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364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docx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docx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

m

 

课题

9、水墨画动物

教材分析

 

教学

目标

1.欣赏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表现方法,知道水墨画与彩墨画之间的异别。

2.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学习水墨画动物的技法。

难点:

用水墨画出有一定意境的动物画。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水墨画技法的资料,毛笔、墨汁、笔洗、调色盘、画毡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的国画示范工具等。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教学后记

 

五年级九册美术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10、色彩的世界

(一)

教材分析

 

教学

目标

1.学习色彩知识,掌握对比色、类似色的基本知识。

2.学习调色技能并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进行表现,用类似色调或对比色调创作一幅漂亮的色彩画,培养学生对色彩敏锐的观察、辨别能力。

3.观察、欣赏自然界、艺术作品中的不同色调,提高色彩美感意识,促进正确审美情操的培养。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色相环的排列规律,知道类似色、对比色的知识并能准确区分。

难点:

掌握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关系及不同的色调,并应用于创作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画笔、调色盘、洗笔筒、抹布等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学生用的画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展示引入。

(1)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听两段音乐,同时出示两张不同色调的风景摄影图片。

(2)讨论:

两段音乐在节奏上和它所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

(第一节:

强烈、有力、跳跃。

第二节:

舒展、柔和、宁静。

)两张照片分别对应哪段音乐?

(3)引入课题:

音乐可以表达不同的感觉,色彩也会传递各种感觉的信息。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色彩的世界——色彩的对比。

2.学习研究。

(1)教师课件演示讲解概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集中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比较,就如浓与淡,干与湿等现象一样,它们相互影响,显示出各种差别的想象,我们称之为色彩的对比。

这些色彩对比有的感觉强烈,有的则比较柔和。

(2)游戏:

课件展示,请学生来找色块拼摆。

①组成连续的12色轮图。

②找出类似色。

③找出强烈对比色。

(3)小组学习交流:

学习教材中关于类似色和对比色的知识,将第28页里的图片进行分类。

3.欣赏作品,谈论感受。

(1)欣赏课件中画家和学生作品,说出色彩对比的类别,并找出强烈对比、柔和对比中较多的是什么色?

——引出调子(一般指画面中占据主要比例的色彩)。

(2)小结:

强烈对比——较多的是对比色。

柔和对比——较多的是类似色(邻近色)。

在我们的现实中,总会有一些色彩使人心潮澎湃,又有一些色彩使人心静如水。

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色彩画中的调子往往是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一幅画面中,色调作为一种独特的色彩形式,它在表现色彩画主题的情调、意境和传达情感上是不可或缺的。

它能直观地使欣赏者受到感染而产生美的联想,使欣赏者的情感和注意力被画面中的色调所影响。

而画面有了这一些对比,才有了节奏和起伏,才会给人以完整而协调的美感。

4.调色练习。

(1)作业要求:

在教师提供的无色色相环涂色,要求先分别涂上三原色,每隔三个色块涂上一种原色,即红、黄、蓝。

再分别在中间的空格上涂上三间色,即在红黄中间的一个涂上橙色,黄和蓝之间涂上绿色,红和蓝之间涂上紫色。

最后由原色调配成的间色再进行互相调配得到的复色涂上,如黄绿之间涂上草绿色,黄橙之间涂上橘黄色,红与橙之间涂上朱红色等。

(2)学生进行调色涂色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互相评价:

谁的作品涂色效果好?

(2)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6.课后延伸。

观察自己家的房间色调。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水粉画颜料、画笔、调色盘、洗笔筒、抹布等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学生用的画纸等。

教学过程1.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课前的观察,说自己房间的色调,并出示图片进行说明。

(2)同学评价介绍是否恰当。

(3)教师小结:

用不同的色调应注意选择相应的表现内容和环境,这样才会给人一种完整而协调的美感。

2.欣赏感受。

(1)教师课件展示各种不同色调的室内装饰效果图,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色彩搭配关系。

(2)教师课件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感受作品的色调,说出自己的欣赏体会。

(3)师生利用课件共同完成一幅画面两种色调的搭配练习。

3.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

用类似色或对比色调创作一幅漂亮的色彩画。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大胆表现。

4.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分两类展示,一类是类似色调,另一类是对比色调。

(2)师生共同评价。

评价要点是:

①从视觉效果看,哪幅作品最美?

②对比色用得最好的是哪些作品?

③类似色用得最好的是哪些作品?

 

教学后记

 

五年级九册美术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11、色彩的世界

(二)

 

教材分析

 

教学

目标

1.认识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认识色彩的轻重冷暖等特性,了解色彩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以此分析作品的色彩关系。

掌握色彩推移和色彩感觉的基本知识。

2.能运用色彩推移和色彩感觉进行表现,用色彩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某种体会或联想。

3.提高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和美感意识,促进正确审美情操的培养,激励学生热爱艺术与艺术创造。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色彩推移和色彩感觉的基本知识。

难点:

能运用色彩推移和色彩感觉进行表现,用色彩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某种体会或联想。

 

课前准备

(学生)画纸,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水粉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实验引入,揭示课题。

(1)在一个大玻璃杯里倒入黄颜色的水,然后慢慢地加入蓝颜色水。

提问:

请问玻璃杯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颜色慢慢地由黄变绿直到变成蓝色)

(2)小结:

色彩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神奇!

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色彩理性方面的知识,我们将认识色彩的三大要素:

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

像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

出示课题:

《色彩的世界

(二)》。

2.排列游戏,理性分析。

(1)将刚才两种颜色水的变化用色彩卡片排列出来(由黄色排到黄绿色、绿色、蓝绿色,再排到蓝色)。

(2)将黑板上的其他色彩卡片按照颜色的渐变排列(由绿到粉绿到白色,由绿到黄绿到黄色),并作相关的色彩实验游戏。

学生观察、感受。

(3)出示示范图片,让学生把眼睛眯成一条线来观察,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

(4)小结:

①色相: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色彩在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相貌,这就是色彩的色相。

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②纯度(彩度、饱和度):

在活动中我们还看到色彩在渐变过程中其纯度也发生了变化。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

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③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

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

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

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在色彩学上也称它们为色彩的三要素。

3.深入生活,感受色彩渐变。

我们不仅要感激色彩为我们带来的视觉美,更要学会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色彩。

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有时不用具体的形象,美丽的色彩世界通过一年中四季的变化,它就可以告诉你它存在的意义。

(1)提问:

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早上朝霞升起的时候能看到渐变色,晚上很多大型霓虹灯色彩是渐变的,天空是渐变的,海水是渐变的……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渐变色彩,实际上有一种绘画中也常用渐变色彩,就是装饰画。

(提示:

讲解色彩知识包括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的理解,阐述色彩的冷暖变化。

)4.欣赏教材,观察分析。

(1)提问:

观察这些不同的色彩推移作品,说说它们的色调特点。

运用渐变色彩画出来的画与普通的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小结:

画面有十分奇妙的光感与空间感。

5.讲解示范,明确要求。

(1)选择好渐变的色彩,想一想将这种色彩变成另外怎样的色彩。

(2)颜料里不要随意加水。

(3)渐变色彩的第一格颜色就是直接挤出来的色彩,比如红色,然后慢慢地在红色里加入黄颜料,要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越往后黄色越多,最后一格就直接用黄色涂上。

(4)不要涂出框格子外。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1)在一排方格内完成三组色彩的推移。

如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

(2)选用恰当的颜色,运用色彩推移的方法为空白图案填色,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

7.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色彩绘画中多尝试渐变色,并出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进行欣赏、小结。

准备一幅你认为最有色彩感觉的绘画作品在下一节课展示。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让学生收集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美词句,色彩作品图片或照片,绘画工具,画纸。

(教师)教学课件(课前教师收集自然景观的图片和不同风格的乐曲片段),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色彩。

(1)欣赏关于自然界的图片,感受视觉形象所带来的艺术美感。

①将有关天空、海洋、大地、山川、河流等景色的几幅图片进行逐一欣赏。

②谈一谈你喜欢其中哪一幅画面?

③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这幅画面带给你的感觉。

(2)分别欣赏《流浪者之歌》(悲伤)、《森林中的一夜》(悠扬)和《土耳其进行曲》(欢快)的乐曲片断,体会音乐情绪所带来听觉上的艺术美感,进行色彩联想。

①你听音乐时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②你能用哪些色彩来表达?

③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这段音乐带给你的感受。

(提示:

提供审美素材,创设艺术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提供不同风格的欣赏素材,引导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利用色彩表达乐感。

)2.感受、体验色彩。

(1)欣赏评述:

展示蒙德里安、凡高、吴冠中、丁绍光等的作品,谈谈作品中色彩的感受。

(2)用课件欣赏生活中的艺术作品:

绘画、包装、标志设计、服装设计等,理解艺术作品中色彩与情感的运用。

让学生回答:

红色、蓝色、紫色、绿色、灰色分别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3)用课件欣赏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晨晚的变化,感受情感的喜怒哀乐。

(4)利用课件,进行色彩的冷暖、远近、味觉等体验。

小结:

色彩往往会带给我们某种心理感觉,包括味觉感、音乐感、情绪感、温度感及触摸感等。

利用这种丰富的色彩心理感受,可以表现出具有感染力的色彩效果。

3.创作、表现色彩。

(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调配和色彩情感的基础知识进行绘画实践。

要求运用色彩表现简单的造型,描绘出四季中的一个季节、一段音乐的旋律或酸甜苦辣中的一种味道等。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创作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4.展示、评述色彩。

(1)请学生主动展示作品,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名字,谈谈创作感受。

以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形式表达创作思路与方法。

(提示: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不能局限于作品本身,还应看到学生的创作精神。

从中培养学生大胆表达个人见解、广泛参与意见交流的习惯。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到了哪些技法?

(3)评述谁的作品最形象生动?

(通过构图、色彩、表现技法等。

)(提示:

通过总结,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的美和神奇以及创作的快乐。

)5.课后延伸、拓展。

(1)你在创作时,是怎样表现的?

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2)你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更新颖、丰富的创作吗?

小结:

希望你们能细心观察生活,从中获取美的信息,记录美的瞬间,做美的使者,艺术的创造者、传播者。

 

教学后记

 

 

五年级九册美术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12、创造美的纹理

 

教材分析

 

教学

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

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肌理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创作作品,使之达到和谐和完善。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羽毛、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拓印后的纹理范画、纹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纹理的材料,毛笔、生宣纸、墨汁、水彩颜料、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教学后记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13、废气物造型

教材分析

 

教学

目标

1.懂得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

2.利用收集的废弃物,能根据不同形状、材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作品。

3.通过欣赏各种废弃物合成的有趣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

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有一定情趣的造型作品。

难点:

根据废弃物的不同材料,选择合理的设计、创作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废弃物,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瓶子、盒子、废纸等;胶水、剪刀、绳子等制作工具。

(教师)各种废弃物制成的作品,一些废弃物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塑料袋、可乐瓶、绉纸等,然后很快将它变成一个或多个“人”的造型。

引导学生谈一下简单的感受。

引出课题《一个奇特的人》。

2.欣赏评述,感受有特点的人物形象。

教师出示课件:

(1)一组非洲奇特人物造型的雕塑作品。

请学生说说感受。

教师收集了一些人物的雕塑作品,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这些作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欣赏古今中外更多的奇特的人物造型,例如狮身人面像、中国戏曲人物、摩尔的作品等。

由于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时代的变迁,各个时候的作品又是千姿百态。

(3)欣赏用废弃物造型的人:

和上面作品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这些性格迥异,奇特的人物造型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

巧妙应用废弃物材质特性进行夸张、变形。

3.了解探究,如何表现奇特的人。

(1)欣赏废弃物造型中的人,仔细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

怎样综合制作起来的?

你觉得作品的哪个方面吸引你?

教师小结:

法国哲学家、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我们就来做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吧!

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就能够创造出美。

(2)演示教科书中的制作步骤,明确过程及注意事项。

教师简单示范“卷、扎、粘、饰”等技法。

(3)优秀学生作品欣赏。

(4)看看自己和同学准备的材料中,能用哪些来制作人的哪一部分?

(小组内交流思路,互相探讨。

)(5)学生制作“一个奇特的人”,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议,展示作品。

(1)学生个人作品交流,进行介绍,相互评议。

(2)更多的综合艺术作品欣赏。

(3)教师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和材料能够表现,正如我们今天学习的废弃物造型。

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积极动手动脑,就能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艺术作品。

5.课后拓展:

应用废弃物制作其他有趣的艺术品。

6.课后整理:

指导学生收拾好物品,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后记

 

五年级九册美术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14、古人的梦想_____飞天

 

教材分析

 

教学

目标

1.了解敦煌莫高窟中飞天壁画和彩塑的特点、历史及艺术价值。

2.学习壁画的色彩、造型及线条,领悟其韵味,尝试选择合适的方式临摹飞天壁画作品。

3.通过对佛教艺术的观赏、临摹,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进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欣赏、临摹中国石窟的壁画艺术。

难点:

领悟壁画艺术的内涵,透析古人的梦想。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收集敦煌莫高窟壁画图片资料等。

(教师)图片资料,课件等(用于本课时第二种教学方法的开始和结束,要求配有与飞天壁画相协调的古典音乐、有关敦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介绍导入。

(1)教师介绍与飞天有关的佛教故事和艺术。

(2)教师讲述佛教石窟的文化特点及艺术价值。

(3)请学生说说听了教师介绍后的感受。

(4)引入课题:

《古人的梦想——飞天》。

第二种开始:

(1)结合课件,教师布置教室以创造环境与氛围,讲述有关飞天的故事或传说,将学生带进一个梦幻的世界。

(2)请学生谈谈感受。

(3)引入课题:

《古人的梦想——飞天》。

2.欣赏作品。

(1)继续播放课件:

飞天艺术。

(2)学生互相交流作品的最美之处。

(3)师生共同评价其中的艺术特点。

(4)师生共同小结。

3.学生作业。

(1)要求:

临摹一幅飞天艺术作品。

(2)提示:

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色彩鲜艳。

4.小结讲评。

(1)讲评作业,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课后继续。

(2)有兴趣的同学自己深入了解我国著名石窟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第二种结束:

(1)结合课件,教师延续刚才飞天的故事或传说,给学生带来新的创作欲望。

(2)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深入了解我国著名石窟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