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1974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docx

《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docx

浅析中国国产汽车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

浅析中国国产汽车对东南亚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汽车销量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汽车制造和销售的主要国家。

但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情况远非中国制造商和汽车经销商的情况。

中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为汽车的主要国家。

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种发展中的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汽车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显著扩大。

汽车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出口产品结构改善,汽车工业不断成长扩大。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汽车出口东南亚贸易的现状、特点、问题,以促进中国汽车出口东南亚健全和可持续的发展,为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汽车;出口;东南亚

Abstract

Inrecentyears,ChinahassurpassedJapanandtheUnitedStatesinautosales,becomingthemaincountryinautomobilemanufacturingandsales.However,thesituationofChinesecarexportsisfarfromthatofChinesemanufacturersandcardealers.ItwilltakealongtimeforChinatobecomethemaincountryofcars.China'seconomyisinthestageofrapiddevelopment,andvariousdevelopingindustriesandhigh-techindustriesoccupyamoreandmoreimportantposition.Theautomobileindustry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nat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economicglobalizationhasexpandedsignificantlysinceChinajoinedtheWTO.Thetotalvolumeofautomobileexportshasincreasedsignificantly,andthestructureofexportproductshasimproved,andtheautomobileindustryisgrowingExpansion.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characteristicsandproblemsofChina'sautomobileexporttradeinSoutheastAsiainordertopromotethesound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hina'sautomobileexportinSoutheastAsiaandprovidesuggestionsforthedevelopmentofChina'sautomobileexporttrade.

keywords:

cars;exports;south-eastAsia

 

1前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习总书记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倡议,即家喻户晓的“一带一路”。

现如今中国汽车的出口情况不容乐观,很多企业为了能够减少自己的库存压力且国内市场已经饱和才转去做出口贸易进行外销,这就造成了只为了甩卖产品减少库存而贱价外销,因此在面对国际市场时,没有形成自主品牌的意识去占有国际市场。

这不仅对我们的出口贸易造成了损失,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弘扬。

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出口东南亚情况进行研究,针对汽车行业出口东南亚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措施,对我国其汽车产品的出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中国汽车出口东南亚现状及出口特点分析

我国最早出口汽车产品是在1957年。

汽车产品的最初出口形式主要是遵照国家间的协定无偿援助其他国家。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汽车产品贸易逐渐活跃,但是出口产品的整体水平较低,汽车产品出口的数量不多,且大多是劳动密集以及材料密集型的低档产品,出口的地区也集中在东南亚国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汽车产品的质量,扩大了汽车产品的出口规模。

在这个时期,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规模逐渐扩大,出口金额增长了近10倍。

此外,我国的其他汽车产品也实现了首次出口。

自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量稳定增长,但汽车产品的出口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出口量一直小于进口量,说明我国汽车产品具有较低的竞争优势。

这一现象在2005年得到突破,这一年汽车出口首次实现贸易顺差。

2006年我国汽车产品共出口34.62万辆,出口金额和出口总量分别增长97.9%和95.9%。

2007年我国出口的汽车产品达到了61万辆,比上年增加26.38万辆。

发生金融危机后,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增速放缓,甚至在2009年出现负增长。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汽车消费需求的上升,自2010年,汽车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

2012年出口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自此汽车出口数量开始下降。

近几年,由于国际政局动荡以及技术和贸易壁垒的增加,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缓慢,汽车产品出口发展受限。

2.1中国汽车出口东南亚现状

2.1.1汽车出口东南亚规模

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呈高速发展态势,2001年出口2.48万辆,2018年出口达到104.07万辆,增长了约42倍。

其中2001—2007年汽车产品出口销量高速增长,尤其是2003年以后,汽车出口数量双倍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出台了支持汽车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鼓励民营汽车企业加速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2003—2007年,由于国际市场对汽车产品的需求量增大,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再加上国家鼓励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汽车产品的出口数量每年都以双倍速度增加。

图2-12008-2018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东南亚销量趋势图(单位:

万辆)

如图2-1所示。

金融危机后,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东南亚销量受到了严重冲击,从31.45万辆直降到17.08万辆,出现负增长,同比减少45.70%。

但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2010年出口得到了恢复性增长,汽车产品出口东南亚数量达到26.16万辆,同比增长53.19%。

随后两年出口数量高速增长,2012年创下销售新高。

2013—2015年,由于东南亚市场竞争加剧,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东南亚发展受限,汽车产品的出口销量连续三年都是负增长。

尤其是2015年出口销量下降明显,同比下降了20.25%。

根据中汽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产品共出口东南亚37.41万辆,同比增长7.19%。

2017年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数量达到49.15万辆,比2016年增加11.74万辆。

2018年出口数量小幅减少,年内共出口东南亚48.08万辆,同比下降2.17%。

2016—2018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东南亚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以及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近几年东南亚国家经济逐渐复苏,对汽车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提供了契机。

2.1.2东南亚汽车出口的产品结构

2018年,细分东南亚汽车产品种类,乘用车的出口总量为35.10万辆,同比增长18.52%。

在乘用车出口的品种中,与2017年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出口增速最快,出口数量达到18.27万辆,同比增长51.07%;轿车(PC)出口量小幅下降,2018年出口数量为14.42万辆,同比下降1.78%;多功能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出口数量明显下降,分别出口0.96万辆和1.44万辆,同比下降25.92%和16.64%。

商用车出口增速与去年相比有所提升,2018年共出口12.98万辆,同比增长12.50%,增速比上年提升3.61个百分点。

在商用车主要出口品种中,货车增速较快,共出口10.58万辆,同比增长14.38%;客车共出口2.40万辆,同比增长5.52%。

表2-12018东南亚汽车出口的产品结构

车型

出口量(辆)

占比(%)

合计

乘用车

PC

144240

30

出口量(辆)

占比(%)

MPV

9616

2

350984

73

SUV

182704

38

交叉车

14424

3

商用车

客车

24040

5

129816

27

货车

105776

22

2.2中国汽车出口东南亚出口特点分析

2.2.1汽车产品出口东南亚占汽车总销量比重较小

在中国汽车产销两旺的形势下,汽车产品出口占比较小。

2014年我国汽车总体销量为2,349.2万辆,汽车出口东南亚为94.73万辆,出口占比为1.86%;2015年汽车销量增长到2,459.8万辆,但汽车出口东南亚下降为34.90万辆,汽车出口东南亚仅占总销量的1.42%。

2016年我国汽车总销达到2,802.8万辆,但汽车出口东南亚数量为37.41万辆,出口数量仅占汽车销量的1.33%。

2017年出口数量较上年增加约12万辆,汽车销量为2,887.9万辆,汽车出口东南亚仅占汽车销售量的1.70%,2018年出口销量小幅减少,达到48.08万辆,但出口也仅占汽车销量的1.7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产销量在2014-2018年这五年间连续增长,汽车出口东南亚数量也有所增加,但总体看来汽车出口东南亚数量较少,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总体规模不大。

表2-22014-2018我国汽车出口东南亚与产品销量占比

年份

汽车产品销量(万量)

出口东南亚销量(万量)

出口销量比(%)

2014

2349.20

43.77

1.86%

2015

2459.80

34.90

1.42%

2016

2802.80

37.41

1.33%

2017

2887.90

49.15

1.70%

2018

2808.10

48.08

1.71%

2.2.2自主品牌汽车是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我国汽车产业在刚起步阶段,由于技术、资金等限制,发展比较缓慢,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并引进大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我国汽车产品的质量,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涌现了一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他们专注于扩大汽车产品的市场份额,对提升汽车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开始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增速放缓,同时大量跨国汽车企业涌入我国,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把眼光放在东南亚市场。

2018年,我国汽车产品共出口东南亚48.08万辆,汽车出口数量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自主品牌所占的出口比例约为94%。

目前,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他们的出口销量占据总销量的90%以上,例如奇瑞汽车、上汽集团以及吉利汽车等,自主品牌显然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品走出国门的主力军。

表2-32018年中国汽车出口东南亚排名前十企业

排名

汽车企业

出口数量

所占比例

1

上汽集团

11.10

23.08%

2

奇瑞汽车

5.55

11.54%

3

北汽集团

3.56

7.40%

4

江淮汽车

3.42

7.12%

5

东风汽车

3.37

7.02%

6

长安汽车

2.82

5.87%

7

大众沃尔沃

2.59

5.38%

8

长城汽车

2.17

4.52%

9

一汽集团

2.02

4.19%

10

华晨汽车

2.00

4.16%

从表2-3可以看出,2018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汽车产品的汽车出口东南亚整体呈增长态势,汽车产品汽车出口东南亚销量排第一的是上汽集团,汽车出口东南亚销量达到11.10万辆,所占比例23.08%;奇瑞汽车以5.55万辆的汽车出口东南亚量排名第二,所占比例11.54%;与2017年相比,北汽和华晨汽车产品的汽车出口东南亚量有所下降,其他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汽车出口东南亚销量都呈增长态势,其中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大庆沃尔沃和长城汽车汽车出口东南亚东南亚量都明显增加。

2018年上述十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共汽车出口东南亚38.59万辆,占汽车产品出口东南亚总量的80.27%。

3中国国产汽车对东南亚出口的SWOT分析

3.1优势分析

在比较优势方面,中国汽车制造商主要使用自有品牌作为出口商,而据中国而言,发展中国家和各种新兴市场是主要的出口市场。

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这得益于国家近几年出台的对汽车企业的支持政策,以及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自身出口意识较强,并根据国外出口环境去制定相关的出口战略及策略,从而有利于我国汽车企业提高其产品质量,提升其在东南亚市场的品牌知名度,进而使得汽车产品的东南亚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

3.2劣势分析

3.2.1汽车出口结构转变

近些年来随着中东和北非战乱频发,政局不稳的情况下,我国汽车的出口东南亚在未来局势处于不明朗状态。

比如2011年利比亚内战时我国汽车的出口额就遭到巨大的打击,随着内战的扩大,这种局势将长期持续下去。

中东的伊朗也是类似,最近的伊朗的核问题也让伊朗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打击,政局存在风险,汽车的需求也大幅下降。

3.2.2反倾销调查愈演愈烈

自2001年起,印度对中国汽车进行反倾销调查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先后遭遇了欧盟、韩国、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例如2015年巴西发起了对华晨汽车的反倾销调查,控诉其倾销幅度为14.5美元/m2,想要征收高达263.1%的惩罚性关税;同年,墨西哥追随巴西步伐发起调查,此案涉及两百多家企业,涉案金额达到1.18亿美元。

除了以上国家外,欧盟已经对我国的汽车砖征收了高达69.7%的反倾销税,印尼对我国汽车征收高达87%的反倾销税。

反倾销调查不但让企业难以赚取一定的利益,而且可能会造成企业更大的损失,因此频繁的反倾销调查导致汽车企业进行出口贸易望而却步。

由于长期受反倾销的影响,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已日渐微弱。

3.3机遇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旨在促进沿线国家和国家的倡议。

自有品牌汽车的特点是质量和技术水平较低,管理经验相对较差,但与联合品牌汽车和外国品牌汽车相比价格较低。

中国和所有新兴市场都有不同的购买力。

根据“一带一路”的正式解释,“一带一路”主要建立在新亚欧之间,中蒙之间,中国与中亚之间。

中国与半岛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走廊。

该港口主要用作组成国际运输走廊的枢纽,因此与中巴地区和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紧密相连。

可以看出,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主要包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因此,在出口过程中,中国汽车可以沿着“一带一路”的东南亚国家作为主要出口市场,这将提供巨大的出口潜力。

3.4威胁分析

3.4.1汽车研发环境恶化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产业的高级生产要素是技术人员、研发技术和创新能力,它们决定了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的比例十分低下,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我国汽车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都存在绝对的竞争劣势,难以和发达国家竞争,

虽然我国汽车工业从业总人数和技术人员总数都在不断增加,但是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很低,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研发人才的不足导致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高能耗产品为主。

面对外来威胁的情况下,国有品牌汽车研发人员将有机会加入到国外汽车品牌中,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及薪资报酬。

一线汽车研发人员流动性将逐步增加,国有汽车品牌研发人员的流失将导致国有品牌汽车技术研发的落后,从而使得我国省汽车贸易本土市场进一步被压迫。

3.4.2国内汽车品牌声誉受损影响汽车出口

鉴于我国的汽车出口大多为本土研发的品牌,与美国日本的知名汽车品牌对比,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名气,我国的汽车品牌都远远不及,尽管我们靠低价格性价比来吸引海外顾客,但基于国内的汽车品牌鱼龙混杂,出口产品同质化比较突出,而且出口量有多有少,市场也是集中那几个新兴国家,自然竞争就十分激烈,更重要的是这种竞争由于缺少法律法规调控,很多车企只会通过价格战抢夺市场份额,秩序相当混乱,这不仅降低了企业利润,另一方面损害了中国品牌的形象,给出口车企进一步扩大东南亚市场带来巨大的困难。

这对于企业的盈利以及中国品牌的推广,都是相当不利的。

4中国国产汽车对东南亚出口的策略研究

考虑到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和特点,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发展的有利形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了解了多年的发展经验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评论。

理性的教训。

中国加入WTO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战略和现有措施应该是实现中国特色和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关键战略措施。

为了扩大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从汽车动力国向汽车制造国的转变,以及中国汽车出口的质的飞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4.1加大对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政策扶持,减少贸易壁垒

由于汽车技术一直有国外车企把持,所以对于国际标准制定往往是这些垄断车企制定。

我国在国际汽车行业上处于后发的状况,汽车的技术研发需要时间去突破,有些国际标准需要时间去努力达到,所以在把汽车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时难免会有技术堡垒导致难以打入市场。

基于这个现状。

我国倡导建立自贸区,通过区内的协定降低汽车行业技术堡垒,这也是我国汽车企业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的一大因素。

另外,政府应积极完善汽车行业标准,鱼龙混杂的市场无法给以汽车行业一个良性的循环,只有尽快推动汽车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我们才有目标、有方向去做好技术的研发。

4.2提高出口标准改善品牌形象

第一,首先,我国政府要积极引导车企设立自身销售渠道。

营销渠道的完善能有效地降低物流和沟通成本,但完整销售渠道的建立需要付出高额的人力物力支出,对于中小型车企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政府也应当主动扶持这些企业。

其次我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出口秩序进行规范,对出口产品的质量严格把控,鼓励研发能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于合资公司等开展出口业务,制约那些且没有制定长远战略的小型企业盲目的出口行为。

再者,政府应该建立一些平台来促进出口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一些协会联盟,共享一些客户资源和最新的海外资讯,对资源全方位整合,重构营销链条,建立有秩序的市场开发环境,避免恶性竞争,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目的,为中国汽车行业品牌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赛。

最后,政府应该积极倡导车企建立长远的运营规划,在不同的时期达到相当的目标,逐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自主研发率,从而达到甚至优于国际标准,全心全意服务于顾客,这有才有利于中国自主研发的汽车迈向国际前沿。

4.3加大人才和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

之所以我们车企的综合实力不如欧美,主要是因为我们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不高,没有自己的创新能力,缺乏核心开发技术,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重视并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打破国外车企的技术堡垒,才能彻底地解决我国汽车出口实力不足的难题。

基于这些因素,车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出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我国汽车企业应该重视产品的技术研发,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研发人员积极投入技术研发,从而提高企业创新意识;第二,针对微型汽车企业,国家需要整合这些汽车企业,化整为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扶持研发型创新型的企业、第三,积极吸纳社会的汽车研发人才,通过海外招聘吸收优秀人才。

另外企业还可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下订单,高校研发给出成果,产学研一体化,不仅提高了汽车企业的产品质量,还推动了高校的研发实践,理论结合实际。

最后,做到以上这些是远远不足的,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为了立竿见影就急功近利,科研必须要稳健踏实。

对此,国家也应该积极引导车企树立正确的创新观,用政策帮助企业平稳渡过角色的转换。

4.4开发新能源和节能汽车

随着工业化时代在全球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了一大难题。

而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威胁有着相当大的威胁,因此节能减排就成了当下汽车行业的主题,我国作为汽车行业后发国,要紧紧抓住时机,利用技术堡垒不高的情况下大力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迅速抢占国际市场。

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提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当下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加快高效内燃机的研发进程,把战略重点转为新能源汽车,对于新兴企业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而我们得到的机会也更多,比如东南亚喜欢低成本、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我国政府应该抓住机遇,打开市场,为我省车企的良性发展与时俱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4.5建立完善的管理和售后服务体系

随着国际汽车行业竞争的白热化,主打服务型见长的企业也能赢得一些市场。

在技术差别不太大时,良好的售后服务更能赢得客户的青睐,汽车作为一种耐用的消耗品,售后的维护质量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良好形象。

随着国家对自贸区的建立和重视,我国车企迎来的重大的发展商机,企业有机会接触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以及优秀的技术开发人员,并且有机会在海外投资建厂,在这个平台企业应当抓住机会学习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挖掘优秀的管理人才,建立供销一体化的销售流程,把企业打造成创新型导向的企业。

此外,我国车企要注重服务水平的提高,改变过去一味倾向于销售的战略,打铁还需自身硬,光靠交流没有实质性的产品和可靠的服务观念是无法让企业走得更远的,只有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客户才会对企业的品牌刮目相看,对企业的粘性才会增大。

从另一角度看,售后服务能够反馈出产品质量的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这些反馈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为企业产品未来创新有着非常大的借鉴作用。

通过取长补短,慢慢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汽车行业的品牌才能打赢市场攻克战,在消费者心里打下品牌的刻印,为汽车出口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后盾。

结论

中国汽车出口东南亚的发展已经到了重要的一步。

只有制定合理准确的出口战略才能促进中国汽车出口的发展。

我们分析了中国汽车出口东南亚的现状,并提出加强对真正的品牌出口政策的支持,减少贸易壁垒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人才和技术研发投入等。

但是由于本人知识的狭隘性、实践能力的局限性以及资料和数据等收集的不充分,且中国汽车行业的知识范围是相当的广泛,并不是只言片语便能够深刻分析到实际问题的,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故望老师们能够多多谅解。

参考文献

[1]AlainVerbeke,LienaKano.TheNewInternalizationTheoryandMultinationalEnterprisesfromEmergingEconomies:

ABusinessHistoryPerspective[J].BusinessHistoiyReview,2015.

[2]DunningJH.Trade,LocationofEconomicActiv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