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312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docx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docx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庚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从校友们学习陈嘉

庚)

学习陈嘉庚事迹材料

精彩导读:

倾资兴学,这是嘉庚精神的精髓之一。

我们有两位校友在捐资兴学方面非常突出,值得宣传。

一位叫蔡继琨,一位叫施金城。

先说蔡继琨,他是福建泉州人,1908年出生。

曾就读集美小学,肆业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第七组,后转入集美高级师范第五组。

毕业后留校任军乐教练一年,获福建省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东京帝国音乐学院作曲指挥专业。

1936年以管弦乐作品《浔江渔火》获得国际交响乐曲公募首奖,这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大奖的交响乐作曲家……

集美的航海教育,是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1920年创办以来,虽然经历过许多坎坷,但始终没有间断。

集美航海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以其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为母校争得了极高的荣誉,他们不愧是陈嘉庚先生的学子。

许多校友的生动事迹,就是一部学习、弘扬嘉庚精神的、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介绍如何从校友身上学习嘉庚精神,每个方面都用一两个校友或一部分校友的事例加以说明。

这些校友老中青都有,有最早毕业的校友,有中期毕业的校友,也有去年才毕业的年轻校友。

一、对发展嘉庚遗业不遗余力

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创办了集美学村,如何让陈嘉庚先生的遗业不断延续发展下去,这无疑是弘扬嘉庚精神的具体体现。

许多仁人志士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这里要介绍一位大家十分熟悉的校友,他就是集美航海学校50年代毕

业的老校友、现任集美校友总会的理事长、王景祺先生的信托人任镜波老师。

任镜波老师是集美水产航海学校29组的毕业生,在校

时是学生会主席,是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集美学校发展的第一个党员。

他沐浴过陈嘉庚校主的恩泽,聆听过校主的教诲,对校主无比崇敬。

他在省教育厅工作多年,十年浩劫之后,他返回母校工作,先后担任集美航海学院党办、院办主任、统战部部长,被选为省、市政协委员。

他对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升格为航海学院、对维护和发展陈嘉庚遗业,提出许多好的提案和建议,并为其实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海内外校友的赞许。

任镜波老师94年退休后,有几家公司和学校拟用高薪聘用他去任职。

但他为了校主的事业,毅然谢绝礼聘,参加到集美大学的组建工作中来。

他说:

“十年浩劫,大好时光虚掷;如今能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实现陈嘉庚校主的夙愿尽一点微薄之力,感到莫大的荣幸。

任镜波老师对陈嘉庚和他的事业有一片诚挚之心,这是他和许多海内

夕卜校友、乡亲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也是他们彼此间的共同语言。

要发展陈嘉庚先生的遗业,需要大量的资金。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任镜波老师把大量的心血都花在为侨亲服务上。

哪一位校董有红白喜事,他都及时作出反映,或是庆贺,或是慰问;哪位校董及其亲属有事需要帮忙,只要合理、合法,

他无不竭尽全力帮忙。

帮一个人,往往能影响、争取好多人。

集美大学校董会副主席李尚大和任镜波素昧平生,二人是在集美大学成立后才相识的。

李先生为集美大学作了很大的贡献,不仅自己捐献巨款,而且以他的影响为学校争取了大量的资助,拓宽学校与海外合作的渠道。

李先生对校主陈嘉庚、老校董陈村牧、对集美学校有极其深厚的感情,但由于某些工作欠周等原因,他的情绪也有过波动。

任镜波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李先生为他的真诚所感动,把他当成知己,而且有相见恨晚之感,在许多问题上,都接受任镜波的建议。

李先生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对任镜波先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他对集美、对校主一片真情,处处以大义着想,至今仍无怨无悔地向这条路走,这是非常难得的。

“他确实影响了我。

任镜波是怎样“影响”李尚大先生的?

从以下一件小事

我们可见一斑。

20XX年底,李尚大先生托任镜波到离泉州二三十公里的罗溪看望他一位有40年至交的朋友黄奕聪先生病中的妹妹。

任镜波立即赶到他妹妹家中,只见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瘫

痪在床,神志不清,大喊大叫,甚不忍睹。

任镜波把她的病情记下,至U厦门中山医院请教专家。

专家认定是脑积水,开刀可治。

但病人年老体弱,家人顾虑重重。

任镜波三次到她家,和他们商量,终于说动他们。

手术时,任镜波和她的家人一起着急地守候在手术室外。

手术一做完,他就通过李尚大先生向黄奕聪先生报平安。

黄先生十分感动。

后来黄先生回国,在返回印尼时,特意到厦门要见任镜波。

在厦门机场黄先生对任镜波千恩万谢,并给他一个小包,说是一件小纪念品,略表谢意。

任镜波推辞再三,无奈,只好接受。

回家打开一看,是三万元人民币。

任镜波感到不知所措。

他立即向黄先生道谢,之后,他便考虑如何把这钱花到该花的地方去。

正巧黄先生有一个外甥小时得了麻痹症,16岁了,话还

说不清楚,走动还要大人扶着。

黄先生还托他关照,任镜波便到黄先生妹妹家劝说他们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家人说没钱。

任镜波说:

“你舅舅留钱在我这儿。

”于是,孩子被送到厦门中山医院观察;以后,又三次到北京治疗。

往返厦门、北京,入院出院,全部

是任镜波亲自或托朋友关照安排的。

他把黄先生给他的三万元全部都用到这孩子的治疗上。

经过治疗,孩子能伸直双腿迈步,说话也清楚了。

一家人喜不自胜,黄先生更是感恩戴德,写信给李尚大先生,说“我深感上苍待我不薄,今生能有你这么一位古道热肠、肝胆相照的挚友。

托你的福,有幸结识令友这位为人正直、厚道且乐于助人的任镜波先生。

几年来,任镜波募得大量海外捐款。

根据有关规定,捐资40万可照顾一个学生上重点中学。

他自己的内孙、外孙、亲戚有多人需要照顾,但他决不讨这个方便。

有人想求他帮忙,得知此情就不敢开口了;开口的也只好作罢。

在建设集美中学体育馆时,为了确定一种工程用料,他冒着严寒和有关负责人到北方作比较调查。

连续几天在火车、飞机上度过,他疲乏不堪。

在火车上,价值两千多元的手机被偷。

有关单位要买一个给他,被他谢绝了。

任镜波老师是苦出身,他对贫寒学生的困境十分了解。

他特别注意争取捐款,建立各种助学、奖学金。

许多校友、侨亲都有苦学的经历,对任镜波的用心十分理解,有多位在集美学校设立助学、奖学金。

其中海外乡亲王景祺先生在他的倡议下,从20XX年起在航海学院和轮机工程学院设立了

“王瑞庭海上专业助学、奖学、奖教金”,特困生每人一月补助300元,一年补助10个月。

七年来,这项助学、奖学、奖教金已经实发230万元,受益的学生达近千人次,单享受助学金的学生就有442人,最高的获得资助9000元。

这不仅帮助了学生,把爱心献给学生,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许多学生从被关爱之中领悟到关心别人的道理,并把爱心传递给他人。

这几年,任镜波老师先后为集美各校引进资金6000多

万元,为集美校友总会引进资金300多万元。

一些校友、乡

亲给他个人的馈赠,他又以馈赠者的名义捐赠给总会。

他为设立助学金向别人募捐,自己也尽力捐献。

为弘扬嘉庚精神,维护、发展陈嘉庚的事业,任镜波任

劳任怨。

他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校主陈嘉庚和他的事业,他以诚信、无私赢得侨心,为集美大学、集美学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以嘉庚为榜样,倾资办学

倾资兴学,这是嘉庚精神的精髓之一。

我们有两位校友

在捐资兴学方面非常突出,值得宣传。

一位叫蔡继琨,一位

叫施金城。

先说蔡继琨,他是福建泉州人,1908年出生。

就读集美小学,肆业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第七组,后转入集美高级师范第五组。

毕业后留校任军乐教练一年,获福建省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东京帝国音乐学院作曲指挥专业。

19

36年以管弦乐作品《浔江渔火》获得国际交响乐曲公募

首奖,这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大奖的交响乐作曲家,开创了中国音乐家在现代交响乐创作领域的先河。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归国参加抗战。

创作了大量抗战乐曲,大力传播抗日救亡歌曲,激发民众抗日热情。

1940年在当时福建省会永安创办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为首任校长,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大专院校校长。

1945年抗战胜利后,赴台湾创办台湾省立交响乐团,作为台湾现代音乐事业的开拓者,被誉为

“台湾交响乐之父”。

1949年应聘任菲律宾马尼拉中央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马尼拉演奏交响乐团指导兼指挥、菲律宾文化中心顾问等职。

1955年当选为“东南亚音乐会议”副主席兼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委员会主席。

他精湛的指挥艺术和卓越的音乐才华,以及不遗余力地促进中菲文化交流,获得菲律宾历届总统的赞扬。

“桑梓情深永铭记,报效国家正当时”,八十年代中期,他多次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祖国,在全国讲学,在各地指挥演出,先后被厦门大学、安徽师大、福建师大、华侨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等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被长春电影制片厂管弦乐团、福建歌舞剧院聘为名誉音乐指导及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九十年代初,他毅然变卖了在国外的所有资产,带着所珍藏的音乐书籍和资料,回国办学。

在他的感召下,海外爱国爱乡的华人、华侨积极响应,纷纷慷慨捐资支持。

1990年,他创办了“福建社会音乐学院”,开始在祖国音乐事业中发挥起独特的作用。

1994年3月,创办了“私立福建音乐学院”,任董事长兼院长。

这是改革开放后,福建省第一所私立的音乐高等学府。

他也成为全国最年长的大专院校的校长。

福建省政府授予他“乐育英才”牌匾。

他毕生的奋斗和贡献,使他在大陆和台湾的音乐界、教育界,在国际华侨、华人社会享有崇高的声望,在东南亚和欧美的交响乐界久负盛名。

他被誉为“东方之子”、“一代宗师”;被评选为“感动福建的人物”;美国国际杰出人物中心授予他“卓越成就人物”;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他“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

蔡继琨不幸于20XX年3月去世,享年96岁。

下面介绍施金城校友,施金城的祖籍在安溪县龙门镇山美村,早年就读于集美中学和集美水产航海学校,1947年远

渡重洋到海外谋生。

他被陈嘉庚倾资兴学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许愿以后有条件时也要支持家乡办学。

改革开放以来,他数

十次回乡探亲,全身心地关注创建安溪培文小学、培文师范、培文实验高中和丽馨幼

儿园,被家乡人民誉为“安溪的陈嘉庚”。

施金城不是富商巨贾,在世界华人富豪榜上找不到他的名字,而他却把省吃俭用的钱捐赠家乡兴学,更可贵的

是他全身心倾注家乡的建设,为故园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

1982年,施金城回到阔别45年的家乡探亲。

他看到村里的小学生还是在他几十年前就读的旧祠堂上课,祠堂已

经破损不堪,几乎成为危房。

他深有感触,决心捐资为家乡小学兴建新校舍。

1984年,施金城捐资兴建的培文小学新校舍落成了,

他回乡看了非常高兴,就到县教育局要求为培文小学多配备素质较好的教师。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从县教育局获悉

全县的小学教师中有不少是民办或代课教师,他们当中有

不少人是不合格或不完全合格的。

施金城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

家乡小学教师欠缺的问题,对施金城的触动很大。

他觉得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和国家前途的大事。

于是他下决心创建师范学校培育师资。

福建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7月批准创办安溪培文师范学校,该校成为安溪县有史以来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学校。

施金城心里非常高兴,他即分期汇款兴建校舍,学校在当年秋季就招收新生上课。

安溪旅外乡亲李尚大先生获悉施金城捐资兴学,深受感动,特写信给施金城赞扬说:

“得悉你回家乡看到家乡的贫困,教育的落后,师资的欠缺,而激发了你的正义感,决心挑起重担,要在家乡创办师范专业学校。

你克勤克俭,不

先为自己求安乐,至今尚住在老店屋里,生活俭朴,每月按时汇款,你的所作所为,比大富豪捐献亿元更有价值”。

学校于1990年11月举行校舍落成典礼,施金城回乡参加,并把校产移交给政府。

培文师范校舍至此已初具规模,

按理说施金城捐资可以到此为止。

但他却说:

“我在有生之

年,将继续完善培文师范的建设。

”此后他又继续捐资兴建新了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多功能体育馆和标准化的田径运动场等,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施金城倾资兴学,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赞扬,福建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捐资办学的金、银质奖章、“乐育英才”

匾额及荣誉证书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卢嘉锡分别题词“育新秀,谱华章”、“倾资办学,功在国家”。

李尚大先生在庆祝培文师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

“记得我第一次到施金城开设的公司拜访的时候,他的公

司摆设很简单,大热天办公室也没有安装空调,只有一台

旧的电风扇。

为节省电费,没客人来风扇没使用。

我到他公司他才启动电风扇。

电风扇一开,还发出嗒嗒的声响,可见

电风扇实在是破旧了。

照理说,施先生是有能力把公司装饰得舒适一些。

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是为了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学校建设的需要。

这种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李尚大先生赞扬施金城的家庭是好样的,指出施金城

的成就是与他的夫人梁女士的支持分不开的。

“如果施金城

的夫人不愿施金城多投入,那学校就不是现在的样子。

施金城的儿子也很明白事理。

他结婚时,除了床是新买的外,新房的其他家具和摆设都是旧的。

按理说,只要他要求他爸爸

对学校少投入一点点,从中省下的钱就足以把新房装饰得样样都新又别致豪华。

他之所以不提出这样的要求,目的是

支持他爸爸把学校办好。

施金城一家是好样的,是大家仿效

的楷模。

”李先生道出了乡亲们对施金城的敬意。

施金城十多年来年年捐资兴办家乡公益事业,除培文

师范外,还捐资创建丽馨幼儿园园舍,捐资助建官桥医院

门诊大楼等。

培文师范创办以来,已为安溪、永春等8个县市区培养了2575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施金城捐赠家乡举办公益事业,贡献突出。

20XX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为他立碑,表彰他捐办公益事业的贡

献。

同年10月,安溪县人民政府授予施金城“捐赠安溪县公益事业重大贡献奖”奖匾,他的功绩将与丰碑奖匾长存。

三、“诚毅”二字中心藏,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迹

“诚毅”,诚以待人,毅以处事,这是嘉庚先生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精华。

这也是嘉庚精神的精髓之一。

这部分的事例太多了,我只能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诚毅”校训,对广大校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著名的爱国华侨、集美大学校董会副主席李尚大先生,曾赞扬集美航海的学生有着一种“集美精神”。

什么是“集美精神”?

就是踏实肯干,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精神,也就是“诚毅”精神。

正是这“诚毅”精神,激励着每一位航海学子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迹。

集美航海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先进人物,老一辈的有,年轻一代的也有。

其中严力宾、王新全、袁绍宏三位同志就是年轻一代校友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典型事迹,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为母校争得了极高的荣誉。

有关这三个人的事迹,大家可能听得比较多,我这里不再介绍,同学们可以到航海学院网页《校友信息》中的《集美航海校友诚毅之光》栏目浏览。

集美航海教育的名牌效应,除了象严力宾、王新全、袁绍宏等全国性先进人物的出色表现分不开,跟广大校友的优异表现也是分不开的。

我们的校友不管在哪里,是在

校友较多的广州、上海、福建等南方地区,还是在校友较少的青岛、黑龙江、天津等北方地区,也不管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都有不俗的表现,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都受到企业和当地政府的赞誉。

20XX年,集美校友总会理事长,我们航海的老学长任镜

波老师写了一篇叫《白山黑水播“诚毅”》的文章,登在《集美校友》杂志上,写的是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初,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毕业的20个青年人,服从国家分配,来到黑龙江,在白山黑水的八千里航线上弘扬“诚毅”精神,为发展黑龙江省的航运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事迹。

他们当中至今还有4

位同志留在黑龙江。

他们的优秀表现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20XX年12月12日,我收到在黑龙江安度晚年的李祖艾校友的来信,他说“钟国平先生,您好!

《集美学校校友名人录》

收到了,感谢编写小组对我个人业绩给予肯定和鼓励。

我在东北四十年的辛勤工作,很大程度得益于‘诚毅’二字的启迪和教诲。

感谢母校的培养!

1982年就读于集美航海专科学校轮机管理专业的潮州籍校友成标荣,在诚毅精神的熏陶下,渐渐养成了刚毅执着的性格,什么事情要做就力求做得最好。

制作金工另部件,这是学习轮机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技能操作,成标荣在校期间十分重视金工技能的训练,很快就掌握了车、钳、刨等技能。

在技能考核中,他制作出的内、外六角部件,一阴一阳,两个部件不论从哪一面相套进去,都十分吻合,倒上油都不会泄漏。

指导老师称赞这是做得最好的部件。

在船上工作一段时间后,成标荣转行从事税务工作。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成标荣仍然有许多创新性的工作,受到上级的赞许。

20XX年1月,成标荣从潮州市地税局税政科科长

调任潮州市湘桥区地税局局长。

上任时,同事跟他开玩笑说,

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三把火是什么?

成标荣指着办公室墙上挂着的“诚毅”两个大字说,这就是我的三把火。

是啊,成标荣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心里,实践“诚毅”比什么都来得重要,来得实在。

多年来,他调换了许多岗位,但他始终牢记“诚毅”校训,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行行成为行家里手。

四、关心母校的发展,为母校出钱出力

我们的老校友直接领受到陈嘉庚先生的恩泽,素有关心母校、关心校友、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

早在抗战期间,为了使母校在危难中能坚持办下去,广大的集美校友就开展了

“校友养校”活动。

1942年1月18日,集美校友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发出了《告全体校友书》,提出了“校友养校”的倡议。

个倡议得到了各地广大校友的热烈响应。

校友们热情洋溢地说:

“饮水思源,我们实在一千个应该来报答我们的校主、我们的母校,共同负起养校的责任来,不应该让重担永远压在我们老校主的肩上。

”倡议书发出后,得到广大校友的支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

据1946年

10月的统计,海内外校友捐献母校基金共3439万6千多元,其中在上海的水产航海学校第一组校友张辉煌就独力捐献了500万元。

校友们以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实际行动,帮助母校度过了八年抗战的危难时期。

老校友的这种关心母校、关心校友、知恩图报的情怀给年轻的校友树立了榜样,并不断地传递下来。

许多同学或许还没有去过上海,有去过上海的或许还没有去过集美航海学院上海校友会。

今天我要隆重向同学们推荐集美航海学院上海校友会会所,这是我们航海学子温馨的家。

这个家有着优良的传统。

上海校友会成立于1929年9

月27日,是由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第一组校友张辉煌和第三组校友叶金泰等发起组织的,开始叫同学会。

上海同学会成立以后,为母校和校友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当年,上海港是我国的航运中心。

母校的学生都到上海实习,毕业生也多到上海找工作。

同学们到上海实习,同学会便尽力介绍上船并负责指导;校友们到上海谋生,一时找不到工作,也都暂时到同学会落脚,家信也通过同学会转递。

校友们互相照顾,亲如一家人。

同学会就象校友们温暖的家庭一样。

至今,许多校友对同学会仍记忆犹新。

上海校友会几经搬迁,现落户在复兴东路701弄2号楼1501室。

这是一大套拥有四房一大厅两卫一厨房,面积近200平米的套房。

里面吃、住设施齐全,可接待十多人住宿。

地理位置很好,就在城隍庙对面,交通十分方便。

会所大厅墙上中间悬挂着校主陈嘉庚先生的肖像,两侧是画家傅殿珍

专题创作的两幅中国画,一幅是《集美风景》,另一幅是《鼓

浪屿一一鹭岛神韵》。

一走进该会所,就仿佛回到集美,感

觉无比亲切。

校友会的领导和一批热心的校友,把校友会当作自己的家,热忱接待来访和入住的校友。

他们不计报酬,无偿地为校友会服务。

到过上海校友会的人都会感慨地说,到上海校友会就象回到了家。

下面再向大家介绍几位热心母校事业的校友:

吴镜秋校友,1947年2月毕业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高十四组,后来到香港定居,同其他几位校友合作创立香港大恒船务有限公司,他出任经理,对校友热情关照。

他敬仰嘉庚精神,尊敬老师,非常关心母校事业,为母校做了许多事情:

1

980年集美航海专科学校率先在国内筹办60周年校庆,

他筹资给母校全体教职工每人置办一套制服;又从香港购进全套铜管乐器,装备母校新建的铜管乐队;其后每逢母校举行校庆活动,他都积极推动旅港校友组织庆贺团回母校参加庆典,并与朱妈爱等香港校友出资宴请母校教师和校友。

1990年集美航海学院举行70周年校庆,他捐资5万港元制作陈嘉庚先生铜像,安放在白楼底层廊台,供师生敬仰;又捐资近40万港元,在香港印刷出版彭德清部长主编、母校

老师参编的《中国船谱》五千册。

1992年捐资18万港元给

母校出版《航海学》教科书。

为表彰吴镜秋先生尊师重教精神,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10月18日,

授予吴镜秋先生“捐资兴学尊师重教模范”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奖匾和银质奖章。

朱妈爱校友1961年毕业于集美航海学校驾驶专业,1963年到香港定居。

经济虽不宽裕,但他非常热心联络母校及校友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经常积极主动为集美航海旅港同学会的工作、活动四处奔走联系张罗,出钱出力。

还曾为集美航海厦门校友会购置会所大力帮忙,作了重大贡献。

对母校到香港出差活动的老师、校友,凡他知道了,都热忱给予关照,热情提供各种服务,校友们送他个“香港的活雷锋”的美称。

航海61届校友从20XX年到20XX年短短的五年内,成功举行了三次较大型的聚会活动,每一次聚会,都得到校友们的广泛支持,搞得很成功。

在20XX年第一次活动期间,

他们还为母校种下四棵纪念榕树。

如今六年过去,这四棵榕树已长成大树。

这要归功于朱妈爱先生。

他除了积极策划每一次活动之外,还为每一次活动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

朱妈爱十分关心母校事业发展,每次校庆,他都积极联络促进港澳以及海外校友尽可能回母校参加庆典。

除尽所能慷慨捐资外,还不辞辛劳多方联系张罗各项活动事务,增进校友与母校间的情谊。

他不愧是一位出色的有贡献的母校校友“联络员”。

柳辉船长也是一位值得大家敬重的校友。

他1949年7

月毕业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高19组。

1960年,开始担任船

长,1962年任香港联华公司总船长。

1968年受聘任拥有数

十艘船的金荣公司营运经理。

工作范围包括船舶维修、监造新船、保险和租约等。

期间,他对旅港校友上船任职有诸多帮助。

1979年成为被录取为美国国家货物局验船师(简称NCB)

第一位华人。

二十多年间检验过5700多艘二万至十四万吨

级货轮,其中有许多中国船长、大副,不少还是校友,他都热情给予指导及帮助。

柳辉旅

居国外,心系母校。

1997年刚退休就专程回母校,看望老师、同学。

他有个心愿,要把五十多年来在国际航运界所得经验,跟年青的同学们分享。

20XX年10月,他再回校参

加纪念陈嘉庚创办航海教育80周年活动,期间给母校师生

作了两场学术报告,获集美大学聘为航海学院客座教授。

20XX年至20XX年,他又多次回母校讲课或作学术报告,深受好评。

20XX年3月和20XX年4月,他还分别到大连海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各讲课两个星期。

20XX年他设立了一个

名叫“新航海人”的网站,将他多年的经验用电子邮件传送

给在校的学生和在职的校友们,祈有所助益。

同年,为支持在校贫困学生的学习,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他又捐资在航海学院设立了“柳辉船长”奖学金,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我们的杰出校友袁绍宏和王新全,对母校也是一片念念不忘之情。

王新全校友取得过傲人的成就,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十多个荣誉称号。

每当人们赞扬他时,他总是说这要归功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