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审流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2148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行评审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同行评审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同行评审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同行评审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同行评审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行评审流程.docx

《同行评审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行评审流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行评审流程.docx

同行评审流程

 

中银保险

同行评审流程

 

关于本文档

主题

同行评审流程

说  明

本文档说明对项目的工程管理中同行评审的实施过程

适用对象

项目组所有成员

修订历史

版本

章节

类型

日期

作者

说明

1.0

所有

C

2008-2-27

孟维娜

创建

说明:

类型-创建(C)、修改(U)、删除(D)、增加(A);

评审记录

角色

签名

日期

说明

1两种方式的选择

1对于完整的需求文档、设计文档、规则/规范等,建议采用正式评审形式(详见2);

2对于核心算法、部分工作产品、源程序、新人代码以及未完成的需求设计文档等,建议采用走查方式。

其中,

Ø对测试用例、操作手册等文档,建议采用检查单形式(详见3.1);

Ø对核心算法、未完成的需求设计文档等,建议以mail形式进行(详见3.2);

Ø对新人代码、源程序等,建议以任务安排形式进行(详见3.3);

2完整版—正式评审会方式

2.1准备

1由产品作者准备评审材料,包括待评审文档,如《XXX需求规格说明书》、FI-项目组编码-PR-检查单(姓名).xls。

检查单描述的检查项,要结合此次待评文档,突出希望关注的重点,尽量细化描述;

2产品作者所在项目经理对待评审文档、检查单进行检查;

2.2会前评审

1项目经理检查确认后,由产品作者发出会前评审邀请;

1.1mail主题要突出:

XXX项目组-《XXXX》评审邀请;

1.2mail附件:

待评审文档、检查单;

1.3mail接收人:

✓一般不超过6人;

✓收件人:

需为同行,即对待评审领域熟悉、有经验的人士,必须反馈;

✓抄送:

邮件抄送者,可反馈,也可不反馈;

✓抄送给QA,以便跟踪过程执行情况;

1.4mail正文:

✓明确时间、地点,时间单位到时/分;

✓若待评审文档内容较多,需明确评审人员的分工,如“张三,请关注文中第1至3节内容;李四,请关注文中第4-6节内容”;

✓对于期望的必须反馈人员,可在发出mail后,直接电话或当面与其沟通,不必写在正文里;

✓正文示例:

评审主题:

中银项目组---车险承保业务需求会前评审

  反馈截止时间:

本周四(7月28日)9:

00前

说明:

请重点关注文档的第3章内容

正式评审时间:

本周四(7月28日)15:

30--17:

00

            地点:

xx会议室

1.5要求反馈时间:

为了保证评审人员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评审,发出评审材料的时间和要求反馈的时间,至少要间隔2天以上,即如果是7月1日8:

30发出的评审要求,要求反馈的时间不得早于7月3日8:

30;

1.6如有特殊情况,另行说明;

2会前评审意见反馈

2.1接到评审邀请的人员,需在指定日期内,反馈评审意见,若评审人员的姓名在“收件人”中的,必须反馈意见,若评审人员姓名在“抄送”中的,可选择反馈;

2.2评审人员在收到评审检查单之后2小时内,若发现评审检查单中的要求无法检验,要与项目组协商,修改评审要求或评审参与人员;

2.3评审意见记录在检查单中,同时,在检查单中还需记录此次评审的文档页数、所花费的时间等,以便数据采集;

2.4没有意见,或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按时反馈的,也要进行回复;

3产品作者搜集、汇总反馈意见,并记入评审记录文档-《FI-项目组编码-PR-评审问题.xls》;

4会前产品作者将《FI-项目组编码-PR-评审问题.xls》发给技术经理确认是否可以召开评审会;

5召开条件(以下条件必须都得满足):

5.1技术经理同意召开正式评审会;

5.2若会前反馈人数不到1/3(收件人中反馈有效信息的人数,反馈说没时间的,不算,抄送人反馈信息的,计入在内),或必须反馈人员没有反馈,将不能召开同行评审会议,重新进行会前评审过程;

5.3反馈问题数未达到预估问题数的50%,不能召开评审会;

2.3会中评审

1在预定时间召开正式评审会议。

会上,作者主要针对会前汇总问题,逐一进行解释,沟通;同时,评审人员在会上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建议;

2在评审会结束前,要明确会前及会中每一个确认问题的解决时间,会后,由作者将评审前和评审中的问题补充完整,并来负责分配每个问题的负责人、计划完成时间等;

2.4评审后

1会后,技术经理将《技术评审报告》电子签字确认后发送有评审参会者,项目组将该文档纳入配置库;

2会后,QA将跟踪各个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

3产品作者在评审会后2天内将评审问题记录反馈给所有有反馈意见的人和所有的参会人员;

4度量

QA会协助记录与此次评审相关的数据,见《评审意见反馈统计.xls》,此文档目前放于质量保证配置库;QA在评审会议结束第二天内将统计的最终数据,发送评审邀请邮件中所有人以及所有参会人员;

2.5其他

1为确保评审人员预留出评审时间,产品作者至少在计划评审的前一周,以mail形式告知相关人,邮件主题可示意为“计划7月10日对xxx进行评审,预计2小时,请注意”;

2被要求参与评审的人员,在计划中要体现评审的时间安排。

QA将检查上述时间安排的对应情况;

3一个好的评审,应是会前效率:

会中效率=7:

3;

3简化版—走查方式

3.1以检查单形式进行走查

此种检查方式,在流程上,与完整版的流程区别仅在于,没有正式评审会议。

在产品形成后,因项目时间所限以及评审专家可能无法到位,选择此种形式进行走查评审,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评审人员主要是同行专家。

工作步骤如下:

3.1.1准备

1由产品作者准备评审材料,包括待评审文档,如《XXX需求规格说明书》、FI-项目组编码-PR-检查单(姓名).xls。

检查单描述的检查项,要结合此次待评文档,突出希望关注的重点,尽量细化描述;

2产品作者所在项目经理对待评审文档、检查单进行检查;

3.1.2评审

1项目经理检查确认后,由产品作者发出评审邀请;

1.1mail主题要突出:

XXX项目组-《XXXX》评审邀请;

1.2mail附件:

待评审文档、检查单;

1.3mail接收人:

✓一般不超过6人;

✓收件人:

需为同行,即对待评审领域熟悉、有经验的人士,必须反馈;

✓抄送:

邮件抄送者,可反馈,也可不反馈;

✓抄送给QA,以便跟踪过程执行情况;

1.4mail正文:

✓明确时间,单位到时/分;

✓若待评审文档内容较多,需明确评审人员的分工,如“张三,请关注文中第1至3节内容;李四,请关注文中第4-6节内容”;

✓对于期望的必须反馈人员,可在发出mail后,直接电话或当面与其沟通,不必写在正文里;

✓正文示例:

评审主题:

中银项目组---车险承保需求走查评审(检查单形式)

  反馈截止时间:

本周四(7月28日)9:

00前

说明:

请重点关注文档的第3章内容

1.5要求反馈时间:

为了保证评审人员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评审,发出评审材料的时间和要求反馈的时间,至少要间隔2天以上,即如果是7月1日8:

30发出的评审要求,要求反馈的时间不得早于7月3日8:

30;

1.6如有特殊情况,另行说明;

2评审意见反馈

2.1接到评审邀请的人员,需在指定日期内,反馈评审意见,若评审人员的姓名在“收件人”中的,必须反馈意见,若评审人员姓名在“抄送”中的,可选择反馈;

2.2评审人员在收到评审检查单之后2小时内,若发现评审检查单中的要求无法检验,要与项目组协商,修改评审要求或评审参与人员;

2.3评审意见记录在检查单中,同时,在检查单中还需记录此次评审的文档页数、所花费的时间等,以便数据采集;

2.4没有意见,或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按时反馈的,也要进行回复;

3产品作者搜集、汇总反馈意见,并记入评审记录文档-《FI-项目组编码-PR-评审问题.xls》;

4若反馈人数不到1/3(收件人中反馈有效信息的人数,反馈说没时间的,不算,抄送人反馈信息的,计入在内),或必须反馈人员没有反馈,则此次评审无效,在适当时候重新进行评审过程;

3.1.3评审后

1QA将跟踪各个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

2产品作者在规定反馈日期后的2天内将评审问题记录反馈给所有有反馈意见的人和收件人、抄送人;

3度量

QA会协助记录与此次评审相关的数据,见《评审意见反馈统计.xls》,此文档目前放于质量保证配置库,QA在评审截至时间的第二天内将统计的最终数据,发送评审邀请邮件中所有人员;

3.1.4其他

1为确保评审人员预留出评审时间,产品作者至少在计划评审的前一周,以mail形式告知相关人,邮件主题可示意为“计划7/10对xxx进行评审,预计2小时,请注意”;

3.2以mail形式进行走查

此种检查方式,主要是在待评审产品尚未形成时,可能需要多轮次的讨论和评审,目的是通过简单的走查方式,尽早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尽快形成产品。

工作步骤如下:

3.2.1准备

1待评审内容阶段性的完成,需要部分的发给同行专家进行评审,确定需要发送邮件的收件人名单和抄送人名单。

3.2.2评审

1产品作者确认后,发出评审邀请的mail:

1.1mail主题要突出:

XXX项目组-《XXXX》评审邀请;

1.2mail附件:

待评审文档;

1.3mail接收人:

✓一般不超过6人;

✓收件人:

需为同行,即对待评审领域熟悉、有经验的人士,必须反馈;

✓抄送:

邮件抄送者,可反馈,也可不反馈;

✓抄送给QA,以便跟踪过程执行情况;

1.4mail正文:

✓明确时间,单位到时/分;

✓若待评审文档内容较多,需明确评审人员的分工,如“张三,请关注文中第1至3节内容;李四,请关注文中第4-6节内容”;

✓对于期望的必须反馈人员,可在发出mail后,直接电话或当面与其沟通,不必写在正文里;

✓因作者没有提供检查单,因此发送邮件时在正文中明确标示:

“请在反馈时说明评审对象和评审所用时间”;

✓正文示例:

评审主题:

中银项目组---车险承保需求走查评审(mail形式)

  反馈截止时间:

本周四(7月28日)9:

00前

说明:

请重点关注文档的第3章内容

[请在反馈时说明评审对象和评审所用时间]

1.5要求反馈时间:

为了保证评审人员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评审,发出评审材料的时间和要求反馈的时间,至少要间隔2天以上,即如果是7月1日8:

30发出的评审要求,要求反馈的时间不得早于7月3日8:

30;

2评审意见反馈

2.1接到评审邀请的人员,需在指定日期内,反馈评审意见,若评审人员的姓名在“收件人”中的,必须反馈意见,若评审人员姓名在“抄送”中的,可选择反馈;

2.2评审人员在收到评审检查单之后2小时内,若发现评审检查单中的要求无法检验,要与项目组协商,修改评审要求或评审参与人员;

2.3评审意见请直接回复在邮件中,逐条说明,同时,在邮件中还需记录此次评审的文档页数、所花费的时间等,以便数据采集;

2.4没有意见,或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按时反馈的,也要进行回复;

3产品作者搜集、汇总反馈意见,并记入评审记录文档-《FI-项目组编码-PR-评审问题.xls》;

4若反馈人数不到1/3(收件人中反馈有效信息的人数,反馈说没时间的,不算,抄送人反馈信息的,计入在内),或必须反馈人员没有反馈,则此次评审无效,在适当时候重新进行评审过程;

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