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给光绪帝的辞职信.docx
《翁同龢给光绪帝的辞职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翁同龢给光绪帝的辞职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翁同龢给光绪帝的辞职信
翁同龢给光绪帝的辞职信
篇一:
关于翁同龢的介绍
关于翁同龢的介绍
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人。
清代书法家。
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
咸丰六年(1856)进士。
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
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卒后追谥文恭。
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
书法遒劲,天骨开张。
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
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
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家第一。
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一文中指出:
“他出世最晚,所以能够兼收众长—特别是钱沣的方法—有时还掺入些北碑的体势。
把颜字和北碑打通了。
这是翁同龢的特色。
”著有《瓶庐之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等。
传世书迹较多。
《节临华山碑扇面》,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6)。
纸本墨迹,隶书3行,共8字,题款10行,共46字。
他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擅长。
在清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甚高。
此幅扇面,由隶、行、楷三种书体组成。
跋语和题款,字虽小,而所占篇幅强半,整体布局,既疏朗而又谨严,甚为得体。
扇面正文为隶书8字,看出其隶书功力深厚。
结体用笔,恪守古法。
跋语行书,8行37字,写得老健、厚重,书卷气甚浓。
题款为楷书,很有北碑味道。
徐珂《清稗类钞》说:
“晚年造诣实远出覃溪,南园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
”
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翁同龢出生在北京城内石驸马大街罗圈胡同寓所。
四岁时随祖母张太夫人及母亲许氏由京师回到故乡常熟。
翁同龢自幼禀性好学,通读《四书》、《五经》,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常熟县学游文书院。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应院试考中秀才;咸丰二年(1852年)应顺天乡试中举人;咸丰六年(1856年)殿试一甲一名,考中状元。
1857年被授予修撰,供职翰林院。
以后被咸丰帝破格擢为乡试副考官,先后典试陕西、山西。
同治四年(1865年),翁同龢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读同治帝。
光绪元年(1875年)又奉旨在毓庆宫行走,授读光绪帝,前后达20余年。
翁同龢学识渊博,除了正常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必读课外,还特意安排了许多中外史地、科技和早期改良主义著作,新学旧学兼顾,中学西学结合,循循善诱,引导光绪帝关心现实政治,留意中外大势,清除积弊,力振纲纪。
翁同龢把他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渗透在他从政、从教的实践活动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堪称近代教育的第一导师。
翁同龢的教育使光绪帝扩大了知识领域,为以后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翁同龢在任刑部右侍郎期间,处理了很多案件。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他为当时轰动全国、百余年来家喻户晓的杨乃武与小白菜这一冤案的平反昭雪。
军机处是清代自雍正以后的最高决策机构。
翁同龢两参军机,第一次是光绪八年(1882年)十一月至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正值中法战争时期。
第二次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时期。
他参与了对法、对日主战的决策。
在对侵略者的态度问题上,他与主和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也证明正是他的失误导致甲午战争的惨败,翁同和不考虑当时的两家实力就知道打,而没有作战计划〕翁将他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派系斗争延伸到国家大事之中,克扣北洋水师军费,最终导致甲午海战失败,这是他人生中不可抹去的污点。
翁同龢任户部尚书(1887年)的第二年黄河在郑州决提,一时无钱治理,于是“户部在陈奏《筹备河工赈需用款办法六条》中,以‘十余年来,各省购买军械存积甚多,铁甲快船,新式炮台,业经次第兴办’为由,要求自1888年(光绪十四年)起,沿海各省”所有购买外洋枪炮船只?
?
均请暂行停止,俟河工事竣,再行办理。
”此条款的造成的后果就是李鸿章正在定购的战舰没有购成,却被日本人抢先买走,这就是在中日海战中大为风光的日军战舰“吉野”号。
当时许多满州大员都把北洋水师看作是李鸿章的“私产”,生怕北洋水师的壮大是李鸿章本身在权利上的纵深,早有防范扼制之意,和李鸿章于公于私
都有过节的翁同龢也有此疑虑,所以,他在北洋水师的军费上做文章确实大有动机。
甲午战争惨败直接引发的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来说是一次空前深刻的变革。
翁同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向光绪帝举荐康有为等进步人士,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
他力主变法维新,为门生天子光绪帝拟定并颁发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定国是诏》,揭开了百日维新的序幕。
由于触犯了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翁同龢为此被开缺回籍。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余恨未消,又下令将翁同龢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七十老人以清廷重臣、一品大员的显赫地位,为国家、民族存亡,难能可贵地站到了时代的前列,因而名垂青史。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15日),翁同龢被慈禧撵出北京城。
回到家乡常熟,开始了他半隐居的庐墓生活。
在困寓虞山、落魄忧伤的日子里,他的不少门生故旧“分俸见赠”。
1904年7月4日,在风云变幻中饱经忧患的翁同龢,满怀抑郁和凄怆与世长辞了。
在临终前,他口占一绝:
“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
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短短四句话,道尽了这位松禅老人的宦海沉浮和无限忧伤。
翁同龢自1856年会试一举成名起,直至1898年回籍,42年都在京师任要职,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是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并两次入值军机大臣,直接参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决策(清代114名状元中,汉族大臣得入军机者
,仅有3人)。
他是清廷官僚重臣中少有的清廉者,为官42载,官至相国,罢官回乡后,要靠门生故旧接济。
但他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曾经与他结拜为兄弟的荣禄在甲午战争期间写给陕西巡抚鹿传麟的便条中,曾评价翁同龢说“常熟(代指翁同龢,因为翁是江苏常熟人)奸狡性成,真有令人不可思议者。
合肥(李鸿章)甘为小人,而常熟则仍作伪君子。
”翁同和世交潘祖荫曾经评价翁同龢说“叔平虽为君之座师,其人专以巧妙用事”。
这些评价未必客观准确,但绝非无中生有。
翁同龢不够胸襟坦荡、果敢有为,使身居高位的他政治才能大打折扣。
在甲午战争中,他一力主战,并非是知已知彼,有必胜的把握,而是当时所有抱着天朝上国理念的知识分子们本能的反应,对日本向来更是以“蕞尔小国”视之,根本不放在眼里。
特别是当他的对头李鸿章又极力主和的时候,他的主战就会更加坚定。
翁同龢号称“南清流”领袖,所依靠结交的罕有地方封疆大吏,多是词垣台谏、翰林“清流”,这些人发起议论来头头是道,慷慨激昂,但都是些无实力无权柄的京官书生,说大话、说空话振振有词,办起实事来却一筹莫展。
因此作为“帝党”的领袖,他率领的力量看似羽翼众多,其实势单力薄;以光绪为首的所谓的“帝党”,实际不过是个十分脆弱、松散的政治集团,一遇重大风浪,便被历史巨流卷没。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翁同龢书法作品书法名世。
《清史稿?
翁同龢传》称赞翁同龢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
清徐珂《清稗类钞》谓:
“叔平相国书法不拘一格,为乾嘉以后一人?
?
晚年造诣实远出覃溪(翁方纲)、南园(钱沣)之上。
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刘墉)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
光绪戊戌以后,静居禅悦,无意求工,而超逸更甚。
”清杨守敬《学书迩言》对这位雄视晚清书坛的巨擘称许:
“松禅学颜平原(颜真卿),老苍之至,无一雅笔。
同治、光绪间推为第一,洵不诬也。
”谭钟麟对翁字推崇备至:
“本朝诸名家,直突平原(颜真卿)之上,与宋四家驰骋者,南园(钱沣)、道州(何绍基)、常熟(翁同龢)而已。
”谭延闿、泽闿兄弟曾刻成《春及草庐藏翁氏墨迹》行世。
翁同龢早年从习欧、楮、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浑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碑,平淡中见精神。
他博采众长,对唐代颜真卿和北魏碑版潜心揣摩,参以己意,并吸收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之长,将赵子昂、董其昌的柔和流畅溶入其中。
他深得颜真卿书法之精髓,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艺术作品,从而形成了翁字的独特书风,成为晚清颇具影响的书法家。
翁同龢藏书翁同龢在京为官四十多年,平生喜藏书,居官朝中时常去琉璃厂访书,陆续购进许多好书。
其中有乾隆进士、嘉庆帝师彭元瑞的知圣道斋藏书,怡亲王死后流散出府的乐善堂旧藏,其中不乏极其珍贵的海内孤本。
清朝末年,时值战乱,公私藏书多有散出,
现存翁氏藏书的主要部分,都为此时购入。
其所收藏的一批秘籍,被学界认为“学人仰望而不知其存否的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善本,以国内标准论应属国宝级重要文物,是包括我国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国内外图书馆所无的珍籍”。
翁同龢富藏书;诗文简炼凝重;书法纵横跌宕,力透纸背,有颜真卿风骨。
遗著有《瓶庐诗稿》、《瓶庐文抄》、《翁文恭公日记》等。
附录;翁同龢名联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
▌故居简介▌鸟瞰故居翁同龢故居又叫“翁同龢纪念馆”翁同龢纪念馆坐落在常熟古城区翁家巷门,系由翁氏故居修缮辟设而成,并于1991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翁氏故居是一所保存比较完善、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官僚住宅,翁同龢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1990年,翁同龢的玄孙美籍华人翁兴庆(万戈)先生将世业捐献给国家。
其中的主体建筑”彩衣堂”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翁同龢纪念馆陈列内容主要有:
翁同龢生平事迹;翁同龢文物、书法;翁同龢主要著作及国内外研究翁同龢的论文、信息。
同时辅以反映历史原貌的清代红木家具陈设,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景点一览▌〖知止斋〗故居景点一览知止斋是主人会见宾朋之处。
楼上藏书,楼下供吟诗、论文、赏书、品画之用。
〖玉兰轩〗为客厅,亦称花厅,因庭中种有玉兰,故名“玉兰轩”。
〖晋阳书屋〗处彩衣堂西侧轴线,为翁同龢读书之所。
〖柏古轩〗在思永堂后第七进。
庭中原植古柏一株,故以此名轩,亦称“柏园”。
同治年间为翁同爵居处。
光绪初,翁同龢二姊翁端恩返常时曾住此。
其后翁同龢携其孙翁安孙、侄孙翁斌孙也曾短时居住过。
〖双桂轩〗为翁心存、翁同书居处。
翁同书之子翁曾源也曾在此居住。
同治初年,将原石梅翁氏祠堂西屋之“双桂轩”名移至此处。
翁同龢晚年返乡后常来此歇息。
〖后堂楼〗在主厅彩衣堂之后,楼分上下两层,原为翁氏女眷居住之处。
楼下现辟为介绍翁同龢生平事迹的专室,楼上则为翁氏一门书法艺术陈列之处。
〖砖雕门楼〗清代砖雕垂花门楼。
上镌“源远流长”四字,下砌“辞亲赴考”、“衣锦还乡”带状砖雕组画。
精雕细刻?
造型美观?
为这座建筑增添高雅气氛。
翁同龢的墓在城区翁同龢之墓西郊约7公里之虞山鹁鸽峰山麓,与其父翁心存墓毗邻。
有罗城、墓冢、拜台、墓道,冢后竖石灰石碑一通,高132.5厘米,宽48厘米,厚10.5厘米,镌刻“乙山辛向兼卯酉三分”,“皇清诰授光禄大夫特谥文恭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曾祖考叔平公,诰封一品夫人曾祖妣汤夫人诰封淑人庶曾祖母陆淑人之墓”,“曾孙翁之廉、之循敬立。
”建国后屡修。
今存其墓坐北面南,墓道曲折向南,长约65米,道口沿山前公路架1984年重建单间冲天式花岗石坊一座,额镌“翁氏新阡”。
墓城四周乔松桧柏挺秀,风景极佳。
环山公路南侧有翁氏祠堂(详见“翁氏丙舍”)。
1982年3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篇二:
帝师翁同龢
帝师翁同龢是个职业的“搅局者”,如果碰到这样的对手,你得加倍小心,因为这种人难对付。
这难就难在他就像一个刺猬一样,你找不到地方下嘴,但是他却能随时刺你一下,让你不得安生。
翁同龢出身名门望族,是两朝帝师,身世显赫,家道殷实,不贪钱财,所以无欲则刚,不怕“纪委”来查,而且是南派清流领袖,占据了道德高位,随时都能放你一炮。
所以这时他的中心工作就是拆对手的牌,只要你李鸿章、荣禄和不了,那就等于是我翁同龢和了。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这是有人讽刺李鸿章和翁同龢的话,合肥是代指李鸿章,常熟则代指翁同龢。
以前只有当了大官,才能以他家乡的名字称呼,而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所以常被称为“李合肥”。
翁同龢是常熟的,所以称为“翁常熟”,而“司农”是对户部尚书的称呼,翁同龢曾经是户部尚书。
李和翁斗了一辈子,死后挨骂还被相提并论,也真是缘分啊。
李宰相“笑骂他人由之,好官我自为之”地“一路扶摇”了几十年,而大清的日子却一天不如一天,当宰相的自然难逃干系,说他一句“宰相合肥天下瘦”还算够意思了。
至于常熟的翁部长,“司农常熟世间荒”的骂名,却可能出乎他的意料。
因为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个忠臣,就像台湾现在的“打马捍将”王仕坚一样,是可以自比古时候的比干的。
然而我们发现,这个所谓的“两朝帝师”“中国维新第一人”在其任上却几乎没有任何值得我们怀念的东西。
他也许是个好人、好学者、好书法家,但绝对不是个好的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也不是个好的“帝师”,更不是个合格的改革家,他甚至连个真正的“维新派”都算不上。
唯一值得后人称道的,也许就是他的学问和书法了。
(一)成大事者,一半在天
翁同龢,光绪年间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大臣,又是两朝帝师,权势可谓炙手可热。
他是江苏常熟人。
常熟这个地方,虽然只是个县级市,却被誉为“人文昌盛之邦,文物著于江南”,可以说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翁同龢有个好家乡。
他出身于干部家庭,父亲是咸丰、同治两朝大学士,又是两任皇帝的“帝师”。
大哥当过安徽巡抚,三哥当过湖北巡抚。
一家子不是帝师就是省长,翁同龢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成长于这样的环境,又会念书,自然文才出众。
他在咸丰六年中了状元。
更了不起的是,没几年,他侄子也中了状元。
翁家的辉煌,世间少有。
翁同龢的状元,来得很有趣,跟一根人参分不开。
殿试前一天,翁同龢的父亲考虑自己家离殿廷太远,怕早上翁同龢起床太早,加上路途颠簸,影响了实力发挥,于是,为了方便,就和户部尚书孙瑞珍商量,让翁同龢住他家。
这本来是被打搅的事儿,可正中了孙瑞珍的下怀。
原来,孙瑞珍的儿子正好也要参加殿试,孙瑞珍暗忖道:
我儿子虽有希望夺取状元,可小翁水平更高,把握也更大,得借这个机会治治他。
于是,就很痛快地答应了。
晚上,孙尚书弄了一大桌子菜招待小翁。
吃的时候,孙尚书甩开膀子地灌酒。
小翁念书行,喝酒却不行,没整几杯就歇菜了。
孙尚书见此十分高兴,就让自己儿子赶紧睡觉去,而与小翁谈天说地,忽悠了两个钟头。
实在没啥好扯的了,孙尚书又把小翁弄进书房,开始絮叨殿试的注意事项,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地说。
其实这些常识,小翁早就烂熟于心了,根本不必要再听,但又不好意思说想睡觉,只好强撑着精神听孙尚书忽悠。
如此反复指点,直讲到深夜。
孙尚书“熬鹰”熬得自己都困了,才放小翁去睡觉。
第二天,小翁耷拉着脑袋,黑着眼圈去考试。
拿到卷子,没看几行,就觉得双眼发涩,口干舌燥,心烦意乱,眼看就完蛋了。
突然,小翁瞄见“参与朝政”的句子,“参”字使他猛然想起,父亲曾给他准备了两支长白山老参,藏在他的口袋里。
小翁忙从口袋里掏出一支,
掐了一截,塞嘴里,慢慢嚼。
说来也怪,没几分钟,就感觉精气流贯,神志清晰,思维敏捷,文如泉涌。
小翁就跟打了兴奋剂似的,抖起精神地干,一气呵成,按时交卷!
真是比现在的补药、吸氧什么的强得多。
翁同龢像考完回家,把吃人参醒脑提神的事一说,家人也大为惊奇。
小翁中状元后,家人便把另一支人参供奉起来,视为神物。
据说,过了数年后,小翁的侄子翁曾源吃了供奉的那一支人参,也高中状元。
当然,人参只是推动力量和辅助作用,小翁的真才实学自然是根本原因。
但在中了孙尚书那阴险的圈套后,这根人参还真发挥了扭转局势的作用。
不过这只能算是逸事了。
翁同龢二十六岁便中了状元,确是聪明过人,至少在学识上比他那四十多岁才靠他的关系中状元的学生张謇要强得多。
但张謇因为坎坷的经历厌倦了官场的黑暗,转而从事实业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历史地位,所以毛主席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而我们的大书法家翁同龢呢,顺利的仕途使他在官场流连忘返,从事“道德政治”所带来的虚荣使他难以自拔,终于使得他一生无甚建树,郁郁而终。
(二)无处不在的制衡潜流
翁同龢的一生,除了书法外,有两件事最引人注目。
一件是中日甲午战争,一件是百日维新运动。
这两件事可算近代史上头等大事件了。
而他在这两件事上的表现是非常非常戏剧化的。
同时这两件事也是对他的政治家能力的两次考试,结果如何呢?
状元还是那个状元吗?
先说甲午战争。
没开打之前,光绪皇帝就摩拳擦掌地想跟小日本干。
因为“儿皇帝”经常让阴沉着脸的老太婆压着,很想通过打赢这场战争树立自己的威信,好挺起腰板做皇帝。
老太婆则一向小瞧日本,再者平时受够了洋人的鸟气,也想杀鸡给猴看,通过打败日本警告列强。
李鸿章则头脑更清醒,认为中日实力相差悬殊,主张寻求国际调停,尽量避免战争。
翁同龢呢?
以主战派面孔出现了,极力要求打。
他表态:
朝廷既然花这么多的银子搞军事现代化,总得观观效果吧。
就力主添兵,速赴朝鲜。
八月一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
打了两个星期,李鸿章开始琢磨变通了,他建议把俄国扯进来做外援,搞抗日国际统一战线。
翁同龢却反对。
他以军机处的名义答复李鸿章:
“俄国人靠不住,也不用他帮忙,单挑没问题。
”这话说得够牛?
的了。
九月十六日,平壤失守了。
第二天一大早,翁同龢知道了消息,当场就怒了:
“这李鸿章,打仗老是被动防御,耽误战机,典型的右倾,应当批判。
”并促使光绪帝颁谕“著拔去李鸿章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
十七日黄海海战爆发,北洋舰队损失惨重。
翁同龢感到“鸭绿江一线可危,即渤海亦可危”。
二十一日,建议“宜调东三省兵,而急设大粮台,派大员经理,又于鸭绿江岸筑土炮台等数事”。
力主继续战斗。
这种想法并没有错,战略判断也是对的,但是翁同龢并非行伍出身,对中日两国的战斗力差距缺乏清醒认识,所做部署无异于纸上谈兵。
二十四日日军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由于淮军暮气沉沉,抵抗不利,次日第一军强渡鸭绿江,连陷九连城、安东、凤凰城等地。
三十一日,翁同龢拜见光绪帝时即“力陈京师阽危情形,请勿再迟一刻”。
十一月三日,翁同龢被补授军机大臣。
可见战争是对翁同龢有利的,事情危机,他倒凭着一腔热血升官了。
翁同龢是拿这场战争来赌光绪和自己的前途的,因此狂热地渴望胜利,但是这种要钱不要命的赌法注定将以惨败告终。
他太没有章法了,焉能不败?
当翁同龢知道金州也失守了,旅顺快保不住了,就慌忙派唐仁廉去增援。
二十二日旅顺也失陷了,翁同龢“愤虑难当”。
当清廷派使赴日议和时,翁同龢等仍主张征集湘军,用刘坤一为统帅,以挽危局。
清廷采其议,命刘为钦差大臣,节制关内外各军。
日军也是拿国运来赌这场战争的,所不同的是他们上下一心,准备充分。
这一次,他们抓住了,也抓对了机会。
一月十日盖平失陷。
十四日,翁同龢对议和发表意见:
“臣于和议向不敢阿附,惟兹事亦不可中止,使臣已遣而逗留,恐彼得藉口,且我之议和,正欲得其贪吻之所出,先作准备耳。
幸少留意。
”清流这帮文人毕竟都是科举中磨炼出来的,玩文字功夫一流,说自己向来不敢“阿附议和”,巧妙地将问题转移到“该不该议和”这个永远也扯不清的道德争论上,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主张战争,为一己之私克扣军饷的责任都被撇清,顺带还强调一下自己一贯的爱国立场,多么精彩的表白啊。
可惜日本人听不懂,日本人只认刺刀,而这恰恰是我们大清帝国的官员们最不擅长的。
面对接连的惨败,翁同龢就像一个明天就要考试而自己一点准备都没有的小学生一样临时抱佛脚,提出“悬破格之赏,不次之迁,以作将士之气”的建议,当然没有任何用处。
他得知清政府派赴日本谈判代表,竟被日本政府无理驱往长崎的消息,又发出“近于辱矣”的慨叹。
十三日,清廷改派李鸿章为赴日议和全权大臣。
二十二日,光绪接见李鸿章时,军机大臣中,孙毓汶认为“必欲以割地为了局”,翁同龢则坚决反对,而且申明“台湾万无议及之理”。
好一副爱国主义的面孔,可惜记性太坏,忘了是谁造成“必欲以割地为了局”这种万劫不复的局面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翁同龢只好发挥自己的特长,高调宣扬爱国主义以掩盖自己的责任,当他得知光绪帝希望议和速成时,再次“力陈台不可失”,而且指出,如割台“恐从此失天下人心”。
我们的翁师父真是为国为民,可惜这无异于痴人说梦,结果条约还不是签了。
翁同龢又“极言批准之不可速”,竟然想学李鸿章玩“痞子手段”,可见方寸大乱。
翁同龢收到台湾士绅丘逢甲等自台湾来电后发出“无面目立于人世”之感。
可惜只是感慨,没有付诸行动,不过他要是真的以身殉国的话可能下场还要好些,失误不仅可以一笔勾销,还将作为伟大先烈载入史册,我们翁师父显然没有做先烈的打算,所以他还是有面目活在世上,看来曾国藩老先生的“挺”经真是深入人心,不分清流浊流,大家都运用自如。
由此可见,整个中日甲午战争,慈禧和光绪要负领导责任,李鸿章要负执行不力的责任,而翁同龢呢,只需要高喊口号,发发感慨,提些没什么作用的建议,最后竟然似乎什么责任都不用负,还博得个爱国的好名声,真正算得上个“聪明人”了。
只可惜,老百姓虽然看不出来他的如意算盘,他的主子慈禧太后却通过此事将这一对师生(翁同龢与光绪)看透了。
也为几年后一拍子将他们打下去埋下了伏笔。
通过王伯恭(曾任袁世凯的总统顾问)所著的《蜷庐随笔》一书中记载的一段亲历,我们来看看翁师傅心中的小九九吧。
“甲午战前,翁同龢一力主战,李鸿章言不可轻开衅端?
?
我去见翁,向他力陈主战的错误。
我想翁也是我的老师,他向来是器重我的。
但翁听了我的劝说后,笑我是书生胆小。
我说:
‘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岂能放胆尝试?
而且,我国无论兵器还是战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轻率地开战啊!
’翁说:
‘李鸿章治军数十年,扫荡了多少坏人啊!
现在,北洋有海军陆军,正如火如荼,岂能连一仗都打不了吗?
’我说: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今已知自己确实不如人,哪里有胜利的希望呢?
’翁说:
‘我正想让他到战场上试一试,看他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
“爱国口号”下的真实目的竟然是为了整治对手,惨白的事实似乎是在嘲笑大众的智慧。
(三)一扯后腿,二拆后台
翁同龢,是豪门子弟,应该是见过挥金洒银的场面的,但他对手里的公款有时却很抠门。
这不是好事,而是完完全全的坏事,甚至还是有罪的。
因为他抠门的原因是整治政敌,场合是国防大事,后果是甲午战败。
1894年5月,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
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与此同时,对侵略朝鲜蓄谋已久的日本也派兵到达朝鲜,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而李鸿章面对此状,却无
心应战,虽然有北洋水师这支王牌,但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取胜的把握,而这一切又与翁同龢有密切关系。
十年前,中国的北洋水师在李的苦心经营之下,比日本水师强多了。
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以举国之力,奋起直追,很快就赶上了中国。
十年前那李鸿章一时兴奋竟命令他的北洋舰队在日本海上晃悠,甚至停在日本海岸秀一秀。
当时,伊藤博文登上中国舰艇,东看西看,脸色苍白,黯然不语。
而十年后呢?
从1883年到1895年的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没有增一艘舰艇,炮弹也是奇缺。
定远舰上的巨炮炮弹只有一枚,镇远舰也只有两枚,其他小口径的炮弹也没多少。
当时正向外国订购一艘快船,因资金问题而被迫中辍,结果此船被日本人购去,这就是日本战舰“吉野”号。
战备品如此奇缺,又怎能不败?
那么,朝廷每年拨给北洋海军的五百万军费哪儿去了呢?
《中国海军大事记》光绪十七年载:
“四月,户部决定:
南北两洋购买洋枪、炮弹、机器事,暂停两年,所以银子解部充饷。
”
丁汝昌作为海军提督据理力陈,现在我国海军战斗力远逊于日本,添船换炮刻不容缓。
五月,上谕说可以拨款,但到了秋天,还没见到钱。
不得已,李鸿章亲自出马,上谕也只是以饷力极拙来敷衍。
而此时,只有以军机大臣、皇帝师傅的身份主管户部的翁同龢才有如此大的能耐,使拨款不能下来。
其实买炮弹事情也是一样。
当时德国的工程师汉纳根,作为北洋海军的顾问,他在甲午战前两年建议李鸿章购买德国克虏伯厂制造的大开花弹,以供战斗舰上的大炮使用。
李鸿章已经签发了命令,但最后却没有实行,原因就是翁同龢不给钱,说那是没用的浪费。
可笑的是,后来翁同龢竟然还是主战派。
翁同龢在此处处刁难北洋水师,说到底就是整李鸿章。
而到了甲午之时,翁同龢对李鸿章的刁难,则对整个国家,整个时代产生了极恶劣的后果。
翁同龢和其手下文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