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729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docx

《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docx

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

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稿时间:

2011-11-30阅读次数:

3)

前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保障和能动因素。

发展的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发达的林业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大。

“十二五”以及今后一段时间,江苏林业面临着优化林业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打造生态区的重大任务;面临着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现代化江苏的重大使命。

因此,2011-2020年,充分发挥林业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林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的核心内容。

本规划是在总结回顾江苏省长江流域二期防护林建设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纲要精神,以及对当前林业发展趋势和林业工作创新思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江苏林业发展而制定的。

通过二期期间的努力和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建成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在推动江苏省长江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第一章工程区基本情况

一、工程区范围

江苏是一个平原省,国土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区涵盖全省7市32县(市、区),范围包括南京市:

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雨花台区;徐州市:

丰县、沛县、新沂市、邳州市、睢宁县、铜山区、贾汪区;常州市:

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新北区;淮安市:

清浦区、淮阴区、楚州区、金湖县、盱眙县、洪泽县;扬州市:

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仪征市、邗江区;泰州市:

泰兴市、靖江市;宿迁市:

宿豫区、泗阳县、泗洪县。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野生动植物等相关内容。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西连山东、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毗邻。

地理座标为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

地势总体上为西高东低缓倾斜,南北高中间低。

地貌以平原辽阔、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湖荡众多为特征。

平原和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5%,丘陵山地面积很小,不到国土总面积的5%,主要分布在省内西南部和北部边缘地带,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坡麓之间,分布着西南部的黄土岗地和东北部的变质岩石质岗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0%。

全省气候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

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3.5-16.0℃,降水量在800-1100毫米之间,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2600小时,光、热、水资源季节配合较好,气候资源优越。

土壤类型和自然植被呈地带性分布。

灌溉总渠以北为暖温带,自然土壤类型为棕壤和淋溶褐土,典型地带性植被为黄叶阔叶林;从灌溉总渠至本省南缘为北亚热带自然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典型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在此以南为中亚热带,典型自然土壤类型为黄壤,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

水资源总量丰富,全省境内河川交错,水网密布,长江横穿东西400多公里,京杭运河纵贯南北690多公里。

共有大小河道2900多条、湖泊290多个,水库、塘、坝1170多座。

全省河道、湖泊分属沂沭泗、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

全省径流资源丰富,地表水多年平均产水量248亿m3,地下水多年平均资源量120亿m3,过境客水量大,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259亿m3。

江苏省的野生动物共580种(不含鱼类),植物约850多种。

由于水网发达,又具有950多公里的海岸线,因此,其境内的水生动物资源尤为丰富。

共有内陆淡水鱼类140多种,目前已经利用了40多种;近海鱼类共有150多种、虾类35种、蟹类44种,已经利用的有40多种。

江苏构成各类森林的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植物,约计有86科213属568种(包括部分变种)。

其中,裸子植物5科8属10种,被子植物81科105属558种(内有单子叶植物2科6属20种)。

三、社会经济概况

(一)土地与人口

本区辖7市32县(市、区),土地总面积41553.4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0.5%。

总人口万2415.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7.9%,其中全区农业人口1551.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63.8万人。

(二)产值与收入

本区国内生产总值7231.1亿元,财政收入979.4亿元,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8181元。

(三)交通与水利

本区交通便捷,路网密布。

京沪、陇海、新长铁路贯穿全境,沪宁、宁通、宁连、宁徐等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高等级公路铁路绿色通道5476公里。

本区水利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从建国初期大规模治理淮河洪水开始,陆续建设了一批重点防洪工程,整治兴建了新沂河,之后又陆续建成了苏北灌溉总渠、三河闸、淮沭新河、入江水道等一大批防洪骨干工程,有效控制了淮河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进入九十年代,在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过程中,逐项加固了洪泽湖大堤和入江水道堤防,续建了分淮入沂工程;全面实施了太浦河、望虞河、环太湖大堤、武澄锡引排及湖西引排五大骨干工程。

1997年开始全力实施江海堤防达标建设,1998年新建了淮河下游人民企盼了40多年的入海水道工程。

目前,我省淮河流域的排洪能力已从解放初期的80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28000立方米每秒,淮河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已达50年一遇;太湖流域的防洪标准也提高到了50年一遇;长江流域可以抗御50年一遇潮位加10级风浪。

四、土地利用现状

据统计,本区林业用地822978公顷,耕地面积2163633公顷,牧草地911公顷,水域527476公顷,其他用地637759公顷。

五、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状况

(一)本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生态创建稳中有升,生态县(市、区)数量占全国一半。

截至201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国家生态县(市、区)12个,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数量达到19个,占全国的1/4;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总数达到6家,占全国一半以上,7家开发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生物环境持续好转,底栖动物多样性状况明显改善。

对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等主要水域64个河流测点和53个湖泊测点调查监测结果表明,主要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评价等级为丰富和较丰富的断面占50.0%,比2009年增加7.1%;主要湖泊底栖动物多样性状况好于河流,丰富和较丰富的断面占67.3%,比2009年增加9.6%。

水环境质量继续向好,太湖蓝藻高发区域面积减少。

全省12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较2009年提高3.9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较2009年下降4.5个百分点。

太湖流域53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8.5%,较2009年提高9.7个百分点;与2009年相比,蓝藻高发区域面积有所下降。

淮河、长江干流江苏段总体水质较好。

全省91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9%,5个集中式地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二)本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冰雹等。

1、干旱

本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

全流域的旱情,冬旱平均5年2遇,初夏旱5年1遇,夏旱4年1遇,春旱、秋旱各5年1遇。

其中淮河流域,尤其淮北多冬、春、秋旱,5年4遇。

太湖流域多伏旱,5年3遇。

淮北地区在5月下旬还易发生干热风,3年1遇。

2、洪涝

本区洪涝重于旱灾。

一般出现在4-10月。

夏涝2年1遇,秋涝3年1遇,春涝4年1遇。

淮北地区夏涝多,太湖地区春、秋雨涝多。

本区洪涝有连发及交替发生的特点。

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25亿元。

91年特大洪涝,仅太湖流域直接损失就达80亿元。

3、台风

本区台风年均3-4次,主要危害太湖地区及江淮之间的里下河地区,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惊人,每年损失约5.6亿元。

4、水土流失

根据遥感调查统计,2007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6279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

其中:

丘陵山区流失面积4018平方公里,平原沙土区流失面积2261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64.0%、36.0%。

5、其他灾害

冰雹、霜冻、风沙、龙卷风等也时有发生,对本区工农业生产也造成一定危害,年经济损失约2.1亿元。

六、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概况

(一)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全区林业用地822978公顷,其中有林地686061公顷,疏林地626公顷,灌木林地63672公顷,未成林地35448公顷,苗圃地12974公顷,无立木林地2938公顷,宜林地18776公顷,辅助生产林地492公顷。

活立木总蓄积5006.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7.92%,绿化复盖率19.92%。

森林资源特点主要体现:

一是森林面积(覆盖率)稳步增加,2003-2010年期间,全省森林覆盖率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二是幼中龄林迅速增加,幼、中龄面积占总面积的87.9%;三是非公有制林业快速发展,林地使用权属个人的占到65.2%;四是林种结构渐趋合理,全省森林中,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防护林和特用林面积占32.5%,逐步实现了《森林法》提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本行政区域森林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的要求。

(二)林业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林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颁布实施了《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修订了《江苏省松材线虫病检疫防治办法》,《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列入了省人大立法计划。

在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的基础上,2009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林木良种和湿地补贴正式纳入中央财政试点范围。

育林基金征收标准从12%降至6%,部分采伐政策适度放宽,集体林经营更加放活,重大决策和优惠政策的出台、财政投入的大幅增加,为林业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强力支撑。

2、林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全省先后实施一大批林业生态工程,宜林荒地、荒滩、荒山绿化加速推进,废弃采石采矿宕口植被恢复取得阶段性成果,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全部合拢并逐步拓宽,沿江景观生态防护林初具规模,环太湖生态隔离缓冲防护林带一期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沪宁城际铁路等重点绿色通道建设高标准建成,村庄绿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成了以丘陵山区的生态林和平原地区的用材林为主体,以沿海、沿江、沿淮防护林带为骨架,以农田林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为脉络,以城郊森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绿色村庄为嵌点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3、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市场需求的强力拉动,林业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效益逐年提升。

一是产品供给能力日益增强。

木材、竹材年供应能力从2002年的575万立方米、457万根提高到2010年的635万立方米、889万根。

人造板年产量从2002年的199.4万立方米增加至2010年的2299万立方米,增长十倍以上,总量位居全国首位。

二是产业结构逐年优化。

林业产业二、三产比重由2002年的56%提高到2010年的74%。

三是林业产值快速增长。

全省林业产业年产值从2002年的272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559亿元,从全国第九位上升至第四位,以占全国0.7%的林地创造了占全国7%的林业产值。

尽管我省林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中央要求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仍不容忽视。

一是资源总量偏小。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森林资源总量仍显不足,全省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36亩,人均活立木蓄积量为1.13立方米,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55%和11.13%。

二是森林质量及经营水平不高。

林种结构、人工林树种单一问题依然突出,单位林地生产力偏低,林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