附片的用量则应更加谨慎,以防追悔莫及。

   一直以来都想了解生附子的药效,这一次购买了5公斤生附子可以充分的验证了。

先挑了一枚小一点的,称重8.5克,不去皮用刀切碎,如绿豆大小。

本来想按伤寒论中记载的“破八片”,但干附子很硬,一切就碎,不知仲景是怎样做的?

将切碎后的附子入四逆汤,其余药量同前,煎法一样,服法相同。

服后的反应同25克淡附片的感觉差不多,只是想吐的感觉略重些。

   当晚又挑了一枚生附子,重9.5克,有破损。

这次想按照古法,去皮后切碎入药,但很硬不容易去皮。

就用一只纸杯装了小半杯水,刚刚能浸没附子,等泡软了再去皮。

泡了一夜后,第二天上午外面一层软了,就去了皮,切成两半继续泡着。

吃中饭前,突然想尝一下泡附子水的味道。

喝了一点,味道有些苦,入口时也没有麻味,就索性喝了一半看看感觉。

 

    大约半小时后,舌尖开始发麻,当时正在喝菜汤,只觉得热汤一下去胃就热起来,后背也发酥,再喝一口,胃更热背更酥。

看来热汤水能助附子药力,不敢再喝汤了,接着头开始晕。

当时不以为然,以为就这样过2、3小时会好的。

没想到接下来的感觉出乎意料,胃部开始烫热难受,感觉有点“心中懊恼”的味道。

接着整个食道和胃胀满,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胃和食道痉挛。

很想吐,头很晕,但思路很清晰,拿来了蜂蜜吃了2小勺,吃完就吐,中饭、早饭都吐完,脚下也发虚人很容易摔倒。

最难受的还是胃和食道,烫热、恶心、胀满种种感觉交织在一起。

这种难受的感觉象是我吃了附子,它要向我索命一样。

又服蜂蜜1小勺,服后1分钟又吐,吐出一团象稀痰一样的胶状物,有半个拳头大,白色夹杂泡沫,可能是蜂蜜也可能是别的。

嘴唇早麻了,口水开始从嘴角流下来,嘴唇也没什么感觉。

喝了几口冷水,再服蜂蜜后又吐,吐出的都是刚才喝的水。

看来蜂蜜真的很能催吐。

叫家人急煎甘草干姜汤来解毒,煎20分钟后服下。

此时手脚发冷,人已昏昏欲睡了,又不敢睡着,就盘腿而坐,感觉稍稍好了点。

接着两肾部好象有人在按压,感觉明显,不痛也不难受,手摸背部触觉正常,可能是附子入肾,在补肾中真阳吧!

慢慢地胃部有些舒服了,后背的麻酥感向四肢扩散。

大约3小时后药力过去,晚饭时胃口大开,吃了不少。

   这次的中毒反应可谓刻骨铭心,家人也受惊不小,看来生附子没有姜、草的制约毒性确实很强。

    第三天上午,我把剩下的泡附子水和泡软了的生附子切碎一起加水煎煮。

约半小时后口尝附肉无麻味,就喝了一半,1小时后没感觉,把剩下的都喝了,还是没反应。

看来附子久煎确实能去其毒性,所谓“久煎”其实半小时也够了。

细看附片已被煮成了糊状,当然这枚附子是被浸泡一天二夜并切碎去了皮的。

   再来要试试炮附子了,在伤寒论中的炮附子是在炉中烤的,有“炮令坼”的记录。

我把一枚重9克的生附子放在微波炉中烤,不到半分钟就听见“啪啪”声,取出看表面已经裂开了几道,再烤就冒烟了。

烤50秒后将附子取出,称重只有8克了,但胀大了不少。

对半切开后,中间微黄色,周边白色,断面成粉状,闻起来还挺香的。

 

    有报道说附子的毒性有50%在皮部,是仲景去附子皮的原因。

我尝了一下,中间微黄的肉部除苦味外,无任何麻感,多吃一些也是如此,只是最后感觉舌面上有一点一点的热感,但不明显。

与生附子不同,生附子肉麻舌感快而明显。

尝外皮即灰色薄皮,也无麻感,不象是有50%毒性的样子。

仔细观察发现在灰色外皮的内侧有一层厚薄不均的黄褐色结晶物,断面有光泽,尝后比较麻舌。

看来在炮制的时候,大部分的有效成分跑到了这里,当然也有一部分被高温破坏了。

不知仲景在炮制后去皮时,有没有把这一层晶状物去除。

接下来是要破成八片,但又碎了,炮附子比生的更松散,用手都可以掰碎,不知到仲景是怎样做到的。

将这枚炮附子切碎入四逆汤,服法同前,服后无任何反应。

   再挑一烤枚大的炮后称重15克,切碎入四逆汤,服后也没有麻感,但晚上睡觉感觉双脚很热,身上也不怎么怕冷了。

看来炮附子确实有温里散寒的功效,而与生附子回阳救逆的效果不同。

不过也不排除是试了一段时间的四逆汤,起到了温里散寒的作用。

   有人说附子的毒性即药力,通过亲身试药,我有不同的观点。

附子的毒性可以起到回阳救逆的功效,而炮制后破坏了毒性,就可以起到温里散寒的作用。

如果说毒性即是药力,那为什么仲景不一概生用呢?

在要用炮附子的地方改用小剂量的生附子就可,还可以省去炮制的麻烦。

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

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李清照。

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

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

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

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

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

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

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

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

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

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

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就够了。

天儿蓝蓝风儿轻轻,暖和的春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我坐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我拥有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

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诗的李清照,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华,但我还是拿起手中的笔,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了一时的感受:

人生并不总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自己的人生,体会其中无尽的快乐和与众不同。

“富不读书富不久,穷不读书终究穷。

”为什么从古到今都那么看重有学识之人?

那是因为有学识之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那时因为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

自从看了《丑小鸭》这篇童话之后,我变了,变得开朗起来,变得乐意同别人交往,变得自信了……因为我知道:

即使现在我是只“丑小鸭”,但只要有自信,总有一天我会变成“白天鹅”的,而且会是一只世界上最美丽的“白天鹅”……

我读完了这篇美丽的童话故事,深深被丑小鸭的自信和乐观所折服,并把故事讲给了外婆听,外婆也对童话带给我们的深刻道理而惊讶不已。

还吵着闹着多看几本名着。

于是我给外婆又买了几本名着故事,她起先自己读,读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告诉她,如果这一面生字较多,我就读给她听整个一面。

渐渐的,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两个人读的乐趣大,而两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全家一起读的乐趣大。

于是,我便发展“业务”带动全家一起读书……现在,每每遇到好书大家也不分男女老少都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书”,当我说起我最小应该让我的时候,却没有人搭理我。

最后还把书给撕坏了,我生气地哭了,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对外婆说:

“孩子小,应该让着点。

”外婆却不服气的说:

“我这一把年纪的了,怎么没人让我呀?

”大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相让……读书让我明白了善恶美丑、悲欢离合,读一本好书,犹如同智者谈心、谈理想,教你辨别善恶,教你弘扬正义。

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茶,余香缭绕。

读一本好书,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

书是我的老师,把知识传递给了我;书是我的伙伴,跟我诉说心里话;书是一把钥匙,给我敞开了知识的大门;书更是一艘不会沉的船,引领我航行在人生的长河中。

其实读书的真真乐趣也就在于此处,不是一个人闷头苦读书;也不是读到好处不与他人分享,独自品位;更不是一个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

而是懂得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

这才是读书真正之乐趣呢!

这所有的一切,不正是我从书中受到的教益吗?

我阅读,故我美丽;我思考,故我存在。

我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到:

我从读书中受到了教益。

当看见有些同学宁可买玩具亦不肯买书时,我便想到培根所说的话:

“世界上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许许多多的作家、伟人都十分喜欢看书,例如毛泽东主席,他半边床上都是书,一读起书来便进入忘我的境界。

书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航标,读书,读好书,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