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3493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4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与它的建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周平王东迁洛阳B.曹丕定都洛阳建立魏国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D.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大运河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

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A.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D.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3.南朝时,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A.用木炭作燃料冶铁B.用水排鼓风

C.灌钢法的采用D.用煤作燃料

4.农学家贾思勰写的著名农书是()

A.《水经注》B.《脉经》C.《齐民要术》D.《肘后备急方》

5.下图人物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下列著作中由他编写的是()

A.《农政全书》B.《梦溪笔谈》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

6.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D.科举取士

7.公元383年,东晋以少胜多,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

与这一事件有关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B.四面楚歌C.草木皆兵D.三顾茅庐

8.尊老爱幼、崇尚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列把“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作为重要改革措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呼韩邪单于B.北魏孝文帝

C.辽太祖阿保机D.金太祖阿骨打

9.东晋的都城建康在今天的()

A.南京B.洛阳C.开封D.西安

10.“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出现在东晋初期,其中的“王”是指

A.王莽B.王猛C.王导D.王敦

11.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①学习北方的牛耕、施肥等技术②实行麦稻兼作③双季稻的栽培④织锦业迅速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2.下图人物对世界科技文化的贡献不包括下面的()

A.数学研究B.天文历法C.农业生产技术D.机械制造

13.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

14.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主要原因是()

A.拥有关中B.废除苛法C.重视人才D.释放奴婢

15.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种历史现象的结果?

A.民族融合B.长期分裂C.民族矛盾激化D.连年战争

16.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控制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B.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势力不断增强

C.奖励农耕,得到劳动人民的支持

D.官渡之战,打败强敌袁绍

17.“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

其中迁往陕西及河套地区的是

A.鲜卑B.氐族C.羌族D.匈奴族

18.人们常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

他被誉为()

A.书圣B.画圣C.诗圣D.医圣

19.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

A.袁绍曹操B.曹操孙权C.曹操刘备D.刘备孙权

20.三国时期经济得以恢复的共同原因是()

A.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B.民族融合的加强

C.开垦荒地D.统治者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

21.下图的作者所处的朝代是()

A.西汉B.三国曹魏C.西晋D.东晋

22.“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

2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D.抑制了佛教发展

二、非选择题

24.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描绘出诗意的江南美景,据史书记载,西晋后期北方官民南迁人口近百万,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简答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2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

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

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J].中国史研究,1992年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

(写字母)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举一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

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26.阅读下面的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⑴魏主是谁?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⑵“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

⑶“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

(3)材料二的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

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4)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

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6)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

(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D

21.【答案】D

22.【答案】D

23.【答案】C

24.【答案】统治者的重视发展经济、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力、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等。

25.【答案】

(1)赤壁之战;C;西晋;

(2)北方的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人南迁);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3)迁都洛阳;说汉语(改汉姓、学汉礼、遵汉制等言之有理皆可);促进了民族融合;

(4)①国家局部统一;②江南地区的开发;③民族融合

26.【答案】⑴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

⑵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和礼法。

⑶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27.【答案】

(1)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魏、蜀、吴。

(3)赤壁之战。

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4)周瑜。

诸葛亮。

(5)官渡之战。

(6)在战争中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加上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在孙刘联军的火攻下最后大败。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解析版)(6)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王羲之被称为()

A.“书圣” B.“书神”C.“画圣” D.“书仙”

2.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哪一个军阀()

A.刘备B.袁绍C.孙权D.刘禅

3.如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

A.推动经济发展B.加强中央集权C.实现南北统一D.促进民族交融

4.下列属于冶炼技术一大进步的是()

A.实行麦稻兼作B.灌钢法的发明C.制瓷业的进步D.织锦业的推广

5.王羲之的《兰亭序》所运用的书法艺术形式是()

A.隶书B.草书C.楷书D.行书

6.宋、齐、梁、陈,因为都城都在一个地方,都偏安于江南,统称为南朝,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A.洛阳B.建康C.临安D.宁波

7.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B.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江南有比北方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8.公元266年,下列哪一个人物废掉曹魏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

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

9.下列历史事件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相关联的是()

A.漠北之战B.大泽乡起义C.赤壁之战D.雅克萨之战

10.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当兵B.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

C.为前秦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D.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11.“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这是说的哪一事件的严重后果()

A.官渡之战B.“八王之乱”C.赤壁之战D.“五胡”内迁

12.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详细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水经注》B.《本草纲目》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

13.从东汉末年开始的江南地区的开发,至唐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巨大变迁,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B.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D.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14.如图为南朝青瓷莲花尊,反映了当时南方制瓷业较高的发展水平。

除制瓷业以外,南方还有哪些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①缫丝②冶铸③造纸④制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无论是在“吴蜀时期”还是在“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都得以开发,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B.江南土地肥沃

C.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D.北方人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16.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A.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B.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C.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破坏D.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区的交流

17.小明的父亲要回家乡承包农田种植蔬菜,需要你为他推荐一本参考书,你建议他参考北朝贾思勰的()

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水经注》

18.在举行说故事的比赛中,李明犯了一个历史知识方面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

A.官渡之战后,曹操又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统一了北方

B.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火攻大败曹军

C.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D.作为三国鼎立时期的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比较大

19.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④迁都长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A.江南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B.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C.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

D.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21.西晋统一后对全国的统治只维持了不到40年,最终西晋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

A.羯族B.鲜卑族C.匈奴族D.氐族

2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水经注》B.《缀术》C.《齐民要术》D.《脉经》

23.小刚同学为某位历史人物撰写《感动历史颁奖词》:

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顾茅庐而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获。

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A.刘备B.曹操C.诸葛亮D.孙权

24.关于开发江南地区的主要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稻田开始使用绿肥  

B.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  

C.生铁冶炼技术的掌握,比欧洲早1900年

D.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不少城市繁荣起来

25.“东汉末年分三国……”这是一句歌词,它反映了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的历史现状,三国分别是魏、蜀、吴。

请问三个国家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蜀、魏、吴B.魏、蜀、吴C.吴、魏、蜀D.魏、吴、蜀

二、非选择题

26.“天下大势,分合之际伴随着战争和动乱,”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影响历史发展的著名战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有关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使前秦的统治瓦解,确定南北朝时期分裂格局的战役______________。

(2)这三场战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战争不可避免,但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3)汉武帝时,派出了两位大将出击匈奴发动漠北战役,从而使匈奴无力与西汉相抗衡。

这两位大将是?

(4)汉元帝时“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攻相诈”“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5)古今中外的战争不计其数,请你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建国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27个同姓王,以郡建国。

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材料二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窃议曰:

“……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

——《晋书·刘元海载记》

(1)西晋初年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大封同姓为王?

这种做法造成了怎样的不利局面?

(2)材料二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8.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哪个字母是表示促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著名战场?

⑵结合下图将下列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这首词涉及到了哪一历史时期哪一场战争?

(2)这场战争发生在谁与谁之间?

(3)这场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请写三国的名称。

(2)材料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发生在________年的________(战役)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中提出了什么策略?

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

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称为“书圣”。

2.【答案】B

【解析】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

3.【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改官制、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以孝治国等。

因此,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的直接作用是促进民族交融,故选D。

4.【答案】B

【解析】南朝时期,陶弘景发明了灌钢法,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

5.【答案】D

【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6.【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以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它们都定都于建康,建康是南朝时期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也是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故选B。

7.【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地区的战乱,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导致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的南迁,充实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再加上南方优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蕴含了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使得江南经济得以发展。

所以D项表述错误,故选D。

8.【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66年司马炎废掉曹魏皇帝,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

故选B。

9.【答案】C

【解析】与三国鼎立相关的就是赤壁之战,选C。

漠北之战发生于汉武帝时期。

大泽乡起义是秦朝的农民起义。

雅克萨之战是清朝的。

10.【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当兵,结果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北方重新限于战乱,造成大批人口损失。

所以C项表述错误,故选C。

1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题干中“魏晋以来”“扫地无遗”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反映了“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的巨大灾害,所以答案选B。

12.【答案】C

【解析】《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此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13.【答案】B

【解析】北方战乱,南方社会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技术。

这些都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

“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并不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故选B。

14.【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时期南方的手工业有了快速的进步。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汉后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南朝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6.【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三国鼎立时期不是军阀混战时期,虽分裂但是也有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所以A项最符合题意。

17.【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书中介绍了土壤整治,肥料施用,精耕细作,防旱保墒,选种育种,粮食蔬菜作物的栽培等技术;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18.【答案】D

【解析】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由小变大。

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后又陆续消灭了北方其他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随后他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军阀,但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利用火攻打败,没能实现统一南北的愿望。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东汉结束,才进入三国鼎立时期,故曹操不是生活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由此D错误。

19.【答案】A

【解析】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0.【答案】A

【解析】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是江南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战乱,逃到江南地区。

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迁徒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故本题选A。

21.【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西、北各少数族人民向内地迁徙的活动,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史称为“五胡”。

在各地流民不断起义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也相继起兵反晋,西晋最终被匈奴的刘渊所灭。

故选C。

22.【答案】C

【解析】《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顾茅庐而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获”是对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赞誉。

故选C。

24.【答案】C

【解析】灌钢技术在东晋南朝时期已经掌握。

25.【答案】B

【解析】魏建立时间:

公元220年都城:

洛阳建立者:

曹丕。

蜀建立时间:

公元221年都城:

成都建立者:

刘备。

吴建立时间:

公元222年都城:

建业建立者:

孙权。

所以答案选B。

26.【答案】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2)以少胜多。

(3)卫青、霍去病。

(4)昭君出塞。

(5)反对战争、爱好和平,战争是残酷的。

【解析】

(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的军队,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淝水之战使前秦的统治瓦解,确定了南北朝时期分裂格局。

(2)联系已学知识可知,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最终曹军约八千人大败袁军约十万人,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与曹操)最终孙刘联军5万军队战胜曹军20余万军队,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东晋、前秦)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因此三者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3)解答此问,要紧扣题文所给“漠北战役”“匈奴无力与西汉抗衡”等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在漠北同匈奴主力相遇进行激战,追击匈奴200多里,大胜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