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docx
《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txt都是一个山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眺望你对别人的微笑,即使心是百般的疼痛只为把你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刺眼的白色,让我明白什么是纯粹的伤害。
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作者简介:
为文龙鳞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符合21世纪要求的人才,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态?
现在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教会孩子做人所必需的道德和价值观是什么?
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帮助各位家长解答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
10岁之前教会孩子
如何做人
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将无法适应10年后的社会
为什么要输给不听话的孩子们
培养孩子抵御诱惑的能力
真正幸福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
将无法适应
10年后的社会
最近我经常被邀请做一些关于教育的讲演。
学龄期儿童的父母百分之百关注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所以讲演中有很多人会提出与孩子学习相关的问题。
“教授,您是怎么教学生的?
”
我既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又以教育为专业,但并不是因为这样,就有什么教育秘诀。
我也和其他的父母一样,出现过很多错误行为。
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为此我曾有过很强烈的挫败感。
我认为,强迫孩子学习是没有用的,只有在孩子喜欢学习的时候让他学,才会非常有效果。
所以,我对孩子的学习是听之任之。
为此,周围的人经常批评我,说我对孩子疏于管教。
但是,我觉得若在学习问题上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孩子们就会知道,若自己不好好学习,将来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能够自发地学习。
我始终认为,学习本身不会影响孩子的人生。
决定大学以后人生的不是实力而是道德
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学习成绩好,但这种想法会在孩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瞬间消失。
这说明一个人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之旅后,左右他生活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道德”。
向父母尽孝、与兄弟团结友爱、结交亲密的朋友、在职场中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以及遇到好的配偶组建幸福的家庭,能够实现这些人生规划,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如何优秀,而是因为具有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也就是“道德智能”。
“道德智能”就是判断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说,就是在自己的伦理信念的支配下,拒绝不正当或不良行为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同情并关心别人痛苦的能力、调节自己情绪和抑制欲求的能力、接受和理解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能力等。
这种能力会让你拥有高尚的品格。
有了这种能力,还能让你成长为一个头脑清醒、胸中充满激情的人。
多数的父母都认为孩子学习好就会成功,他们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并不关心。
事实上,至于学习,只要本人有心,什么时候都可以学,学习不好并不能说明不能正常生活。
“道德智能”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定因素。
前几年某银行举行一场招聘考试,考试内容不是坐在那里解答英文题目,而是应聘者不分学历,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宿舍生活,从而评价他们与人相处的方式和区分是非善恶的标准。
最终发现,在被聘用的人中,普通学校毕业的人要比一流大学毕业的人多,这就表明了现在与过去的不同。
与学习成绩相比,企业把员工的道德品质看得更重。
有一些调查材料也体现了这种意识的转换,比如对过去60年间哈佛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学习成绩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从社会各个层面观察成功人士,会发现他们是富含幽默、为别人考虑、和蔼可亲、明辨是非的人。
也就是说,成功人士都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如果希望10年后你的孩子获得成功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世界急速变化,每个人一生都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进行自我提高。
照这样下去,10年后,一个人单纯依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的。
到那时,不只是你的孩子,他的竞争者们也会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
就现在看来,你的孩子英语成绩好,别人家的孩子也会学得好,甚至还有的孩子不只是学习好,还会演奏几样乐器,具有超凡的运动能力,现在有的孩子还接受过整形手术?
?
所以,别说孩子能够超前于别人,只要不落后,有些父母就很满足了。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在10年后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我们到底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呢?
每次别人问我这个问题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只要培养孩子们的道德修养就可以了。
”
现在这样急速变化的世界里,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有“柔软”的思考方式,准确把握世界的需求,然后努力去满足世界的需求。
在这方面,“仆人式领导”最近备受关注。
“仆人式领导”是指领导者具有仆人的风格与特质,服务于同仁的领导理念。
具有仆人式领导风格的人,不是向下属下达命令,而是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下属就会有一种主人公意识和责任感,自发地献身于工作,从而积极地完成任务。
这样,为了别人的成功付诸努力,最终自己也获得了成功。
人的一生都在与别人相处,为别人的成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发展,跟随时代的步伐。
满足别人的需求就是满足世界的需求,具有仆人式领导风格的人一定会成功的。
想培养你的孩子具有仆人式领导风格吗?
想让他们同时拥有成功和幸福吗?
那就先培养他们的道德智能吧!
我们通过道德教育,可以让孩子学到做人应该遵守的道理和规范,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相处时,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规范和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
道德智能可以指导我们将自己的才能用在合适的地方,帮助我们把握人生的方向。
“别人好了,我才会好”,也就是说不能只是为了自己幸福,而是要为所有人都幸福而努力。
为了自己能够生活好,就要和别人一起生活。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不计其数,但是同时拥有良好“道德智能”的人并不多,这就是现实。
“道德智能”低下的人将无法适应10年后的社会,这该如何是好啊?
很多家长会教育孩子们“要想成功就要走在别人的前面,为了超越别人要努力学习”,这样的家长们,如果你们真的为孩子着想,就应该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
如果孩子将来要成为像比尔?
盖茨那样的人,就更要告诉他道德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输给
不听话的孩子们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
华盛顿被称为“国家之父”,深受美国人的爱戴。
父母过世后,他就和比自己大4岁的哥哥一起生活。
有一天,邻居邀请他吃饭,因为父母过世得早,他没有机会从家庭中学习到正确的礼节。
在邻居家吃饭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礼节,令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人们在吃饭前,首先要做一个祷告,还要端坐着用餐,并且照顾其他吃饭的人,互相倾听对方的谈话。
而他自己从来不分什么地点与场合,根本不注意用餐习惯,与其他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乔治回去以后把在邻居家的所见所闻仔细地记录下来,包括使用餐具的方法、用餐过程中怎样倾听别人说话并做出回应,等等。
从那时起,他总是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道德规范记录下来,并在现实生活中严格实践。
乔治?
华盛顿去世后,别人在整理他的遗物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小记事本,里面记满了他在生活中的道德标准,言行举止,处理事情的方式,当然还包括善良、信用、友爱、责任、礼节等的重要性及现实中实施的方法。
乔治?
华盛顿作为第一任总统,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
当被民众拥戴为第三任总统时,他却没有被权力所迷惑,推辞继续担任这一职位。
正是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有严格的道德原则,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至今,他还是美国人的典范。
越是名家越重视道德教育
无论历史上的伟人,还是当今时代卓越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持有一项坚实的道德原则,身边都有一个为他们树立原则的人,比如爱迪生的母亲、莫扎特的父亲、海伦?
凯勒的老师沙利文。
朝鲜时代,书香门第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时,都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
当子女们读完千字文后,紧接着就会让他们学习《启蒙篇》中的“九容”。
“九容”就是指一个人拥有健康身心应该具备的九种行为,其内容是“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意思是脚步稳重,不轻举妄动,毕恭毕敬,目不斜视,不乱说话,不大声喧哗,不出怪声怪音,昂首挺胸,不东倚西靠,头脑清醒,从身心上严于律己,不卑躬屈膝、猥琐,注意健康,神色庄重。
这些看似非常简单,但里面却包含了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和高雅姿态的原则,还有对人的态度及自我价值。
朝鲜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儒生所尊崇的“九容”是“上天”制定的基本道理,这种礼节是避免人生忧患的“堡垒”。
粟谷先生在《启蒙要诀》里强调“九思”和“九容”,认为在学习文化之前,首先要明白人生道理。
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去读《小学》或《近思录》等讲解人生道理的书,那这个人将来就没有好的品质,不能成为大人物。
要想成为引领社会的人,就要从小重视道德教育,懂得应世之道。
朝鲜时代的人都是这样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道德和价值观上。
所以我认为,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成为受人尊重的领导者,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品德。
不听话的孩子和手足无措的母亲
我的一个学生结婚后,带着她的孩子来看我。
看着已为人母的她,我特别高兴,所以想请她们吃饭。
但是学生一听说我要请她们吃饭,脸上就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因为孩子非常偏食,不随便吃东西,于是学生就推托说下次再请。
当我问及孩子喜欢吃什么时,她说孩子不喜欢吃韩国菜,只喜欢家庭式的西餐。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这一点还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我们就去了年轻人经常去的学校附近的餐厅,学生向餐厅服务员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从做法到调料一一列出,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按她说的做。
“孩子对味道特别敏感,如果和平时吃的有一丁点儿不一样,他马上就会发现。
每次吃饭就像打仗一样。
唉,老师,我就是这么活着的!
”
我在想,这样的孩子以后怎么上学,怎么交朋友啊?
因为担心,我小心翼翼地征求她的意见:
“从现在起训练他的饮食习惯,你看怎么样?
”就在这时,孩子突然使起小性来,因为他喜欢看的动画片就要开始了,喊着要马上回家。
孩子的叫声越来越大,周围的人都在看我们。
学生哄了孩子一两次,孩子还是不听话,弄得她满头大汗。
我因为实在看不过去,借口去厕所暂时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我回来发现孩子安静了下来。
“明天一定要给我买那个机器人啊。
”
“好,好,明天一定给你买。
”
但是孩子的吵闹并没有就此停止。
定好的餐送来后,孩子扫了一眼,还没吃就使劲摇头。
虽然学生不停地哄他,但是孩子还是连碰都不碰一下刀叉。
孩子突然将餐具扔到桌子上,然后在地上打起滚来。
“哎哟,教授,实在对不起。
别管他,您吃您的,孩子回家再给他吃就行了。
”
但是,孩子在桌子之间跑来跑去,大声喊叫,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好好吃饭。
学生却显得非常坦然。
“与其哄他,还不如随他的便,一会儿自己就好了。
”她说。
做妈妈的都不管,我就更没有什么办法了。
最后我们稀里糊涂地吃完饭,走出饭店的时候,学生说道:
“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这样吧,能安静地坐下来吃饭的有几个啊?
”
父母们最大的误区
最近,年轻父母们经常会说“孩子们都这样”,我认为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孩子开始能够听懂大人说话时,父母们就有一个要完成的“作业”,那就是要教会孩子规范和礼仪,即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能为别人着想,有分辨对错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使孩子能够与别人相处融洽,离开父母的怀抱也能很好地生活。
这样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父母们会试图用言语教训和哄劝孩子,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话去做。
最后,父母们就输给不听话的孩子们,就像我的学生自我安慰那样,以“孩子们都这样”、“长大了就会好了”等借口进行自我安慰。
明明知道孩子们做的不对,但是多数人认为没有必要为了一些小问题苛刻地对待孩子,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现今社会的子女教育主要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即尊重孩子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能力,这是21世纪的教育方向。
但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并不是一切都顺着孩子的意愿。
比如,我们可以理解孩子因为和朋友吵架而产生讨厌朋友的情绪,但是不能放任孩子去打或骂自己的朋友。
母亲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情,使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同时一定要教导孩子“完全随着自己的情绪做事是不对的”。
只要是孩子想做的,就无条件让孩子去做,这也是非常危险的。
当孩子们说“这个不好弄,我想再试试别的”时,父母应该对孩子说:
“虽然感觉烦,你再稍微忍耐一下,试试看好吗?
”要让孩子们知道,做好任何事都需要不断地努力。
年轻的父母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所以他们不会树立权威,强求孩子们无条件听从他们的话。
其实,树立权威与道德教育完全不是一回事,很多年轻的父母会把它们混为一谈,害怕拉开与孩子的距离,所以不能严格地遵守原则和标准。
如果您也是那样的父母,请您认真想想,成功人士为什么会有不同于别人的道德原则?
古代名家为什么会那么重视道德教育?
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是违反世间规则的,因为他们极其忠实于本能,不可能知道大人们制定的规则。
过去也好,现在也好,特别“听话”的孩子反而令人担忧。
但是成功人士或名家们的父母并没有屈服于不听话的孩子,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一味地顺着孩子的意愿去做,就是毁了孩子,所以对孩子会坚决地严格要求。
如果您真的爱您的孩子,您也要这么做,那才是称职的父母应该做的。
培养孩子
抵御诱惑的能力
“享受人生吧!
”
这是唯一留在我记忆中的广告词。
人生只有一次,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我们的权利和幸福,因此,父母会对孩子们说:
“你就做你想做的事情吧,尽情享受你的人生。
”但是,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与满足瞬间的欲求是不同的。
在消费主义和万能主义蔓延的现今时代,有太多刺激人欲求的诱惑。
预言家们曾预言,2020年左右,人类将进入超自由时代。
越自由,欲望就会越多,刺激欲望的诱惑也会更多。
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要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为这个目标果敢地放弃不适合的欲望,抵制住不良诱惑。
如果有人这样不停地诱惑我们:
“平淡无奇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啊?
不要自找苦吃了,走走捷径吧!
良心有什么大不了的?
别人也都是那样。
你别那么死心眼,好像就你自己超然脱俗一样。
”但是,等到了60岁你会发现,如果不能抵御暂时的诱惑,变得卑怯懦弱,最终痛苦的还是你自己。
不要把你的梦想和希望都交给诱惑,否则你将一无所有,可能连生活的本身都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我每每都告诉年轻的父母们,如果想好好地发挥孩子的才能,首先要培养孩子坚决地抵御诱惑的能力。
抵御诱惑的孩子VS沉迷于诱惑的孩子
美国斯坦福大学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做了一个试验:
给每个孩子一个棉花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坚持15分钟不吃,就会再给他们一个棉花糖。
一部分孩子没有忍耐住,15分钟前就把棉花糖吃掉了,而另一部分孩子又各自拿到了一个棉花糖。
大概过了10年后,专家对参与试验的孩子做了跟踪调查,发现当年能够忍耐15分钟的孩子要比提前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朋友关系良好,并且能够有效地缓解压力。
在短短的15分钟内,能够抵御想要吃掉棉花糖的诱惑,这样的孩子就更优秀。
孩子一旦度过了母亲的绝对保护时期,就开始有自由意识,产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满足欲望的心理。
等待15分钟,又得到一个棉花糖的孩子能够有效地支配自己的自由意识,能够为了更大的目标抵制暂时的诱惑。
这不是本能,而是教育的结果。
他们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当然是在生活上时时给予孩子教育的父母们。
有一年春天,一位来自美国名校的教授对我说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说:
“我们学校里被发现作弊的学生中,韩国人最多,韩国学生提交的材料可信度很差。
”我无言以对。
现在经常会有留学生作弊问题的报告见诸报端,甚至,在留学服务中心的主页上有“在讲英语的国家,作弊将被勒令退学”的警告语。
可见,韩国学生作弊问题已经成了国际关注的问题。
这样的学生为了比别人超前,不能抵御暂时的诱惑,做出了不当行为,他们抵御诱惑的能力极差。
这主要是因为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为了与别人竞争,只能赢,不能输,而忽略了教会孩子怎样抵御诱惑。
教会孩子“曲则全”
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到了“曲则全”,它的意思就是委曲求全。
也就是说,道路或江河不是直的,而是弯弯曲曲地最终到达目的地。
当地形环境只适合开通弯弯曲曲的路时,却非要逢山开路,毁坏地形,最后只能是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开路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如果按照自然法则,不破坏现有的环境,绕一点点,我们的收获反而会更多:
高高的青山教会我们庄严和毅然,环绕青山不停流淌的江水启示我们要谦虚柔和地生活。
孩子们也有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生活中,我也曾因为很多考验和不可避免的选择而矛盾过。
如果当时我不能抱有轻松的心态,不能抵御暂时的诱惑,那又会如何呢?
当时可能会很满足,但最终我的生活不会像现在这样充实。
江河虽然弯弯曲曲地流淌,但它的主方向是不变的。
人生也是如此,有时可能会走弯路,但最终还是不会迷失方向。
人生不会像数学问题一样,有准确的答案或公式。
世界越复杂,需要正确判断和选择的时候越多。
很多父母非常愿意在孩子身边,不辞辛苦地替孩子做选择。
但是,父母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为孩子做所有的选择,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最终还是要孩子自己来做。
这时,父母就应该训练孩子抵御诱惑的能力。
如果只是做现在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就不会懂得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忍耐和等待,做出错误决定的几率会很高。
连15分钟都无法等待,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和为了眼前的成绩,做出不正当行为的学生,他们成功的希望都不大。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靠自身创造出精彩人生的话,作为父母,首先要克制自己,不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孩子使小性子,提出无理的要求,就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他提出的要求是无理的,从而激发孩子抵御诱惑的决心。
有很多母亲因为看见孩子哭就心软,怕在公共场所引起周围人的抱怨,性急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这样是绝对不可取的。
总是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孩子抵御诱惑的能力只会降低,为了“吃眼前的棉花糖”,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
培养孩子走自己该走的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事只能由父母来做,它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家长们,偶尔要掩藏
疼惜之心
家长们,偶尔要掩藏疼惜之心
做好事也是需要锻炼的
让孩子们早早地走出家门
教会他们礼仪,不要教他们撒谎
学会平和地教育孩子的方法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因为孩子而争吵
让孩子在失败中成长
听孩子把话说完
和孩子一起制订“道德指南”
家长们,
偶尔要掩藏疼惜之心
“上帝因为看顾不过来,所以才创造了妈妈。
”
这是《塔木德》(犹太教口传律法的汇编,仅次于《圣经》的典籍)里出现的句子。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为了孩子,就是面对地狱也能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因为父母的存在,孩子经过20多年漫长的成长过程,才能够健康地成长起来。
从南方古猿开始至今,人类延续了300多万年,难道不是因为父母精心呵护的结果吗?
一个自闭儿在妈妈严酷的斥责和爱心下,克服了自身的障碍,挑战人类的极限,完成了马拉松过程,这是电影《马拉松》中讲述的故事。
初原喜欢斑马和巧克力派。
表面上看起来,他与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但有一天,他被诊断为患了自闭症。
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整天带着天真烂漫的笑容。
妈妈看着这样的初原,几近崩溃。
她带着自闭症的儿子去动物园,在那里她松开了儿子的手,想抛弃儿子,虽然只是一瞬间的想法,却让她痛苦不已。
她很快清醒过来,在斑马笼子前找到了哭泣的儿子。
这时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儿子能够与这个世界沟通。
她发现儿子在长跑方面有天赋,于是对儿子进行了“魔鬼训练”,同时,自己也开始了辛酸的“教练”历程。
原来只是为了巧克力派而奔跑的孩子,从现在起,为了让世界上唯一的妈妈高兴,他开始了马拉松跑步。
时光飞逝,初原已经20多岁了,但他在任何人面前都会若无其事地放屁;只要一有音乐,不论在什么地方都会手舞足蹈。
这样的他却擅长一件事,那就是——跑步。
有一天,著名的马拉松选手正旭来初原所在的学校献爱心,初原的妈妈苦苦哀求他收下儿子做学生。
正常人都无法完成的马拉松,妈妈却让初原去完成。
正旭冰冷地对初原的妈妈说:
“你知道跑马拉松有多累吗?
你跑过吗?
你要区分固执和爱,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
让儿子能够与世界沟通,是她唯一的愿望。
对她来讲,正旭的话就像锋利的匕首一样刺痛了她的心,为儿子所做的一切努力,难道是出于自私?
想到这里,她深深地自责,再次陷入绝望的境地,就像二十几年前在动物园里一样。
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她知道,能够使初原与这个世界沟通的人,就只有她了。
她从绝望中站起来。
当别人问她“你的愿望到底是什么”时,她回答说:
“希望初原能比我早死一天!
”世界上有哪个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早死呢?
事实上,这种想法源自她对于把孩子独自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恐惧。
最终,初原在妈妈严酷的训练和辛苦的照料下,完成了训练。
通过跑马拉松,通过自己的力量,他找到了与世界沟通的方法。
跑完42.195公里的漫长全程,他向世界大喊:
“我的心在跳!
”
有人曾说过,一个女人从生孩子的瞬间开始,就开始了第二次人生。
孩子就是这样能够左右父母的人生,他的存在和成长对父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忙碌了一整天,在看到孩子阳光般的笑容时,所有的痛苦都会瞬间消失。
孩子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和幸福。
有时我们甚至会想:
没有孩子的生活是怎么过的?
为了孩子,只要是自己能做的,父母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因为孩子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
但是,谁也不能保证,父母为孩子付出一切,孩子就一定会幸福。
现在你为孩子付出的所有的爱都是有有效期的,总有一天孩子会离开你的怀抱。
从那时起,你就不能再为孩子做什么事情了,你所能做的就只有退后一步,守护孩子,不妨碍孩子。
父母偶尔要残酷的理由
电影《马拉松》中的母亲是所有养育孩子的父母的缩影。
“希望孩子比自己死得早”,这种愿望的背后隐藏着对孩子深切的爱。
为了让孩子再多跑一点而对孩子施以鞭打的这种母亲,可能是现代年轻父母们无法接受的吧?
孩子蹦蹦跳跳地玩耍,不小心膝盖擦破皮了,现在的父母们都会心疼不已。
他们是无法苛刻地训练孩子的。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好好地生活下去,就不要对孩子的要求始终回答“是”。
不论世界多么凶险,孩子都要学会独自生存的能力。
如果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不能学会道德规矩,这样的孩子将来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吗?
许多父母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还总是辩解说,这是一种可以让孩子增强自信心、提高勇气、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但这也许只是父母的私心,毕竟,这样教育孩子,会过得稍微轻松一点、心里舒服一点。
这是一种懦弱的父母之心。
想想看,跟孩子较劲和放任孩子随心所欲,哪一个比较累?
当然,孩子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这是必要的,这种爱对孩子成长有帮助。
但是父母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为孩子好吗?
真的有必要仔细思考一下。
在树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为它修剪枝杈,如果顺其自然生长,树木就会枝杈丛生,没有应有的形状;即便是长成了,也不会美观。
人也如此,在孩子的生长期,父母正确的教育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第一次修剪枝杈的人,使用剪子会不太熟练,害怕对树木造成伤害。
初原的母亲应该也有过这种心情吧?
她肯定也很困惑:
她所做的是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
还是让她与孩子的关系更加恶化?
但她隐藏了这种矛盾的心理,成为了更加“残酷”的母亲。
即使有人说她“不能区分爱与固执”,她仍坚持让孩子跑下去。
就是因为这样的妈妈,使初原最终战胜了马拉松。
妈妈即使看着孩子受累,也还是认为自己的选择是为了孩子好,正是这种信念,使她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不行”这句话的意义
严厉的父母并不是要忽略孩子所有的感情和欲求。
能够体谅孩子的感情,慈爱地对待孩子,严格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才是严格的父母真正该有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