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766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1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

《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docx

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道德教育考点梳理+练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篇道德教育

一、自尊自强

(一)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运用】

1.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1)生命来之不易。

(2)生命是独特的。

(3)生命是不可逆的。

(4)生命是短暂的。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1)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怀)

(2)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3.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1)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2)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3)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4.我们为什么要对生命有敬畏之情?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5.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1)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6.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7.如何爱护好自己的身体?

 【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更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

(3)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的方法。

8.我们为什么要养护精神?

【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9.我们如何养护精神家园?

【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1)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

(2)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3)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10.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什么是有意义的生命?

【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11.为什么探索生命的意义?

如何认识生命意义?

【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12.为什么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1)生命的贫乏。

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生命的充盈。

①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②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13.为什么要拒绝冷漠,关爱生命?

【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14.如何关切他人?

(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2)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15.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1)伟大在与创造。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3)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二)懂得自尊和知耻,不做有损人格的事【理解】

1.什么是“行己有耻”?

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1)“行己有耻”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2.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我们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怎样增强自控力?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

4.“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5.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1)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2)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4)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5)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三)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理解】

1.怎样认识青春期成长的渴望?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1)独立、自由、理想、信念……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和向往。

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

(2)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2.青春的探索为什么需要自信?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1)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2)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3.青春期需要自强的原因及做法。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1)原因:

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战胜自我的努力。

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2)做法:

①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②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4.青春飞翔的力量有哪些?

或青春要如何进行探索?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1)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2)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3)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二、交往的品德

(四)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努力做诚实的人【运用】

1.诚信的含义?

【八年级上册第四课】

(1)诚信是诚实、守信用。

(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2.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

【八年级上册第四课】

(1)个人。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2)企业。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3)国家与社会。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如何践行诚实守信?

【八年级上册第四课】

(1)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运用诚信智慧。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不断完善个人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六)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理解】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八年级上册第四课】

(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2)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3)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