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227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doc

《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doc

中共山东省委

关于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

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

(2005年1月17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基础。

为深入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为目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真正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不断开创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改进、完善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活动方式、活动内容、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积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网络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工作制度规范化、党的活动经常化、组织领导系统化,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时代特征和山东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经过不懈努力,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执政意识、执政素质和领导能力明显提高,充分发挥服务、团结和凝聚群众的作用;使党的基层组织平时作用明显,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切实担负起实现党的意志、凝聚联系群众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责任,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坚强堡垒。

不断提高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自觉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个方面,落实到党员干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完成现阶段各项任务和本职工作上来。

不断提高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以加快发展、造福群众为己任,尊重客观规律和群众首创精神,团结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康,不断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局面。

不断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

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勇于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为民、务实、清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不断提高发展党内民主和扩大基层民主,依法办事的能力。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相统一,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规则和程序,相信、尊重和依靠群众,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组织基础。

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方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二、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

3、突出学习重点,增强学习培训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当前,突出抓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努力增强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依法执政的法治意识、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和执政固本的基础意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现代科技、文化、法律、管理知识和各种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适应市场经济和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特点和需求,制定《党员学习教育大纲》,增强党员学习教育内容的系统性、规范性和针对性。

健全理论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努力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按照中央部署,深入扎实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

4、改进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学习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健全分级培训体制,把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多形式、多渠道、开放性的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以各级党校、大中专院校、各类培训基地为主阵地,完善政治理论、岗位技能、现代科技、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学历教育“五位一体”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办班、短期轮训、外出培训等方式,运用导读式、专题式、案例式等方法,大规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实现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经常化、制度化、现代化。

省委党校定期举办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

市、县(市、区)两级每年将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轮训一遍,每3年将国有(集体)企业、非公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轮训一遍,时间不少于7天。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增强培训的吸引力。

发挥基层党委、支部、党小组和学习骨干作用,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5、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以致用上结实果、见长效。

坚持理论与实践、学习与运用、知与行相统一,紧密联系党员、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切实做到想干、会干、干好,努力成为业务骨干、革新能手和群众主心骨。

三、适时调整党的组织设置,构建覆盖社会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的基层组织体系

6、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立方式和管理办法。

适应城市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和党员流动数量不断增加的新情况,遵循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相契合的内在规律,本着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员作用和积极稳妥的原则,进一步探索按行业、产业、协会和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设置党组织的模式,采取属地、属条、属资、属业、授权、挂靠等管理方式,在不同社会层面和群体中及时有效地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和党的工作。

7、加快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活动覆盖、工作覆盖。

适应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拓宽党的工作范围和领域,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等办法,加快党组织组建步伐,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逐步建立复合式、网络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功能齐全的组织体系。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务干部队伍

8、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配强配齐配好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

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事业需要选人用人,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进基层领导班子。

如期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全面实施党建“递进培养工程”,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需求的基层后备干部队伍。

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原则上干满一届。

9、改革选任方式,完善自己置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务干部的机制。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不断扩大差额推荐、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

大力推行“两推一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完善组织调配、社会选聘、民主选举等多种方式配置基层党务干部的有效机制。

探索企事业单位选配复合型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办法。

在农村、社区、企业党组织中推行“两推直选”的办法,进一步扩大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

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比例。

大力推行村、社区党组织成员和主要负责人,与自治组织成员和主要负责人交叉任职。

健全市、县(市、区)党委组织员机构,配齐各级专兼职组织员队伍。

健全党务工作机构,解决部分单位基层党务干部后继乏人、年龄老化和岗位吸引力差等问题。

10、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基层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坚持扩大民主,健全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

严格按照规定的政策、程序和办法,选拔任用基层干部。

加大基层干部交流和轮岗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基层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干部辞职制度。

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基层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谈话、函询、诫勉等制度,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加强和改进对基层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基层干部健康成长。

11、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调动和保护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激励他们扎根基层、奉献社会、干事创业。

建立和落实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补贴报酬保障机制,积极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对长期在基层工作、实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基层干部,要注意提拔重用。

各级各类表彰人选,主要从基层党员干部中遴选。

五、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12、以保持先进性为核心,坚持不懈地推进党员队伍建设。

根据新时期党员队伍的新变化、新特点,积极探索建立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强化“中间管理”,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执政意识,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进一步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13、以体现时代特色、实施有效管理为目标,建立健全党员管理机制。

改进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严格组织关系接转制度。

认真做好流动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解除劳动关系党员、出国(境)党员、尚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党员管理工作。

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或党员联络服务站。

积极探索农民工党员管理的办法,规范各行业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办法。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妥善地处置不合格党员,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

14、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服务机制,努力做好凝聚党员的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党员成才和发展的内在需求,积极为党员搭建奉献社会、服务群众、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构建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广大党员服务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健全党内激励和表彰机制。

多方筹集资金,通过发放固定补贴、救助金和设立“困难党员救助基金”、“党员互助基金”等办法,解决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在艰苦环境中工作党员、下岗失业职工中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实际困难。

15、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把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凝聚在党的周围。

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始终把政治标准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