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2961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垃圾处理填埋场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1、勘察工作

1.1拟建工程概况

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城建局委托,其拟建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垃圾处理填埋场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工作由*承担,场地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工程;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岩土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拟建建筑物的主要数据和特点表1

建筑物

编号

建筑物名称

(M)

面积

(M2)

设计地面标高

(M)

基础形式

 

荷重

(KN)

基础

埋深

(M)

锅炉房

805.65

浅基础

综合楼

805.60

浅基础

深井泵房

805.60

浅基础

综合泵房

805.50

浅基础

洗车间

805.4

浅基础

渗滤液调节池

734.00

浅基础

处理车间

浅基础

浓缩液储池

浅基础

垃圾坝

749.00

浅基础

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任务内容要求和技术依据

1.2.1.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为详细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目的是正确反映工程项目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掌握各岩土层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对场地的稳定性、均匀性作出合理评价,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及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评价结论和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1.2.2.任务内容要求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规划总平面图,了解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设计地坪高程),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查明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若存在时,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出预防措施建议。

查明场地内的岩土层结构、分布规律、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对各层岩土工程特性进行评价,提供各层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评价地下水和土对主要基础结构材料的腐蚀性。

结合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提出本工程抗浮水位建议数据。

查明场地内有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提供场地抗震设防基本烈度,判明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或危险地段,查明场地内有无液化土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

对地基基础方案(主要包括地基类型、基础形式、持力层选择、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作出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及相关注意事项。

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冻胀性类别、冻胀等级。

评价土层渗透性和隔污性能。

1.2.3.任务依据

《地质勘察控说明及要求》(设计部门)

岩土工程勘察合同

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规划总平面图。

1.2.4.依据的技术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暂行规定》DB22/T428-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土工试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暂行规定》DB22/T399-200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仪器设备、勘察工作布置及其完成情况

1.3.1.勘察方法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等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本次勘察工作采用钻探、取样、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测试、圆锥动力触探测试、标准贯入试验等手段相结合的勘察测试方法。

1.3.2.仪器设备

钻探:

采用50型工程钻机,回转及冲击方式钻进。

回转钻进时,采用套管护壁,岩芯管(合金钻头)钻进。

静力触探:

探头采用锥底直径20mm、锥尖面积10cm2、锥角60°的单桥探头;微机数据采集,用5T手摇触探设备进行触探。

探杆长度单节1.0m、直径20mm。

标准贯入试验:

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锤重63.5kg,落距76cm,探杆直径42mm。

贯入器采用国内统一标准的标准贯入器。

取土方法:

粘性土采用敞口薄壁取土器,锤击法取土样,取土器直径为108mm。

砂土及碎石土利用冲击钻头取样。

土工试验方法及设备:

采用常规的土工试验仪器设备和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土样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渗透试验、颗粒分析试验等。

1.3.3.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及完成情况

1.3.3.1勘探点的布置

依据建筑规划总平面图,结合建筑物的荷载、结构特点及白山地区工程勘察经验等,遵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详细勘察阶段第4.1.14~4.1.16条规定,按拟建物周边布置勘探孔55个,考虑了建筑群相互影响的评价要求,勘探孔间距12.28~109.53m。

详见“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探孔深度控制及取样和原位测试数量满足相关地基基础方案评价的基本要求。

1.3.3.2勘察工作进程

2009年9月2日对勘探点现场测量定位,9月2日起进行现场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等工作,2009年9月6日现场工作结束。

2009年9月5日开始进行室内土工试验,9月11日完成了室内试验分析、成果输出、校审工作。

2009年9月10日起进行勘察资料的综合整理分析、成果图件编制、岩土工程问题计算分析、报告书编制及全部成果资料的校对、审核工作,2009年9月12日提交本项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3.3.3完成工作量汇总:

详见下表。

 

表1.3.3.3-1钻探取样工作量统计一览表

钻探孔性质

数量(个)

孔深(m)

下套管(m)

累计进尺(m)

控制孔

钻探孔

55

609.10

原状样

15

扰动样

1

取水样

2

取岩样

表1.3.3.3-2原位测试统计一览表

测试项目

数量统计

孔数(个)

孔深(m)

组(点)

总进尺(m)

静力触探测试

124.00

剪切波速测试

3

标准贯入试验

15

表1.3.3.3-3室内试验统计一览表

试验项目

数量

试验方法

粘性土常规试验

15

常规方法

砂土及碎石土颗分试验

1

筛析法

压缩试验

15

中压固结

直剪试验

固结快剪

水质分析

常规方法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区域地质构造、水文及气候条件概况

2.1.1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长白县城区位于长白向斜的东端鸭绿江大断裂上,向东与朝鲜的惠山—利源坳陷相接,断裂构造发育,褶皱复杂,向斜核部由石炭、二叠系地层组成。

向南依次出现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地层。

向北翼多被中生代、新生代地层覆盖,长白镇坐落在中生代侏罗系凝灰岩地层分布区,此场区上部为第四系耕表土,中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第三系砂质泥岩。

2.1.2区域水文条件

长白县城区内主要河流为鸭绿江,其发源于长白山脉。

一般情况下城区内鸭绿江水位年变幅为1-2米,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4月至6月和9月至11月为平水期,7月至8月为丰水期。

该场区内聚宝沟有多发育长年流水小溪,水流来源上游多处上升泉水。

2.1.3区域气候条件

长白地区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3.2°C,7月份气温20.2°C,1月份平均气温-17.2°C,冬季多为偏西北风。

夏季为西南风,夏季盛行西北风,风速变化明显,春季平均风速为3.4m/s,夏季1.8m/s,秋季2.3m/s,冬季2.3m/s。

降雨量不定,季节性变化,年平均降雨量为585.1mm,汛期一般为6-7月份,汛期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60%,历年日最大降雨量为93.5mm,长白地区年日照时数约2400-2600小时。

2.2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拟建工程场地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山前坡积堆积物,地面相对高程约为808.97-732.47m,北高南低。

勘察时场地局部有原生活筑垃圾。

参照高程点引自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规划总平面图,位于规划总平面图的坐标原点,详见拟建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其原点高程为800.00m。

2.3场地岩土层组成及物理力学性质

2.3.1岩土层组成

本次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上部属坡积,沟谷底偶见冲积物,下部为第三系砂质泥岩。

拟建场地岩土体按力学性质可分6层,

自地面向下各层分别为①耕表土层、①-1杂填土层、②粉质粘土层、②-1粉质粘土层、②-2细砂层、③砂质泥岩层;现分述如下(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等图表):

①耕表土层(Q4ml):

全场地分布;层厚为0.30~2.30米,平均厚度为1.18米;黑色,含10%植物根系及少量的角砾。

无塑性,松散。

①-1杂填土层(Q4ml):

分布于场地北部原垃圾场,第ZK13,ZK14,ZK16号孔揭露该层;层厚为1.90~7.90米,平均厚度为3.93米;杂色,松散状态,土质不均,由砖石、粘土、垃圾等近代生活垃圾堆填形成,未经压实。

②粉质粘土层(Q4dl):

普遍分布,呈层状产出,层厚为0.30~5.00米,平均厚度为1.93米;顶板标高为729.97~807.65米,平均标高为769.72米。

黄褐色,可塑状态,含少量角砾,光泽反应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②-1粉质粘土层(Q4al):

局部分布,仅在第ZK20,ZK23,ZK26,ZK29,ZK46,ZK33,ZK41,ZK44,ZK45,ZK48,ZK49,ZK51,ZK52号孔一带可见;呈似层状产出,层厚为0.70~4.50米,平均厚度为2.07米;顶板标高为731.97~773.60米,平均标高为747.11米。

黄褐色,软塑(个别土样呈流塑)状态,含少量角砾,光泽反应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②-2细砂层(Q4al):

局部分布,仅在第ZK22,ZK24号孔可见;呈似层状产出,层厚为1.50~2.00米,平均厚度为1.75米;顶板标高为772.51~768.20米,平均标高为770.36米。

黄褐色,由长石、石英、云母等颗粒组成,颗粒级配良好,颗粒形状棱角形为主,湿度为稍湿,据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密实度为稍密。

③砂质泥岩层(N):

全场地分布;因钻孔未穿透该层故厚度不详。

顶板标高728.33-805.65米,平均标高为768.15米。

灰白色,半固结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微层理发育。

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岭土等粘土矿物,含硅藻土,局部为硅藻土;岩芯呈硬塑状态,光泽反应略微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一般。

岩石质量指标RQD较好,属极软岩,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类。

2.3.2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及相关参数详见“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

2.2场地地下水特征

2.4.1地下水的类型及埋藏、分布特点

在勘察深度内,场区地下水属碎屑岩类孔隙潜水类型,地下水赋存于第三系砂岩孔隙中。

勘察区北部见4个下降泉,西部2个,泉水出露标高782-783m,西部770-777m。

泉流量<1l/s,水量贫乏。

2.4.2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径流补给,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向鸭绿江径流排泄。

场地内潜水分布不均匀,地下水位随地形变化较大;潜水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每年7~8月份为丰水期,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年变化幅度1.0m左右。

2.4.3地下水与土的腐蚀性评价

2.4.4地下水渗透系数

依据地区经验:

砂岩渗透系数0.1—1.0m/d。

2.4.5抗浮水位

勘察时为枯水期,根据地区经验本区地下水很小,而埋藏较深,不具抗浮水位。

2.4.6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该拟建工程均不设地下室,不需考虑地下水对建筑物的浮力作用。

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3.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3.1.1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小于6度区。

3.1.2建筑场地类别

该拟建场地在勘探深度内的主要土层为粘性土层、砂土层及砂质泥岩土层,据各土层的工程地质特点其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从勘察区岩土层的分布规律及覆盖层厚度经验数据看,该场地覆盖层厚度约为大于5m,据此判别该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3.1.3不良地质作用评价

经初步判别场地内的粉土、细砂层不具备砂土液化条件。

场地及临近地带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影响。

据调查场地无对工程有影响的古河道、掩埋沟塘、人工洞穴(含地道)、天然洞穴、文化遗址等埋藏物。

3.1.4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综上所述该拟建场地稳定性较好,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适宜该项工程建设。

3.2场地标准冻深及冻胀评价

3.2.1标准冻深:

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场地土标准冻结深度为1.40m。

3.2.2冻胀性评价:

标准冻深范围内的土层有杂填土及第

层粉质粘土,其中第

层粉质粘土:

w=30.1,wp=22.1,wp+5<w≤wp+9,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大于2.0m,地基土属冻胀土,冻胀等级Ⅲ级。

3.3岩土工程力学性能分析评价

3.3.1各岩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根据土工试验、原位测试成果及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详见下表。

表3.3.1-1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评价

岩土层序号

岩土名称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土工试验

静探测试

圆锥动探

测试

标贯试验

推荐值

杂填土

①-1

耕表土

粉质粘土(生活区)

180

200

180

180

粉质粘土(填埋区)

150

150

-1

粉质粘土

85

130

100

85

-2

细砂

130

130

砂质泥岩

250

说明:

3.4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

3.4.1浅基础方案分析评价

拟建场地上部主要为杂填土(耕表土)和粉质粘土层,结合拟建物的结构、荷载特点分析,生活区、填埋区都适宜采取浅基础方案,。

3.4.2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该场地地貌单元单一,主要地基持力层(对于浅基础方案为②层粉质粘土、③层砂质泥岩土)分布稳定,厚度较大。

各层地基土的厚度变化较小,主要地基持力层内土的压缩性差异不大。

故该场地地基为比较均匀的地基。

3.5.地基处理与基坑工程评价

3.5.1地基处理

拟建工程场地中部沟谷中分布有软塑粉质粘土层②-1,属高压缩性土,坝址处及渗滤液调节池、处理车间、浓缩液储池位置该层需清除,进行换土处理。

3.5.2工程降水

该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多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明排即可。

3.5.3基坑边坡稳定性

该项工程各拟建物均不设地下室,无基坑工程。

4.结论与建议

经勘察,拟建处理中心场区无断裂构造通过,场区地壳相对稳定。

区内现状地质灾害只为水土流失,场地和地基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4.0.1该拟建工程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岩土层分布比较稳定,地下水位较高,无不良地质作用影响,属中等复杂场地。

场地适宜工程建设。

4.0.2推荐生活区采用以②层粉质粘土为基础持力层的天然地基浅基础方案;填埋场主坝采用②层粉质粘土或③层砂质泥岩土层为持力层的天然地基浅基础方案。

4.0.3可根据拟建建筑的结构特点和经济分析采取其它基础形式。

4.0.4地基基础施工时应及时通知我院参加地基验槽。

4.0.5该报告编制时,水质分析资料未完成,待完成后补充资料。

 

*

2009年09月12日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