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533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招远一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

山东省招远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

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

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

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

原来生活可以这样!

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

这一情形反映出

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美苏双方互相展示各自特长给对手以压力,是冷战的表现形式,故答案为D项。

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排除A项;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不符合史实,材料不能反映“差距巨大”,排除B项;材料显示双方互为震惊、害怕、向往,说明势均力敌,互有攻守,排除C项。

2.冷战期间不少历史学家批评北约和华约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对抗的危险。

而冷战结束时,赞扬北约和华约具有避免冲突升级的能力成为学术时尚。

这反映了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战的爆发

B.学术界力图对冷战作出辩证评价

C.历史研究不可能得出一致结论

D.意识形态决定学术研究的水平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历史学家在冷战时期,对军事同盟多是批评、指责,冷战结束后,对军事同盟大加赞扬。

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说明看待事物需要辩证的分析。

因此B项正确。

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战的爆发,只是一个方面。

因此A项错误;历史研究应该得出一致结论,因此C项错误;意识形态并不能决定学术研究的水平,因此D项错误。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A.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B.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C.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他们团结起来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故A项正确。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排除B。

材料主要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关系不大,排除C。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霸权地位并没有衰落,排除D。

4.1973年11月,尼克松说:

“欧洲人总不能两样都要,它们不能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合作,又在经济、政治方面与美国唱对台戏。

”而勃兰特(时任联邦德国总统)在欧洲政治合作会议上指出:

“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从属,美国在中东事务的做法直接影响欧洲的权益。

”这反映了当时

A.欧洲与美国的矛盾尖锐

B.欧洲具有共同外交政策

C.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说明,西欧“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合作,又在经济、政治方面与美国唱对台戏”,西欧的“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从属”,这说明美国和西欧已经存在着矛盾,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分化,故D项正确;欧洲与美国有矛盾,但是不能体现出尖锐,故A项错误;此时欧洲还没有共同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此时美国霸主地位已经动摇,但不是丧失,故错误。

5.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许多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

这说明

A.世界格局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

B.世界各国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C.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答案】

【解析】

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纷纷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说明国际格局的巨变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A正确;B中完全融入说法错误;C中意识形态说法错误;D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

6.1988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分别为51和25,到1993年这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分别变为30和1400这种变化反映了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由于美苏两极对峙,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自由世界”自居;1993年,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都转变资本主义制度,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又以“西方”的称呼来代替“自由世界”,这实际上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故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得到误读,这不是实质,故错误;1993年苏联已经解体,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就已经兴起,故D项错误。

7.“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

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

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春秋战国中国农业使用铁犁牛耕,确立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长时间一直没能改变,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停滞性,D符合题意。

A材料没有涉及;B不是材料的主旨;C反映的是表面现象。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名师点睛】分析小农经济的弊端。

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和脆弱性。

①以家庭为单位反映了分散性。

②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

③生产规模狭小,简单的性别分工有一定的落后性。

④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具有脆弱性。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8.《汉书·食货志》:

“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生产的产量低

B.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小农由原先的有自己的土地耕种,到由于土地兼并,或丧失土地或“耕豪民之田”,反映了小农的破产,体现了小农的脆弱性,故选C。

农业单位产量、农民赋税重、土地兼并严重不是材料的主旨,不选ABD。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小农经济

9.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过程中制作的知识结构图。

图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写的内容是

A.铁犁牛耕出现男耕女织

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种植养畜相结合

C.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闭分散

D.铁犁牛耕出现封闭分散

【答案】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等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出现,小农经济的特点有:

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自给自足。

若①填写铁犁牛耕的出现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重复,故A错误;与②并列的特点均带有”性“,若②填写“种植养畜相结合“则不符合规律,且种植养畜相结合对小农经济特点的概括不够到位,故B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小农经济成为可能,家庭为单位具有分散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具有封闭性,故封闭分散性能够更好地表现小农经济的特点,故C正确;若①填写铁犁牛耕的出现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重复,故D错误。

10.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

这一变化说明

A.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B.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答案】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强调西周末期至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变化,说明先秦时期的土地变革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展开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D项正确。

铁犁牛耕提高了生产力,促使井田制瓦解,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但材料并未提及铁犁牛耕的作用,排除A。

商鞅变法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承认土地私有制度,但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排除B。

题干并未体现土地制度的变化对小农经济的影响,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

粮食作物、蔬菜及染料作物栽培,桑蚕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

此外,酒、醋、酱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商业的互相影响

B.田庄经济多样化经营

C.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

D.小农经济的基础作用

【答案】C

【解析】

材料显示汉代田庄中不仅有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以及兵器制造和生活用品生产等,完全可以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属于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和外界交换信息,故A错误;材料中经济并不是多样化,只是满足田庄自身的需要,故B错误;田庄不依赖于小农经济,故D错误。

12.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

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说明大运河子在担任南粮北运中起到重要作用,说明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故D项正确;A中信息没有体现;B只是材料中表面现象;C中不是材料主旨。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第Ⅱ卷

共160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得寸进尺……大体上自1938年10月到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以争取美国为主的外交方针形成,国民政府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援华要求,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却没有很快作出对华贷款的决定……1940年9月,德、意、日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使法西斯侵略阵营与反法西斯阵营更加明朗化。

战争也出现了新的情况,美国的处境到了危险的边缘。

于是美国转向制日援华的轨道上来,国民政府争取美国建立庞大的援华体系。

1940年11月,罗斯福三度连任美国总统后,即宣布对华提供1亿美元的货款。

1941年4月罗斯福签署了专门命令,批准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同时又批准4500万美元军火器材援助中国。

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退让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采取不再退让的方针。

罗斯福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禁止所有石油运往日本。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共同打击日本。

——摘编自谢本书《二战时期的中美友谊》

材料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日同盟对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冷战”期间,美日同盟是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

美国确立了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完全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对日本实行一系列民主改造计划……鉴于“冷战”的国际形势,日本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把国家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接受了“美主日从”的美日同盟,确立了“以美日关系为基石”的外交与安全政策……日本首相中曾根1983年初访美时对里根总统说,“美日两国是命运的共同体”“日本列岛可以起到不沉的航空母舰的作用,积权支持和配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政策。

”在“冷战”的背景下,日美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需求,结成军事同盟关系。

日本在美国的核保护下,为自身的生存和安全赢得了发展空间,客观上促进了美日同盟关系得到实质性发展。

——摘编自龙本宁《二战后的美日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

【解析】

(1)特点:

从总体趋势上看,美国逐步与中国联合,与日本逐渐疏远,最终中国与美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

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最开始因为太平洋战争没有爆发,没有牵扯到美国的利益。

当德日意三国联合之后,日本在亚太地区损害了美国的利益,这样美国才与中国联合起来对抗日本。

对于中国来说,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以及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都促使了中美联盟。

(2)特征:

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日同盟对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就可以直接得出二战之后美日结盟共同遏制中国。

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争霸背景下,美国为了在亚太地区巩固自己的势力必须扶植日本对抗苏联和中国。

而日本则需要从二战的阴影中恢复出来,所以需要美国的支持。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国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

西方的强起进程始于15世纪,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在18世纪末期:

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目前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权力大转移,这次转移可以称之为“他者的崛起”。

一个真正的全球秩序诞生了。

——据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对考生的概括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

结合问题可知论题的拟定要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据材料中“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可拟定论题为“权力转移推动国际秩序的变迁”,据材料中“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

西方的崛起进程始于15世纪,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在18世纪末期”可拟出示例一论点为“15世纪至19世纪,西方的崛起推动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然后围绕论点进行论证,结合当时的时代,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去论证,最后围绕论点进行结论性升华即可,示例二可据材料中“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可答出论点“20世纪后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欧的衰落和美苏的崛起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围绕该论点站在西欧、美、苏三个角度作答即可,示例三论点可据材料中“这次转移可以称之为,他者的崛起一个真正的全球秩序诞生了”答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以及经济实力的多极化推动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然后围绕该论点结合相关所学知识论证即可。

整体分析:

本题以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对考生的概括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学生在论证说明的过程中,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

1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名商人出身的北方汉族财相卢世荣主持财政期间,向忽必烈提改革意见,其内容是:

用官钱购南方棉帛运到北方牧区换取羊、马,然后把这些羊、马交给当地牧民定合同放牧取利。

合同规定皮毛、筋角、酥酪等的十分之二给牧民,其余由官府出售。

“马以备军兴,羊以充赐予”。

忽必烈听罢卢氏建议后说,这是“祖宗时欲行之而未果”的计划。

他要求卢世荣尽快推行。

卢世荣死后他的其他许多经济管理意见在忽必烈那里并没有因人废言,这条意见也是没废弃的。

卢世荣之后的财相藏族人桑哥执政间创建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至元二十四年夏忽必烈同意忻都(蒙古贵族)以新钞11.06万锭,银1593锭、金100两付江南各省与民大规模互市:

次年九月桑哥请示忽必烈批准营造五个库于禁中贮币帛,当与这个农牧南北大贸易蓝图的实际实施相关。

——摘编自张岱年等主编《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得以实施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的影响。

【答案】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大名商人出身的北方汉族财相卢世荣主持财政期间,向忽必烈提出一条改革意见”可以得出卢世荣汉人出身、商人经历;“忽必烈听罢卢氏建议后说,这是祖宗时欲行之而未果的计划。

他要求卢世荣尽快推行”可以得出忽必烈之前蒙元统治者的夙愿;忽必烈的支持和推广;结合所学可以得出1276年元朝统一中国,其统治中枢已靠近南方文明区;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北方亟需南方物产;统一货币的推行;农牧业制度的保障。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其内容是:

用官钱购南方棉帛运到北方牧区换取羊、马,然后把这些羊、马交给当地牧民定合同放牧取利。

合同规定皮毛、筋角、酥酪等的十分之二给牧民,其余由官府出售。

马以备军兴,羊以充赐予”、“至元二十四年夏忽必烈同意忻都(蒙古贵族)以新钞11.06万锭,银1593锭、金100两付江南各省与民大规模互市;次年九月桑哥请示忽必烈批准营造五个库于禁中贮币帛,当与这个农牧南北大贸易蓝图的实际实施相关”和结合第一问的条件和所学可以得出影响。

整体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得以实施的条件、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苏联对日参战后,大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之势,为阻止苏军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美国提议“以北纬三十八度”为界分别在朝鲜接受日本投降,得到苏联同意.朝鲜半岛解放后,各种政治势力未能形成合力,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思想为标杆,左右两派的分离日趋表面化、复杂化、尖锐化.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的建立,东北亚政治格局顷刻间失去了往日的平衡,在东北亚有着重大利益的美国立刻对东亚战略进行调整.在《朝鲜停战协定》墨迹未干之时,美韩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例》,美国进一步将东北亚的军事同盟关系扩大到朝鲜半岛.1951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的旧金山会议上,达成《旧金山和约》,日本从法律上恢复了国家独立,迈出了重返国际社会的第一步.1961年,朝鲜同中国、苏联正式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朝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周恩来曾经深刻指出:

“朝鲜战争是局部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摘编自王秀丽《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周恩来的观点

【答案】

【解析】

(1)根据“美国提议‘以北纬三十八度’为界分别在朝鲜接受日本投降”“各种政治势力未能形成合力”“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思想为标杆”“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的建立,东北亚政治格局顷刻间失去了往日的平衡”“美国立刻对东亚战略进行调整”概括背景。

(2)根据“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联系材料说明朝鲜战争对世界格局、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

【名师点睛】

(1)问,根据材料有效信息概括归纳即可;第

(2)问,依据“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回答朝鲜战争对世界的影响,联系第二段材料信息分析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