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培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4312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应急预案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应急预案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应急预案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应急预案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培训.docx

《应急预案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培训.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预案培训.docx

应急预案培训

芦村二号煤矿应急预案培训学习材料

一、应急救援处置原则

1、井下及井上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现场的职工必须立即如实向现场负责人(区队班组长、安检员)和调度室简要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及灾害影响情况。

2、事故现场负责人(区队班组长、安检员)和职工,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现场人员和能利用的工具材料进行抢救,把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现场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灾灭灾,需要撤离现场的,事故现场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离并及时佩戴相关安全防护用具。

4、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时,必须掌握以下情况: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事故现场伤亡情况、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是否进行现场抢险、有无灾情扩大可能等,做好记录并立即汇报值班领导及其他有关负责人,矿有关领导迅速对事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并对事故进行评估定级,确定是矿井重大灾害事件,应该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由矿主要负责人下令启动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根据事故类别启动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并按照其应急程序和现场应急处置办法进行抢险救灾。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在调度室)立即采取紧急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副总指挥及所有成员单位(包括矿山救护队),并组织临时(兼职)救援力量进行救援抢救,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制定现场救援、抢险方案,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

7、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后,如果事故较大,预计本矿力量难以控制,应立即向属地主管部门、上级集团汇报事故情况,发出“现场应急”警报,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属地主管部门根据灾情发展变化决定是否请求地方政府或上级机关增援。

  

8、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性质,启动相应的专项事故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进一步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不同事故类型、救灾的人力和物力以及之前开展救援的情况,确定《处置方案》,做好施救准备实施救援。

二、事故汇报程序及内容

1、信息报告与通知 

调度室值班电话为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调度员接到电话后,迅速向矿值班领导汇报同时按照本应急预案“事故电话通知顺序”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通讯录”通知有关人员立即到矿调度室待命。

2、信息上报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矿调度室,调度室按照有关规定逐级上报。

2)矿调度室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b事故发生的类型;c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d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e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f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g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3、信息传递 

1)矿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应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汇报,值班领导及时向矿主要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矿主要负责人应针对事故的具体类型、危害程度进行汇报,并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判断是否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

2)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与事故应急救援有关的资料,为应急救援指挥部研究制订救援方案提供参考。

4、响应分级 

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标准”,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

如果事故较小,不足以启动矿井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则发出“预警”警报,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较大,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警报,成立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5、响应程序  

1)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总指挥应立即发布命令,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通知有关抢救抢险队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2)总指挥部全体成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调度室,听取事故简单情况介绍,接受总指挥命令,分头开始行动。

3)应急预案启动后,要求尽快做到应急救援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分派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和专家技术组赶赴事故现场。

6、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煤矿企业应急处置力量。

事故灾难发生后,各部门单位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1)矿值班调度员在接到现场人员汇报发生事故的电话后,必须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情况,做好详细记录,迅速向矿值班领导汇报,由值班领导安排值班调度员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性质、地点电话通知受威胁区域的工人按照指定的避灾路线撤退到安全地点,进行紧急避险。

2)矿主要负责人到达调度室听取事故汇报后,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矿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总工程师及各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各专业副总工程师、有关科室及各队负责人为成员,由总指挥明确指挥部每一位成员工作职责和任务。

在主要负责人未到之前,由值班领导负责指挥。

3)根据从现场掌握的各种情况和信息指挥部分析决定内容:

事故的性质、现场破坏程度,是否会发生爆炸,可能影响的范围;决定如何尽快撤出人员;尽快通知有关人员或单位参加救灾,制订抢险救灾具体方案,超出矿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

4)救护队到达后立即探明事故地点、范围和性质,按救灾方案部署抢救人员。

矿兼职救护队及抢险队伍随时作好战斗准备,服从指挥部的指挥和安排。

5)为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现场情况需要,指挥部可下设协调指挥小组,技术资料组、后勤组和现场工作组,指挥部实行全天24小时工作制,对制定的灾害处理措施,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监督、有汇报,以保障灾害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6)井下发生事故时,如条件允许,可在井下安全地点设立井下救护基地,指挥部指定专业人员担任井下救护基地指挥,救护队长为副指挥,根据指挥部命令组织救护队员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救护伤员,指挥现场工人向井上运送伤员和救灾材料,并及时向地面指挥部汇报灾区情况,救灾过程出现反复或灾情扩大时,果断投入二线、三线力量抢险救灾。

7)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7、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8、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1)事故类型、性质、波及范围 

2)事故造成的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 

3)事故结束后现场的恢复情况 

4)事故单位要大力配合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组织的事故调查工作,认真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9、事故调查总结报告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发生事故的基本情况 

2)调查中查明的事实 

3)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 

4)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 

5)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 

6)事故结论 

7)事故责任人及其处理意见 

8)各种必要的附件 

9)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10)经验教训和安全建议 

10、信息发布 

坚持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讲究方式、注重效果、遵守纪律、严格把关的原则,按有关规定,由指挥部提出新闻信息报导意见同意后,统一对外发布。

     

三、事故分级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将煤矿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为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紧急撤人权利

矿长必须赋予带班人员、班组长、安全员、瓦斯检查员以及值班调度员等相关人员紧急撤人的权力,在发生下列紧急情况之一时,不需请示报告,第一时间下达停产命令,将现场作业人员撤出受威胁区域:

(一)发生瓦斯、煤尘、水灾、火灾、顶板等事故。

(二)发现有透水征兆,或涌水量出现突增等异常情况。

(三)出现地震、暴雨、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可能威胁矿井安全的情况。

(四)作业地点发现煤与瓦斯突出征兆。

(五)井下作业地点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

(六)矿井主要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保证正常通风。

(七)发生明火,依靠现场力量无法有效扑灭,火势不能控制;出现自然发火征兆。

(八)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场所出现大面积冒顶征兆,当场难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冒落。

(九)供电系统发生故障,不能保证矿井通风、排水、提升等安全设备运行。

(十)各级、各部门发现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指令立即停产撤人时,或存在其他可能危及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的紧急情况。

五、各类在变事故救援和的基本知识

  

(一)火灾事故

  1、煤的自燃发火征兆:

  

(1)巷道出现雾气或巷壁“挂汗”。

  

(2)风流中出现火药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

  (3)从煤炭自燃地点流出的水和周围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

  (4)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增加,人体有不舒服的感觉,如:

头痛、头晕、精神疲乏、外露皮肤瘙痒等。

  2、火灾事故发生后第一救援任务是:

及时控制烟雾的蔓延,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防止因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创造有利于人员撤退和保护救援人员安全条件;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必要时及时招请矿山抢救队紧急出动。

  并及时尽快了解以下情况:

  

(1)发火时间、火源位置、火势大小、波及范围、遇险人员分布情况。

  

(2)灾区瓦斯情况、通风系统状态、风流方向、煤尘爆炸性。

  (3)巷道围岩、支护情况。

  (4)灾区供电状况、供水管路、消防材料供应的实际情况及数量。

  (5)矿井的火灾预防处理计划及实施状况。

  指挥部应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方案。

  3、灭火方法有:

直接灭火、隔绝灭火和综合灭火。

  4、用水灭火注意事项:

  

(1)用水灭火要不间断的喷射,所以要准备好充足的水量。

不要把水射流直接喷射到火源中心,由于水蒸气在高温作用下和煤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很有可能产生爆炸性混合物而发生爆炸危险。

  

(2)要有专人现场随时检查瓦斯浓度。

  (3)由于水能导电,所以不能用水来直接扑灭带点电器火灾。

  (4)用水扑灭油类火灾时,只能使用雾状的细水,致使产生一层水蒸气笼罩在燃烧物的表面上,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而熄灭。

  (5)保证正常通风,以便火烟和水蒸气能顺利地排放到回风流。

回风巷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6)灭火人员应站在进风侧,采取措施设置水幕,由远及近(参照物火源)逐段进行,防止冒顶伤人。

  5、矿井发生火灾时,必须首先稳定正常风流或减少风量,其原因是:

  矿井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不因火灾而改变,对消灭火灾、保护井下人员的安全十分重要,所以抢险救灾时,必须首先要稳定矿井通风。

一般在总回风流中发生火灾时,只有保证正常风流方向,才能将烟气排除井外。

当火势较大,瓦斯涌出量较小,为了减弱火势,可以采取减小风量的措施。

在采区内发生火灾时,首先要注意保持正常风流,防止风流逆转,

  6、在矿井火灾发展过程中是向回风侧发展得快,还是向进风侧发展得快?

  是向进风侧发展得快。

因为火灾在燃烧过程中需要不断向灾区供给氧气才能使火灾不断地发展,进风侧供氧充分,所以火灾不断向进风侧推进。

对回风侧来说,大量的烟气流过,减少了回风侧氧气浓度,其火灾推进速度比进风侧缓慢得多。

(注:

因煤矿与煤矿贯通后引起火灾,双方开始斗法,互相压风,其实这种行为只能是自食其果。

应该相互协商,采取均压灭火方式,方可避免两败俱伤,有效地消灭火灾,保全各自的煤田)。

  7、用水灭火使用的条件:

  

(1)火源明确,不是带电电器和油类火灾,而且能够接近火源。

  

(2)发火初期阶段,火势不大,范围较小,对其他区域无影响。

  (3)有充足的水源,供水系统完善。

  (4)火源区瓦斯浓度不得超过2%。

  (5)通风系统正常,风路畅通无阻。

  (6)灭火地点顶板坚固,灭火人员必须在安全支护的掩护下进行灭火作业。

  (7)有充足的人力,能够保持连续作战。

  8、均压灭火方法有:

根据不同的漏风方向和漏风形式均压灭火可分为升压法和降压法。

  

(1)升压法:

工作面的风压小于漏风点的风压。

压差为负值时,需要升高工作面的风压。

  

(2)降压法:

工作面的风压高于漏风点的风压。

压差为正值时,需要降低工作面的风压。

  9、隔绝灭火采取的火区封闭顺序和依据:

在多风路的火区筑建密闭墙时,应视火区范围、火势大小、瓦斯涌出量等情况来决定封闭火区的顺序。

常用的封闭顺序有以下几种:

  

(1)先封闭进风口,后封闭回风:

这样可迅速减少火区的供氧使火势减弱,为封闭回风口创造条件。

  

(2)先封闭回风口,后封闭进风:

一般在火势不大,温度不高,无瓦斯存在,为迅速截断火源蔓延时所采用的措施。

  

(2)进、回风口同时封闭:

封闭时间短,能很快封闭火区,切断供氧,火区瓦斯也不易达到爆炸界限,是常用的封闭顺序。

  10、封闭火区注意事项:

  1、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缩小灾区范围。

  2、首先建造临时密闭,然后建造永久密闭,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时,应先用砂、土袋、石膏设置防爆墙,在防爆墙的掩护下建立永久密闭墙。

  3、在此全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等有害气体和风流变化。

如瓦斯浓度达到2%,或有爆炸危险的瓦斯向火区移动时,应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4、选择合理的密闭位置(应选择围岩稳定,支护完好、无破碎带、无断层、巷道断面小的地点、据巷道交叉口不小于10m)

  案例:

(1)靖煤公司打水头103瓦斯燃烧事故;

(2)原红会三矿火灾事故。

  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一)爆炸事故发生后首先必须要做工作:

及时招请矿山救护队,由矿山救护队对灾区全面进行侦察,查清遇险人员数量及分布地点,发现幸存者立即佩用防护装备(自救器或氧气呼吸器)救出灾区,发现火源要立即扑灭。

侦察中,要认真仔细收集记录井巷、设备、支架、遇难人员和工具等破坏情况和倾向等,为分析判断爆源点及煤尘是否参与爆炸提供依据,以便制定有效的救灾方案和措施。

  

(二)处理爆炸事故时,进入灾区必须注意的问题:

  1、首先必须清楚灾区有无人员,爆炸前人员分布情况及人数。

  2、进入灾区前首先切断通往灾区的所有电源。

  3、行进过程中必须进行敲帮问顶,穿过支架破坏区,要架好临时支架,保证退路畅通。

通过支架好的地点时,侦察人员要一个个通过,不要推拉支架,并做好标记以便返回通过。

  4、行进途中注意检查灾区内CH4、CO、CO2、O2等的浓度,检查温度及通风设施的破坏情况。

  (三)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

  1、有一定的瓦斯浓度(5%~16%)。

  2、有一定的高温火源(650℃~750℃)。

  3、有一定的氧气浓度(在12%以上)。

  (四)较容易引起瓦斯积聚的常见场所

  较容易引起瓦斯积聚的常见场所主要有:

  1、井下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

  2、高瓦斯煤层的煤巷掘进工作面。

  3、工作面采空区。

  4、高瓦斯煤层工作面的冒落区。

  5、发生瓦斯突出的瓦斯集聚区。

  6、井下独头掘进煤巷工作面(掘进窝头)。

  7、通风不良的井下其它场所。

  8、出现逆温气候条件时的深凹露天采煤工作面。

  (五)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加强通风,禁止自然通风;恢复通风、排放瓦斯、送电时必须有安全措施;加强瓦斯检查监测;加强瓦斯管理)。

  2、防止瓦斯引燃(严格明火管理;严格机电防爆和严防电器火花;严格爆破管理制度;严防产生撞击和摩擦火花;加强火区管理;严防杂散电流;防雷电等)。

  3、防止瓦斯事故扩大(实行分区通风,建立独立的通风系统;主要通风机安装的反风装置,必须灵活、可靠;抽出式风井应安装防爆门;井下适当的位置应设置水棚或岩粉棚;井下人员随身携带自救器;编制周密的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注意:

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岩体内涌出的以甲烷(CH4)为主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

与空气相比,其密度为0.554,比空气轻,容易积聚在巷道顶部。

它虽然是一种无毒、无味、无色气体,但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57%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就会降至10%以下,易造成缺氧窒息事故。

  (六)煤尘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空气中的煤尘云要达到一定的浓度。

  2、要有足以点燃煤尘的热源,可燃温度变化较大,一般为700~800℃,有时可达1100℃,但也有在610℃就能引燃。

  3、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在18%以上。

  案例:

(1)兰州旅游金城服务公司小南沟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1人的特大事故;

(2)靖煤公司魏家地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8人、上20多人的特大事故。

  三、水灾事故

  

(一)什么叫矿井水?

其危害有哪些?

  在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流入井筒、巷道、硐室和采掘工作面的水称为矿井水。

  矿井水的危害很大,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恶化生产环境;增加排水费用;损失煤炭资源;缩短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引起瓦斯积聚、爆炸或硫化氢中毒;淹没巷道或造成人员伤亡等重特大事故,损失和影响无可估量。

  

(二)造成煤矿水灾的地下水有哪些?

  有老空水、断层水、含水层、陷落柱水、钻孔水。

  (三)透水前有哪些预兆?

  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增大、顶板来压、地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煤层変潮湿松软、等。

  预防措施:

井下水害的防治方法可归纳为:

“查、探、放、排、堵、截”六个字。

查:

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探:

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放:

放水(疏干);排:

将积水利用排水设施抽出井外;堵:

注浆堵水(注入浆液空隙、裂隙或巷道);截:

截水(利用水闸强、水闸门或防水媒岩柱等物体,临时或永久性的截住涌水);煤矿生产属地下作业,地质和水温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在很多条件下,由于受勘探手段和现有认识能力的限制,对地下含水条件掌握不够清楚,因此无法保证没有水害威胁。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透水预兆常识进行分析判断,另外对“疑问区”必须采取探放水措施,消除水害隐患,为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每一矿井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案例:

年初内蒙古某一煤矿未坚持本原则,致使某掘井巷发生透水死亡6人的事故。

  (四)水害事故的处理:

透水事故发生后,首先由矿山救护队立即入井侦察灾区情况:

查找水源位置、事故前人员分布情况、矿井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进入该地点的通道等,并依据井下巷道布置,出水标高计算被困人员所在地点空间范围,氧气、瓦斯浓度,推算出人员应救出的最长时间,供指挥部制定抢险救援方案。

进一步确定巷道破坏和堵塞物情况,弄清楚水量、流动路线、巷道内有害气体(CH4、CO2、H2S)浓度及井巷散布情况和通风情况。

  (五)抢救被水灾事故困在井下人员的原则是:

在加大排水能力或泄水措施都不能短期得救时,应视其所在位置,如高于透水位置时,可利用打钻孔泄压或利用钻孔、开小巷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食物及救人;如果其所在地点低于透水后水位时,禁止打钻孔、泄压,防止地下水窜通而扩大灾情。

  (六)处理上山巷道水灾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防止二次透水,或积水和淤泥的冲击。

  2、突水点的下方,即救护人员处理事故地点以下,应有足够的储存水及沉积物的有效空间。

  3、保证人员在抢救过程中的通讯联系和安全退路。

  4、处理事故时的作业地点,应有安全设施(躲避硐室等)。

  矿井透水超过排水能力,水位逐渐上升,有全矿或水平被淹危险时,在下部水平的救援人员要立即撤出,之后,可以向下部水平或采区放水,若果下水平人员尚未撤出,而上部水平的排水设备又受到被水演威胁时,可用装有粘土、砂子的麻袋构建临时防水墙,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

  案例:

(1)红会四矿水灾事故;

(2)王家山矿二号井透水死亡8人事故;(3)靖远县一矿水灾事故。

  四、冒顶事故

  

(一)冒顶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如何抢救遇险人员?

  1、处理冒顶事故中,始终要有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变化情况,发现顶板出现有再次冒顶预兆时,救援人员应立即撤离救援现场。

  2、用呼喊、敲击等方法,判定遇险人员位置,与他们保持联系,并鼓励他们配合抢救。

  3、用掘小巷、绕到通过冒顶区上部空间或清理塌落物接近遇险人员时,应架好临时支架。

一时无法接近时,应设法利用压风管路等向灾区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二)对冒顶事故中抢救出来的遇险人员应怎样保护?

  对抢救出来的遇险人员要用毯子保温,并迅速运到安全地点进行抢救。

对困在井下时间较长的得救伤员,不能用强光照射他们的眼睛、过多给他们饮食,应及时送到井上医院进行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