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三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北京市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四册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大兴区兴海学校
曹月娇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物,如红领巾、张开的剪刀和三角尺等,抽象出角,初步感知认识角的样子,认识角,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能够自己画角。
2、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这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大部分的同学在生活中已经对角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但角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角不尽相同,学生在理解上面会遇到一定的难度。
3、教学方式
本节课我设计了许多学生活动,通过感知角,摸角,做角,画角,辨认角等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实践中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4、技术准备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
1、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
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在动手操作、观察和相互交流中提升对角概念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2、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会用尺子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3、教学难点:
学生会自己制作角,并把生活中的角抽象成平面图形角,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角的特征。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4、教学材料:
课件、三角尺、一根吸管、两根小棒、纸
四、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找角
教师:
同学们,今天有一位数学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的名字叫“角”,你们在生活中的哪儿见过它?
学生:
互相交流,并自由发言,说一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角。
教师:
老师也找来了一些生活中的角,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PPT播放幻灯片,感受生活中的角及角带给我们的美。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
让学生对角有了一种直观感知,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二、在操作中感知角
1、摸角
教师: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生活中的角,你们想不想摸一摸角啊?
现在拿出你们的学具三角尺,摸一摸角。
学生:
学生分别摸一摸三角尺的三个角,并说一说感受。
教师:
角的这个地方摸上去尖尖的,两侧平平的、直直的。
2、做角:
(1)自己做角,并两人一组交流。
教师:
人们可真厉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了这么多生活中的角,你们想不想也做出一个角呢?
现在用我们之前准备好
的学具,一根吸管或两根小棒再或者一张纸,任选其中一个学具,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做出一个角吧。
学生:
学生自我尝试做角,做好后互相交流自己是如何做出角的。
(2)反馈,全班交流
A用吸管折角
学生:
把一根吸管一对折就能做出一个角来。
教师:
为什么把吸管折一下,稍微弯一下不行吗?
(教师拿一根吸管稍微弯一下,做一下对比)
B用小棒做角
教师:
为什么要两根小棒要挨在一起,稍微分开一下不行吗?
那这个两边什么样子?
C用纸折角
教师:
你比一比你做出来的哪儿是角。
设计意图:
通过做角的具体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角,了解
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三、在描画中抽象出角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教师:
现在请把你做出来的角,画在纸上。
学生:
把做出来的角画在纸上。
教师:
投影展示学生画出来的角。
教师:
像这样,我们把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来,画在平面上,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它与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一样,都是一种平面图形。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
仔细观察,同学们画的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
角的前面是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教师:
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么谁知道这个点和直直的线叫做什么吗?
学生:
顶点和边。
教师总结: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经历抽象的过程,更能使学生感受到角的特征。
四、画角
教师:
老师也想把三角尺上的角画在纸上,仔细观察老师是如何画的。
学生:
说一说画角的过程。
先画一个顶点,再沿着顶点用尺子分别向外画两条边。
教师:
请你按照画角的方法自己再画两个角。
学生:
画两个角。
教师:
大家画了这么多的角,为了方便叫它们,我们可以给这些角起名字。
在离顶点比较近的地方从一条边到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在弧线的旁边可以写上数或字母等。
如果写上1,这个角就记作∠1,带领学生读一读。
学生:
给自己的角起名字,并进行投影展示。
设计意图:
用尺子画角,再次感受角的特征,从学生画的角中也让学生知道角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向。
五、在观察、操作中感知角的大小。
教师:
展示同学画的两个不同的角,提出问题,猜一猜哪个角大?
学生:
进行猜测。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验证。
教师:
要想知道哪个角大,就得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拿出你们的活动角,仔细操作,让这个角变大,那么我要怎么做?
学生:
学生进行操作,得出结论,两边往外张开,叉的越大角就越大。
教师:
那么要想把这个角变小,怎么做?
学生:
操作并得出结论,两边叉的越小角就越小。
学生:
根据结论判断展示的两个角谁大谁小。
教师:
出示PPT图片,展示两个角,猜一猜∠1和∠2谁大?
学生:
猜测。
教师:
要想知道这两个角是否一样大,我们把它们重合在一起就知道了,PPT展示重合。
学生:
说一说猜错的原因。
学生尝试总结。
教师:
看来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的越大角越大,叉的越小角越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六、练习巩固及拓展延伸。
1、慧眼识角
学生: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2、能人添角
学生:
减去一个角,看看还有了几个角。
设计意图: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画出一个角并起名字
学生画角。
3、判断下面哪个角大。
学生给角标上名字,并判断哪个角大。
六、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通过摸一摸、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角和角的特征,并能辨认角,在活动中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在操作、比较、思考和与伙伴的交流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并认识角,能说出角的特征。
同时,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成资源,由学生的生成来引出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做出的角来让学生抽象画出角,由学生画出的不同的角来进行比较角的大小。
在认识角的大小时,学生通过猜测、验证等活动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非常有主动性,而且对数学学习很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