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078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1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

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形而下的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为形而上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调和、协和、和谐、和睦、和平、平和等思想观念。

“和”成为涵盖自然(天地人)、社会(群家己)、内心(情欲意)等层面与音乐、绘画、饮食和养生等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

可以说,一个“和”字,差不多道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

先贤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

用今人的流行话语说,“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则不然,它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

“同”的这种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最终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而“和”对多样性的坚守,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两者相成相济,互动互补,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

古人对“和”与“同”的异同与优劣有着深刻的洞识。

《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国晏婴与齐景公论“和”“同”之别,他指出:

“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声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

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是”,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

在此基础上,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并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与《中庸》所载的孔子“君子和而不流”的说法,意义相近。

孔子将事事苟同、不讲原则的人讥为“乡愿”,即好好先生,他批评说:

“乡愿,德之贼也。

”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说:

“所谓中庸,实无异于乡愿……若夫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则一国皆称愿人。

所谓中庸者,是国愿,是有甚于乡愿者也。

”章太炎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他提出儒家虽然力图划清“中庸”与“乡愿”之界限,但是“中庸”的随时而动,与“乡愿”的见风使舵实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应该说,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并不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而是指它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他所批评的孔子,也并非孔子本人,乃是专制政治的符号性存在。

孔子及其价值理念,在后世没能摆脱被毒化与同化的厄运。

在精神层面,“和而不同”的理念,从被动的方面看,含有反抗政治强权或文化霸权的压迫与同化之意;从积极意义看,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

习近平总书记将“和而不同”运用到外交理念中。

他表示,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

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改编自《中国文化“和”的精神》、《中新网》文章《习近平眼中的“和而不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和”完全涵盖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涉及到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等领域。

B.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的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君子与小人最根本的区分标准。

C.在章太炎看来,不论其实质,还是危害程度,“中庸”与“乡愿”没有本质区别。

D.古人对“和”的认识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往往与道德或政治产生某种必然的联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和”,再辩证分析“和”与“同”的关系,最后论述“和而不同”的理念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B.文章第三段晏婴分别以美味佳肴与动听的音乐来类比“和”与“同”,运用了类比论证,严密地论证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

C.文章第二段通过对比论证,详细地论述了“和”与“同”的不同之处;在第三段运用引用论证论述了“乡愿”与“国愿”的异同点。

D.文章第四段,在精神层面,“和而不同”的理念,既从积极意义分析,又从被动方面剖析,显示了作者论述“和”与“同”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和”字的汉字构成与最初意义来看,“和”主要应该与某种具体的器物有关。

B.“和”所强调的多样性坚守正是万物相互交融的门径,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

C.“和而不同”既有反抗压迫、反抗同化的内涵,又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要义。

D.尊重各民族文明,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

【1~3题答案】

【答案】1.D2.B3.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和’完全涵盖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错误,原文是说“一个‘和’字,差不多道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扩大了范围。

B.“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君子与小人最根本的区分标准”错误,从“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并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可知,孔子提出的两个结论性的观点不带有明确的目的关系。

C.“不论其实质,还是危害程度,‘中庸’与‘乡愿’没有本质区别”错误,从“章太炎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中庸’的随时而动,与‘乡愿’的见风使舵实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可知,认定“实质”上没有区别扩大了范围;另外,从“所谓中庸者,是国愿,是有甚于乡愿者也”可知,章太炎认为,两者在危害程度上是不同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分别以美味佳肴与动听的音乐来类比‘和’与‘同’”错误。

从“他指出:

‘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声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

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是’,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可知,晏婴是以美味佳肴与动听的音乐来类比“和”,而用“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来说明“同之不可也如是”的道理。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和’所强调的多样性坚守正是万物相互交融的门径,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错误,原文是说“‘和’对多样性的坚守,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两者相成相济,互动互补,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

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

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公祭当天,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各大党派领袖都会到场敬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

同时,公众的参与度也相当高,参加公祭的人数少则万人,多则10万人以上。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届时,我们将以国之名义沉痛祭悼30万南京大屠采遇难同胞。

公祭活动的主场地将设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所在地便是曾经的“万人坑”丛葬地遗址。

(节选自2019年12月13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记者:

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国家公祭活动?

张宪文:

南京大屠杀绝非南京一城一地之事,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受难的象征,这些遇难者,是为国家、民族做出了牺牲。

国家设立公祭日,决不是单纯为了纪念和宣传,更不是为了累积仇恨,而是要在扼腕思考惨痛历史的同时,凝聚起国家、民族的信念和力量。

记者:

中国这次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张宪文:

为重大民族灾难设立公祭日属于国际惯例。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中三大惨案之一,也是民族灾难,人类浩劫。

设立国家公祭日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敬畏生命的理念,它要求人们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促进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

纪念活动不仅应该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更应该上升到国际层面,在国际上明文设立纪念日。

(节选自2014年12月13日《光明日报》第2版《以国之名祈愿和平》)

【注】张宪文: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

材料三:

当出现灾难性事件或重要人物逝世时,大多数国家可设立全国性的哀悼日来寄托哀思。

在此期间内,通常国内所有的政府机构、驻外机构下半旗,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举行默哀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哀悼日为2008年5月19日至5月21日,“头七”之日设立哀悼日,首先因为这是我国民间的风俗,先秦时就已开始用这种形式祭奠和纪念逝者。

其次是7天过去了,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间,可以腾出一点时间来安抚失去亲人的人们,来凝聚全国的人心,继续留下希望,驱走悲伤的阴影。

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默哀三分钟,汽车、火车、轮船和防空警报将鸣笛。

附:

“全国哀悼日”纪念邮戳。

济南“全国哀悼日”纪念邮戳

(节选自XX百科)

材料四:

设立全国哀悼日,不但能给遇难同胞的亲人以莫大的精神慰藉,还能让全体国民铭记灾难,不忘历史,更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从而增强每个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设立全国公祭日,呼唤中华儿女勤力同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从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开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报兴的重大转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铭记历史中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在缅怀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无论设立国家公祭日还是全国哀悼日都是国家行为,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中华民族经历了同胞惨遭屠戮,山河喋血的痛苦,更懂得和平“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更坚定“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世界和平充满希望的未来”的决心。

中华民族经历灾难,更懂得国殇之后,唯有坚强,唯有发展。

从“一带一路”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付诸实践,中国始终把为入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应对全球各类灾难的积极参与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2日社论—《不忘历史,矢志复兴》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国际惯例、他国做法和本国实情等角度介绍了我国设立国家公祭目的和背景,公祭仪式以国之名,要求国家领导和民众参与。

B.材料二张宪文认为:

设立公祭日属于国际惯例,因而与国家无关,对设立公祭日的解读应由灾难本身上升到民族、国家、国际层面的高度。

C.材料三“全国哀悼日”纪念邮戳包含了哀悼日的时间、邮件寄出或收到的时间地点、汶川地震发生的精确时间、等级、两副挽联等构图要素。

D.材料四“以国之名”激发爱国情怀,呼吁中华儿女同各国一道,唱响新时代和平和发展的主旋律,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国哀悼日以“头七”之日设立哀悼日,沿用先秦时的迷信方式祭奠和纪念逝者。

B.材料二是访谈,材料四是评论,它们均属于新闻体裁,具有短、平、快的特点。

C.“全国哀悼日”纪念邮戳寄寓心系汶川、举国哀悼、凝聚力量、抗震救灾

主题。

D.国家公祭日和全国哀悼日都是“以国为名”来缅怀悼念,区别仅在于纪念方式。

6.综合四则材料,谈谈你对设立国家公祭日和全国哀悼日这种国家行为的理解。

【4~6题答案】

【答案】4.D5.C

6.国民:

①纪念宣传,铭记历史和灾难,不忘惨痛教训。

②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珍爱和平;国家:

③彰显以人为本,敬畏生命的治国理念;④凝聚国民力量,建设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国际:

⑤呼吁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⑥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

A.“要求国家领导和民众参与”错误,原文有“公祭当天,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各大党派领袖都会到场敬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

同时,公众的参与度也相当高,参加公祭的人数少则万人,多则10万人以上”这是其他国家的公祭情况,没有提到要求参与人员,文中我国的公祭没有涉及相关内容,选项于文无据。

B.“因而与国家无关”错误,,原文为“纪念活动不仅应该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更应该上升到国际层面,在国际上明文设立纪念日”,可见与国家有关。

C.“邮件寄出或收到的时间地点、汶川地震发生的精确时间”错误,邮戳中没有邮件收到的时间地点,只有寄出的时间地点:

2008.05.19济南。

邮戳中没有汶川地震发生的精确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沿用先秦时的迷信方式祭奠和纪念逝者”错误,首先这是我国民间的风俗;其次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间,可以腾出一点时间来安抚失去亲人的人们,来凝聚全国的人心,继续留下希望,驱走悲伤的阴影。

B.“具有短、平、快的特点”错误,项,“短、平、快”不是新闻的特点,而是常用来形容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也是排球术语,还用来贬称那些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学者”。

D.“区别仅在于纪念方式”错误,结合“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当出现灾难性事件或重要人物逝世时,大多数国家可设立全国性的哀悼日来寄托哀思”可知纪念的对象、目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国家设立公祭日,决不是单纯为了纪念和宣传,更不是为了累计仇恨,而是要在扼腕思考惨痛历史的同时,凝聚起国家、民族的信念和力量”,可知,从国民角度,是为了纪念宣传,铭记历史和灾难,不忘惨痛教训;

结合“路透社引述了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发言: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可知从国民角度应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

结合“设立国家公祭日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敬畏生命的理念,它要求人们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促进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可知从国家层面是彰显以人为本,敬畏生命的治国理念;

结合“以国之名,我们呼唤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可知从国家来说,要凝聚国民力量,建设强国,实现民族复兴;

结合“……以国之名,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可知从国际上呼吁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无论设立国家公祭日还是全国哀悼日都是国家行为,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可知从国际上主张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撑杆木偶

窦俊彦

池阳古城人爱吼秦腔,更爱看戏。

他们看的戏中,有一种戏为撑杆木偶戏。

这种戏的演出者大多来源于古城东部的王店孙村,因此往往被古城人称为王店孙撑杆木偶。

这是从史料上看到的,在现实中,苏小梅从小在池阳古城长大,她从来没有见过人表演撑杆木偶戏。

她理解,现在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古城人休闲娱乐的项目多得很。

吼秦腔的都很少见了,何况这撑杆木偶戏。

为了找到撑杆木偶戏的表演者,苏小梅利用一个周末,来到了王店孙村。

进入村子后,苏小梅碰见一名年轻人,他戴着耳机,拿着手机,向苏小梅走了过来。

苏小梅就问这位年轻人,你们村子谁还表演撑杆木偶戏?

年轻人拔掉耳机,一脸迷茫地看着苏小梅,说,啥是撑杆木偶戏?

苏小梅心里苦笑着想,连她自己都没有见过这撑杆木偶戏,这些小年轻更不知道了。

苏小梅继续往前走,她想,年轻人不知道,老年人总该知道吧。

但她问了好几个老年人,他们有的摇摇头,有的嘴里絮絮叨叨地说,这是上辈子的事,现在谁还弄这个。

听到这话,苏小梅心中有点悲凉,但她还是不死心。

她从村东头走到了村西头,终于碰见一位老者。

老者听说她打听撑杆木偶的传人,高兴地说,走,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在路上,老者担忧地说,他见不见你,我也做不了主。

他可是怪人,从来不跟村子里的人接触。

苏小梅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者哀叹一声说,七十年代“破四旧”的时候,村里人不仅批斗他,还把他先人留下来的那些撑杆木偶烧掉了。

经济搞活后,人家都忙着打工挣钱,可他还是整天玩弄那些撑杆木偶,妻子得病去世,儿子出外打工再也没有回来,他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苏小梅听完老者的话,她默然了,来到撑杆木偶传人的家门前。

这时,从屋子里传来悲悲切切的唱词:

“见嫂嫂直哭得悲哀伤痛,冷凄凄荒郊外哭妻几声,怒冲冲骂严年贼太暴横…”苏小梅知道这是戏曲《周仁回府》中的唱词。

她敲了敲门,里面的声音停顿了一下,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道,谁呀。

老者说,老孙头,城里有人来找你。

里面的人很决绝地说,不见。

老者跟苏小梅等了一会,不见老孙头开门,就摇摇头,转身走了。

苏小梅看看时间不早了,她就对里面的人说道,孙伯伯,我是咱文化局的,我还会来的。

苏小梅来了一次又一次,直到第五次,老孙头才勉强给她开了门。

苏小梅看着老孙头屋子里的撑杆木偶,伪刘备、奸曹操、智诸葛、妒周瑜、义关羽、猛张飞、勇赵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她眼中闪出激动的光芒。

她在墙角,看到一个很大的撑杆木偶,高约1.5米。

苏小梅试着想拿起来,但很重。

她又试了试其他的,都很轻。

她很不理解,就问老孙头。

老孙头告诉她,这个大的撑杆木偶,偶头是木雕的,大若小碗,肯定沉重了。

其他的偶头,都是用石膏翻模,纸壳脱胎,当然就很轻了。

老孙头看她对此有兴趣,就告诉她,这撑杆木偶,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当年,李世民祭拜安葬自己父亲的献陵,路过池阳古城时,他的祖先就表演了这撑杆木名偶,赢得了李世民及大臣的称赞。

接着老孙头说,这只是个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谁也说不准。

苏小梅再一次来的时候,她为老孙头带来了乐器。

苏小梅敲着锣鼓,老孙头一时兴起,他虽然年过七旬,依然高高举起那个高大的撑杆木偶,一手紧握支撑木偶正身的撑杆,一手紧握支撑木偶两手的撑杆,边舞边唱,他轻松地指挥着猛张飞。

“闪出捉周翼德张,披出一将浑身枯瘦面皮黄,可是周瑜小儿郎?

通上名来枪下亡。

待老孙头表演完,苏小梅热烈地鼓起掌来。

她对老孙头说,应该将这撑杆木偶戏发扬光大。

老孙头目光暗淡了下来,说现在谁还看这个?

苏小梅说,孙伯伯,如果你相信我,我就有办法。

老孙头眼睛一亮,说,你有啥子办法?

苏小梅说,中国文化艺术节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替您报名。

老孙头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后来,老孙头的撑杆木偶戏在文化艺术节上获得了全国性大奖,轰动了整个池阳古城,中央和省市各大报刊媒体都报道了老孙头的撑杆木偶戏。

一天黄昏,苏小梅正和老孙头排练节目,他们又要参加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赛。

这时,门被推开了,一个长相酷似老孙头的中年人,背着包裹,眼泪汪汪地站在院子中间,他两手在胸前捏着的,是一个只有手掌大小的撑杆木偶。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具有很强

时代感。

作者巧妙地将撑杆木偶戏的兴衰历程融入到时代变迁中去,七十年代“破四旧”的被封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被忽略、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重视。

B.小说对老孙头的塑造颇具匠心。

老孙头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并且运用了对比、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来刻画老孙头痴爱撑杆木偶,传承和发扬撑杆木偶戏的形象。

C.小说中两段唱词具有古典韵味。

两段唱词既丰富文章内容,彰显文化内涵;又符合老孙头作为撑杆木偶传人身份,展现了其深厚的唱功,丰富了老孙头人物形象,影射其悲凉心境。

D.小说多用人物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

如:

苏小梅与老者的对话引出了孙老头出场;最后苏小梅与老孙头的对话引出老孙头带着撑杆木偶戏参加中国文化艺术节并获得了全国性大奖。

8.“苏小梅”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最后安排一个长相酷似老孙头的中年人出场,这样处理有何作用?

【7~9题答案】

【答案】7.C8.①苏小梅是线索人物,牵线搭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苏小梅热爱非物质文化,寻访撑杆木偶戏传人,引出主要人物老孙头,才有了后面的故事情节。

②苏小梅作为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老孙头起陪衬作用。

苏小梅热衷于非物质文化的宣传推广,促使老孙头对传统文化撑杆木偶戏的态度由独自坚守转变为主动对外宣传推广,使其形象深入人心。

③同主要人物老孙头一起凸显小说主旨。

苏小梅在与老孙头交往中,带来乐器配合老孙头表演,利用中国文化艺术节,和老孙头一起推广撑杆木偶戏,凸显了大力传承和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旨。

9.①情节上前后照应。

长相酷似老孙头的中年人出场,暗示中年人是老孙头的儿子,与前文“儿子出外打工再也没有回来”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更严谨,完整。

②凸显人物形象。

由“背着包裹,眼泪汪汪,将撑杆木偶捏在胸前”可知,老孙头的儿子内心充满自责、感动,传统文化早已耕植于内心,与小年轻及好几个老年人不知道撑杆木偶戏,形成鲜明的对比。

③升华小说主旨。

作者安排“长相酷似老孙头的中年人出场,两手捏着撑杆木偶”,暗示撑杆木偶戏后继有人,他将会继承老孙头的衣钵,大力传承和弘扬撑杆木偶戏。

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引发读者深思老孙头儿子回来的原因,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影射其悲凉心境”错,第二次的唱词老孙头的心境是轻松愉悦的。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情节方面:

小说主要讲述了文化局的苏小梅寻访撑杆木偶戏传人的故事,从而引出主要人物老孙头。

她拜访老孙头,带领他参加了中国文化艺术节,并获得了全国性大奖,使得撑杆木偶戏在全国闻名。

可见苏小梅是线索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人物方面:

苏小梅对撑杆木偶戏的兴趣,以及她对非物质文化的热衷、宣传和推广,感染了老孙头,才使得老孙头愿意展示撑杆木偶戏,并愿意参加中国文化艺术节,在全国展示撑杆木偶戏,主动对外宣传推广。

可见苏小梅作为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老孙头起陪衬作用,使老孙头形象深入人心。

主旨方面:

苏小梅是一位热爱非物质文化的工作人员,她主动去寻访撑杆木偶戏的传人,在与老孙头交往的过程中,带来乐器配合老孙头表演,并带领他参加中国文化艺术节,和老孙头一起推广撑杆木偶戏,凸显了大力传承和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旨。

可见苏小梅作为次要人物同主要人物老孙头一起起到凸显小说主旨的作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情节方面:

由“门被推开了,一个长相酷似老孙头的中年人,背着包裹,眼泪汪汪地站在院子中间”,可知长相酷似老孙头的中年人可能是老孙头的儿子,这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