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3093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docx

《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docx

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讲解

 

华润新能源富锦东堤49.5MW风电场新建工程

电缆敷设安装作业指导书

 

批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编写:

年月日

 

佳木斯华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04月18日

电缆敷设安装作业指导书

基本条件

工作任务

电缆敷设安装

作业指导书编号

2015-04

工作条件

室外无雨,风力<6级

工种

变电安装

设备类型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

工作组成员及分工

作业人员共:

16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1人

安装工人:

15人

由负责人指派担负相应工作,工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作业人员职责

(1)工作负责(监护)人职责:

办理工作票,组织并合理分配工作,进行安全教育,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安全规程,检查工作票所记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一般情况下,工作前对工作人员交代安全事项,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技术等负责。

工作结束后总结经验与不足之处,工作负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2)工作班成员:

认真努力学习本作业指导书,严格遵守、执行安全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卡”,互相关心施工安全

 

标准作业时间

13个工作人员10天内完成

制订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007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5—2002

作业步骤

序号

作业程序

质量要求及其监督检查

危险点分析

及控制措施

1.

准备工作和前期检查

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应组织全班人员学习施工措施,检查接地线遮拦,标牌是否设置正确,清楚,并向工作班成员指明工作范围及周围带电设备。

工作班成员进入工作现场应戴安全帽,按规定着装。

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准在现场打闹,不准超越遮拦进入运行设备。

1.1

 

准备好安装所用工器具材料、配件等

齐全、合格

1.2

办理工作票,检查安措

按安规规定

1.3

 

列队宣读工作票,交代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每个成员必须知道

1.4

对安装图纸的审查并熟悉

认真、仔细观察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如不适合应及时提出

1.5

前期检查

(1)电缆敷设前的土建检查。

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

电缆沟排水良好;通风符合要求;电缆沟及人孔等处的地平及抹面工作结束;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

(2)电缆支架验收检查。

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

电缆支架应横平竖直,安装牢固。

支架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差不应大于5mm,走向左右偏差不应大于10mm;支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横撑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mm。

支架焊接牢固,无明显变形;支架之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沟内两支架间距不应超过800mm;拐弯处电缆支架安装位置应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要求,支架防腐层完好,接地良好。

序号

作业程序

质量要求及其监督检查

危险点分析

及控制措施

2.

电缆敷设前的准备

放电缆前准备工作不当

电缆敷设前检查电缆管是否畅通、牢固,电缆支架焊接是否牢,电缆沟道是否清理干净,做到无杂物、积水,并应有足够的照明。

使用的小型电动工具外壳应可靠接地,机械转动部分应有保护罩并且转动灵活。

电源开关保护罩应齐全,严禁一个开关接多路线,电源线绝缘应良好。

严禁将电源线绑扎在金属物上。

2.1.1

电缆材料准备

将敷设的电缆运送至方便施工的地点(一般在电缆敷设的起点),注意电缆的长度,尽量合理,避免浪费。

同时对电缆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

电缆规格是否符合设计;电缆外观无损伤、绝缘良好;对绝缘有怀疑的电缆,用2500V摇表检查其绝缘。

2.1.2

施工器具准备

准备好足够的放线支架、千斤顶、钢锯、绑扎带等工具和材料;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2.1.3

熟悉电缆走向

根据施工图和电缆清册认真核对需要敷设的电缆,将之归纳汇总,合理安排电缆敷设路径并做出电缆敷设清单和电缆敷设断面图。

为保证电缆敷设正确,应熟悉电缆行走路径和设备位置,必要时加以标示。

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动力电缆可以接头,控缆不可接头,按高度量施工均不要有接头。

当需要进人带电区域敷设电缆时,应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规定办理工作票手续。

3.

电缆敷设方法及注意事项

序号

作业程序

质量要求及其监督检查

危险点分析

及控制措施

3.1

电缆的敷设方法

(1)电缆敷设时应专人统一指挥。

室内拐弯处应设专人监护指导。

室外直沟每隔50M设一指挥人员。

电缆敷设人员听从统一口令,用力均匀协调。

指挥人员应及时联系保证电缆走向、位置正确。

电缆放到位置后,应留够适当长度并贴上标示。

每敷设完一根电缆应立即沿线整理,排列整齐并挂上电缆标志牌。

电缆敷设在转弯处,所有电缆应一致地、平行地转弯。

(2)电缆敷设本着先敷设集中电缆、再敷设分散电缆,先敷设电力电缆、再敷设控制电缆,先敷设长电缆、再敷设短电缆,先远后近的原则进行敷设。

(3)直埋电缆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

注意直埋电缆应是有塑料外护层的铠装电缆。

电缆埋深不应小于700mm。

电缆上下应铺上不小于l00mm厚的沙或软土,上面再覆盖砖块,其宽度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直埋电缆应作波形敷设,以便留出富裕度。

临时打开的电缆沟盖,孔洞及拐弯处伤人

敷设电缆时,临时打开的沟盖、孔洞应设遮拦或标记,完工后立即封闭,施工人员进入电缆沟必须戴好安全帽,拐弯处的施工人员要站在电缆外侧。

 

电缆盘倾倒砸伤人,挤伤手脚

支电缆盘时,要防止电缆盘支架倾倒砸伤人,必须专人统一指挥。

转动电缆盘时,施工人员要精力集中,避免把手挤伤。

3.2

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的事项

(1)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得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上摩擦拖拉。

电缆不得有恺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

(2)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防水层。

不得损坏保护屏和其他设备。

(3)电缆敷设时,电缆由室外引至室内时要在窗户上固定一根价50mm钢管,并将电缆从此管中穿过防止电缆与窗口楞角摩擦损坏电缆。

(4)电缆敷设速度应均匀,以免电缆在局部区域积攒过多。

防止出现急弯损坏电缆。

序号

作业程序

质量要求及其监督检查

危险点分析

及控制措施

3.3

电缆防火、封堵

(1)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电缆沟内每隔loom刷防火涂料,粉刷长度不小于2m。

粉刷干燥后,其厚度不小于0.7mm;电缆沟进人室内的人口处(如控制室、所用电室、直流屏室);电缆沟与电缆竖井的连接处,均需采用防火隔板,并用防火堵料封堵电缆通过的孔洞。

(2)控制屏、保护屏、配电平、端子箱、检修动力箱等底部开孔处应采用防火堵料、填料等材料封堵。

电缆穿管两端应用有机防火堵料进行封堵。

3.4

二次抗干扰屏蔽施工

(1)电缆半层使用屏蔽铜排,安装在电缆支架上部,沿屏柜排列方向横向敷设,铜排在两端连接起来,形成环状。

屏蔽网在电缆半层均有明显接地点。

(2)电缆主沟敷设铜绞线的截面应不小于120mm2,如使用TJ-95,应并列敷设两根;在有高频设备的间隔支沟敷设一根铜绞线,其截面积不小于50mm2。

(3)支沟内铜绞线在户外距结合滤波器10m处明显接地,然后用不小于10mm2铜线接于结合滤波器二次接地端子上。

铜绞线应通过压接铜鼻或专用金具连接。

(4)对于建设单位提出的“反措要求”,应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同验收标准冲突时,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联系解决。

 

电缆竖井内人员坠落,拉到碰伤

电缆竖井中施工人员必须正确扎好安全带,竖井中人员站位要稳,必要时可以在支架上固定临时木板,方便人员站位。

竖井中、电缆半层、隧道等拐弯处施工人员一定要站好

位,并时刻注意动作协调,防止电缆走动过快时,把自己拉倒碰伤。

4.

电缆敷设安装的质量要求

4.1

电缆敷设质量要求

(1)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示牌。

(2)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形式

多芯

单芯

控制电缆

IOD

橡皮绝缘

电力电缆

无铅包、

钢恺护套

10D

裸铅包、

钢恺护套

15D

钢恺护套

2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IOD

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5D

20D

油浸纸绝缘

电力电缆

铅包

30D

铅包

有恺装

15D

20D

无恺装

20D

自容充油(铅包)电缆

20D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3)电缆进竖井处和进保护屏拐弯处不宜出现成排扇面弯曲。

(4)电缆拐弯处要绑扎牢固,绑扎带头剪切整齐,方向一致。

(5)成排水平或垂直长距离电缆每隔5m用绑扎线编好。

(6)在电缆终端头、电缆头、拐弯处、隧道及竖井的两端应挂电缆标示牌。

电缆标识牌应规格一致,

字迹清晰不宜脱落,悬挂高度一致。

序号

作业程序

质量要求及其监督检查

危险点分析

及控制措施

4.1

电缆敷设质量要求

(7)交流系统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电缆固定夹具不得形成闭合磁路。

(8)交流单芯动力电缆、高压电缆应在同侧支架上并呈品字型排列,每隔lm用绑扎带固定牢固。

(9)穿入管中的电缆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10)电缆进入电缆沟、墙壁和地面基础时,应穿管,穿管内壁应光滑、管口无毛刺。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对孔洞、管口进行封堵,密封应良好。

动力电缆、高压电缆、控制电缆应由上到下分层布置(35kV高压电径为满足弯曲半可由下到上布置。

(11)直埋电缆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直埋电缆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细沙,上面铺设砖块做保护板,保护板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12)电缆在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

(13)电缆敷设完毕及时清除杂物,必要时盖好电缆盖板并密封。

(14)同一种设备机构箱(接线盒)的电缆埋管高度一致,排列整齐。

电缆埋管的直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15)防火封的隔板、堵料排列整齐,防火涂料粉刷长度一致、整齐。

4.2

电缆头制作质量要求

(1)电缆头形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面、护层结构和环境要求一致。

(2)制作电缆头的材料、部件应符合技术要求。

(3)电缆头制作前要检查电缆是否受潮,如受潮必须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4)电缆头制作工艺要求整齐、美观、一致。

绝缘带缠绕要均匀、密实,热缩头长度统一(控制电缆头长60mm,动力电缆头长150mm)。

(5)制作电缆头时,要同时做好电缆屏蔽接地线,屏蔽线应采用2.5mm2黄绿相间的多股软铜线,压线鼻要求镀锡。

 

4.2

电缆头制作质量要求

(6)动力电缆终端头要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应与系统相位一致。

(7)在室外制作6kV以上的电缆头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以下。

(8)制作电缆头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

严禁在雨雾中施工。

(9)引入盘柜的电缆(电缆头)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应使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铠装电缆钢铠和屏蔽均应接地良好。

(10)全所电缆头要求分区域统一高度。

序号

作业程序

质量要求及其监督检查

危险点分析

及控制措施

5

结尾工作

防范火灾

使用易燃物品,须临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5.1

场地清理,班组自检

清点材料和工具,现场应无遗留杂物,检查应仔细。

5.2

工作票结束

按安规要求执行

5.3

填写安全记录

如实、认真填写

6、强条规范

第5.2.4条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l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电缆通道应避开锅炉的看火孔和制粉系统的防爆门;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穿管或封闭槽盒等隔热防火措施。

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

第5.4.3条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特殊情况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三、电缆与热管道(沟)、油管道(沟)、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沟)、热力设备或其他管道(沟)之间,虽净距能满足要求,但检修管路可能伤及电缆时,在交叉点前后lm范围内,尚应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其净距可减为0.25m。

第5.4.7条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第5.5.16条水底电缆敷设后,应作潜水检查,电缆应放平,河床起伏处电缆不得悬空。

并测量电缆的确切位置。

在两岸必须按设计设置标志牌。

第6.2.10条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

第7.0.1条对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而酿成严重事故的电缆回路,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防火阻燃措施施工。

第7.0.7条阻火墙上的防火门应严密,孔洞应封堵;阻火墙两侧电缆应施加防火包带或涂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