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138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docx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docx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姜治芳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

上海市梅园中学姜治芳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占主导地位,而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最为讲究的首推提问设计。

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引导之法,贵在善问”。

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课堂提问的设计和运用是否得当和得法。

教师提问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积极探索;能充分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对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能起到极大作用。

【关键词】课堂提问设计阅读能力

一、导言

阅读课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其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去预测、思考和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因子动态结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必须充分重视。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方式,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做出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开展,如: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是否恰当,是否能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是教师必须做到既备课又备人,设计什么问题,层次深浅的安排,对“度”的把握,对“巧”的研究等等,都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来考虑。

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才能对提问的角度、引导的方法、预期的效果等做到胸中有数,做出科学的设计。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提问的目的性不明确,问题随意性较大等等。

因此,提问设计,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聚焦点,仍有必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来设计教学问题:

这个问题是可行的,是值得做的;是情景化的、有意义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并维持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是可持续的。

有效的问题,是那些能够让学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

问题应该设计成学习者的认知挑战,以引发学习者的兴趣,促进他们获取知识、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和高级思维技能。

本文拟从课堂提问的方式、问题形式、分层提问和实验(不同课型的提问设计)研究等方面阐述课堂提问设计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

二、《上海市初级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中的提问范例

《上海市初级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关于说的技能要求学生能就课文内容等学习材料进行回答、简单复述、角色扮演、讨论及发表意见。

以《英语(牛津上海版)》9AChapter4MorePractice为例:

1、Answerthefollowingquestionsaccordingtothetext(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e.g.:

1)Wheredidthefishermanandhiswifelive?

2)Onemorning,whatdidthefishermancatch?

3)Thefishermandidn’treturnthefishtothesea,didhe?

4)Howdidthefisherman’swifefeelwhenthefishermantoldherwhathappened?

5)Whydidthefisherman’swifeaskhimbacktothesea?

6)Whatwerethefisherman’swife’sfourwishes?

7)Whathappenedattheendofthestory?

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与同学分享答案后,学生对故事内容就有了大致的了解。

2、Discussthequestionsbelow(讨论下列问题):

e.g.:

1)Whatdidthechangesintheweatherinthestorysymbolize?

2)Whatcanwelearnfromthestory?

3)Whatwouldyouwishforifyoufoundthegoldenfish?

通过小组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理解和消化。

三、多种形式的问题

在检测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种形式的问题:

1.记忆性问题:

答案直接在文中,记住就能回答。

例如:

Whomdidtheladylivewith?

What'sherpersonalproblem?

2.理解性问题:

答案在文中,但不一定是现成的。

例如:

Wasthelady'suncleanon-smoker?

Howdoyouknowit?

3.应用性问题:

要求学生应用文中的知识组织答案。

例如:

WhydidHolmesasktheladyifherunclekeptpets?

4.创造性问题: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获得答案。

例如:

WhydidSherlockHolmeswanttovisittheladyonlywhenherunclewasout?

5.评价性问题:

要求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发表不同意见。

例如:

Whatkindofpersondoyouthinkthelady'sunclewas?

目前,上海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阅读理解题中就有对学生准确回答问题的考核要求。

题型基本上是按照以上几种形式来设计的。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设计就更加重要和有意义了。

四、不同课型的提问设计研究

(一)阅读课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个:

一是获取信息;二是学习语言知识;三是获得阅读技能。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推断能力和猜测能力,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遵循建立在所学知识基础上的教学顺序,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沟通点、共鸣点,提出合适的有坡度的、有质量的适合阅读教学各个环节的问题。

教师通常会采用预测,快速阅读,细读,概括等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并展开阅读教学环节。

1.预测时的提问

图式理论认为,读者阅读时会运用其已激活的相关图式来对文章不断地进行预测。

这说明阅读是一个积极的过程,读者不仅仅是文本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让他们切身体验图式是如何起到预测作用的。

虽然读者不能预测到每个细节,而且有时预测与文本不一致,但是读者通常能预测出下文可能的情况,这种预测会指引读者在下文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摆脱那些起干扰作用的细节,从而减少了理解所需的认知资源,加快了阅读速度。

如何训练学生利用其已有的图式对下文进行预测呢?

这要求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在适当的地方让学生阅读中进行预测。

这样的阅读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过程。

实践表明,当学生的预测在随后的阅读中得到验证的时候,他们往往非常兴奋,这无疑增强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2.快速阅读时的提问

快速阅读是一种从文字中迅速全面获取有用整体信息的科学方法,也是一种高效率的思维方法、记忆方法和教学方法。

能否快速地阅读,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在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可先设计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

然后设计6-8个问题,可以设计成判断正误,或有关主要内容和主旨的问题,也可以用wh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此时,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让学生尝试只要在快速阅读一遍便可进行回答的成功感,营造良好的成功氛围,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3.仔细阅读时的提问

在通读全文、掌握了文章主题思想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阐述和发展主题思想的主要事实,或者按要求找出特定细节。

这个环节中设置问题的难度应加大,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where,when,why,who,how 等基本事实。

任何文章都不可能提供全部的细节。

通常作者会认为读者具备某些知识,因此有许多细节就未写入文章,留给读者去处理。

Carroll多次强调,句子之间的连贯性是在理解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在印刷的文字中。

这说明读者要充分理解文章就要求学生在通盘文章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设计这类推断式的问题,可用suggest(暗示),mean等这类词语进行发问。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找到文章与答案有关的范围之后,就在此范围中逐句阅读,对关键词、句要仔细琢磨,不仅要理解其表面意思,还要通过推理和判断,理解其潜在意思。

4.概括时的提问

这类问题一般依据课文扩展,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主要用于激起学生深入的思考,对所读的内容进行评判并表述个人观点。

5.难点提问

备课时,除确定教学重点外,教师还应该找出教学难点,并为它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9BChapter1TheGreenConsumer这篇科普文章时,难点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及如何成为绿色消费者,如果直接提问Howdoyoubecomeagreenconsumer?

或Whydoyoubecomeagreenconsumer?

学生会觉得问题范围太大,不知如何回答。

我就以名词解释为切入口提问:

1) Whatisaconsumer?

2) Whatisagreenconsumer?

3) WhatistheGreenhouseEffect?

4) Whatistheozonelayer?

当学生理解这些名词解释以后,再回答以下问题如:

1) Whatarethethreatstotheenvironment?

2) Whatshouldwedowiththem?

3) Howcanwebecomeagreenconsumer?

就觉得容易些了。

再者,为复述课文,写作打下了基础。

同时,在提问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设定不同层次的问题内容和形式。

如在对基础语言知识展示性提问时,可选择较容易的问题为后进生设疑;面对思考性参阅式问题时,可采用讨论性问题为中等以上学生引疑。

(二)对话、句型操练课

七年级课文中还有许多对话式的阅读文章,教师导入新课时,也可以用预测设问的方法,制造悬念,造成学生渴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抓住重点设计课堂提问,这是整堂课的关键。

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重点,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教学内容。

例如:

7BModule1Unit3Theinternationalfoodfestival一课的重点是:

Weshouldraisemoneyforhomelessanimals.WeshouldhavetheinternationalfoodfestivalatourschoolonSaturday1March. 针对以上重点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Whatarewegoingtodo?

Why?

2.Whenandwherearewegoingtodoit?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让学生反复操练,循环往复,以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拓展课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各种问题来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也可以设计几个主要的、能够概括本节课主要内容的问题来贯穿始终,这样就可以给人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觉。

例如,我在上一节“以读促写”的课外拓展课时,就主题“TraditionalFestivalsinChina”设计了如下问题:

1)WhatarethefivemaintraditionalfestivalsinChina?

2)Whendotheyusuallycomeintheyear?

3)Whatactivitiesdopeopleusuallydotocelebrateeachfestival?

Why?

etc.

这三个问题就为这节课构建了基本框架。

学生们的学习目标也一目了然了。

为了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课堂上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思考和学习,效果是很好的。

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你有一个澳大利亚的笔友JOHN,他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很感兴趣。

请你写一封信,向他介绍其中一个节日。

”所有学生都有话好说,他们不仅会说,而且相当一部分同学还说得很好。

通过“线索提问”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这也符合学业水平考试对学生写作的要求。

若是要点作文,学生们就会从给定的两、三个要点去思考、分析,谋篇布局。

若是碰到不给要点的作文,学生也会自己先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哪几个角度去写,从而避免写作的盲目性。

(四)试卷讲评课

在试卷讲评时,不能简单地跟学生对对答案,草草地问个为什么,就题论题。

而要让学生搞懂到底为什么,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等。

因此,可以从检验学生对文章整体理解的角度设置几个问题。

例如:

在讲评卢湾区2009年1月初三英语质量抽查试卷的Clozetest这篇文章时,我先向全体同学提出了几个问题:

1)Howmanypeoplearethereinthestory?

2)Whoarethey?

Andwhatarethey?

3)Whatdidtheydointhestory?

4)Whatwastheresult?

5)WhatdoyouthinkofRudi?

Etc.

这些问题的提出,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次思考的机会。

借着这些问题,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看懂文章了。

还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以后拿到阅读文章应先整体理解,而不光光是为了做题而做题。

阅读的真正目的不是会做几道题,而是增加阅读面、增强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等。

五、分层递进教学在提问中的应用

目前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科学地对待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

教师应重视学生差异的存在,开展分层递进课堂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时把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1.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提问要在安排问题的深浅程度上下功夫。

先提出在文章中有画龙点睛作用的词或句子,或能找到明显答案的问题,再提出考虑到学生分析能力的问题,也就是说,文章中无明显答案,但学生只有读懂文章,并从上下文联系、分析、判断中方可得出答案的问题。

这样可帮助学生在获取文章完整印象的基础上,发展思维能力,做到由浅入深,一步一个台阶形成提问的层次。

这种由记忆性问题到理解性问题的阶梯式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人人有思考机会,个个有回答问题的条件,这使大部分中等学生、后进生摆脱了旁听角色,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

2.由表及里,层层渗透

提问要在安排问题的难易程度上下功夫。

所提的问题要求运用文章的知识内容或新的语言知识(应用性问题),或要求独立思考,发挥创造性(创造性问题)。

有些文章并不直截了当地表明观点,也不用清楚明确的字语来表达,而是使用一些含混的词语。

这就需要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前提下,具备相关常识,善于从材料中看出区别,捕捉要点,细细品味作者写作意图和观点。

提问增加了深度,答问要求有一定的思维过程,这培养了学生透过文章内容的表面含义,深入思考,进行推理的能力。

各位学生对文章理解不同,他们所反映的答问也不尽相同,各层次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样知识不断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3.思维奔涌,激起浪花

提问要在安排问题的广度上下功夫,随着一个个问题的不断扩大,学生不停顿地思考,思维逐步开展,激起层层浪花。

此时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创造性。

这种从理解性→创造性→评论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奔涌而出,学生运用已学的全部知识,能够拓宽思路,一问多答。

在中低层次学生尝试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来激发高层次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把问题解决得更完美;同时高层次同学的回答又可以促进中低层次学生进行反思,纠正认知错误。

这种提问方式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吸取知识养料,获得英语综合能力。

总之,重视分层递进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工程之一。

精心设计分层次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移动,有利于后进学生的递进发展,从而让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六、讨论与分析

(一)研究发现: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展开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并结合所获得的信息,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增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只是设计那些有确定的某个标准答案的问题,做出“是”或“不是”的明确的简单的判断,而是也能设计一些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进行丰富的想向,作比较复杂的思考。

甚至还能设计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和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不需要学生课上能做出回答,而是在课上提出来,让学生课后去争论是非,去疑解惑。

2、问题的设计还应注意系统性。

一篇课文,所涉及的当然不只是一个问题,它总是包含有若干个问题。

这些问题,有中心问题,也有是非中心问题;有重点问题,也有非重点问题;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有的应当放在开头,有的应当放在中间,有的应当放在结尾。

教师在设计组织这些问题时,应当注意它们的系统性,把这些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内部联系有条有理地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

问题的设计不局限于所学教材本身,而是能结合所学有所拓展,超越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知识,提出一些教材内容之外但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以自己的阅历和所学知识为基础,根据自己所收集和储存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社会经验作回答,而不是仅仅依靠所学教材的现成知识找到现成的答案。

诚然,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问题的设计当然不能完全脱离教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设计的问题不能越雷池一步,不能超越教材,而只能在教材的范围内打圈圈,做文章。

如果这样,将会局限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将会造成思维的“僵化”。

这不利于创造性人材的培养。

(二)尚待解决的问题

1.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问仍是我们下一步应该更加关注的问题。

2.本文只关注了提问设计对阅读能力的影响,今后要进一步研究,努力使提问设计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对应用价值和推广可能性的预测

本文对阅读教学各阶段和不同课型应该设计怎样的提问研究得比较细致、全面,一线教师可以直接模仿,可操作性强,尤其是对新教师和致力于阅读教学研究的老师更具有借鉴价值。

七、结论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输入信息、传递信息,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

通过提问可以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

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则会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并在答问过程中逐步具备用正确、灵活的语言达到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等交流的目的。

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提问能有效地牵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调控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问题的设计、提出、回答等,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深入研究提问的艺术性,使提问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美)丹东尼奥(Dantonio.M.)等著;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

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JeremyHarmer《HowtoteachEnglish》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8P68-78

3.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七期

4.马爱贞、王兆红“谈英语中的分层教学”《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0期

5.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次教学的优化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9期

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初级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P40-41

7.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P42

8.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卢湾区2009年1月初三英语质量抽查试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1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P10-18

10.朱浦《教学专题透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P165-1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