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916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docx

《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docx

货币银行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

1、货币制度:

一国通过法律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2、本位币和辅币:

课本39页3、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40页4、格雷欣法则:

在双本位制度下,当两种实际价值量不同的金属铸币被赋予了同样的法偿能力时,实际价值量较高的良币就会被融化收藏而逐渐推出流通,实际价值量较低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

5、价值尺度:

当货币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该职能。

6、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该职能。

7、储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价值和社会财富保存起来时执行该职能。

8、支付手段:

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该职能。

9、价格标准:

人为规定的单位货币的名称及所包含(代表)的价值量。

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规定。

10、信用货币:

是以信用做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11、货币流通:

当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时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

二、

1、扩大的、一般的、货币2、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3、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4、金属条块、金属铸币5、流通手段、支付手段6、币材;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准备制8、银行9、本位币10、币材11、白鹿皮币、交子

三、

1、A2、D3、C4、C5、B6、ABDE7、D8、B9、D10、D11、ACDE12、BDE13、AE

四、

1、错2、对3、错4、错5、错6、对

五、

1、见填空第6题

2、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造成了买卖脱节,有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4、积极影响:

克服了现金交易的局限性,节约了流通费用。

消极影响:

加大了买卖双方的风险,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5、第一,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个人不能拒收。

人民币没有法定的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第二,人民币单位是元,本位币是元,辅币的名称是角与分,他们是十进制关系。

第三,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发行库,掌管发行基金。

第四,我国境内禁止金、银及外币流通。

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

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

禁止任意毁损人民币。

第五,对人民币出入境实行限额管理。

第六,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七,金、银外汇储备是国际支付的准备金,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掌管、统一调度。

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

一、

1、信用:

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特殊借贷行为。

2、高利贷: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盛行的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3、商业信用68页4、银行信用:

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5、国家信用:

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6、消费信用:

75页7、商业本票:

116页

8、商业汇票:

116页9、银行本票:

是申请人将款项交给银行,由银行签发给申请人凭以办理转帐结算和支取现金的票据。

10、银行汇票:

是汇款人将款项交给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银行办理转帐结算或向银行兑取现款的票据。

11、支票:

是银行的活期存款客户签发的,要求开户银行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2、直接融资:

没有金融机构为媒介的,由借贷资金的所有者与需求者直接进行的融资活动。

如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直接获得资金,证券交易所在交易中并不起媒介作用。

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13、间接融资:

指货币的所有者与需求者通过金融机构而发生的融资活动。

如银行信用,资金供给者——存款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钱借给了哪一个需求者,借款人也不知自己的钱到底是谁的。

资金供需双方分别和金融中介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72页14、承兑:

付款人在票据上签字盖章表示无条件付款的一种手续。

15、背书:

持票人在票据背面做转让签字的手续。

16、债券:

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

17、股票:

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

凭以取得股息红利及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二、

1、高利贷2、偿还、付息3、金融4、商业信用5、私有制6、债权人、债务人、收款人;汇出行、汇入行、汇款人、收款人7、高利率8、银行信用9、流动性10、收益性11、承兑12、商业本票、商业汇票

三、

1、D2、BC3、B4、A5、D6、BE7、AC8、ABCD9、AB10、C11、BCD12、C13、A14、ABCDE

四、

1、错2、对3、对4、错5、错6、错7、对8、错9、对10、对

五、

1、58页

2、

(1)使社会闲散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2)丰富了流通工具,节约了流通费用。

(3)推动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加速了扩大再生产的发展。

(4)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3、特点:

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对象是商品;其规模大小和产业资本规模大小是一致的。

作用;克服了现金交易的局限,节约了流通费用;有利于借贷双方形成固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有利于借贷双方的相互监督。

局限性:

存在数量上、方向上、期限上、信用能力上的局限。

4、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向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信用双方均为工商企业;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由其特点可看出商业信用具有数量上(受企业拥有资本量的限制)、方向上(只能由上游企业提供给下游企业)、期限上(是短期信用)、信用能力上(只发生在相互了解的企业之间)的局限性。

银行信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是以金融中介为媒介;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

由其特点看出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种种局限性,融资更为灵活。

关系。

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商业信用先于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存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企业在选择题信用的时候优先考虑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是主导,它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同时有了银行信用对商业票据的承兑和贴现,也有利于商业信用的发展。

5、见73页

6、见76页

7、见71页

8、见114页

9、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有效手段;可以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10、出票人不同。

前者是债务人,后者是债权人;性质不同。

前者是支付保证书,后者是支付命令书;关系人不同。

商业本票涉及的关系人有债务人(出票人)、债权人(收款人),商业汇票涉及的关系人有债权人(出票人)、债务人(付款人)、收款人、承兑人;商业汇票需要履行承兑手续才可进入流通。

第三章利息和利息率

一、

1、利息:

84页2、利息率:

87页3、实际利率4、名义利率:

88页5、单利法6、复利法93页7、固定利率8、浮动利率:

90页9、公定利率10、市场利率:

91页11、基准利率:

87页12、收益的资本化:

85页

二、

1、利润,剩余价值2、收益资本化3、基准利率4、厘5、复利法6、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7、名义利率,实际利率8、固定利率,浮动利率9、平均利润率10、替代,收入11、利率体系

三、

1、B2、A3、A4、D5、C6、B7、A8、D9、B10、C11、BC12、AB13、CD14、ABCDE15、BC16、ABDE

四、

1、错2、错3、错4、对5、错6、对7、错8、对

五、

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

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

至于在这一范围内,定位于何处,马克思认为取决于借贷双方的竞争,也取决于传统习惯、法律法规等因素。

2、98页

3、99页

4、100页

5、104——105页

6、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为因素或非经济因素限制利率作用的发挥,主要有:

(1)利率管制,即国家制定各种利率,规定各金融机构必须遵守和执行。

它有可能因制定的利率水平不当或调整不及时,限制利率作用的发挥;

(2)授信限量,包括授信配给制和授信条件。

它可能导致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利率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扭曲,阻碍利率机制正常发挥作用;(3)经济开放程度,取决于资金流动度与市场分割。

经济开放程度低会使整个利率体系失去有机联系和弹性,利率作用的发挥就有很大局限性;(4)利率弹性。

某一经济变量的弹性高,对利率变动的反应就灵敏,因此利率变动对经济变量的影响就大,作用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应具备的条件: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由市场因素决定的利率能够真实灵敏地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通过利率机制促使资金合理流动,缓和资金供求矛盾,发挥筹集资金,调剂资金余缺的作用。

(2)、适当的利率水平:

既能真实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又能使资金借贷双方有利可图,且给借方以一定约束力的利率。

(3)、合理的利率结构:

包括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的行业结构及利率的地区结构等。

(4)、具有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即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7、

(一)利率对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1、利率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利率能影响人们的消费、储蓄与投资行为。

3、利率能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

(二)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1、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2、调节信贷规模,从而影响全社会货币供应量。

3、优化产业结构

4、调节货币流通和稳定物价。

第四章金融市场

一、

1、金融市场:

通过金融商品的买卖,实现资金融通的市场。

2、货币市场:

112页3、资本市场:

112页4、银行间拆借市场:

指银行间短期的资金借贷市场。

市场的参与者为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

5、回购协议:

证券出售时卖方向买方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将证券买回的协议。

以回购方式进行的证券交易实际上是一种有抵押的贷款。

证券的购买,实际上是买方将资金出借给卖方;约定卖方在规定的时间购回,实际是通过购回证券归还借款。

抵押品就是相关的证券。

6、竟价成交:

是指在对同一种证券有不止一个买方或卖方时,买方交易员和卖方交易员从当时成交价逐步向上、向下报价,当任一买方交易员与任一卖方交易员的报价相等时,即拍板成交。

7、公募:

指发行人面向全社会不特定的投资人推销证券。

8、私募:

指发行人直接对特定的投资人销售证券。

9、远期合约:

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

10、期货合约:

与远期合约很相似,也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

与远期合约不同之处在于期货合约的交易是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完成;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割时间、交割地点,都已标准化。

11、期权合约:

指期权交易的买方在向卖方支付了一笔期权费后获得了一种权利。

即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

12、互换合约:

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照约定的支付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的约定。

13、发行市场、14、流通市场:

122页

二、

1、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个人2、货币市场、资本市场3、现货市场、期货市场

4、金融工具5、定期存款收益高、活期存款流动性强6、美式期权7、流动性8、原生性金融工具9、金融债券10、普通股、优先股11、正比、反比12、股票价格指数

13、投资者投机者14、直接融资、间接融资15、公募、私募

三、

1、A2、B3、B4、D5、ABDE6、ABD7、A8、A9、C10、BC11、B12、ABCD13、ADE14、B

四、

1、错2、错3、错4、错5、错6、对7、错8、错9、错

五、

1、见课本110页

2、初级市场是组织新的票据、证券发行的市场。

是实现融资的市场。

二级市场是对已经发行的票据、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是实现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市场。

二者有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见课本122页

3、见课本135页

4、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短期资金周转的供求需要。

主要是满足交易者的资金流动性需求。

货币市场交易工具偿还期短、流动性强、风险较小。

资本市场是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主要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需要。

交易工具偿还期长、流动性差、风险较大、收益较高。

5、见课本125页

6、金融市场通过组织金融资产、金融产品的交易,可以发挥多方面的功能。

(1)帮助实现资金在盈余部门和短缺部门之间的调剂,实现资源配置。

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价格信号引导下,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2)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转移。

通过金融资产的交易,对于某个局部来说,风险由于分散、转移到别处而在此处消失;至于对总体来说,并非消除了风险。

(3)确定价格。

金融资产均有票面金额。

但相当多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其票面标注的金额并不能代表其内在价值,每一股份上的内在价值是多少,只有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发现”。

(4)帮助金融资产的持有者将资产售出、变现,因而发挥提供流动性的功能。

如果没有金融市场,人们将不愿意持有金融资产;企业可能因为金融产品发行困难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进而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经营。

尽管金融市场中所有产品的交易市场都具有提供流动性的功能,但不同的金融产品市场的流动性是不同的。

这取决于产品的期限、品质等。

(5)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搜寻成本是指为寻找合适的交易对方所产生的成本;信息成本是在评价金融资产价值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这是由于金融市场有专门从事这方面服务的专业金融机构和信息咨询机构,可以使市场的参与者有可能大大降低这些方面的支出。

同时,众多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竞争,还可以使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不断降低。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一、

1、金融机构:

140页2、中央银行:

也称货币当局。

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处于特殊地位,具有对全国金融活动进行宏观调空的特殊功能。

3、存款货币银行:

也称商业银行。

是各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骨干力量。

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

4、投资银行:

167页5、专业银行:

166页6、储蓄银行:

167页7、不动产抵押银行:

168页8、投资基金:

171页9、政策性银行:

142页

二、

1、中央银行2、中国人民银行3、华融、长城、东方、信达4、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5、中国人民银行6、19837、国际性、区域性、国内8、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9、大一统

三、

1、C2、C3、BCD4、D5、ABD6、AC7、B8、A9、B

四、

1、错2、错3、对4、错

五、

1、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目前基本已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

监管类金融机构有: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经营类金融机构有:

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

2、见160页

3、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农业银行、抵押银行、进出口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4、见课本164页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

一、

1、负债业务:

183页2、资产业务:

188页3、中间业务:

196页4、表外业务:

196页5、信用中介: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在资金供给人与需求人中间起媒介作用时发挥该职能。

6、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为顾客办理与货币收付有关的服务性业务时执行该职能。

7、贴现:

是商业银行买入顾客未到期票据的业务。

8、法定存款准备金(率)、9、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见笔记10、原始存款:

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11、派生存款:

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12、资产管理理论:

课本215页13、负债管理理论:

216页14、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216页15、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

是通过一系列资产负债比例指标来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确保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的均衡与协调。

它既可以作为银行的一种业务管理方式,也可以作为银行监管部门对银行监管的一种手段。

16、自动转帐制度203页17、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203页18、金融创新202页19、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179页20、全能型商业银行180页21、单元银行制度22、总分行制度23、代理行制度181页24、商业贷款理论、25、可转换性理论、26、预期收入理论见215页

二、

1、获取最大化利润2、安全性、流动性、盈利型3、负债业务4、流动性5、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存款准备率提现率6、电汇、票汇7、全能型银行制度职能分工型银行制度职能分工型8、8%9、英格兰银行10、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11、储蓄存款12、再贷款、在贴现13、关注、次级、可疑、损失14、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

三、

1、A2、B3、B4、C5、A6、B7、ACD8、BCD9、BCD10、ABCE

11、A12、ACD13、BDE14、AB15、CDE16、AD

四、

1、错2、对3、错4、错5、错6、错7、错8、错9、错10、错11、错12、对

五、

1、见177页

2、三大业务见课本或笔记。

关系:

(1)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的关系。

二者合称商业银行的信用业务。

第一,负债业务是资产业务的基础。

第二,当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资产业务的扩大也可以反过来引起负债业务的扩大。

(2)中间业务与信用业务的关系。

第一,中间业务是建立在信用业务的基础之上的。

第二,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可以促进信用业务的发展:

一是因为中间业务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二是中间业务又往往和资产业务相交织,从而促进了资产业务的扩大。

3、见课本214页

4、215页

5、略

6、219页

7、202页

8、194页

9、我国在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中确立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原则。

在此之前,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自己拥有的信托投资公司、证券营业部来经营证券、信托等业务。

然而,我国银行在这期间的“混业经营”,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的银行所实施的混业经营有重大的、原则性的区别:

典型的混业经营,在一个银行内的不同大类银行业务之间,在人事、资金等方面均实施独立的管理,决策各有其严格的程序。

而在我们的银行里,资金调度实质上是一个锅里吃饭,决策则是领导说了算。

严格地说,称之为混业经营,并不准确。

在实践中,这种情况给金融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

银行大量信贷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仅造成股市的剧烈波动和一系列违规事件的发生,而且使商业银行损失惨重,呆帐、坏帐激增,加大了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

为了避免和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业健康发展,我国于1995年确立了分业经营的原则。

就我国银行业的管理水平和外部环境来看,选择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定位存款货币银行于职能分工型是有其理由的。

但分业经营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力,不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与使用效率。

中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面临国外众多的实力雄厚、可以综合经营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的超级银行和金融百货公司的冲击,必将给我国实行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的深化,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必须严格划分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

在实际生活中,金融业突破分业经营限制的要求和尝试也显然可见。

在现行政策法令允许的范围内,商业银行正充分利用广泛的机构网点、资金、信息、清算效率和客户基础的优势,积极拓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并不断加强与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合作。

10、

(1)是银行设立、开业的前提条件。

(2)能够表明商业银行承担非预期损失的能力,以激励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3)提供一个承受偶然损失的“资本缓冲器”,使客户存款自始至终得到保护。

(4)满足银行管理当局的最低资本限额规定,限制银行资产的无限膨胀。

11、付款人在票据上签字盖章表示到期偿付票款的行为。

银行办理承兑后,如果票据到期时债务人没有及时足额的交来货款,银行要垫付资金履行承兑。

垫付的资金有收不回来的可能。

12、

(1)可持有流动性较强的有价证券,既可获取收益,又可在出现流动性危机时及时变现;建立良好的形象与声誉,有利于其低成本迅速筹集资金。

(2)否(3)催还贷款、出售持有的债券、借款等,这样做,可能造成银行信誉的损失,资产收益减少,资金成本加大。

(4)不应该(5)履行承兑并要求付款人偿还代垫票款。

第七章中央银行

一、

1、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二是指中央银行必须以维护本国货币的正常流通与币值稳定为宗旨。

2、国家的银行231页3、银行的银行:

所谓“银行的银行”,其一,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其二,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存、贷、汇”业务的特征;其三,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对其进行管理。

4、发行基金230页5、基础货币238页6、货币乘数240页7——12见课本225——226页

二、

1、英格兰银行2、由商业银行转化而来、由政府直接设立3、源与流4、复合型中央银行5、国家的银行6、政府7、单一的、复合的、跨国的、准中央银行

三、

1、A2、ABCD3、ABC4、ACDE5、BCE6、C7、AD8、A

四、

1、错2、错3、错4、错5、错6、错7、对8、对9、错10、错

五、

1、223页

2、中央银行的性质一般表述为,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干预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的金融机构,是金融管理机关。

具体如下:

(一)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虽然也称为银行,也办理银行固有的“存、贷、汇业务”,但与普通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相比,在业务经营目标、经营对象和经营内容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1)从经营目标来看,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原则上也不从事普通商业银行的业务,而是以金融调控为己任,以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

(2)从服务对象来看,中央银行只与政府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并通过与这些机构的业务往来,贯彻和执行政府的经济政策,并履行其管理金融的职责。

(3)从经营内容来看,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中央银行吸收存款具有保管、调节性质,一般不支付利息;中央银行负有调节信用的职能,其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可清偿性,一般不含有长期投资的成分,可随时兑付清偿,以保证其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

(1)中央银行管理的领域是货币信用领域;

(2)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主要是通过特定金融业务进行的,对金融和经济的管理调控基本上是采用经济手段如调整利率和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等方式实现的;(3)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分层次实现的,即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调节金融机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