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实词小故事.docx
《文言虚词实词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实词小故事.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虚词实词小故事
文言虚词小故事
1.而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
蟹六跪而
(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
(2)战乎?
故冯婉贞曰:
“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
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
众应之。
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
众皆叹:
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
你,你的。
(50)连词,表转折。
(6)连词,表递进。
(7)连词,表修饰。
(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
(9)连词,表承接。
(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2.何
“徐公何
(1)能及君也?
”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
(2)也?
其所据何(3)为?
原其理,乃爱之深也。
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
然何(5)人能忘情耶?
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做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
(6)即“以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
3.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
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
(2)是,而操此业不辍,问其故,曰:
“可塞赋敛也。
”嗟乎(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
而王胡为乎(5)好乐甚?
若王专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则王之所为其胜乎(7)好乐者也。
臣之驽顿,所言者谬,王能谅之乎(8)?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2)介词,相当于“于”,“在”。
(3)(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6)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
(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
(8)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4.乃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
(1)读之。
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
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
“此徒沽名耳。
”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
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
(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
(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
(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5.其
狐谓狼曰:
“羊肉其
(1)鲜乎!
君其
(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
”狼曰:
“其(5)如猛犬何?
”狐间于犬曰:
“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
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
君其(11)许之!
”犬笑曰:
“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
”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
(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那种。
(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
(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6.且
“存者且
(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
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
(2)委政不佞之人,则李唐且(3)亡,必矣。
且夫(4)志士且如(5)河水清且(6)涟矣,于斯世则无进身之途。
纵有“死且(7)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何用?
(1)副词,暂且、姑且。
(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
(3)副词,将要。
(4)复音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
(5)复音词,就像。
(6)连词,表并列关系,又。
(7)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
7.若
“若
(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奇哉!
若
(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
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
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连词,表假设,如果。
(2)指示代词,此,这个。
(3)副词,表推测,好像。
(4)第二人称代词,你。
(5)连词,相当于“或”。
(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
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
(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8.所
“吾所以
(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
(2)钦。
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
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
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
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
(3)(5)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4)(6)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9.为
“天行有常,不为
(1)尧存,不为
(2)桀亡。
”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
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
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
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1)
(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3)非虚词用法,动词,是。
(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
(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
(6)(7)动词,作为,做。
(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
(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
(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给”、“替”。
(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10.焉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
(1),狭狭焉
(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
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
万军于之何加焉(7)?
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1)
(2)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
(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
(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
(5)语气助词,不译。
(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11.也
“师道之不传也
(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
(2)?
”“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
”“汝之言,金玉也(4)。
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
(1)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3)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4)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
(5)句末语气助词,与“哉”连用,表感叹语气
12.以
“秉烛夜游,良有以
(1)也。
”若以
(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
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
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
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1)名词,原因。
(2)动词,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
(4)介词,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
(1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
13.因
因
(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
(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
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
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
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
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
其量岂常人可比?
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
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
(2)动词,沿袭。
(3)名词,原因。
(4)介词,趁着,趁此。
(5)副,于是,就。
(6)介词,凭借(7)介词,经由,通过。
(8)介词,因为。
(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14.于
“黄鸟于
(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
然于
(2)吾等,则久别矣。
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
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
于是(6)吾有叹焉。
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不亦乐乎?
(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
(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
(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
(4)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程度的比较,比(5)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被。
(6)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于“对此”。
(7)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在。
15.与
朝过夕改,君子与
(1)之,吾亦赞同。
然今人与
(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
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
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5)?
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1)动词,赞许。
(2)与“孰”组成文言固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
(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
(4)动词,结交,亲附。
(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6)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
(7)介词,和,跟,同。
16.则
“此则
(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
(2)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
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3)岳阳楼能名扬天下与?
当世之风,位卑则(4)足羞,官盛则(5)近谀,范氏则(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
友人被贬,未别离去,及至河边,则(7)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1)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
(2)连词,表让步转折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倒是”。
(3)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
(4)(5)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译为“就”,或不译。
(6)连词,转折,可译为“却”(7)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
17.者
李白者
(1),诗仙也。
为当国者
(2)所拒,遂游于此山。
今者(3),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
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5)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1)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
(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
(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
(4)助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个”“样”之类。
(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18.之
一僧欲之
(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
(2),唐僧不之(3)应。
其独往,其待也与?
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
“此何难之(6)有?
”唐僧曰:
“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
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3)代词,可译为“他”。
(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120个文言文实词小故事
(一)
一、爱
楚人爱()其子,虽爱()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菊,众人爱()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而不见。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二、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闲之地,得旦夕安()寝,常与邻国相安(),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在哉?
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三、被
屈原忠而被()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发被()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衣,身被()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四、倍
苏武陷匈奴,不倍()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思亲。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五、本
柳宗元本()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反其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即今日所见本(),以本()其当日心境。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六、鄙
晋之鄙()有二人,临秦地则曰:
“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秦人曰:
“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人。
”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
“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
“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
七、兵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以疲惫之兵(),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其友,勿劝。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八、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九、察
郡守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
(),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孝廉,足见帝之察()。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十、朝
邹忌旦日朝()服衣冠,于朝()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经数年之久。
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谋臣所景仰。
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
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十一、曾
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
愚公笑曰:
“何曾()不若孩儿?
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
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
愚公笑曰:
“何曾(竟)不若孩儿?
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
十二、乘
陶渊明手握《左传》,乘()彼垝垣,阅至“公与之乘()”,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便而终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化以归尽。
陶渊明手握《左传》,乘(登)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凭借)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冒着)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顺应)化以归尽。
十三、诚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诚()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如此。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诚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真)如此。
十四、除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
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其东屋之除〔)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
太子除()其官职,令其刺秦王。
荆轲曰:
“除()吾死,不者事定成!
”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
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除掉)其东屋之除〔台阶)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
太子除(授予官职)其官职,令其刺秦王。
荆轲曰:
“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
十五、辞
屈原德高,作《楚辞()》,其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除之。
屈原曰:
“死且不辞(),何惧之有?
”后为楚王所逐,辞()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屈原德高,作《楚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其辞(文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借口)除之。
屈原曰:
“死且不辞(推辞),何惧之有?
”后为楚王所逐,辞(辞别)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十六、从
樊哙从()军,从()刘邦征伐。
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良计,斥项王。
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来,欲杀之,樊哙不顾。
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良坐。
樊哙从(参加)军,从(跟随)刘邦征伐。
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听从)良计,斥项王。
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由,自)来,欲杀之,樊哙不顾。
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挨着)良坐。
十七、殆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物件殆()尽,唯余项脊轩。
归有光以为殆()有神助,后重修之。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危险),物件殆(接近)尽,唯余项脊轩。
归有光以为殆(大概)有神助,后重修之。
十八、当
李斯为秦相,当()政。
当()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死。
李斯念其功,以功当()罪,于其当()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
“此事,名我固当()。
吾定效力,不负君望!
”
李斯为秦相,当(掌握)政。
当(在)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把守)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判决)死。
李斯念其功,以功当(相抵)泽,于其当(将)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任)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
“此事,名我固当(恰当)。
吾定效力,不负君望!
”
十九、道
苏洵欲往京城,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以为六国用兵之道()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
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
人道()此事:
孰闻道()多也?
苏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道路),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主张),以为六国用兵之道(策略)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
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
人道(谈论)此事:
孰闻道(道理)多也?
二十、得
临川人张奇游学得()一书,乃安石所著。
曰:
“吾得()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以为安石所言得()之。
临川人张奇游学得(获得)一书,乃安石所著。
曰:
“吾得(应该)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心得),以为安石所言得(得当)之。
二十一、度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之,至市方知忘度(),徘徊几度()欲反,度()之再三,则度()其夫脚之大小,未成。
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责其不知以脚度()鞋之大小。
后人度()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岂不谬哉?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越过)之,至市方忆忘度(尺码),徘徊几度(次)欲反.度(考虑)之再三,则度(估计)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限度),责其不知以脚度(衡量)鞋之大小。
后人度(创作)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法度),岂不谬哉?
二十二、非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
陈涉非()有兵家之能而灭秦。
少者非()之,曰:
此言非()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
陈涉非(没)有兵家之能而灭秦。
少者非(反对)之,曰:
此言非(错误)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二十三、复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
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
池水逶迤,水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如初。
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
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
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
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往。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
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
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
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
得一,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