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01第一单元01古诗三首教案03.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01第一单元01古诗三首教案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01第一单元01古诗三首教案0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01第一单元01古诗三首教案03
1.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3个生字;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正确读写课文中“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具
准备
课件:
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8)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你最喜欢的一首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
2.学生自愿举手朗诵古诗。
3.教师评议。
4.【出示课件2】谈话揭题:
我国宋代有一位诗人,叫范成大。
他十分喜爱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写了很多描写农村四季的诗歌。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
(板书: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
指名学生读课题。
(引导学生理解: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的意思是兴致;“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诗中表示的是一年四季。
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
6.了解诗人。
【出示课件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
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身迫切的需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前提。
新课
教学
( 28)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课件4】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昼、耘、供”。
(3)【出示课件5】指导书写会写字“昼、耘”。
①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
②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④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2.理解词语。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古诗。
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板书: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出示课件6】
(1)小组交流:
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板书:
辛勤劳动)
(2)想象交流:
①“昼”和“夜”分别指什么?
(白天和晚上。
)
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活?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③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你们虽然辛苦,但生活是快乐的。
)
(3)指导朗读。
(读出对“村庄儿女”的敬重和赞美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板书:
赞美)
①指名读,师生评议。
A.读出农民的辛苦。
B.读出农民的忙碌,表现繁忙的劳动场面。
C.读出农家生活的和谐。
②反复读:
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读、学生再读、齐读。
(4)教师小结:
从短短的诗句里我们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和劳碌,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诗人这种文人墨客所向往的。
忙碌了一天,晚上一家人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这种温馨,使人们劳动的疲倦和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人们从劳动中得到的。
再次齐读课文,试着把这种满足与快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板书: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示课件10】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儿童会说些什么。
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
(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
(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板书:
天真可爱)
(3)教师引读:
在当时的农村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其能,做着分内的事,就连那小孩也——“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4)【出示课件12】小组交流:
从“童孙”“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孩子们很懂事:
父母的勤劳感染了村庄的“童孙”,孩子们也喜欢上了劳动。
②孩子们的快乐:
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心里也想到了丰收时收获的快乐。
③孩子们的可爱:
从孩子们的神情、动作感受到他们的童真童趣,俏皮可爱。
(5)指导朗读:
在朗读中表现出孩子们的自豪;读出孩子们的快乐;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作者对他们的喜爱之情……(板书:
喜爱)
3.了解写法。
(1)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什么为写作题材?
(农村生活。
)
(2)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
(作者抓住农家生活的片段,运用通俗的语言,如“耘田、绩麻、村庄、儿女、
童孙、耕织、种瓜”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3)教师小结: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平白、朴实、自然的语言勾画出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画面,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细细品味,练习有感情地诵读,不但让学生领悟诗句的表层意思,还要领悟诗句的深层意思,体会诗句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诗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4 )分钟
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局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孩子们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
那生活充溢着辛劳,也充溢着恬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对劳动人民的(),以及对乡村生活的()。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喜爱赞美热爱
2.学生自由阅读。
【出示课件13】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搜集并阅读《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
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补充《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句,鼓励学生自读自悟,激发学生收集和阅读田园诗的兴趣。
板书
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辛勤劳动赞美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天真可爱喜爱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2.①①
3.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
翁卷(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稚”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稚子”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教具
准备
课件:
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8)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古代诗人杨万里吗?
2.学生交流与杨万里有关的资料。
3.教师评议。
【出示课件3】学生自由阅读。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首。
有《诚斋集》行世。
4.引导学生交流读过的杨万里的诗。
【出示课件4】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舟过安仁
宋代: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4.谈话揭题:
以上两首诗都与儿童生活有关。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诗中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作者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舟过安仁》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
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聪明。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杨万里描写儿童生活的另一首古诗《稚子弄冰》。
(板书:
稚子弄冰)
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
指名学生读课题。
(“稚子”在这儿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
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
6.了解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4】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
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
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交流学生熟悉的古诗,创设童年生活的童趣画面,引领学生自觉走入诗的意境。
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新课
教学
( 30)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出示课件5】重点指导读准“稚”。
(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
①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
②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④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在相互交流中引导学生相互借鉴。
2.理解词语:
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出示课件6】
1.学生熟读课文:
自由读、同桌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