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3294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docx

《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docx

秋季学期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备课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ppt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年月日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1×10=3×32=5×11=

2×20=30×3=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

(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

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

怎样列式,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

()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108+12=120(个)

②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60×2=120(个)

③先算10个10是多少,再算2个10

10×10=100(个)10×2=20(个)100+20=120(个)④也可以这样算

12×1=12(个)12×10=120(个)

追问:

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

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

()×10=提问:

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

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

生1:

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

生2:

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

提问:

为什么要加两个0?

师小结:

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

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

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

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

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

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追问:

你想怎么估算?

集体交流,指出: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

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

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

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

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课型

新授

第2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ppt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年月日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7×8+3=6×6+4=5×9+7=

2.用竖式计算。

23×3=21×2=32×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

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

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

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方法一:

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

列式:

24×2=48(个)48×6=288(个)

方法二:

将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

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

(重点理解方法二)

列式:

2×24=48(个)10×24=240(个)

48+240=288(个)

……

探究笔算方法。

明确:

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指出:

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

教师课件出示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用

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教学“试一试”。

引导:

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

(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

学生尝试计算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

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位对齐,为什么?

强调:

计算的结果是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

的,我们可以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课件展示验算方法.

三、反馈完善

1、课件出示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提问:

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

2.课件出示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4.课件出示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归纳总结。

5.课件出示第5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课型

新授

第3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具学具

例图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年月日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42×4=72×7=28×3=

56×2=47×4=74×3=

2.用竖式计算。

23×11=12×43=

要求几名学生板演计算,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计算方法。

3.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

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

该怎样列式?

指导学生列出:

24×53。

追问:

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是求53个24是多少)

2.探究算法。

师:

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指名说说。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

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

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出示算式进行讲评:

24×53=

24

×53

72

师:

这里的72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

(3×24)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

接下来应该怎么算?

(用十位上的5去乘24)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

(十位)最后怎么算?

(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3.归纳小结。

师:

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了,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

(2)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的数相加。

提醒注意:

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4.检验算式。

师:

怎样才能证明我们计算的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验算,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来验算24×53。

学生用竖式计算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练习反馈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每组对应完成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步骤。

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错例,师板书强调方法。

几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以及防止错误的方

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审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在练习本上笔算出结果。

4.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指名读出商品的价格及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汇报:

花最少的钱选择便宜的衣服,列式:

25×48=1200(元);花最多的钱选择贵的衣服,列式:

25×64=1600(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练习课

第1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验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年月日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下乘法的口算、笔算,来检验一下同学们是不是都掌握了。

好吗?

前一节数学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现在谁来给大家出这样一道题?

随学生回答,板书:

比如37×25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我们往往还要验算,板书竖式:

3725

×25×37

说说这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乘数,不同的是位置;相同的是最后的结果,不同的是中间乘的结果。

)重点分析第2个不同:

前面一个算式第一步算5×37,第二步算2×37。

后面这个算式第一步算7×25,第二步算3×25。

显然5×37和7×25的得数是不一样的,所以再算第2个算式的时候,大家要清楚中间的得数是不同,最后的得数才相同的道理。

一起完成这2个竖式。

再看竖式,验证刚才大家的想法。

二、自主应用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出示口算题目。

(2)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3)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1)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并验算

(2)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

(3)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4)比较后面四道题目,有什么不同?

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1)出示题目。

(2)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3)反馈校对,提炼数量关系式:

每盒水彩笔的枝数×盒数=水彩笔一共的枝数

(4)拓展深化:

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每盒水彩笔的枝数”,怎样求“盒数”?

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盒数”,怎样求“每盒水彩笔的枝数”?

4、完成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独立解答问题:

一共有多少千克?

(3)反馈评议。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解答?

5、完成练习一第5题

(1)学生看图、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3)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各步的意义

(4)小结:

单价×数量=总价钱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练习课

第2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验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年月日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复习我们最近学习的乘法估算,再来完成练习一。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指明说说估算的方法,最后老师小结:

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乘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相乘。

二、变式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每个数分别估成多少?

这样估得的得数比计算的得数大还是小?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用估算方法可以怎样做用竖式计算可以怎样做?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什么?

3、完成练习一第8题

(1)出示题目,学生认真审题,提出第一个问题,明确租5辆车够吗?

大家先自己进行估算。

(2)集体反馈评议,再提出第二个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队答案。

4、完成练习一第9题

(1)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要求,出示第一的问题。

(2)引导学生要想快速知道买的哪种瓷砖,得用估算的方法。

(3)引导估算,教师校对答案。

(4)出示第二个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最后教师校对答案。

5、完成练习一第10题

(1)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要求。

(2)教师指出,要求王大伯一共收获了多少筐,必需先求什么?

(3)学生计算并独立完成在书上。

6、完成练习一第11.12题

(1)出示题目,学生认真审题。

(2)学生独立解答,完成题目。

(3)集体反馈评议。

(4)小结:

单价×数量=总价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课型

第1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PPT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年月日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30×2=60×5=

30×20=10×30=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2.揭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

(1)提问:

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

32×30。

(2)探究算法。

提问:

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30=900,大约是900)

追问: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

(口算或笔算)

引导:

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

用口算。

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列式为:

32×3=9632×30=960

方法二:

用竖式计算。

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2.优化算法。

(1)谈话:

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

列竖式。

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

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32

×30

960

第二步:

计算。

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

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

检验。

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

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

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

为什么?

(3)小结:

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

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053

×53×40

122120

20

2120

师:

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

第二种。

提问: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

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

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让做错题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

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

(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

第2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

PPT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年月日

一、情境引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都有购物的经验吗?

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的脚步,到商场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模拟商场的场景图,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

课件出示:

一个乒乓球2元,一袋5个,小明买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一共要多少元?

列式为:

2×5=10(元)

课件出示:

每袋乒乓球5个,有6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6袋一共有多少个?

列式为:

5×6=30(个)

2.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很多他在商场里遇到的问题,你瞧,商场里迎来了大客户,这是体育课的王老师,他想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

课件出示:

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王老师买了6袋乒乓球。

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1.组织探究:

你能帮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