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4426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docx

《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docx

无线网题库天馈线Word版

1、天馈安装要求

1.1天线安装要求

1.1.1基站天线

天线安装加固必须稳定、牢固、可靠。

全向天线安装时应保证天线垂直,允许偏差±0.5°。

定向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方位角允许偏差为±0.5°,下倾角允许偏差为±1°。

天线的主瓣辐射面方向附近应无任何金属物件或障碍物阻挡。

天线安装于楼顶时,应考虑楼面及女儿墙对天线的阻挡以选择合适的抱杆高度。

天线固定底座上平面应与天线抱杆的顶端平行,允许误差±5cm。

天线抱杆应高出天线顶部至少200mm。

采用女儿墙抱箍安装时,天线底部必须高出女儿墙最高部分至少500mm。

同一扇区两根单极化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相同,在水平方向上间距应不小于3.5m,相邻的两个扇区之间两定向天线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0.5m。

微波天线与CDMA定向天线同平台安装时,CDMA天线与微波天线互不影响。

天线应处于避雷针下45°角的保护范围内,天馈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应执行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作防水处理。

天馈线系统的电压驻波比应≤1.50。

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与其他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相同或相近频段无线网络的杂散、阻塞、互调干扰协调,除考虑必要的保护频带外,还可合理利用地形地物、空间隔离、天线方向去耦或加装滤波器满足系统间的隔离度要求。

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无线网络之间的系统于扰处理办法应按原信息产业部的相关规定执行。

在繁华街道、居民小区、旅游景点等区域,根据当地政府相关市政建设规定或满足业主要求,天线及馈线的设置宜与安装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1.1.2GPS天线

GPS天线的安装位置处天空视野应较为开阔,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阻挡,距离屋顶小型附属建筑物应尽量远,离开周围金属物体的距离≥1.5m。

GPS天线安装平台的可使用面积越大越好,必须保证周围遮挡物对其的遮挡≤30°,GPS天线竖直向上的视角应≥120°。

GPS应与至少4颗GPS卫星保持直线无遮拦连接。

GPS天线必须保持垂直,应处在避雷针顶点下倾45°保护范围内,尽可能安装于可用平台的南侧位置。

GPS天线与基站天线至少保持0.6m以上的距离。

GPS天线不得受到基站天线正面主瓣近距离辐射,也不应位于微波天线的微波信号下方、高压电缆下方以

及电视发射塔的强辐射下。

在位置满足要求的情况下,GPS馈线应尽量短些,连接处应作防水密封处理。

GPS天线系统的接地不得与空调、电动机、水泵马达的接地导体连接在一起。

1.2馈线安装要求

根据无线基站主设备(BTS)的技术参数与安装说明,若需要安装馈线避雷器的,馈线避雷器应安装于馈线进入机房后与通信设备连接处。

带有接地端子的馈线避雷器,接地端子应就近引接到室外地排上,选择馈线避雷器时应考虑阻抗、衰耗、工作频段等指标与通信设备相适应。

馈线布放应整齐、美观,横平竖直,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出现。

馈线应使用馈线卡子可靠固定,不得悬空布放,并尽可能靠走线架一侧并拢排放以便后期扩容。

如无法用馈线卡子固定时,可用扎带将馈线之间相互绑扎。

对于不同线径的馈线,馈线卡子间的最大固定距离如表7-1所示。

表7-1馈线卡子间的最大固定距离

馈线和室外跳线的接头必须接触良好并经防水密封处理。

馈线与天线的连接处馈线不宜太紧,接口处宜留有一定富余度。

馈线进入机房前应作防水弯曲,馈线拐弯应圆滑均匀,防水弯最低处应低于馈线窗下沿100~200mm,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进机房。

馈线弯曲点应尽可能少,弯曲半径应≥20倍线缆外径(软馈线的弯曲半径≥10倍馈线外径)。

不同线径的馈线最小弯曲半径如表7-2所示。

表7-2常用馈线的最小弯曲半径

馈线进入室内的入口处必须安装馈线窗、护套和防水填充物。

馈线长度应合适,富余的线缆要排列布置整齐。

馈线进入机房后的长度应不少于1m,以便于连接头的操作和固定。

常规基站设备架顶以及室外天线一般都采用1/2″接头。

馈线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基站设备到天线的距离而定,两端通过1/2″跳线连接基站设备及天线。

分布式基站则根据厂家安装要求执行。

馈线(含GPS馈线)及室外各种线缆标签的选用应正确、清晰并安装规范。

天馈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应执行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馈线窗安装要求

馈线窗及洞口的位置、尺寸及施工应符合工程设计和建设单位的要求。

馈线窗安装应牢固可靠,与固定平面(墙面或窗户)平齐,且底边保持水平。

安装于墙面时宜采用膨胀螺丝固定,安装于窗户时宜采用铝合金或镀锌角钢边框进行固定。

馈线窗下沿距机房室内地面高度宜不低于2400mm。

原则上要求馈线窗安装于走线架上方,如遇特殊情况(如机房楼板净高较低)亦可安装于走线架下方。

馈线窗和墙、窗户之间需作防水保护处理。

所有未用馈线孔洞应作密封处理。

馈线窗(孔)下方不宜安装设备。

1.3天线桅杆

在建筑物楼顶架设天线桅杆时,应以不破坏屋面防水层、外墙保温层和建筑物外观布局为前提,结合楼顶承重能力合理选择安装位置和方式,宜提前做好房屋业主的协调沟通工作,部分地区还需征得城市规划或者土地管理部门的同意。

桅杆主体及预制的混凝土墩等应尽量安装在建筑物的承重梁(柱)上。

屋面桅杆必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不致永久性变形,材料强度应满足天线承重和风载荷要求,宜采用贴墙抱箍、配重、斜撑以及拉线等方式加固。

桅杆的强度必须满足天线安装的荷载要求,抱杆规格应考虑天线数量、支撑方式以及工程设计要求来选取。

1.4附墙式抱杆

附墙式抱杆应直接固定在实心砖墙或混凝土构件上(如混凝土梁、柱、墙),严禁利用任何类型的轻质墙固定抱杆(如轻质陶粒混凝土墙、空心砖墙、泰柏板墙等)。

遇到轻质墙时,应将抱杆固定在轻质墙体内的混凝土构造柱上。

附墙式抱杆可固定于女儿墙,也可固定于突出屋面的局部建筑之墙体,利用墙体确保抱杆的稳定。

女儿墙高度应大于1m,宜选择内墙抱箍方式。

附着于女儿墙的抱杆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4m,高出女儿墙部分应满足天线安装要求。

当女儿墙高度小于1m时,可将抱杆的一个锚固点固定在女儿墙上,另外增加斜支撑、拉线等对屋面加固。

抱杆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保持垂直,两个锚固点间的距离应不小于800mm,锚固点宜使用穿墙螺栓。

下端的锚固点距屋面大于250mm以免破坏屋面防水。

附着于突出屋面的局部建筑墙体的抱杆,其墙顶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m,且必须做到抱杆在墙体的锚固长度不小于墙顶伸出长度的1/2,并且锚固点不少于3处。

1.5室外走线架

室外走线架材料应选用热镀锌、不锈钢或铝型材,且必须满足使用强度要求。

走线架应稳固、结实,保持横平竖直。

从天线塔桅至馈线窗之间必须有连续的走线架。

室外走线架的设置应便于馈线安装,且满足馈线弯曲半径要求。

走线架宽度应不小于400mm。

室外走线架横档之间的最大距离是800mm,横档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转弯要求。

当室外走线架从墙边水平经过时,可采用贴墙安装方式。

当不经过墙边时,可采用地支安装方式。

地支高度在300~350mm为宜,每隔2m制作一处。

当室外走线架沿墙垂直安装时,走线架应离开墙面300~350mm的距离。

室外走线架及过桥的位置宜低于馈线窗下沿100mm以上,过桥及走线架与塔桅的连接端应不高于与机房的连接端。

室外走线架每节之间应通过16mm2电缆保证可靠连接,连接处应打磨去除喷塑层,施工完防锈防腐处理。

走线架还应与屋面扁钢接地系统(或者室外地排)可靠连接。

2.db、dBi、dBm分别是什么单位,有何区别?

答复:

dB是功率的比值(增益,抑制度(ACPR)等)取对数底结果。

例如,

增益=输出功率(W)/输入功率(W),是一个无量纲参数;

将增益用对数形式表示,可得:

增益(dB)=10×log(增益)

dBi是天线方向性的一个指标

天线增益一般由dBi或dBd表示。

dBi是指天线相对于无方向天线的功率能量密度之比,dBd是指相对于半波振子Dipole的功率能量密度之比,半波振子的增益为2.15dBi,因此0dBd=2.15dBi。

射频信号的功率常用dBm、dBW表示,它与mW、W的换算关系如下:

例如信号功率为xW,利用dBm表示时其大小为:

例如:

1W等于30dBm,等于0dBW。

 

 

1.天线的基础知识

表征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等。

1.1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

天线与馈线的连接,最佳情形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这时馈线终端没有功率反射,馈线上没有驻波,天线的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平缓。

天线的匹配工作就是消除天线输入阻抗中的电抗分量,使电阻分量尽可能地接近馈线的特性阻抗。

匹配的优劣一般用四个参数来衡量即反射系数,行波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四个参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使用那一个纯出于习惯。

在我们日常维护中,用的较多的是驻波比和回波损耗。

一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Ω。

驻波比:

它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

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但实际应用中VSWR应小于1.2。

过大的驻波比会减小基站的覆盖并造成系统内干扰加大,影响基站的服务性能。

回波损耗:

它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

回波损耗的值在0dB到无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小表示匹配越差,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好。

0表示全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14dB。

1.2天线的极化方式

所谓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

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

由于电波的特性,决定了水平极化传播的信号在贴近地面时会在大地表面产生极化电流,极化电流因受大地阻抗影响产生热能而使电场信号迅速衰减,而垂直极化方式则不易产生极化电流,从而避免了能量的大幅衰减,保证了信号的有效传播。

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均采用垂直极化的传播方式。

另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双极化天线。

就其设计思路而言,一般分为垂直与水平极化和±45°极化两种方式,性能上一般后者优于前者,因此目前大部分采用的是±45°极化方式。

双极化天线组合了+45°和-45°两副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并同时工作在收发双工模式下,大大节省了每个小区的天线数量;同时由于±45°为正交极化,有效保证了分集接收的良好效果。

(其极化分集增益约为5dB,比单极化天线提高约2dB。

1.3天线的增益

天线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它是选择基站天线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一般来说,增益的提高主要依靠减小垂直面上辐射的波瓣宽度,而在水平面上保持全向的辐射性能。

天线增益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质量极为重要,因为它决定蜂窝边缘的信号电平。

增加增益就可以在一确定方向上增大网络的覆盖范围,或者在确定范围内增大增益余量。

任何蜂窝系统都是一个双向过程,增加天线的增益能同时减少双向系统增益预算余量。

另外,表征天线增益的参数有dBd和dBi。

DBi是相对于点源天线的增益,在各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dBd相对于对称阵子天线的增益dBi=dBd+2.15。

相同的条件下,增益越高,电波传播的距离越远。

一般地,GSM定向基站的天线增益为18dBi,全向的为11dBi。

1.4天线的波瓣宽度

波瓣宽度是定向天线常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是指天线的辐射图中低于峰值3dB处所成夹角的宽度(天线的辐射图是度量天线各个方向收发信号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以图形方式表示为功率强度与夹角的关系)。

天线垂直的波瓣宽度一般与该天线所对应方向上的覆盖半径有关。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天线垂直度(俯仰角)的调节,可以达到改善小区覆盖质量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在网络优化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水平波瓣宽度和垂直波瓣宽度。

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H-PlaneHalfPowerbeamwidth):

(45°,60°,90°等)定义了天线水平平面的波束宽度。

角度越大,在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越好,但当提高天线倾角时,也越容易发生波束畸变,形成越区覆盖。

角度越小,在扇区交界处覆盖越差。

提高天线倾角可以在移动程度上改善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而且相对而言,不容易产生对其他小区的越区覆盖。

在市中心基站由于站距小,天线倾角大,应当采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小的天线,郊区选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大的天线;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V-PlaneHalfPowerbeamwidth)

(48°,33°,15°,8°)定义了天线垂直平面的波束宽度。

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越小,偏离主波束方向时信号衰减越快,也越容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准确控制覆盖范围。

1.5前后比(Front-BackRatio)

表明了天线对后瓣抑制的好坏。

选用前后比低的天线,天线的后瓣有可能产生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关系混乱,产生掉话。

一般在25-30dB之间,应优先选用前后比为30的天线。

案例常见天线参数设置

电性能(Band1)

技术参数

性能指标

增益Gain

16dBi

频率范围FrequencyRange

870---960MHz

双极化PolarisationDual

Slant±45°

端口隔离度Isolationbetweenports

330dB

水平平面-3dB功率角

HorizontalPlane-3dBPowerBeamwidth

65°

垂直平面-3dB功率角

VerticalPlane-3dBPowerBeamwidth

水平面-10dBPowerBeamwidth

HorizontalPlane-10dBPowerBeamwidth

125°

阻抗Impedance

50Ohm

回波损耗ReturnLoss870-960MHz

316dB

前后比FronttoBackRatio

325dB

端口最大输入功率MaxInputPowerperport

150W

ElectricalDowntilt

1to10°

DowntiltSettingAccuracy

±0.5°

电性能(Band2)

增益Gain

16dBi

频率范围FrequencyRange

1710-1880MHz

双极化PolarisationDual

Slant±45°

端口隔离度Isolationbetweenports

330dB

水平平面-3dB功率角

HorizontalPlane-3dBPowerBeamwidth

65°

垂直平面-3dB功率角

VerticalPlane-3dBPowerBeamwidth

水平面-10dBPowerBeamwidth

HorizontalPlane-10dBPowerBeamwidth

120°

阻抗Impedance

50Ohm

回波损耗ReturnLoss870-960MHz

314dB

前后比FronttoBackRatio

325dB

端口最大输入功率MaxInputPowerperport

125W

电调下倾角度ElectricalDowntilt

1to10°

电调下倾角度精确度DowntiltSettingAccuracy

±0.5°

电性能(一般)

连接器类型ConnectorsType

7/16DIN,Noptional

机械性能

高度Height

2258mm

宽度Width

400mm

深度Depth

139mm

额定风速度RatedWindSpeed

200km/hr

ThrustatWindSpeedof160km/hrkgf175

重量(除安装机架)

Weight(excludingmountingbrackets)

TBOutlineDrawingNoMK105

kg

2天线的分类与选择

移动通信天线的技术发展很快,最初中国主要使用普通的定向和全向型移动天线,后来普遍使用机械天线,现在一些省市的移动网已经开始使用电调天线和双极化移动天线。

由于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各种天线的使用频率,增益和前后比等指标差别不大,都符合网络指标要求,我们将重点从移动天线下倾角度改变对天线方向图及无线网络的影响方面,对上述几种天线进行分析比较。

2.1全向天线

全向天线,即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360°都均匀辐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无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一般情况下波瓣宽度越小,增益越大。

全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与郊县大区制的站型,覆盖范围大。

2.2定向天线

定向天线,在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一定角度范围辐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有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同全向天线一样,波瓣宽度越小,增益越大。

定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于城区小区制的站型,覆盖范围小,用户密度大,频率利用率高。

根据组网的要求建立不同类型的基站,而不同类型的基站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天线。

选择的依据就是上述技术参数。

比如全向站就是采用了各个水平方向增益基本相同的全向型天线,而定向站就是采用了水平方向增益有明显变化的定向型天线。

一般在市区选择水平波束宽度B为65°的天线,在郊区可选择水平波束宽度B为65°、90°或120°的天线(按照站型配置和当地地理环境而定),而在乡村选择能够实现大范围覆盖的全向天线则是最为经济的。

2.3机械天线

所谓机械天线,即指使用机械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

机械天线与地面垂直安装好以后,如果因网络优化的要求,需要调整天线背面支架的位置改变天线的倾角来实现。

在调整过程中,虽然天线主瓣方向的覆盖距离明显变化,但天线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不变,所以天线方向图容易变形。

实践证明:

机械天线的最佳下倾角度为1°-5°;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稍有变形但变化不大;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变化较大;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很大,从没有下倾时的鸭梨形变为纺锤形,这时虽然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但是整个天线方向图不是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在相邻基站扇区内也会收到该基站的信号,从而造成严重的系统内干扰。

另外,在日常维护中,如果要调整机械天线下倾角度,整个系统要关机,不能在调整天线倾角的同时进行监测;机械天线调整天线下倾角度非常麻烦,一般需要维护人员爬到天线安放处进行调整;机械天线的下倾角度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计算的理论值,同实际最佳下倾角度有一定的偏差;机械天线调整倾角的步进度数为1°,三阶互调指标为-120dBc。

2.4电调天线

所谓电调天线,即指使用电子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

电子下倾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共线阵天线振子的相位,改变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大小,改变合成分量场强强度,从而使天线的垂直方向性图下倾。

由于天线各方向的场强强度同时增大和减小,保证在改变倾角后天线方向图变化不大,使主瓣方向覆盖距离缩短,同时又使整个方向性图在服务小区扇区内减小覆盖面积但又不产生干扰。

实践证明,电调天线下倾角度在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与机械天线的大致相同;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稍有改善;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变化较大;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明显不同,这时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不大,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整个天线方向图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增加下倾角度,可以使扇区覆盖面积缩小,但不产生干扰,这样的方向图是我们需要的,因此采用电调天线能够降低呼损,减小干扰。

另外,电调天线允许系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垂直方向性图下倾角进行调整,实时监测调整的效果,调整倾角的步进精度也较高(为0.1°),因此可以对网络实现精细调整;电调天线的三阶互调指标为-150dBc,较机械天线相差30dBc,有利于消除邻频干扰和杂散干扰。

2.5双极化天线

双极化天线是一种新型天线技术,组合了+45°和-45°两副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并同时工作在收发双工模式下,因此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节省单个定向基站的天线数量;一般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的定向基站(三扇区)要使用9根天线,每个扇形使用3根天线(空间分集,一发两收),如果使用双极化天线,每个扇形只需要1根天线;同时由于在双极化天线中,±45°的极化正交性可以保证+45°和-45°两副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满足互调对天线间隔离度的要求(≥30dB),因此双极化天线之间的空间间隔仅需20-30cm;另外,双极化天线具有电调天线的优点,在移动通信网中使用双极化天线同电调天线一样,可以降低呼损,减小干扰,提高全网的服务质量。

如果使用双极化天线,由于双极化天线对架设安装要求不高,不需要征地建塔,只需要架一根直径20cm的铁柱,将双极化天线按相应覆盖方向固定在铁柱上即可,从而节省基建投资,同时使基站布局更加合理,基站站址的选定更加容易。

对于天线的选择,我们应根据自己移动网的覆盖,话务量,干扰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移动网络需要的移动天线:

---在基站密集的高话务地区,应该尽量采用双极化天线和电调天线;

---在边、郊等话务量不高,基站不密集地区和只要求覆盖的地区,可以使用传统的机械天线。

我国目前的移动通信网在高话务密度区的呼损较高,干扰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机械天线下倾角度过大,天线下倾角度过大,天线方向图严重变形。

要解决高话务区的容量不足,必须缩短站距,加大天线下倾角度,但是使用机械天线,下倾角度大于5°时,天线方向图就开始变形,超过10°时,天线方向图严重变形,因此采用机械天线,很难解决用户高密度区呼损高、干扰大的问题。

因此建议在高话务密度区采用电调天线或双极化天线替换机械天线,替换下来的机械天线可以安装在农村,郊区等话务密度低的地区。

3移动通信系统天线安装规范

由于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目前全国许多地区存在多网并存的局面,即A、B、G三网并存,其中有些地区的G网还包括GSM9000和GSM1800。

为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我们一般采用天线共塔的形式。

这就涉及到天线的正确安装问题,即如何安装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天线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工程中我们一般用隔离度指标来衡量,通常要求隔离度应至少大于30dB,为满足该要求,常采用使天线在垂直方向隔开或在水平方向隔开的方法,实践证明,在天线间距相同时,垂直安装比水平安装能获得更大的隔离度。

  总的来说,天线的安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定向天线的塔侧安装:

为减少天线铁塔对天线方向性图的影响,在安装时应注意:

定向天线的中心至铁塔的距离为λ/4或3λ/4时,可获得塔外的最大方向性。

  

(2)全向天线的塔侧安装:

为减少天线铁塔对天线方向性图的影响,原则上天线铁塔不能成为天线的反射器。

因此在安装中,天线总应安装于棱角上,且使天线与铁塔任一部位的最近距离大于λ。

  (3)多天线共塔:

要尽量减少不同网收发信天线之间的耦合作用和相互影响,设法增大天线相互之间的隔离度,最好的办法是增大相互之间的距离。

天线共塔时,应优先采用垂直安装。

(4)对于传统的单极化天线(垂直极化),由于天线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