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2750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docx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docx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第一课:

大自然真美丽

教学目标:

1、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

设计校园附近的几个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

1、体验大自然

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

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

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

(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

亲亲大自然

(1)照片欣赏

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

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

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

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

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2)看图走进大自然:

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

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

(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

(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上闻一闻的气息,听听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

(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

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

环境。

4、讨论;小结:

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

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

 

第二课:

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有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学生观察树、鸟、花、草,并请爸妈讲解一些简单的有关它们生长的知识。

2.准备课件(—)、

(二)。

3.图画纸,大树、叶子、小鸟(成形的)、粗头彩笔、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

情景:

天空一边乌云,一颗光秃秃的大树,有机只哭叫着的小鸟在树的上方盘旋。

边飞边说:

“我没有家了,我没有家了”。

1.看后自由讨论。

2.教师启发引导。

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小鸟哭了,为什么?

③大树为什么没有树叶?

学生讨论:

大树死了,大树被人砍了,树枝被人折了,等等。

3、教师进行环保教育。

①师生共同探讨树的用途:

从根—茎,从茎—叶,从净化大气—防治沙尘暴。

②师生共同探讨保护树木、花草的方法。

4.再看课件

(一)

启发学生想一想,小鸟现在没有家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

教育学生要有爱心、同情心,来帮助小鸟建一个新家。

二、观看课件

(二)

情景:

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上,落满了叽叽喳喳的小鸟,他们在说:

“我有新家了!

小朋友们”。

树的上方有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太阳公公说:

“小朋友们,你们做得好!

树的下方有美丽的鲜花和绿绿的青草,蜜蜂、蝴蝶在上面飞来飞去的跳着舞。

1.通过观看课件

(二),大大激发了学生帮助小鸟建新家的兴趣。

2.粘贴大树、小鸟,添画花草、太阳、蝴蝶、蜜蜂等。

3.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创作。

教师说明用胶水的方法并巡回指导。

 

第三课:

我与绿荫交朋友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知道树木作为环境资源的作用,知道绿化的意义。

2、让每一位学生会简单的植树种花的方法,参加绿化家园,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

教学重点:

培养绿化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事先请学生了解树木的作用

2、准备小品《大树公公的功劳》

3、请每位学生了解一种花草树木栽培知识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

(植树节)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制定植树节吗?

(学生各抒己见,小结因为我国绿化的面积很少)

明理导行

1、树木不仅是一种生产资源,更是一种环境资源,树木美化环境的作用有哪些?

(1)通过光合作用,

(2)可以吸收二氧化碳,(3)释放出氧气;

(4)空气中的尘埃、有毒气体能被树木吸附;

(5)教室旁种一些高大的树可以减弱噪声;

(6)树木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

2、大家知道树木有很多的作用,那么98年长江流域为什么会发生特大洪灾?

(1)长江上游沿岸的树木被大量砍伐,山坡上的泥土流入长江中,随河水沿江而下,岛中下游比较平坦的地方淤积起来,阻塞河道,长江因此变成一条浑浊的河流。

(2)为了让长江水重新变清,应该怎么办呢?

(在长江沿岸植树造林)

3、创设情景,指导行为

(1)引出小品:

树木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去保护,反而去砍破它,你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呢?

(2)情景演示:

《大树公公的功劳》。

一同学扮演“家园的主人”,一同学扮演“大树公公”,三同学分别扮演“风沙”、“有毒气体”、“噪声”。

优美的音乐响气,“家园的主人”在美丽的家园翩翩起舞,“大树公公”在旁边默默守候着,微笑着注视“家园的主人”。

随着“家园的主人”一天天长大(代表地球人口的膨胀),他越来越不满足原来的条件,开始大片大片地砍伐森林,使绿化面积越来越少,“大树公公”挥泪默默退下,这时“风沙”、“有毒气体”、“噪声”出现,他们狂舞着双手,叫喊道:

“风沙”:

我要吞没大片耕地,让人类没有粮食。

“有毒气体”:

人类制造出我们,我们要让人类得各种各样得疾病。

“噪声”:

我要让人类无法安静休息,学生无法听清老师讲课……

“家园的主人”哭了(他痛恨自己得行为,正是自己破坏了原来美丽得家园),大声呼喊:

“大树公公”你在哪里,快来救救我——

这时“大树公公”威武地走上,于是“风沙”、“有毒气体”、“噪声”通“大树公公”展开大战,经过一场激战,“大树公公”因一群“小树苗”得帮忙,战胜了

“风沙”、“有毒气体”、“噪声”。

“家园的主人”和“大树公公”、“小树弟弟”一起在美丽的家园跳舞,再也不分开了。

(3)指导行为

同学们,看了小品表演,我们知道了树木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作为家园的主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指名学生回答植树种花候的保护保养措施)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树木时我们的好朋友,它们和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应该保护好树木,从小养成栽培花草的良好习惯,为美化自己的家园出一份力,把自己的家园装扮得绚丽多彩,做一明绿化家园得小卫士。

 

第四课: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现状,激发学生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懂得节约用水不但要从我做起,还要大力宣传让每个人都知道。

教学重点: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学生通过开展与水相关的主题活动已经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以及水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2、让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观察记录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不当行为,并与家长一起商讨一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二、物质材料准备:

1、多媒体宣传片:

地球的“渴”望。

2、教师设计好的节水宣传画白描图若干、样例一份、彩笔、油画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

同学们,谁能说说水有哪些用途呢?

2、提问:

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水,会怎么样呢?

二、观看多媒体宣传片,请学生说说都看见了什么?

指导语:

水有这么多的用途,而且对人类非常的重要,可是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地方都严重的缺水,那里的人们连喝水都很困难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田里都干了不能种粮食了、河里都没有水、池塘也干裂了、小朋友在水坑里舀水……)

三、激发学生的同情心,鼓励幼儿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指导语:

同学们觉得那里生活的人们可怜吗?

你们想不想帮助他们呢?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四、请学生把与家长讨论的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拿出来与小伙伴一起分享。

①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洗青菜和洗手的水冲厕所或浇花。

②随时关紧水龙头,不让它滴水。

③用洗衣服的水来洗车,洗鞋子。

④洗手的时候水不能开得太大,冲完厕所要关好水龙头。

⑤下雨的时候可以把雨水用盆和桶接着,存着可以用的。

……

五、教师提议:

指导语:

我们都知道节约用水很重要,但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

老师自己设计了一个广告画,想告诉人们怎样节约用水,可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需要同学们的帮助!

六、出示宣传画样例,学生自由分组、互相合作进行涂色活动,共同制作节约用水的宣传广告。

延伸活动:

1、将制作好的节约用水的宣传广告贴到学校、社区活动中心、生活区,让更多的人能看到。

2、请学生与家长自由设计制作一些小的节约用水的标志,贴在教室和家里有水的地方,提醒别人注意节约用水。

 

第五课:

可怕的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

2、通过制作图表、观察、分析、比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白色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巩固统计知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树立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上网搜索或查阅图书,了解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2、收集数据:

自己家庭中一天要用掉几个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先看一组照片,你知道照片上的地方是哪儿吗?

(课件出示:

高唐北湖—聊城明珠夜景—聊城的水和桥—冠县马颊河的一角—冠县金冠广场)。

师:

这些地方美吗?

是啊,近几年,我们的家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生了很大变化:

楼房高了,街道宽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洁净、舒适了,但是,也有一些这样的角落……

(课件播放:

污染的地方……)

师:

你看到了什么?

这样的现象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吗?

师:

是啊,这些生活垃圾尤其是这些塑料物品的废弃物,不但破坏了我们城市、农村的美丽景色,而且还会形成白色污染,今天,我们就聚焦白色污染,共同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板书课题)。

二、信息交流,认识危害

师:

课前,同学们已经查找了一些有关白色污染方面的资料,哪些东西会形成白色污染呢?

生交流:

各种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泡沫餐盒、塑料杯、瓶、农用塑料大棚、地膜等,因为大多数是白色的,所以称之为白色污染。

师:

这些基本上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你知道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

生根据课前搜集、查阅到的资料充分交流:

①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食物,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

②市场上用的红、黑、黄等颜色的塑料袋,大多数是废旧塑料的再利用,是小家庭作坊生产的,盛食物会使其受到污染,变质。

③塑料制品不易自然分解,降解周期200—300年,还会溶出有毒物质,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

④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东北某公园有一种稀有动物麋鹿因误食游人乱扔的塑料袋死亡,解剖时,体塑料重4千克。

⑤如果把废塑料直接焚烧处理,则会产生大量黑烟,产生一种迄今为止毒性最大

三、布置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清理学校、家周围的白色污染物。

 

第六课:

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

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 

4.讲述:

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

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物)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这些都是什么植物?

它们有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

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

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

同学们,看吧。

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

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

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 

1.讲述: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

 

(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

 

(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

 

(3)讨论:

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

 

(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

 写一个星期的环保日记。

 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

 

参加一次植树劳动。

 

 

第七课:

小实验

取两只同样大小的水槽放入同样多的水,再分别放养几条鱼,其中一只水槽里再放入水草,水槽里的水不要换掉。

几天观察鱼的生活情况,并做好纪录。

根据纪录写出实验报告。

 

大家一起做环保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1.取两只同样大小的水槽放入同样多的水,再分别放养几条鱼,其中一只水槽里再放入水草,水槽里的水不要换掉。

几天观察鱼的生活情况,并做好纪录。

根据纪录写出实验报告。

 

大家一起做环保 

2.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老师自由发挥)。

   

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

 

师:

其实,在我们周围,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远远不止是工厂的黑烟与汽车的尾气,还有很多。

活动前叫大家去调查过。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

   

生:

工厂向江河排放废水。

   

生:

人们向江河投放垃圾。

 

生:

……

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

 

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现象,说说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1、先说水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生:

小时候我们能在门前的河里游泳,后来被建工厂的人堵塞了。

村里的生活污水流进河里,有很多的小虫子在游来游去,不能游泳了,而且还有一股臭味,非常难闻。

   

生:

我们以前常在家门前的小河钓鱼,现在鱼少了,而且还会钓到一些头小尾大的怪鱼。

   生:

今年初在粤东一带海面出现的赤潮,科学家也说是海水受污染所造成的。

 

师:

这都是水源被污染的现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喝水中毒的事。

可见水源污染不是小事。

 

2、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也会危害我们人类,请举例说明砍伐树木造成的危害。

   

生:

我们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所讲的就是黄河决堤,使得两岸人们叫苦不迭,这除了自然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为的砍伐树木,开垦草地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使河床升高,黄河成悬河,洪水来时易决口。

 

生:

还有今年长江、松花江的水灾,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上游大量砍伐树木,使雨水得不到积蓄,大量流入江中,使得洪水泛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生:

还有森林里的动物越来越少,比如大熊猫和老虎,有些动物甚至绝迹了。

   

师:

由此看来,间接的环境破坏,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我们的生存。

   

四、联系身边事实,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所了解的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

 

五、师:

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害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十分关心的。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怎样保护环境?

你能想出一些建议吗?

 

要求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六、以后我们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呢?

   

要求学生讨论后汇报。

 

七、教师总结。

 

 

第八课:

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让的关系2、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3、让每位学生的环保概念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一、课前的一些观察:

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教师拿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照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三、播放录像(人类自己造成的灾难,例如: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是由于我们的围湖造田,乱砍乱伐)。

 

四、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八、小记者的调查学生汇报:

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九、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十、总结延伸

1、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环境保护。

   

2、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

 

第九课:

城市的固体废物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城市废弃物的概念、来源、类别,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城市废弃物的同时,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情操。

 

教学重点:

 

了解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途径。

对环境造成的几种不同的危害。

 

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些城市废弃物。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城市的固体废弃物的了解,来具体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阐述城市废弃物的概念,并联系实际举例。

 

二、城市废弃物的五大危害:

 

1、污染水体,使生命之源趋于枯竭;

2、污染空气,使生命要素受到损害;

3、污染土壤,使人类母亲的呼吸受到摧残;

4、侵占土地,是生活空间受到损失;

5、传播疾病,使人类健康受到侵犯。

 

三、解决和处理城市废弃物的具体方法途径:

 

1、堆积法;

2、填埋法;

3、焚烧法;

4、沼气发酵法。

 

四、总结:

 

复习本课所学,使学生再度认识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使学生争做热爱环境的良好小公民。

 

第十课:

空气与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都有环保意识。

知道净化空气人人有责。

 

2、人人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学校,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准备:

 

两只较大的塑料袋,一只装有助动车尾气,一只装有普通空气的塑料袋。

 

教学过程:

 

1、师讲述空气对我们的作用:

人要生存,就要呼吸空气,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空气就会死亡。

可见,空气与人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和重要。

但是,不是什么样的空气都有人所需要的人所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

人如果吸进被污染的空气就会感到不适,甚至生病,严重的还会死亡。

如助动车尾气,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被助动车尾气污染的空气,那么,我们人体血液中的含铅量等有毒有害物质将明显增加,会导致积累性中毒。

很明显,被污染的空气对人类有直接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分为气体状态污染物和固体颗粒状态污染物。

 

2、让学生思考:

我们怎样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呢?

四人小组讨论。

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首先要弄清当前空气污染的原因在哪里?

 

3、学生反馈:

空气污染主要有两个原因:

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自然污染难以抗拒,但人为污染是可以防治的。

 

4、教师给学生做一个实验:

用两只较大的塑料袋,将一只塑料袋灌进助动车尾气,将另一只塑料袋灌进普通空气,然后同时将两只小动物分别放进两只塑料袋封口,10分钟后启封塑料袋,看一看两只塑料袋中的小动物有什么变化?

 

5、老师可以针对这个实验谈谈助动车尾气的危害有哪些?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有的说致癌,也有的说儿童吸入后导致血铅升高。

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导致贫血。

铅对儿童的行为、智能、心理、听觉、语言、注意力等,均有不良影响。

 6、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小学生怎样为净化空气做贡献呢?

 

7、教师小结: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人类一定会在碧空如洗的下呼吸到洁净的空气的。

 

8、实践活动:

调查学生家中用助动车的有多少

 

第十一课:

生命与绿色同行

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今世界环境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2、知道全世界和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时候,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一)发展和恶化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能源问题和温室效应。

 

2、热带雨林所遇到的问题。

 

3、物种消失的阴影。

 

4、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

 

二、全球的绿色行动。

 

1、斯德哥尔摩会议——人类保护环境德里程碑。

 

了解雷彻尔卡逊这个人。

 

斯德哥尔摩会议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以及会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 

2、一个全新德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了解斯德哥尔摩会议后世界环境变化。

 

三、中国德绿色行动

1、《环境保护法》颁布,(绿色德保证)《环境保护法》颁布德背景

(1)制订《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2)设立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境管理。

 

(3)加强环境保护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德环境保护意识。

 2、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 环境科学德产生。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过程。

 生态农业。

 

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作为新世纪德 

 

第十二课:

生命之源――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面临的共同话题,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观念,并乐意宣传,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力图体现的教学特色:

 

A、生活性 B、实践性 C、活动性D、探究性 E、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1、八只苹果,八把小刀。

 

2、每个小组分若干硬纸片。

 

3、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普遍现象。

 

4、设计一些节水措施。

 

5、制作CAI课件。

 

学生活动安排:

 

小组合作学习6×7 (42人)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调节氛围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

1、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谈谈淡水对生活的重要性。

 

2、了解地球上的淡水与海水的组成比例,初步认识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

 

3、播放录像。

 

4、学生谈谈观看后的体会。

 

5、教师小节过渡,导入“游戏”。

 

三、切苹果,体验水资源的严重缺乏

1、师导言:

把切苹果当成是我们地球上的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