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653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

《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

整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二○○九年四月

 

前言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的目标。

作为履行公约义务、落实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在200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为了提高省级地方政府及其利益相关者保护全球气候的意识,认真落实《国家方案》提出的具体任务,国务院在《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我省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省份,在发展过程中重视资源节约,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要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控制在1.81吨标准煤以内,年均下降4.4%,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等可持续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方案》有关要求,基于《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的指导下,我们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到2015年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促进我省未来时期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 录

第一部分 甘肃省基本省情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一、自然环境

二、自然资源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四、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效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的影响和挑战  

一、甘肃省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二、甘肃省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的趋势

三、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的影响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目标

第四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 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及政策措施效果分析

一、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二、甘肃省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

三、减缓效果分析

四、甘肃省煤化工重大工程效果评价

第六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二、强化组织保障

三、推进国际合作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

五、加大资金投入

六、提高公众意识

附录

 

第一部分 甘肃省基本省情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我省地处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境内有丰富的矿产、煤炭、风能、太阳能资源,但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脆弱。

一、自然环境

我省地貌复杂多样。

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沼泽、永久性积雪和冰川、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土地结构大体是“三分山、三分草、两分沙、一分林、一分田”。

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陇南山地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陇中黄土高原位于我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长1000余公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

我省深居西北内陆,气候类型多样。

具有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

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在0—15℃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降水具有降水量少、地区差异大、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四大特点。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42—760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自然资源

(一)水资源

我省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

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152立方,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最少的嘉峪关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4立方;全省每公顷土地平均水资源占有量5835立方,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左右。

全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

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

全省水资源分布也不平衡,人口仅占全省2.5%的甘南州拥有全省32%的水资源量,而兰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占全省的12.5%,人均水资源量仅占0.9%;我省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7月和8月降水量又占全年降水量的40%。

(二)土地资源

我省土地资源丰富,但相对贫瘠。

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四川和黑龙江省之后,居全国第七位。

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土地利用率不高,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8.03%,41.97%的土地尚未利用。

全省耕地面积居全国第十一位,人均耕地0.177公顷,居全国第六位。

根据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农用地2541.79万公顷,其中耕地462.47万公顷,园地20.54万公顷,林地518.25万公顷,牧草地1410.84万公顷,其它农用地129.69万公顷;建设用地97.19万公顷;未利用地1908.75万公顷。

我省土地资源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土地资源总量大,但难利用土地多;二是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质量差;三是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

(三)矿产资源

我省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全省的重要经济支柱。

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截止2006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

我省查明矿产资源的矿种数有98种,其中:

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

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992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79个、中型203个、小型710个。

据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2006),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中,我省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30种,前十位的有58种。

(四)能源资源

我省能源资源较为丰富。

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华亭、中部的靖远和窑街、西部的西大窑,保有储量达87.23亿吨。

油田集中分布在玉门和长庆两个油区,从我省探明储量来看,已发现20个油田,含油面积达478平方公里,探明可采储量为6亿吨。

全省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488.7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位,可开发容量900.9万千瓦,年发电量370.4亿千瓦时。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省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风能资源理论储量2.37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在4000万千瓦左右,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

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700—3320小时之间,年太阳能总辐射量在4800—6400兆焦/平方米,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五)森林和草原资源

我省森林覆盖率低,属于少林地区,同时植被破坏严重。

全省森林面积少、质量差(次生林占63%)、分布不均,植被覆盖率(含所有林地及季节性覆盖)仅有23%,其中灌木林地和疏林地占有较大比例,且天然林面积逐年萎缩。

根据我省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省林地面积981.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在全国排第28位。

草原面积0.18亿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9.4%,为全国5大牧区之一。

但目前90%的草地以每年10万公顷的速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六)生物多样性资源

我省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全省分布有各类脊椎动物872种,其中哺乳类169种,鸟类495种,爬行类67种,两栖类32种,鱼类109种;无脊椎动物近6000种。

目前已记录、定名的高等植物45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292种;裸子植物59种;被子植物4000余种。

我省自1978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以来,截止目前,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面积6861230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40个,面积2987701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114900公顷。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社会发展水平

我省科技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7年科技活动单位数2599个,比2000年增加38.9%;科技活动经费总计721747万元,其中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中,针对节能减排等急需解决的问题,组织了37个专题,经费占当年重大专项经费的63%;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5项。

全省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7年我省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8.94%,比“十五”末的98.87%略有增长,比全国99.49%略低;小学毕业生升普通初中的升学率为94.36%,较全国平均水平98%低3.64个百分点。

普通高校发展到34所,毛入学率达到18%,比2005年增加3个百分点。

全省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2007年顺利实施了2006年度中央1.65亿元的公共卫生项目,全省新农合制度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向全面实施。

卫生机构数由2000年的2402个增加到2007年的2470个,卫生机构人员由2000年的95050人增加到101903人。

全省人口增长较快,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截至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为2617.1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

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2000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相比下降了1.48‰。

其中农村人口占68.41%,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旅游事业也有所发展。

省内有敦煌、嘉峪关等著名旅游景点。

2007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021.05万美元,比2006年的6292.62万美元增长了11.58%,2007年全省共接待港澳台侨胞和外国旅游人数331238人(次),年均上升6.5%。

(二)经济发展水平

2000年以来,全省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呈现出生产平稳增长、消费需求较为旺盛、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的发展格局。

“十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75亿元,同比增长11.4%;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702.4亿元,比2006年增长12.3%。

其中2007年人均GDP为10346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2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3%;农民人均纯收入2329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6%。

总体来说,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较落后的位置。

2007年,我省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6%。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5.92亿元,增长17.1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94亿元,增长13.06%。

2007年,我省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增长43.69%,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9.94%、65.75%,其中原材料如铜精矿、钴矿砂等进口增长迅猛,钢材、硅铁等出口稳定增长,而加工贸易大幅下降。

(三)主要产业发展

我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8.44∶40.05∶41.52调整为2007年的14.3∶47.3∶38.4,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上升了7.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2000年降低了3.12个百分点。

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24.43万吨,比上年增长2.03%;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6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6%。

石化、有色、电力、冶金等支柱产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4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1.24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5%。

能源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次能源生产量由2000年的1623万吨标准煤提高到2007年的3985万吨标准煤,增加了2362万吨标煤,年均增长率13.7%。

重大能源项目进展顺利,“十五”期间,煤炭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主要建成华亭砚北、海石湾矿井工程和华砚煤矿改扩建工程,以及全省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煤田地质勘探、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项目。

石油天然气项目完成投资358亿元。

石油项目主要建成兰州至重庆输油管线、长庆和玉门油田开发项目等;天然气项目主要建成西气东输甘肃段、涩—宁—兰天然气输气管线。

四、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007年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折合成二氧化碳当量为13378.04万吨(见附表1),其中二氧化碳11017.86万吨,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2.3%;甲烷86.45万吨,折合为1815.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6%;氧化亚氮1.76万吨,相当于546.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1%。

我省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活动,2007年排放量11074.27万吨,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2.78%;其次是农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396.24万吨,占排放总量的10.44%;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935.74万吨,占排放总量的6.99%,是我省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城市废弃物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22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量的1.71%;2007年温室气体吸收汇净吸收二氧化碳257.11万吨,相当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92%。

能源活动中排放量最大的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为10412.18万吨二氧化碳,占能源活动排放量的94%,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7.83%。

2007年我省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7%左右,人均年排放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9%,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8%。

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部门构成看,能源加工转换部门排放所占比例最大。

2007年能源加工转换占矿物燃料燃烧的46%,其次是工业部门,占37%,生活消费等占9%,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比例达到5%。

因此,我省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重点在能源(主要是煤炭)开采、运输及发电等,以及工业尤其是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部门,同时还应加强对交通运输部门的管理。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效

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利用资源,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

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一定成效。

(一)调整优化工业结构,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十五”以来,我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但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等原因,工业仍是我省的支柱产业,工业占全省GDP的份额越来越大,2000年这一比例是34.4%,2007年增加到48.93%。

同时,我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重化工业改造升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加大对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实施节能降耗,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淘汰高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07年在有色、电力、建材等7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110.34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253.78万吨二氧化碳;年耗能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46户重点用能企业累计完成节能量73.05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168万吨二氧化碳,被国家列入“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14户重点企业累计实现节能量58.57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13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截至2008年底,淘汰落后产能375.11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862.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同时我省继续稳步推进十大节能工程,以绿色照明工程为例,2008年国家下达我省50万只节能灯的推广任务已基本完成。

(二)能源效率不断提高

2000年以来,我省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0年,我省万元GDP能耗为2.86吨标准煤,2007年降为2.11吨标煤,2007年与2000年相比万元GDP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1.73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减少了466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07年我省万元GDP电耗2537千瓦,比2000年的2805千瓦减少了9.5%,年均减少了1.4%。

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如吨钢能耗由2005年的0.885吨标煤降到2007年的0.78吨标煤,下降了11.86%,生产单位吨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0.24吨二氧化碳当量;吨镍能耗由2005年的3.94吨标煤降到2007年的3.57吨标煤,下降了9.4%,生产单位吨镍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0.85吨二氧化碳当量;水泥行业吨产品能耗由2005年的0.159吨标煤降到2007年的0.14吨标煤,下降了11.9%,生产单位水泥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0.04吨二氧化碳当量。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加快

我省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水电装机由2000年的295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478万千瓦,发电量由114.36亿千瓦时增加到194.39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607万吨二氧化碳;风电装机由2000年的0.12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41万千瓦,发电量由0.02亿千瓦时增加到3.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9.68万吨二氧化碳;全省太阳能发电装机从无到有,到2007年达到930万峰瓦。

我省积极推进农村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30.92万座,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累计推广太阳灶68.87万台,太阳能热水器48.2万平方米,建成户用太阳能采暖房186万平方米,推广高效省柴节能灶379万台,节能炉140万台,节能炕195万铺,形成了年节约、开发农村生活用能246万吨标煤的能力,相当于减排650万吨二氧化碳。

(四)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绩

2007年全省林地面积达到981.2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82%;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9.9%提高到2006年的13.42%,净增3.52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与2001年的1.99亿立方米相比,净增0.18亿立方米,相当于吸收350万吨二氧化碳碳汇。

1999—2007年间,全省共完成退耕还林169.22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66.89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96.33万公顷;累计治理陡坡和沙化耕地65.55万公顷,绿化宜林荒山荒地88.67万公顷,建成万亩以上工程点120多处。

2000年,全省建成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36处,总面积504.8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1.1%。

2007年全省自然保护区增加到5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995.6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并建成生态功能保护区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达521.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5%。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实施了秸秆禁烧、严禁采集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等工作。

(五)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较快

我省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优势,自小孤山水电站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个水电领域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以来,全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已在水电、风电、甲烷回收利用及节能和提高能效等多个领域广泛展开。

截至2008年10月,我省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共79个,预计可实现累积减排量992.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77个,累积减排969.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甲烷回收利用项目1个,相应减排20.3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1个,相应减排2.7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在我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我省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数量一起抓的方针,努力控制人口增长率。

2007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3.4‰和6.49‰,比2000年的14.38‰和7.97‰分别降低了0.98和1.48个千分点。

全省七年间(2000—2007年)累计减少出生人口268.43万人,相应地减少了对资源、能源的消费,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七)初步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

2007年,为切实加强对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我省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委,负责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有关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由省气象局负责。

领导小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主要任务是:

组织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统一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的影响和挑战

我省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异常,气象灾害十分频繁,属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全省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

因此,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甘肃省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一)温度变化事实

近50年来,我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河东平均升高了0.9℃,河西平均升高了1.4℃,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6年我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5℃,为近50年来最高。

从季节来看,1997年各季增温明显。

1998—1999年的冬季是历史上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季,全省大部分地方气温偏高都在2.0℃以上,其中兰州、武威、西峰等地偏高3.0℃以上。

(二)降水量变化事实

近50年来我省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5.7毫米,下降的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10年减少2.9毫米);近50年来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下降了28毫米,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大,其中河东平均下降了51毫米,河西平均上升了12毫米。

降水的季节特征表现为冬季降水量和雨日大范围增加,春季降水量减少但雨日却在增加,表明春季降水强度在减弱;秋季表现出降水量和雨日大范围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和雨日数表现为大范围的减少趋势。

(三)气象灾害变化情况

我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较重。

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次生灾害有泥石流、滑坡等。

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8.5%,高出全国平均状况的18.5%。

50多年来,我省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平均每年气象灾害造成农业受灾面积17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2%,成灾面积12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3%。

在气象灾害中,干旱灾害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56%,居首位。

大风和冰雹造成的灾害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17%,位居第二。

洪涝、霜冻、病虫害和其它灾害各占6—9%。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省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