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讲课材料.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466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组织建设讲课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基层组织建设讲课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基层组织建设讲课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基层组织建设讲课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基层组织建设讲课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组织建设讲课材料.doc

《基层组织建设讲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组织建设讲课材料.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层组织建设讲课材料.doc

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培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讲课发言材料

教学目的:

学习了解一、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新形势下村干部的主要工作职责;三、村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四、关于建设团结和谐的村两委班子问题。

教学重点:

新形势下村干部的主要工作职责;村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学对象:

村支书、主任

讲课内容:

根据本次培训班的总体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因为本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仅能从书面的角度去分析,还谈不上上升到理论高度。

所以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不妥之处,请大家指出来,共同学习领会。

   结合本次培训班的特点,主要是针对本次村级两委班子的成员,因此,我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一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知识:

一、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是关于新形势下村干部的主要工作职责;三是村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四是关于建设团结和谐的村两委班子问题。

一、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课件一)

(一)农村的变革需要我们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农村的“三化”变革,需要我们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加快;

二是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三是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

这个“三化”加快的趋势,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如何设置,党员如何管理,如何教育,农村的经济如何去发展,带来新课题,面临新的挑战。

(课件二)

•2、经济民营化程度加快,需要扩大党的覆盖面。

3、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要求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

4、观念多元化,要求不断改进党的活动方式,探索党建新途径。

(课件三)

(二)历史经验要求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

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

他要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同时要担任党的支部书记。

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而连长在政治上却不易有这样大的作用。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64页)(课件四)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迅速在全国农村全面展开了基层组织的创建工作,主要创建了两类组织,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政权组织,二是农村经济组织。

1、在1951年至1954年的整党运动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得到了整顿;

2、1954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过渡时期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实现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一次重要会议;

3、1962年中央制定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4、1965年中央批转下发了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三个问题的报告》。

5、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推进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功不可没。

(课件5)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课件6)

1、1982年1月,中央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提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团结广大群众前进的核心和战斗堡垒”。

2、1985年,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对适应农村改革需要,大力抓好农村党员教育,调整和建设好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4、从1986年开始,全国整党转入农村,重点解决少数农村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以权谋私和违法乱纪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5、198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规范了村民委员会的工作。

这一时期,我国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课件7)

•江泽民同志强调: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农村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和组织保证。

•1990年8月,中央有关部门在山东省莱西县召开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确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工作格局,这次会议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94年中央召开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会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决定用三年时间集中整顿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村党支部。

(课件8)

1997年,中央决定再用三年时间对后进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进行整顿建设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和要求。

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村民自治,加快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

1999年,中央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

2000年12月到2002年6月,在全国农村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有1520多万名农村基层干部参加。

学习教育活动基本达到了中央关于“让干部受教育、使农民得实惠”的要求,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课件9)

胡锦涛同志强调: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而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要靠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都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有效工作。

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根本,是关键,是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

”2003年,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课件10)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l%的人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亿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伟大胜利。

(课件11)

•主要农作物呈几倍、几十倍增长,粮食自给有余,棉花产量占到全国三分之一,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28%,特色林果面积现已发展到1100万亩;200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25.8亿元,是1978年的6.9倍,是1955年的18.9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82元,是1978年的21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8.9%,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特别是这些年来,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区相继实施了一系列为民办实事工程,在全区实施抗震安居工程,新建、改造城乡抗震安居住房59.6万户,240万人搬进新居;

•从1995年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农村防病改水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解决了近1000万人饮水问题;(课件12)

•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十五”时期累计投资51亿元(相当于“九五”近7倍),新改建农村公路17540公里,全区99.3%的乡(镇)和90.1%的行政村通了公路;

•实施扶贫开发,从2001年起用三年时间解决了最后44万特困人口温饱问题,并使10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脱贫,全区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29万人减少到现在的188万人,贫困人口比重由36%下降到19%,下降了17个百分点;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2%以上;

•认真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享受“两免一补”的农村贫困学生达到234万人;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区试点县市53个,覆盖农牧业人口720万人,占农牧业人口总数的65%以上。

•这些重大举措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各族群众在吃、住、行、文化、教育、就医等方面的困难,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课件13)

(三)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在充分肯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

(课件14)

•一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性日益增强,跨地区、跨产业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或经营联合不断涌现,新的经济组织日益增多,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越来越频繁,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农民包括农民党员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传统设置形式、工作方法,以及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等,进行相应的转变或调整。

•与此要求相比,有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还习惯于过去那样“吹哨子”、“喊号子”,搞强迫命令、行政干预,工作方法不对路,引发一些矛盾冲突;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忽视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忽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一些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课件15)

•二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将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过程实现现代管理,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此认识不足,不注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知道如何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有效的服务。

(课件16)

•三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了税费改革,现在又在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而使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

•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职能,学会用经济、政策、法律手段开展工作,服务群众。

•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催粮收款等传统的工作职能没有以后,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了;

•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着“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

(课件17)

•四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注重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全面改善。

•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发展观念,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解还不深,抓统筹协调发展的意识还不强,能力和水平也亟待提高。

(课件19)

•王乐泉指出:

“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等重大政治问题上,态度暧昧,丧失原则,不敢斗争。

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艰苦奋斗精神淡化,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软弱涣散,不起作用。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损害自治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课件20)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在《大略》中说: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课件21)

2004年1月12日,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有一个评价,他说:

“总的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做得是好的。

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坚持求真务实这个问题上,党员干部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为:

(课件22)

一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二是作风漂浮,工作不实;三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四是随心所欲,自搞一套;五是心态浮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美容化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